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 章福成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教师可以挑选文本中的某一段或某一句话进行设问,进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也可以向学生提出“错误”的观点,引导学生产生质疑,从而引发学生对正确观点的分析和讨论,促使学生拥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树立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习惯性地进行阅读提问,还要在提出“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后,去主动寻找答案。这样可以促使生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进而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对阅读内容能够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最后,教师则应当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标准答案”这一思想观念。尽可能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内容丰富的文章,或主题不同的文章以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借助课堂教学语言的引导或课堂活动的启发,使学生的阅读探究力得到有效的激发,促使学生在阅读时自觉探究文本内容。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的课文教学中,教师推荐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教师首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为什么狐狸最后得到了乌鸦嘴里的肉呢?”鼓励学生思考,对比“狐狸”之前的失败总结出“狐狸”得到肉的原因。学生经过思考,在对比分析中发现,“乌鸦”被“狐狸”的花言巧语蛊惑而轻信了“狐狸”的话。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独立完成解答。对于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探讨,这样促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使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有所提升,并热衷于提问和解决问题的阅读模式中,令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获得有效地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促使学生产生很多个性的问题或观点。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因认知尚浅,所以提出的很多问题都过于浅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外阅读中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能力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以小学部编版语文学科二年级上册教师推荐课外阅读读物《弟子规》为例。第一,从文本的矛盾处找疑问,如“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一句中,结合现代社会人人平等观点分析,该语句中是否存在着矛盾。第二,从文本的关键处思考疑问,如文本中有“读书法,有三到”,该句话的关键处在于这三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质疑,这三到指的分别是什么。第三,从文本的平淡语句或段落中思考疑问,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该句看似平淡,却值得人思考回味。第四,从文本的多余处感受疑问,如“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这句话中对知错能改的态度视为勇者的行为,却在后面多加了六个字,看似多余的六个字,却是对错误后行为的一种评判,更是做了完善和补充。
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方法,学生在记叙文或古诗词阅读分析中也同样适用,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阅读时依照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情感等来品味文本内容。学生也可以在阅读时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文章中的人物联系起来,产生共鸣,从而让学生能够拥有真实的阅读感悟。所以,教师一方面需要让学生走进人物,另一方面要借助自己的经验去感悟,通过换位思考来感悟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感受,了解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的教学中,教师推荐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没头脑和不高兴》。为了使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中的人物角色,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性格特点,将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经验去感受两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并对这两个反面典型进行评判,从而分析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主旨。通过阅读探究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总结归纳作者创作用意,进而加深学生对该篇文本的阅读感悟力,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总之,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去提问,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还要从文本中的各个角度去找出质疑点,并进行分析探讨。另外,教师还需依托文本中的人物角色,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环境,感悟作者的创作初心和文本中心主旨,从而让学生的阅读成效活动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