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建构

2020-12-02 16:32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协同思政

刘 婷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507)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基于课程思政视角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是推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走上科学化、体系化、高效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以立德树人助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创新育人的内涵

所谓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强调所有课程必须具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探索构建思政课、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模式创新转型,真正做到让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2]。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创新育人实质上要求高职院校每门课程的施教,都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各门课程的育人特点,构筑各门课程相互配合、协同创新的育人联动机制,营造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的思政教育新格局。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协同育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课程思政是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益探索。当前高职院校存在思政意识淡薄、课程思政教育场域失范、课程思政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

(一)思政意识淡薄,缺乏改革的内生动力

传统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范式更多是一种参与主体单边、工作思路单一、工作手段单调的育人模式。而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高职协同育人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应摒弃传统单向度思维与单兵作战模式,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出发点,秉持协同、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去激发育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并根据育人主体及要素的特质来构建新的协同育人思维模式,从而实现育人资源的集聚效应。然而现实状况则表现为:高职院校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对推行课程思政理解不到位,推动教学改革难度大[3]。因此,只有通过组织发动,认识到位,消除疑虑,变要我课程思政为我要课程思政,才能催生教学改革强大的内生力。

(二)教育场域失范,思政元素挖掘难度大

伴随科技主义思潮和消费主义理念的不断蔓延,高职院校呈现出育人工具性、教育目标异化和教育场域失范等现象。课程思政主张各课程建设间观念互启、方法互用、课程互构、精神互融,强调深度挖掘课程知识背后的人文意蕴,使其不仅担负起传播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功能属性,还应承担起促进学生心智和人格健康成长的价值属性,达到知识传授、技能提高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然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行业发展需要设置的,并且多年来形成的专业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广大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深入系统开发挖掘,一个完备的、覆盖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体系尚待形成。

(三)机制建设滞后,育人合力未形成

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总体不足。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高校思政工作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上海很多高校进行的课程思政改革已取得很大的突破和成效,但就目前来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协同育人体制机制还未形成。

一是缺乏整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架构。从课程思政建设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整体布局来看,缺乏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践行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是没有健全的协同育人保障措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工作中存在主导性缺位,边际模糊,浆糊逻辑,甚至出现互相推诿现象,课程思政建设合力难以形成。

三、基于课程思政建设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育人模式的路径

思政工作是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党委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把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摆在重要议程。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领导体系和领导机制,动员所有的教学、科研、党务、行政、后勤等力量,加强统筹协调,注重资源开发,构建高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模式与新生态,形成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筑党建引领协同创新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树立立德树人是全校性工作。学校、教务处、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要明确各自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定位,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在党委领导下举全校之力的顶层构建,坚持教师党支部在“专业思政”建设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把育人要求贯穿于党支部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4]。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全体教师的投入,打破思政教育的孤岛困境,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合力。

一是构建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明确主体责任,层层压实责任。构建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二级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责任分工、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强化工作协同,促进多方联动。制定全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实施课程思政工作任务清单,为各项任务的落实提供保障。

二是建立导向明确的评价体系。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健全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把课程思政建设业绩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并体现在评定职称、晋级、评优等各个环节和层次之中,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联动机制真正得以实施。

(二)坚持互融互通,构建高职课程思政体系化育人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课程育人互融互通,构建思政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

一是加强思政课课程群建设[5]。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通识课课程群。开展思政课+通识课示范课堂思政金课建设。采用优质思政课程带头,重点思政课程响应,通识课程跟进的策略,整合教育资源,设定课程模块建构与教学目标、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创新、教师培训提升等多措并举,形成品牌效应的特色课程群,逐步实现从思政课单一课程向思政课+通识课整合型课程体系化转化,从而实现课程之间的衔接、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团队的培育开发。

二是培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试点。聚焦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由各二级学院整体设计,基于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国家制造业强国和区域性发展等重大战略规划,遴选一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试点建设,深入挖掘课程的专业伦理和核心价值。培训引导各试点课程教师探究学科发展史、学科强国史等思政教育资源,以历史、社会和伦理视角引导学生,以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和行业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立足各学科的专业视野、理论和方法,将行业和产业技术发展状况嵌入价值引领,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基因式融合[6]。

(三)加强平台建设,构建高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

加强平台建设,打造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团队,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通过团队立项研究、项目推进、示范带动,发挥辐射效应,形成以研究项目带动课程建设、带动教学改革的运行机制,以团队凝练的教研成果为衡量标准的资源整合机制,为团队成员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7]。

一是推行校—院(部)—系(或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模式,建构专业负责人或教研室主任领衔的课程思政建设团队。指派思政课教师参与到二级学院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队伍中去,实现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学团队的协同发展。

二是设立课程思政专项课题,鼓励教师团队成员申报项目开展教研活动。坚持在项目推进中凝聚人才、建设团队。学校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

三是优化实施品牌思政实践活动。开展时代新人说、青春告白祖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思政实践活动,发挥各类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协同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