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面遮盖剂在大豆灰斑病防治中的应用

2020-12-02 01:15杨晓贺王平顾鑫姚亮亮高雪冬张茂明刘伟申宏波张瑜丁俊杰
农学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种多菌灵叶面

杨晓贺,王平,顾鑫,姚亮亮,高雪冬,张茂明,刘伟,申宏波,张瑜,丁俊杰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农业农村部佳木斯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2黑龙江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0 引言

大豆灰斑病又名蛙眼病,是由大豆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荚、茎和种子,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1-8]。国内外大豆产区均有该病害的发生[9-11]。据报道[12],自20世纪至今,黑龙江省已有4次大豆灰斑病大发生。大豆灰斑病可使大豆减产12%~30%,甚至50%[12],同时降低蛋白质和油分含量[13-14]。大豆灰斑病病菌具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和高度的变异性[15-16]。1996年马淑梅[17]共鉴定出14个生理小种,近几年又出现了15 号生理小种[18]。在美国,Athow 首次报道了大豆灰斑病菌的生理分化现象,并鉴定了2个生理小种;之后又利用一套鉴别寄主鉴定出11 个生理小种[19-20]。巴西鉴定出20 多个生理小种[21-22]。由于该病原菌的变异大,抗病品种在田间种植后可能丧失抗性而成为感病品种[18]。并且,在大豆推广应用的品种中,既包括高抗病品种,也包括中抗品种。有研究者研究证明,单纯应用中抗品种进行大豆灰斑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风险性[23]。因此,化学防治在大豆灰斑病防治中亦很重要。由于大豆灰斑病菌的分生孢子可在田间进行二次侵染,所以该病的化学防治主要是在发病初期进行喷施杀菌剂,以结荚期至结荚盛期为施药关键[24]。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逐渐成熟,利用无人机喷施药剂进行农业病虫草害的防治越来越普遍。近年来,人们对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施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如何能实现既减少杀菌剂的施用量,又增加粮食产量,是目前农业科研工作者关心的热点。

本研究利用自主研制的一种叶面遮盖剂进行大豆灰斑病发病初期喷施,以无人机喷施杀菌剂为药剂对照,以不喷施任何药剂为空白对照,研究叶面遮盖剂在大豆灰斑病防治中的效果,旨在为化学农药的减施增效技术开拓思路,为大豆生产安全助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于2018 年在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研发中心试验园区进行,试验过程中,未喷施其他杀菌剂,其他管理同生产田,气候条件无异常。

1.2 试验材料

大豆品种为‘垦丰14’,供试药剂情况见表1。

1.3 试验方法

在大豆灰斑病发生初期(7 月初)喷施供试药剂。小区为10行区,行长5 m,行距0.7 m。3次重复。秋季小区测产。

供试药剂在同一天喷施。在喷施当天、喷施后7天、喷施后14天、喷施后21天分别进行大豆灰斑病病级调查。小区内对角线取点法取5点,每点10株大豆,记录调查每株大豆上全部叶片上的病级,最后计算病情指数[式(1)]和防治效果[式(2)]。

0级为叶部无病斑,1级为叶部病斑面积≤1%,2级为1%<叶部病斑面积≤5%,3 级为5%<叶部病斑面积≤20%,4级为20%<叶部病斑面积≤50%,5级为叶部病斑面积>50%[25]。

表1 供试药剂

1.4 数据分析

调查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 及DPS v7.05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 可以看出,喷施叶面遮盖剂能够有效控制大豆灰斑病的发生。在喷施后第7天和14天,叶面遮盖剂防治效果分别为63.58%和66.56%,与多菌灵防治效果相比差异均显著。在喷施后第21天,叶面遮盖剂防治效果达72.50%,与多菌灵防治效果相比差异不显著。

由表3 可以看出,喷施叶面遮盖剂对大豆均有增产效果,增产达16.00%,与喷施多菌灵相比,差异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中,对照处理大豆灰斑病发生最重,叶面遮盖剂处理与无人机喷施杀菌剂处理对大豆灰斑病具有明显的防控效果,在喷施后第7天,叶面遮盖剂和多菌灵处理的防效分别为63.58%和54.76%,2 种处理间差异显著;在喷施后第14 天,叶面遮盖剂和多菌灵处理的防效分别为66.56%和62.44%,2 种处理间差异显著;在喷施后第21 天,叶面遮盖剂和多菌灵处理的防效分别为72.50%和70.79%,2 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喷施叶面遮盖在对大豆灰斑病起到防控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其增产率为16.00%。

表2 大豆灰斑病防治效果

表3 产量及增产情况

本研究中的叶面遮盖剂为自主研发的一款产品,其为秸秆超微粉、褐煤超微粉、黏土粉和碳粉按一定比例经搅拌机搅拌均匀而成。大豆灰斑病发病初期,利用喷粉机喷施该遮盖剂,在大豆叶片表面可形成一种薄膜,该薄膜可有效减少病原菌孢子与大豆叶片的接触时间和机会,从而延迟易感期内病原菌侵染作物的概率,进而起到防控病害发生的作用。该叶面遮盖剂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粉粒,因此较为安全和环保,在农业生产中无药残风险。该叶面遮盖剂在大豆生产中的投入使用,更符合目前农药减施增效的施用政策,具有巨大的田间应用潜力。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越来越紧缺,农田管理中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植保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三江平原地区,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人们对减少化肥农药在生产中的施入量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生产的稳产,如何能够在不减少粮食产量的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目前农业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中,叶面遮盖剂的使用为解决这个难点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但由于目前没有完全配套的施用设施,无法大面积推广利用无人机喷施叶面遮盖剂,因此相关的配套机械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小种多菌灵叶面
多菌灵在果园白三叶青贮中的降解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山西省古交市大豆胞囊线虫新小种X12分布调查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叶面上的小水珠
开心节日
云南咖啡锈菌小种鉴定
秋吟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浅谈小种蔬菜的特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宝应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