对国内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2020-12-02 01:15莫广刚
农学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人才队伍科技

莫广刚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北京 100125)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农业科研人才主要是指从事农业各学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杨振锋[1]、解沛[2]、陈琼[3]、孙好勤等[4]从科研人才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及相关管理制度等层面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从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提出应对举措,但基本都是围绕人才自身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建议。鉴于农业科研人才主要从事科技研发工作,本研究从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科研工作所表现出来的新变化新特点入手,分析当前科研人队伍现状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应对策略。

1 农业科研人才队伍现状

对2000—2015 年长达16 年的全国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人事劳动统计进行分析,农业系统科研人才规模总量、主要专业人才数量、年工资收入水平、学历、职称等呈现不同特点。

1.1 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1.1.1 农业科研人才年度总人数和年平均工资水平情况农业科研人才总体规模不大,由图1 可见,2000—2015 年农业科研人才规模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且呈逐年减少的大趋势;由图2可知,农业科研人才年工资收入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趋势。

1.1.2 农业行业各专业领域科技人才数量农业行业4个主要专业领域科技人才(包括科研人才、技术推广人才等)规模数量,由图3 可见呈逐年下降趋势,与整个农业行业科技人才总体变化趋势一致。

1.1.3 农业科研人才的学历情况由图4随着国民教育水平普遍快速提高,农业科研人才学历层次也在稳步提高,特别是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1.1.4 农业科研人才专业技术职称情况由图5可知农业科研人才专业技术职称呈现正高和员级人数少,副高、中级和初级人数多的纺锤形,符合人才构成的基本规律;高级职称(正高、副高)人数占比2000 年为21.1%,经过16年发展到2015年上升到34.4%,增长13个百分点。

1.2 科研人才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聚焦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在完善科研人才考评、提升科研绩效、推进成果转化、优化分配机制等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为科研人才加快成长和做出更大贡献创设了优良环境。2016年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改进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支持方式,完善符合人才创新规律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制定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5]。随后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分配导向,完善分配机制,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其创造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6]。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中央有关部门联合实施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行动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在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方面开展改革,建立以科研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不再将论文、专利、荣誉性头衔等情况作为申请项目的限制性条件;围绕科研计划项目、人才项目、职称评审等重点领域,大力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7],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创新创造的沃土进一步厚植、环境更加良好。

为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青年农业科研人才队伍,2012 年原农业部出台《关于加快青年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旨在不断提高农业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在2018 年中央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明确提出加强涉农院校和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科普人才,深入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深化农业系列职称制度改革[8],为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农业科研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特别是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把科研人才组织、吸引到产学研平台上,构建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和发挥作用的机制,支撑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以及各级各地现代农业产业科创中心、创新园的建设,促进了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9],这些都与农业科研人才数十年如一日扎实工作、接续奋斗、努力拼搏密不可分。

1.3 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存在的挑战与不足

1.3.1 人才规模不大全国科研人才规模总量比较大,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10],这是加强科技创新系列政策产生的效果。据《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18)》显示,中国科研人才2014 年比2010 年增长45%,年均增长9%,但同期农业科研人才变化不大。对从业人员比较多的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制造业比较,2010年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国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仅为3.3%,而建筑业这一比例为10.8%、制造业为19.3%。如果从创造产值角度分析,2010 年全国第一产业的产值占GDP 比重10.2%,也说明了农业科技人才总量少且与产业发展不匹配。受农业科研产出慢,作物育种、动物良种繁育等都需要若干年时间的影响,投身农业科研工作的人员积极性不高,因此农业科研工作者数量占农业劳动力的比例,无论与全国研发人员占劳动力比例比较,还是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都低很多。

1.3.2 人才结构不甚合理对农业各专业领域的科技人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一多三少”的现象,即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农机等传统学科人才数量多,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能源、农业信息化等当前重点发展专业领域人才数量少,智慧农业、农业生态学、农业生物信息学等交叉融合学科人才数量少,领军人才、创新型人才等高端科研人才少。重点专业领域人才少不利于农业高质量的发展,交叉融合学科人才数量少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端科研人才少一定程度影响着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1.3.3 学历水平不高从高等学历人数来看,全国科技人员中获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2011 年就达到43.5%[11],而在农业行业,到2015年全国农业科技人员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仅为37.0%,比4年前的全国平均水平还低6.5个百分点。这是多年来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就读人数少、高校应届毕业生到农口单位工作意愿低、农业系统各类单位待遇低留不住人才等多种因素产生的后果。

1.3.4 工资收入低据国家统计局2016—2019 年连续公布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显示,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年工资水平都是最低的。农业科研人员年工资水平在农业行业尽管处于平均线以上水平,但2016年年平均工资也仅为85540元,而同年度全国同类人员即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为96638 元[12],差别高达13.0%,可见农业科研人员工作一年比全国同类人员要少收入11098元。

1.3.5 学风作风须进一步加强受项目考核、人才评价、绩效考评等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和社会上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个别农业科研人员存在着急功近利、浮躁等不良学风作风现象,把主要精力用在争取项目、资金,发表SCI 论文,以及争取省部级或国家科技奖等方面。造成国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是很高的原因可能很多,但与个别农业科研人员片面追求成果数量不注重质量、科研成果与生产脱节等不无关系。

2 加强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1 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部署,为农业科研人才指明了奋斗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在前沿领域奋勇争先,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13]。多年来农业科技快速发展、成效明显,但总体水平还落后于发达国家,在一些重点领域的科研成果还不能满足把中国农业大国建设成世界农业强国的需要。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只有牢牢掌握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要技术瓶颈,才能做到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并且装中国自己的粮。加大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引领科研人才不断突破农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的瓶颈问题,实现农业科研整体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转变,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数量更多、水平更高的科研成果,给农业发展插上高科技的翅膀,才能扎实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2.2 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重大部署。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国际竞争力增强的战略资源。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要条件[14]。当前,农业科研人才总量还偏少、规模不大,特别是战略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缺乏,支撑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不高、智力保障作用还不强。加强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农业科研人才规模,不断提升研发总体水平,促进科研人才站在农业科技发展最前沿,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同频共振,冲在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杰出人才,和形成众多的高水平创新团队,为科技兴农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发挥出第一资源、第一驱动力的作用。

2.3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5]。实现乡村产业、生态等全面的振兴,需要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把发展模式从主要依靠土地、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扩张转到依靠科技、人才和管理轨道上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快推进农村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补上农村发展短板,促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六次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创新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需要加快发展乡村新业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挖掘新动能,拓展农业多种功能,这些都为农业科研人才加大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乡村振兴关键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加强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全面开发,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3 农业科研工作新变化新特点

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与农业科研工作特点息息相关,如果仅从人才资源自身特点研究农业科研人才,会有失片面性,得出结论也可能是不完整的。只有正确把握农业科研工作新特点新规律,才能科学推进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科研工作呈现出越来越多新特点。

3.1 农业科研成果产出时间逐步缩短

传统的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生产新技术等科研成果产出需要多年在实验室分析测试实验,以及蹲守在试验田、良种场观察、比对等,这些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落地从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过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从1964年开始用时11年的时间育成杂交水稻,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历时20多年时间,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2019 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祁兴磊带领团队从1986 年开始用长达21 年的时间育成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夏南牛。动植物新品种培育需要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循环,新技术的研发与春种秋收、畜牧繁育生长过程相联系,这些都决定了农业科研成果产出时间较长,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科研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中国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建设等,动植物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等时间都将逐步缩短。

3.2 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发展越来越明显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专业之间不再泾渭分明、界限越来越模糊;某些重大科技问题的解决无法再由一个专业来解决,需要多个团队联合攻关,甚至需要跨国合作、科研信息共享,因此学科交叉、技术融合、专业协作已是发展大势所趋。没有大联合大协作,很难有大突破大成果。比如地膜的推广应用大大增强了粮食产量,但也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化学家与生物学家们合作研制出可被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聚羟基丁酸酯塑料,有效解决地膜污染环境问题。规模化养殖畜禽粪污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畜牧、农学、资源环境等专业领域的专家携起手来推进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智慧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发展智慧农业需要种植业、养殖业、种业、农机、农产品加工、信息化、遥感技术等多个学科的协同合作[16]。

3.3 科研与生产发展越来越不可分离

农业科研大多以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为主,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因此农业科研人才始终坚持产业导向,以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共性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作为主攻方向,这是农业科研工作的生命力所在、价值所在。尽管一家一户小农经济仍是当前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但随着规模种养殖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增长,其规模化、专业化特别是高质量发展对科研需求日益旺盛,对先进科学技术越来越渴望,科研产出对农业生产、农村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大。在新时代农业转型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农业科研工作若脱离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失去动力之源。

3.4 科研工作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一枝独秀,其大规模的、革命性的进步,推动着新一轮创新大潮奔涌而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逐步向各领域的渗透,各专业领域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在提升科研手段、改进科研方法、加快科研进程等方面同样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未来农业种植、养殖将更加高产高效[17]。在中央印发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数字农业发展规划中都提出了发展智慧农业和农业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推进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信息感知与信息挖掘理论和方法,构建主要动植物生长模型及生产管控机理模型,建立涵盖粮食、蔬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贸易全程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确保“舌尖上安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这些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支撑。此外,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市场等的信息也需要通过数据库和APP 等信息技术传播给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适应新形势下的科学普及,同样一刻也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所以信息技术不仅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而且农业科技的每一步发展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

3.5 科研成果对改善民生作用越来越大

在农产品短缺时代,人们更多关注能否吃饱问题,农业科研人员基本都是围绕高产做文章,主要解决农产品数量问题。但随着人们吃饱喝足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仅要求吃得品种多品质好,还要营养健康,而且生产过程还不能造成环境污染,这就要求农业科研成果既要确保产量高,还要满足品质要求,要无害绿色有机,要颜色好形状好营养高,对身体健康有利等,特别是还要少投入多产出、效益好等,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这些要求都将在科研人员努力下逐步实现。科研成果的大量产出和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得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18]。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更加认识到科技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极端重要性。现代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极大改善农产品品质;循环农业的发展,可极大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都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科研工作的这个变化,既为农业科研人员带来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4 加快推进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根据农业科研工作特点和人才发展本质属性,加快推进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应在社会层面营造重视农业科研人才良好氛围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对于农业科研人才来说应始终坚持科学精神,不断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在创新人才工作层面,应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加强协作平台和团队建设,建立引导农业科研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体制机制等。

4.1 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农业科研人才的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全部科技发展史证明,谁拥有一流创新人才、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13]。在农业科研人才还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的当下,不断增强中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应充分认识人才在“三农”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重视和尊重农业科研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不仅要在经济上满足科研人员需要,还要在家庭、学校、媒体大力倡导对科学家的尊重[17]。大力宣讲农业科学家,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我的农业科学家朋友”一文,讴歌农业科学家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的重要贡献,一批科学家得到社会的熟知和称赞。大力激励农业科学家,借鉴中组部人社部等遴选“最美农业科技工作者”作法,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农业科学家”活动,立树一批先进典型人物,激励更多科研人才岗位做贡献;大力推介农业科学家,积极将农业各学科的奠基人、拓荒者、集大成者和耕耘者,在国家科学传播中心“科学家博物馆”展出,为他们树碑立传。涉农科技社团应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农业科技工作者桥梁纽带作用,为科研人才鼓与呼;用人单位也应积极主动帮助科研人才解决工作、生活各方面的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19]。这样从多角度入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科技工作者加入到农业科研事业中来,不断扩大农业科研人才规模,促进农业科研人才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增强农业科研人才在农业科技发展上的使命感、事业上的成就感、精神上的获得感、组织上的归属感、政治上的认同感。

4.2 农业科研人才应保持和弘扬科学精神

农业科研工作特点决定了科研人才开展科研工作应室内外兼顾,既要蹲守实验室又要跑试验田良种场;要培育出优良动植物品种就必须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突破一些重大核心关键技术更需要长期的坚守和顽强的毅力。一代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正是靠着这种科学精神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支撑了农业持续快速发展,为全国人民从吃不饱到吃饱到吃好重大转变做出了应有贡献。农业科研战线的各类专业人才应始终保持和发扬这种科学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科研“三个面向”的要求,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敢为人先,勇攀科学高峰;淡泊名利,甘坐冷板凳;甘为人梯,甘做铺路石。每一位科研人员都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思想认识上由“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由“为写论文、评奖项”到“为生产、服务农民”,研发生产更多高品质农产品,保障人民不但能吃好且吃得营养、吃得健康[20]。此外,农业科研人员还应在做好科研基础上,投身科普事业,以融媒体、社会大众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对新技术新品种的宣传讲解推介,使社会大众、相关各方认可、接受、使用相关科研成果。

4.3 注重青年农业科研人才成长

青年科研人才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关键群体,青年兴则“三农”兴,青年强则“三农”强。青年时期是学风作风养成的重要时期,青年学者是推动科技变革的先锋,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对于在农业科研领域传承科学精神,加快农业科研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层面,着手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培养,设立青年专项,加大各类各级科技、教育、人才工程项目对青年人才支持力度[21]。借鉴美国有关部门实施“杰出青年科学家计划”,日本为青年研究人员增设终身制岗位、设立特别研究奖金及经费等作法[22],有关部门应推动实施“青年农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引导青年科研人才坚定理想信念、深耕专业、志存高远,为农业科研事业奉献青春;发挥部部共建、部省共建涉农大学机制,强化青年学子思想认同、倡导学术创新,加大对创新型和研究型人才、涉农重点学科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23],特别是要扩展信息技术知识,补齐“三农”发展人才和知识短板。在系列政策激励下,引导青年人才在祖国发展最需要、工作条件和待遇相对较差的农业行业扎根,脚踏实地,不断提升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水平和能力。

4.4 注重搭建协作平台和团队建设

适应农业科研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大趋势,涉农科研、教学、产业等各方应携起手来搭建形式多样的科研协作交流合作平台——创新协同联合体、跨学科联合体、跨产业联合体或创新团队等,形成攻克重大科技问题的“航空母舰”“联合舰队”。无论是全局性科技项目、区域科技项目,都应组建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的联合团队,把科研、教学、推广、企业等方面的科技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大联合大协作。发达国家科研实力雄厚的实践说明,学科之间、高校之间、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有效协同,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既推进了科技创新,又培养了创新型人才[24-26]。以农业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升为例,吴孔明院士指出,需要统筹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和防控装备等相关领域国家科研力量,建设国际一流的农业生物安全国家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平台体系[27]。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产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解决,如果没有大联合、大协作,就很难有大突破、大成果。

在团队建设方面,应建立团队章程,规范运行机制,真正达到“合作出战斗力”的目的;团队成员组成要有广泛代表性,应涵盖涉及相关领域的各专业人员,包括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团队的每位成员都应有合作意识,成员之间勤交流多探讨,信息共享。在经费支持方面,落实国家实验室科研人员及团队由中央财政给予中长期目标导向的持续稳定经费支持的政策[21],避免科研人员为筹措经费东奔西走。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应发挥团队奖的引领作用,把优秀团队选出来加大宣传推介。

4.5 建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最强音。科研只有结合生产需求,只有应用于生产实践,才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适应农业科研与生产发展、民生改善密不可分的特点,一方面,农业科研人才应始终坚持支撑产业发展的导向,把农民急需的技术服务需求和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作为科研活动的出发点,把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做到行动自觉。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一整套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体制机制,为农业科研人才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造环境,使他们安下心来深耕专业、潜心研究、大胆创新,为他们发挥更大作用创造宽松社会环境。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与良好的激励机制是分不开的,应建立多元化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28]。在项目申请、项目管理、绩效考评、职称评审、收入分配、激励表彰等各方面,形成有利于科研人才减负松绑及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政策体系,包括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合并项目检查与验收、推行“材料一次报送”制度、赋予科研技术路线决策权和经费使用自主权等;铲除套在科研人才头上“四唯”的紧箍咒;明确科研成果转化收入50%以上可由团队支配;针对科研人员不擅长与市场联系的特点,明确提出给科学家配置经纪人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加快建立引导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体制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推动科技为经济发展服务。

5 结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随着农业科技对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进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农业科研人才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成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目前农业科研人才现状还不能完全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要,根据21世纪农业科研工作的新特点新变化,采取针对性举措,加快解决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其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人才队伍科技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法初探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
浅析农业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的发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