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同心互助”社区共建探析

2020-12-02 09:46但文红杨春高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遗产地同心

但文红,杨春高

(1.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1;2.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云南 澜沧 665600)

文化景观遗产指居住在其土地上的人的集团,为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了自己所创造的景观[1]。由此可知,遗产区内的社区居民对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起着塑造、活化作用;但也存在矛盾,遗产区需要保护资源,而遗产区内的社区居民则需要发展经济,以提高生活水平。如何在保护遗产区资源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之间平衡,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难题。目前,国内外解决此类较为通用且成熟的方法,即从社区治理的角度,破解社区发展和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

国外的社区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工业革命的时期,我国关于社区治理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视角聚焦在不同类别的社区、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采取不同的侧重点对社区治理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文献的梳理,未见有从政府鼓励与多元组织参与的合作型治理模式针对遗产区开展社区治理的研究[2-4]。而这种模式与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有机契合。基于此,本文从社区共建的视角来对文化景观遗产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地为案例点,从政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制定的遗产保护社区共建相关工作制度出发,在政府鼓励与多元组织参与的合作型治理模式基础上,总结提炼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社区治理的“同心互助”单元化管理模式,并细化分解为推行基础、推行机制、基本原则、操作重点,希望能够以一种新的途径来找寻社区居民发展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相互协调的利用方式,为同类型遗产地内居民社会调控问题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1 社区参与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关系辨析

社区参与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是辩证统一关系。文化景观遗产的形成离不开文化景观,而文化景观中,社区原住民对文化景观和发展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由此看来,社区原住民与文化景观遗产地间有着休戚与共的联系。文化景观遗产是历经漫长岁月洗礼,且与文化、环境多方面相互交织形成和共同发展的。而社区居民作为文化景观遗产地最为活跃的因素,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脱离社区居民单独研究文化景观中的某一方面,无法准确和全面地阐述文化景观遗产真正的内涵。文化景观遗产涵盖了遗产地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物质和非物质的方方面面。社区参与文化景观遗产使用的必要性,一方面取决于文化景观遗产的形成因素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社区参与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遗产居民的合法权益。

社区参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保持了遗产地的完整性、真实性。社区居民是文化景观遗产的主人,在文化景观遗产的资源和文化方面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此,社区参与对文化景观遗产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是必要的。首先,文化遗产地居民是当地文化的核心载体和后继者,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是遗产文化的直接体现。在文化景观遗产地参与到社区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对此保持良好且积极的态度,这对于社区居民和整个文化景观遗产惠及长久,同时在维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方面也将具有很大的优势。其次,社区参与和文化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目标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优选路径,特别是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景观环境中。当人们逐渐珍视世界遗产时,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和做法。遗产地的大规模旅游业发展已造成过度开发的严重后果,长期的不当开发和利用对遗产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突出普遍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遗产地的文化景观遗产是在当地社区居民传统生活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因此积极推动社区参与共建,引导当地社区的村民开展生活性保护、保护性开发、可持续性发展,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实现遗产价值的代际传承,从而实现文化景观遗产持久的活态保护。

2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概况

景迈山位于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景迈山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并以普洱茶闻名天下[5]。景迈山栽培型万亩古茶林被外国学者称为“天然茶叶博物馆”,它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面积最大、历史最长(长达千年)、保存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林[6]。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包括5片保存完好的古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 250~1 550 m之间的山坡上、村寨周边、森林之中,总面积达1 180 hm2,占申报遗产区面积 16.46%。古茶林中有9个传统村落,涉及傣族、布朗族、拉祜族、佤族和哈尼族。古茶林之间有3片分隔防护森林,涉及当地1 261户、5 144人的生产与生活。

景迈山上的布朗族和傣族等世居民族以茶为神,植茶入林,靠茶造屋,聚屋成寨,形成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创造了森林生态系统下合理的多样化土地利用方式,保证了当地社会经济1 000多年的稳定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和谐的山地人居环境,其朴素的生态伦理和生存智慧对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3 景迈山“同心互助”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社区治理模式

3.1 “同心互助”模式与现行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

景迈山“同心互助”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模式是指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以及各部门,乡镇和社区以及社会组织的职能、职责、权利和义务的举措。一方面,它规定了政府治理的范围、内容和权力,意识到权力追随责任,资金根据事物的发展而转移,从而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另一方面,将部门权力下放给社区,社区将充分利用该社区各种组织的资源进行自治管理。

“同心互助”社区治理模式从5个方面入手开展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社区共建工作:①通过开展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宣讲,从道德教化、思想教育入手,以德化人,以德服人,引导社区群众自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积极参与遗产地社区共建,以实现“德治”;②积极引导社区群众自主制定完善和遵守村规民约,切实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提高,以实现“自治”;③严格依法办事,对极少数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并通过一些典型案例以案说法、释法普法,以实现“法治”;④积极引导指导遗产地群众以十户一组为单元自由组建“同心互助组”、自主推选同心互助组长,全面组织和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共建,以实现“共治”;⑤积极谋划和推进“数字景迈、诚信景迈、品牌景迈”项目建设,大胆探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大数据平台,全方位加强遗产地管理,加强遗产地诚信建设,致力打造和守护好景迈山品牌,以实现“善治”。

目前,我国的社区治理的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政府主导的行政型治理模式、政府放权与社区为主的自治型治理模式、政府鼓励与多元组织参与的合作型治理模式。政府主导的行政型治理模式确立了自上而下的社区治理结构,政府负责出台相关社区治理政策、制度并给予资金支持,用以保障社区建设所需支出,接着政府将具体社区治理权分配至各乡镇、街道,由各乡镇、街道负责,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筹管理,指导社区按照职能职责具体落实政府、乡镇、街道的安排部署,同时,积极动员居民群众参与其中。

政府放权与社区为主的自治型治理模式根据社区的地缘关系、居住人群、辖区单位、资源配置、地理位置等特点,将社区细分为小区型、单位型、板块型、功能型4大类型,每个类型的社区结合实际在现有国家社区治理体制基础上建立新的自治组织,政府层面对自治组织的章程、义务、权力、职能等进行审定,最后通过社区党组织的领导—社区居民代表的决策—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执行—社区协商会议委员会议事等规范程序开展社区治理[7-9]。

“同心互助”模式与前两者相比,这种模式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有机契合,有利于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动员社会多元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能够做到精准对接供需、建立协作共享平台,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3.2 “同心互助”模式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意义

第一,“同心互助”模式,最大限度地把遗产地社区居民全面组织和发动起来,作为主力军广泛参与到包括遗产地规划、管理、经营、利益分配和遗产地保护发展等各个层面,社区不仅能够自主支配和利用遗产地资源,并享有控制和决定这些资源利用方式的决策权。推行“同心互助”模式,积极回应遗产地社区居民关切,从根本上理顺社区居民情绪,任何保护与发展政策在出台前必须先征求社区居民意见后再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能,使遗产地居民享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决策,充分有效地行使遗产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并能分享遗产地发展带来的收益,为遗产地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同心互助”模式润物无声地推广遗产保护与参与意识,增加遗产保护知识的宣教,例如编印遗产保护宣传手册发给社区居民等,因此,社区居民在“同心互助”参与遗产保护过程也是社区居民接受遗产保护教育的过程。“同心互助”模式能培养一批群众信任、遗产保护经验丰富与工作扎实的同心互助组长,对可持续的遗产地保护管理、社区共建组织架构和队伍建设,稳定提升遗产地社区共建能力和水平意义重大而且深远。

第二,“同心互助”模式是普洱景迈山遗产地以政府政策导向与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相结合,提升遗产地社区参与共建能力和水平的具体体现。“同心互助”模式充分尊重遗产地社区居民主体地位,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凝聚群众共识,提升群众对遗产地管理机构的满意度、认可度,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组织起来,把群众内生动力激发出来,让各族群众由管理机构的工作对象、服务对象转变成管理机构的工作帮手和工作力量,确保责权利统一,责任政策工作落细、落实、落到位的一个重要抓手。

第三,“同心互助”模式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通过群众做群众的工作,把社区(村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要求具体化,可有效消除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梗阻,助推遗产地保护管理和社区共建各项措施落地见效。特别是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遗产地各族群众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凝心聚力、心手相牵、同心互助,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3.3 “同心互助”社区共建成效

普洱景迈山申报遗产区管理部门从实际出发,聚焦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等重点任务,以“民族团结、同心同德,一条心跟党走、听党话、感党恩,互帮互助、比学赶超,共同努力、共享成果”为内涵,按照“自由组建同心互助组,自主推选同心互助组长,自觉自愿参与同心互助,平等共享同心互助成果”原则,申报遗产区2个行政村14个村民小组共组建了166个“栽榴拽柑”(傣语)、“理博灯博”(布朗语)、“同心互助组”,以此为抓手,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要求具体化,打造“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

在同心互助组的带动下,景迈山芒景村各个自然村落已开始“社房”活动,组织妇女和在家的年轻人开展布朗文化学习,树立传统村落文化自信,激发村民内生发展动力。村落里有权威的长者,制定了古茶林种植、管理、采摘等一系列的技术规范,总结了一整套丰富的布朗族茶文化地方性知识,积极与外来客商交流合作,让村民感受到现代社会进程中村落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在遗产区保护中不断探索遗产活化利用的途径,在社区共建中实现申报遗产区的价值代际传承与更新。

4 “同心互助”模式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推广的相关策略

4.1 “同心互助”模式推行基础

(1)依靠村落传统社会治理体系基础。景迈山世居民族传统的社会治理体系保留较为完整,“部落头人”(村里公认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和宗教首领一直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村内的一些重大事务由头人和老人、宗教人员讨论决定。比如:确定村寨选址、划定茶园外围的防护林、指定专门用于建房和砍柴的用材林、选择土地垦荒的时间和地点等,垦荒的地点必须远离村寨,确保茶林生态和村寨安全受到保护。宗教信仰维系了景迈山世居民族的价值观。独特的茶祖崇拜、布朗族每片茶林中的茶魂树,以及傣族的茶王树祭祀,都向世居民族深刻灌输了爱护自然、爱护茶林的基本价值观。

(2)依靠村民遵守乡规民约的自律。为保护景迈山古茶林,当地社区已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茶林的村规民约。比如:不能随意砍伐古茶林中的高大树木,违反者需首先在寨心向寨神请罪,然后负责修建一段村寨道路,完工后在路旁立牌写明自己所犯错误,以警示后人。为更好地保护遗产区的古茶林,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严禁在古茶林中使用台地茶园的种茶方式、严禁将台地茶充当古树茶出售等,也已成为新时期乡规民约的重要内容。当地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保证了整个景迈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农业生产的高效性、生活环境的宜居性、茶文化的独特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和谐性,对现代化、公司化和产业化的世界茶园的管理具有启迪作用。

(3)依靠当地政府建立的遗产保护制度。当地政府充分遵循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持续演进的规律,尊重原住民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借助茶经济市场规律,引导建立遗产地管理机制,通过原产地认定制度、保护原住民与古茶林的生产生活关系,重视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价值所体现的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教育宣传,实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以法规、政策性管理条例和相关规划作为主要依据,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进行严格的保护,将遗产的保护管理措施纳入相关的规划,统筹协调区域保护的问题。

4.2 “同心互助”模式的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的原则。景迈山遗产地管理机构和社区居民要自觉在党和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切实加强对遗产地保护管理,全面指导、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避免出现各自为战。

(2)民族团结的原则。要始终围绕民族团结的义务要求,致力推动遗产地各族群众不分彼此,守望相助、亲如一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时代传承下去”。

(3)自由组合的原则。要尊重社区居民主体地位、发挥社区居民主体作用,让社区居民自觉自愿自由组合同心互助组,心齐气顺地参与同心互助。任何以空间划分为依据、人为设限干预或是违背社区居民意愿代为分组的做法均不利于同心互助模式的推行。

(4)自主推选的原则。要坚持在不受任何外来干扰的情况下,由同心互助组成员充分发扬民主、自主推选产生同心互助组长,确保公道正派、公平正义。任何违背小组成员意愿代其指定同心互助组组长的做法,均有可能导致遗产地基层干部新的信任危机。

(5)同心互助的原则。要积极引导遗产地社区居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全面参与同心互助和社区共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党和政府的声音在社区居民中“无障碍”传递、共建共享的信息“无缝隙”对接、互帮互助“无距离”阻隔,同心互助、社区共建、人人参与,有力促进遗产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4.3 “同心互助”模式推行机制

(1)加强社区居民的组织领导。遗产地管理机构组建工作专班,抓好 “同心互助”模式推行工作。始终围绕社区共建目标要求,引领遗产地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同心互助”工作,逐步构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社区“同心互助”小组要切实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担当作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致力服务好社区居民。

(2)建立“同心互助”模式长效机制。“同心互助”模式是在基层一线探索创新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工作模式,机制的建立接地气。将村规民约进行完善与充实,把“同心互助”作为一项扩充内容写入其中,确保该模式在推行过程中制度化、规范化。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培训,尤其是对同心互助组长的培训,完善同心互助培训机制;通过开展同心互助组评优评先活动,完善正向激励机制;通过开展先进带后进行动,完善后进帮扶机制。针对景迈山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完善并形成同心互助、社区共建的长效工作机制。

(3)抓好“同心互助”模式宣传引导。为遗产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激发社区居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将二者结合并不断形成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景迈山管理局在社区居民参与共建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集中宣传教育引导模式。同时,对同心互助、社区共建中涌现出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提炼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板,为遗产地社区共建探索新路径、贡献鲜活经验。

4.4 “同心互助”模式的操作重点

“同心互助”模式并非“全部抓”型社区参与共建模式,而是“重点抓”型,其操作重点有:

(1)注重“工作抓结合”。要把遗产地保护管理和社区共建中需要长期抓好的各项工作和阶段性重点工作一并结合起来,“一盘棋”谋划、“十指弹琴”联动,确保通盘工作系统抓,各有侧重抓,各项工作均有人抓,每项工作都不落下。

(2)注重“力量抓整合”。要高度重视把涉及遗产地保护管理和社区共建的各方面力量有机联动起来、各种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充分调动和发挥好各支力量的作用,确保各项工作均能够稳步有序高效地推动。

(3)注重强化“共同目标”意识。这个共同目标就是“一切为了景迈山好”。遗产地社区居民和所有涉及的相关方,均要把思想和行动高度自觉地统一到这个“共同目标”上来,各安其位、尽其本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始终以满满的正能量,积极担当作为。

(4)注重用好“工作抓手”。同心互助既是一种基层治理、社区共建模式,同时也是一个工作抓手,是一项推动决策落地、责任政策工作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景迈山遗产地保护管理和社区共建,尤其需要用好这个已经在前期探索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抓手。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遗产地同心
中国七地入选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名录
同心战"疫" 携手前行
以侨为桥再出发 同心聚力谱新篇
4D空间下文化景观粒子的形态价值与应用场景分析
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勠力同心
同心逐梦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