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邓萍,梁玉(四川省隆昌市人民医院)
心肌梗死属于常见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心肌缺血,从而引发心肌细胞的坏死,属于冠心病严重并发症,发病较急,且病程进展快,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需及时给予对症治疗,从而改善预后。脑梗死患者表现为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等特点,降低患者生命质量。心肌梗死对患者生理产生影响的同时,还严重影响着患者心理状态。有关研究数据表明,约有3.90%-32.00%心肌梗死者伴随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极易出现抑郁症。因此,在治疗心肌梗死者时,应当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改善预后,对患者治疗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效果也十分重要,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当重视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同时加强出院后护理。笔者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阐述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与注意问题。详细如下。
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应当以心肌梗死的面积、梗死部位为重要参考。在国内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中,心肌梗死最容易发生为前壁心肌梗死,即左前支闭塞梗死。当前,心肌梗死的部位可由后壁、上壁、侧壁、前壁等组成,以前壁心肌梗死最为严重。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好坏还需参考开通血管时间,当前在国家的有关要求中,心肌梗死患者的开通血管时间需低于90min,预后效果良好者往往低于60分钟。血管开通的越早,心肌梗死的面积将越小,预后恢复将会越好。
除此之外,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效果与患者活动情况存在相关性,在早期心肌梗死的核心区域若为完全坏死,则表示水肿期,在此阶段无瘢痕形成,且周围心肌多为顿抑状态,此时,若活动频繁,不能安心静养,极易出现心脏代偿功能的突然失衡,进而造成急性心力衰竭,有严重者出现心脏破裂,后果十分严重,往往使得之前治疗均无效,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效果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共3个月,在此阶段,不可过度劳累,并非无法完全活动,而是结合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做一些简单家务、散步等活动,但是,若患者为体力工作者,则应当在3个月以后,结合恢复情况,不断增加活动量。
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在治疗心肌梗死患者时常采用药物洗脱支架,需终身使用药物治疗,而长期药物治疗与支架无明显关系,当发生冠心病时,则表示需长期服用药物,但应用洗脱支架后,往往会多几种治疗药物,因此,应当规范服用药物,避免出现支架再狭窄现象。
定期复查,患者在出院1个月以后应当进行复查,这主要由于心肌梗死患者常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应当检测肝肾功能、心肌酶、血脂等反应情况,评估药物是否达标,以及是否存在副作用,另外,抗血小板药物的口服过程中,是否出现血常规异常现象。
生活习惯:患者应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采用低糖低盐低脂类饮食,且需要保障睡眠质量,早睡早起,每天对心率、血压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详细记录,同时还应当戒烟戒酒,并结合身体状态,适当运动,初始运动量不易太大,活动量应当逐步增加。
心肌梗死还可采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最为典型的心电图演变过程为:在急性期,梗塞区导联伴随异常ST段、Q波明显抬高,ST段弓背向上,连接T波呈单向取向,且R波消失或者减低,背向梗塞区导联可见ST段压低与R波升高,在亚急性期(发病2周内),面向梗塞区导联,ST段逐渐为基线水平,T波显著导致或者平坦;背向梗塞区导联可见T波增高,在慢性期,T波表现为V形倒置,两肢对称,异常Q波永久存在,T波数日恢复。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心肌梗死治疗成功率明显改善,但术后伴随多种功能障碍,因此需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最大程度的恢复至发病前。在国内的一项研究中,给予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该护理模式是一种科学、规范、全面的护理方法,结合患者一般资料与身体状况,针对性实施护理措施,促进疾病的治疗与功能恢复。由此可见,心肌梗死换患者的康复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如下:
心理护理: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身体状态等,发现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方案,其中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心理护理:采用PPT、视频等方式向患者讲述疾病有关知识,积极与患者沟通,介绍住院环境、医疗设备等,消除患者恐惧与不安心理,给予患者支持与关爱,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
生活指导: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清淡食物为主,营养丰富,膳食平衡,禁食辛辣刺激类食物;为患者提供一个恒温恒湿、安静卫生的住院环境,在术后需保持卧床休息,促进交感神经兴奋性与心肌耗氧量降低,缓解疼痛。
疾病指导:及时关注心电图变化情况,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通畅,观察临床症状,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恢复。指导患者保持健侧卧位体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并叮嘱患者翻身,避免出现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