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萧艳梅(金堂家兴结石病医院)
导读
胆结石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该病又称为胆石症,是由于患者的胆道系统如胆囊、胆管等部位出现了结石。胆结石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中上腹部压痛、肌紧张、发热、黄疸等,及时地控制和治疗胆结石十分重要。在临床治疗中常见的对于胆结石主流的治疗手段为胆囊切除术,但是胆结石必须要切除胆囊吗?
胆结石是由于患者的胆囊或者胆管发生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按照结石发生部位,胆结石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根据临床研究可知,胆结石一经形成,会对患者的胆囊粘膜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导致患者的胆囊出现慢性炎症,且胆结石容易嵌顿在胆囊颈部引起胆囊的急性炎症,而炎症长期刺激胆囊具有癌变的可能性,因此对于患者的早期治疗和预防十分重要。
造成胆结石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1)运动少:患者的运动或者体力劳动较少,长期处于坐位,长此以往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下降,胆汁排空效率降低,造成胆汁淤积,故导致胆囊结石的出现。
(2)肥胖:肥胖是许多疾病最常见的好发诱因,肥胖的患者日常喜欢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因此为胆结石的形成创造条件。
(3)日常饮食不规律:患有胆结石的患者,常见的致病诱因便是不按时甚至不吃早饭,部分患者为了保持纤瘦的身材长期不吃早饭,导致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并不规范。
(4)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由于机体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因此导致机体雌激素含量明显提高,导致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低下,排空不畅,故提高患者胆石症出现概率。
(5)遗传因素:根据临床研究发现遗传因素也是导致患者出现胆石症的重要诱因。
胆管结石的临床症状特点大多表现为:
(1)原发性胆管结石多合并主要肝胆管狭窄,患者有腹痛、反复发作的病史。
(2)肝功能受损,但是胆囊功能通常未受影响。
(3)主要症状为腹痛、黄疸以及发热。
(4)患者的并发症多且较为严重,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化脓性肝内胆管炎、肝脓肿、重症急性胆管炎、胆道出血、败血症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等。
(5)患者的影像学检查通常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肝管内有小透亮影。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胆结石的治疗方式很多,但主流的治疗方式为两种,分别是手术治疗以及对症治疗。
(1)手术治疗:一般手术治疗适用于结石体积较大、药物治疗疗效差的结石,通过手术治疗将胆囊直接切除,从源头断绝结石产生的可能。微创手术治疗是近几年新型的一种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只需在患者的腹部做2-3 厘米的小切口,通过超声引导,将胆囊中的结石清除,这种手术方法简便,对机体伤害小,且患者的创口恢复较常规的手术恢复快。但是少数患者胆囊结石会复发,与结石的成因有关,存在个体差异。
(2)对症治疗:即采用保守疗法,通过药物治疗方式,控制患者机体所出现的症状,这样的治疗方式只能延缓患者病情的进展,并不能彻底根治胆石症。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针对急性胆囊炎出现的白细胞增多、细胞核偏移以及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等情况。而影像学检查多见的方式包括腹部平片、超声检查、内镜检查、CT 检查、MRI 等。
目前胆结石的主流治疗手段虽然仍为胆囊切除术,但有些医院正在推行保胆取石术,根据内镜医师分会保胆数据平台统计,国内做保胆手术最多的医院是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每年完成上千例。保胆取石术是采用微创手术方式将胆囊结石取出,保留患者的胆囊及胆囊功能。某些人认为这种手术治疗后,有可能胆囊结石容易复发,会使患者遭受的罪更多,增加患者的治疗次数以及治疗费用,但是这种观点尚需临床统计学的佐证。保胆取石术是具有一定的手术指征的,并非所有的胆囊都可以保留,具体手术指征如下:
(1)胆囊结石为单发,或胆囊结石的数目较少,仅有1-2 个。
(2)结石相对较大,因为小结石不易取出,并且在取出过程中极易掉落至胆管内,会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3)术前检查胆囊收缩功能良好,收缩率>80%。
(4)患者的胆囊壁不能过厚,也不能过于粗糙,因为过厚或者过于粗糙的胆囊结石极易复发。
因此患者在选择胆囊结石治疗手段时,应该根据专科的医生建议,结合自身的胆囊情况、经济状况等再做出最优的决定。
胆石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结石类疾病,切除胆囊虽为一种主流的治疗方式,但是保胆取石术仍然有它的可取之处。在没有症状以及孤立胆囊结石存在的情况下,如若胆囊结石相对较大,胆囊功能良好,则可根据专科医生的建议进行保胆治疗,但这类患者需定期复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预防胆结石复发。如果患者的胆囊结石为多发性,结石出现的时间比较长,或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时,建议患者尽早到就近的大医院进行诊断及治疗,根据病情实施胆囊切除术,这样有利于患者得到早期的疾病救治。当然首选还是建议患有胆结石的患者及时到有资质的医院肝胆外科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具体用药和治疗方案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