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鑫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体制是特定时期存在的关于艺术的各种观念与知识系统,以及艺术品赖以存在的生产、传播、消费、评价的完整的社会机制。①《梅花引》是中国艺术歌曲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该歌曲由徐沛东作曲,由韩静霆填词,共同创作完成。其歌词具有浓厚的古诗词神韵,旋律流畅且凝练,个性独特,令人眼前一亮。作品已经发布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并迅速在中国大地普及。在当代艺术体制下,《梅花引》不论在歌词上或是创作上都是十分领大众接受并喜爱的歌曲。经过多位歌唱家的不同风格地演绎,《梅花引》已经成为音乐会中歌唱频率最高的艺术歌曲之一。通过本文的浅析,读者可以学习到该歌曲的作者和创作背景的相关知识,并能初步了解《梅花引》的歌曲结构、旋律曲式特点,通过对艺术特征的学习,可以充分体会歌曲中蕴含的艺术魅力。
《梅花引》由作家韩静霆写词,徐沛东作曲,共同合作完成。徐沛东作为新时代下国内著名的作曲家,创作了近千首音乐作品,同时体现出各不相同的乐曲风格,他用自己的创作激励了中国青年,为他们带去精神鼓励,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艺术财富。韩静霆是中国著名作家,被誉为“文坛奇才”。通过他的双手,可以创造出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中饱含了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一腔热忱。对于《梅花引》的创作,从艺术学院来角度来看不难发现艺术创作已经不再是单凭个体想象力进行,而是日益呈现出个人创造行为与主流价值体系的整合要求等新的特征,在新中国崛起的路上,这一题材所谓“正能量”纯洁富有内涵的艺术歌曲,正是体现了当代的艺术创作的特征。
《梅花引》婉转动听,动人心弦,营造出风雪中桀骜不驯的梅花高贵形象,给观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看着梅花孤独盛开,孤傲,清高,期盼知己的青睐。拟人手法是作词人最多运用的修辞,因此全曲凝炼典雅,对梅花的娇艳起到较高的赞誉效果,同时梅花象征着少女,孤独地立在风雪里,在渴盼爱人的到来。另外,对咏梅佳句的引用也是本歌曲的歌词亮点所在。《咏梅卜算子》中的广为传颂的佳句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通过韩静霆的再创造,营造了“一枝梅花踏雪来,悬崖上,独自开”的高雅且深远的歌曲意境,彰显了梅花所具有的高洁坚贞;《山园小梅》中佳句是“疏影横斜水清淡,暗香浮动月黄昏”,通过韩静霆的加工和创新,修改成了“疏影横斜一树梅花一段魂,一片冰心等君来”,是对梅花清淡典雅高贵气质的赞扬,也是对其傲立寒冬的桀骜不驯气质的赞美。全曲通过对古典诗词语境的再创作提升了歌曲的艺术境界,不但体现古代诗词审美价值,还能衬托出歌曲的古色古香,通过行磅礴高远的歌曲意境,带给我们无穷的遐想空间。这种优雅的风格,通过简洁明晰的几个辞藻营造出梅之少女在寒风中孤傲地开放,暗香盈盈,低吟浅唱对知己期盼的优美歌谣。
艺术品的价值在于艺术兴辞与艺术体制的统一,好的艺术普遍被大众接受,那么音乐中创作的手法及特点也应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在《梅花引》中,音乐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旋律的支撑,本文研究的艺术歌曲《梅花引》具有深长的艺术意境,通过歌词与旋律的有机融合,将梅花的孤傲、娴雅素艳、清高、贞洁、高雅的品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形成物我合一。旋律方面,《梅花引》较多使用了民族e羽七声雅乐调式,特征音选择方面使用了雅乐音阶中的升fa,在中国的昆曲、粤剧中使用较多。作曲家陈沛东把梅花定为曲牌,将民族文化深藏于整个歌曲中,以昆曲的演唱手法完成二度创新。全曲的曲调短小,共有八句。节拍舒缓,使用4/4拍,并在局部使用2/4拍,赋予歌词节奏与重音的布局变化,从而体现出高雅、羞涩的梅花特性。重复是本曲使用频率最高的作曲方式,这种重复特点在于使用了“同头换尾”的作曲方式,形成不同音区旋律的循环。1、3、5句通过2、4、6句实现变化重复,7、8两句保持不变,1、3、5句使用提问方式,句式结构开放,2、4、6句为回答的收拢乐句,有问有答的作曲方式,赋予旋律织体以较大的变化性。通篇重复手法在一般歌曲中不多见,《梅花引》作品将这种重复手法运用到极致,能较为强烈地突出梅花所具备的朴实典雅品质。不难发现,词、曲作者的创作是基于对歌曲的旋律与曲式的深入剖析和研讨基础完成的,由此将旋律曲式有机融合,最终二者水乳交融,真切地将梅花高贵的品质用歌曲表现出来。在这个艺术鉴赏的大浪潮中,人们对于音乐艺术最直观的鉴赏方式就是感受及想象,作曲家正是抓住这些特点,围绕之创作,因此被人们传颂和喜爱。
艺术兴辞符合当时的艺术体制,这样的艺术品是被人们普遍接受而欣赏的,声乐演唱在目前全世界都公认的“美声唱法”中最为明显,因此在演唱中国歌曲时,演唱方法结合中国的语言来表现这首《梅花引》,是十分可行的演唱方式,结合歌曲本身的内涵及情感,给人们呈现一首象征一种不屈不挠,敢于艰苦奋斗的高尚精神。《梅花引》的演唱重点在于对主题的突出,对意境的烘托,这也是声乐作品成功的关键因素。演唱者在使用声音演绎这首歌曲时,需保持饱满的情感,因此演唱中有较多的注意点。其一,由于《梅花引》具有浓厚的古韵特征,旋律优雅震撼人心。其二,《梅花引》民族风格突出,因此在咬字演唱方面,需要吐字清晰,“踏”、“开”、“白”等动词的演唱需要保证清晰有力。“一枝梅花”一直到“独自开”歌唱方式尽可能的采用轻巧方式,避免过重。“谁是我知音,谁解我情怀”具有鲜明的强弱性,要突出对比性,因此可以选择先弱后强甚至先强后弱的唱法。
情感表达是《梅花引》的重点艺术价值所在。在艺术的鉴赏中,人们通常会步入以下四个层面:感触、生兴、兴会及兴味。感触和生兴是人们容易进入的两个层面,感受艺术感受歌曲,其次被歌曲的内涵所激发,积极地调动了全身心的感触。但是对于兴会及兴味两个层面不是每一个艺术或是每一首歌曲都能使人达到这两个层面,在歌曲演唱上,需要演唱者的情感投入及代入感,在此曲《梅花引》中,情感表达是对作品润色的过程,使用歌者的歌喉把该曲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高贵品质等传递出去。前四句介绍了周围环境,表面上看来主人公平静坦然,实则内心澎湃,因此需通过对积极气息的运用,实现声音的自由收放,将感情表现的自然不做作。最后两句是《梅花引》高潮部分所在,情感最为浓郁之处,音高和力度均是全曲最高,通过反复的问句,将梅花急不可待的期盼心情展现出来。“谁是我知音,谁解我情怀”中的两个“谁”字,是对情绪的完全释放,因此歌曲情感的表达是通过略带哭腔的歌唱方式进行传达,同时哭腔成分不可太过。
“横斜”与“梅花”使用了两个断音伴奏方式,情感处理时可以采用断音处理方式。断音处理能给听众较为宽广的想象空间,是对梅花高贵情感的一种延伸。声乐演唱将歌曲情感视为重要内容,咬字吐字和发声方法的正确掌握,如果缺少了对作品情感的深入理解和表达,并不能完全把《梅花引》的内涵及意境充分传达出来。《梅花引》的二度创作是需要结合歌唱者较高的艺术修养与文化知识体系才能完成的,人生阅历与艺术情操是高水准的演员必备的基础。同样的歌曲作品可以通过不同人,达到不同的情感表现效果,因此歌者需要结合个人经历、想象以及领悟能力,用心品味《梅花引》的细腻情感,达到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这能更好的呈现作品的内涵及丰富的情感,从而给欣赏者带来感官上的体验及能最直观对作品的理解。
艺术是有文化性的,歌词则是最好表现文化性的媒介,它可以表示一种高尚的思想、精神,且文化本就可以指代艺术,因此歌词本身就是艺术。《梅花引》歌词古典优雅,歌唱者首要任务是熟悉歌词,通过不断的朗读学习,以一定的节奏完成阅读过程,可以帮助歌者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该曲的韵律十足,通俗易懂,且具有格律诗特有的风格,注意对逻辑重音的把握和对感情重音的熟悉,从而可以较好地处理歌词艺术。自问自答是本曲的特色所在,作词人较多引用了古诗词的佳句,并把其中的意境移植到歌曲中,形成古典和现代不同风格的融合,通过“留”、“笑”、“独”、“守”、“踏”和“望”等动词的应用,刻画出生动的梅花桀骜不驯、清高自持的完美品质,同时抒发出寻觅知音、渴望知己的急切心理。通过歌词的烘托,梅花的形象没有停留在孤影自怜的简单意境,而是透露出风雪中独领风骚敢于迎接早春的高贵品质,寥寥数字可以将歌词的意蕴表达的更加深刻,鲜明的立意呼之欲出,歌词的巧妙让人佩服。通过歌词的勾勒,我们仿佛看到一副水墨画,梅花对峙着风雪,默默地等待知己的到来,迎接春天的步伐。正如含情脉脉的少女,羞涩中透露着期盼的眼神,在寒风里独自瞭望,盼遇知音。歌词随着旋律的进行,所表达的意境稍有变化,因此这其中的微妙的情绪波动需要牢牢把握。歌词承载着歌曲丰富深厚的内涵及思想感情,与音乐的结合是各界喜爱的。
从艺术原理的角度分析本首歌曲,可以探讨出许多的艺术价值,艺术学原理也是十分有趣的一个科目,它使学者们能更深层次的探索艺术,而且有一定的高度。《梅花引》本是艺术兴辞与艺术体制的统一下产生的产物,但是却包含了古典与现代的音乐元素,作为中国民族艺术歌曲代表作品之一,具有浓厚的古典气息,同时兼具现代音乐的现代感。通过作曲家和填词人的配合,深度加工和二度创作,将歌曲的曲式旋律提升到新的层次,体现出高雅的美学价值,给观众报告以艺术美学的享受,并引起情感共鸣。
注 释:
①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