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导原则与路径

2020-12-02 12:09方晓玲周娟宋博瀚
西藏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西藏中华民族

方晓玲 周娟 宋博瀚

(1.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00;2、3.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00)

一、引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魂、凝心聚力之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推进民族大团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基础性事业来抓,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祖国的美好明天也是西藏的美好明天。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贯彻落实“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治藏方略的内在要求、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的迫切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西藏的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西藏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可喜成就,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众思想和社会心理多样性不断拓展,特别是由于十四世达赖集团及国际反华势力的煽动破坏,西藏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面对的形势更为复杂。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理清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路径,尤为重要和急迫。

二、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原则

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确立西藏作为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各民族尤其是藏族与其他各民族“百籽合一”的命运与共的认识、“百籽共生”的共有家园的认识[3]。这些认识需要通过感性归依、理性选择、价值自觉[4]的逐层链接才能产生,通过文化——民族认同、政治——国家认同、政党——道路认同[5]的逐步稳固才能确立。在这些认同产生的过程中,不能止于政策引导,不能停于思想宣传,只有在以历史为鉴、现实为据,既重发展、又重民生的经济——文化思路中,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原则,才能在具体工作中有所遵循、有的放矢,才能形成“石榴籽”效应,达到真正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目标。

(一)共同参与、综合发力原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铸牢这一意识自然是意识形态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从来不是单靠意识形态部门就能够完成的,必须形成和坚持“大宣传”格局,多部门共同参与、多领域综合发力。就西藏来讲,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因素,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历史因素,如过去封建中央王朝曾对西藏地方实行过民族压迫政策。现实因素,如十四世达赖集团和国际反华势力的煽动破坏,西藏与祖国内地之间、西藏内部不同区域之间落后的交通条件限制了西藏各民族间的交流广度与深度,西藏地方经济与祖国内地尤其是发达地区存在的差距及其引发的心理距离,以及大量基层群众深受宗教的消极影响、主体性建构意识不强,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五个认同”的深入推进,进而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可以说,影响意识形态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交织,文化因素与地域因素交织,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交织,民族因素与宗教因素交织,短期因素与长期因素交织,群体因素与个体因素交织,非常复杂,必须多部门、多领域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合力。总体来看,要坚持从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两方面入手,唯精神是论,就过分夸大了精神和思想教育的作用,走进唯心主义的死胡同;唯物质手段而不注重精神和思想教育的作用,就陷入了物质主义甚至是拜物主义的陷阱。因此,在加强思想教育引导的同时,要通过发展不断促进西藏与内地、西藏区内不同区域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生,创造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铸牢思想进步的物质基础。

(二)尊重共性与尊重个性相统一原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都应树立的共性意识,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属个性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尊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第一,尊重个性、允许差异。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这是从各民族命运与共、情同手足的角度进行的形象比喻,它标示的是通过政治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所实现的各民族间的政治平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即人在政治解放的基础上要彻底摆脱束缚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因素、政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并非易事,正因如此,民族的存在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看,民族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民族的文化多样性,仍将长期存在。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必须尊重不同民族的个性,认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56个不同民族的民族意识基础上的整体意识、共性意识,构建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意味着消灭或强制淡化不同民族的自我认同与个性意识。第二,在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中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首要任务。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也是各民族繁荣发展的精神源头、思想保证,不同民族的民族意识必须建立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否则,从理论和实践上就必然走向极端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或地方民族主义,必然引起民族纷争、国家动乱。另一方面,特定民族的各自民族意识作为群体意识、社会意识,是民族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一定意义上讲,这种民族意识的形成并不需要组织性的引导;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于其超越了特定民族的特定生产生活范围,必须通过教育引导才能形成。因此,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意识培育的首要任务,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三)始终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原则

2008年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经过西藏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西藏保持了十多年的社会稳定,并由稳定逐步走上和谐,稳步实现了社会由稳定到和谐的升华。但是,由于西藏存在着与十四世达赖集团斗争这一“特殊矛盾”,西藏稳定的社会基础还需不断巩固。“3·14”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破坏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长期努力所形成的良好民族关系,其对社会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今后如果疏忽大意,一旦发生不测事件导致社会不稳,多年来形成的良好民族关系和社会和谐稳定状态必然再次严重受损。因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始终保持社会面上形成的延续十多年的良性积累。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强调,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西藏工作的重要原则中强调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全面稳定、长期稳定,其意义就在于此。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克服麻痹思想和松口气的情绪,始终关注保持社会稳定工作的细节落实。充分考量十四世达赖在转世等方面的不确定性行为和变故带来的风险,以防患于未然为原则做工作、为防止出大事打基础做准备、以敢于担当为标准看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和防范风险意识,从最坏处打算、向最好处争取,既高度警惕“黑天鹅”,也防止“灰犀牛”[6]。

(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内在统一,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最终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而人的发展又会极大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内涵丰富,既包括人的感性能力的发展又包括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既包括人的生理性发展又包括人的精神性发展,其核心要义是人的自主性、创造性的充分发展。人的发展程度越高,人的自主性意识和自主性能力就越强,人就越能够成为自己的主人。就西藏来讲,不少基层农牧民群众信仰宗教,把自己交给宗教,唯宗教是从,这就放弃了人的主体性,成为宗教的附庸,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表现为唯活佛等宗教人员是从。因此,一旦一些宗教组织或不法宗教人员利用宗教进行蛊惑煽动,信教的农牧民群众的宗教盲从心理和思想就会成为危害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而究其根源,就是信教群众对自己主体性的放弃和丧失。因此,我们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基础上大力改善民生的同时,必须重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要在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提升群众文化水平,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培植科学精神等,尽可能地引导更多的群众从宗教世界观中解放出来,从宗教迷信和宗教盲从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人,在重大政治问题、民族团结问题上能够独立思考、理性处理,而不是盲从。只要更多的群众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不断增强,即便有个别、少数人煽动甚或闹事,也不易形成群体性社会事件,个体性、个别性、一般性事件也不易恶化为民族性、政治性事件。

(五)坚持长期规划与阶段性重点任务相统一的原则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做好西藏工作的重要原则中强调要夯实基础。夯实基础,是全面性、长期性要求,为达成此目标,要牢牢坚持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要从经济基础等各个方面长期规划,多做打基础增后劲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握阶段性工作重点,特别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改善民生。民主改革以来,西藏民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客观地讲西藏今天的发展成就与新时代西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不小差距。如,2019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8%,相差30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8.3%,相差4949元。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尤其与优质发展的教育、均衡供给的医疗服务差距更大。今后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还需要继续加大民生改善力度,使广大人民过上更高质量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现代化生活迈进。二是努力使脱贫人口致富不返贫。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既是一个事关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的问题,也是一个通过改善民生进一步凝聚人心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跟上这个进程,或者推进质量不高,既影响全国大局,又影响人心凝聚,也很容易遗人以短,被十四世达赖集团利用。目前,西藏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已实现了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今后,需要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在“两不愁三保障”基础上促进近年来脱贫群众逐步致富,生活更加幸福。三是引导群众理性信仰宗教。十四世达赖集团利用宗教产生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影响,长期从事破坏活动,是影响西藏意识形态稳定、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并不等于放弃对信教群众的思想引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重视群众思想引导,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藏这一历史任务,面对与十四世达赖集团的严峻斗争,加强群众思想引导尤为必要和迫切。要在尊重公民个人信仰自由的前提下,大力加强思想引导,努力消除十四世达赖集团利用宗教产生的负面影响,不断淡化宗教消极影响,大力引导群众理性信仰宗教,提倡进步群众、党员干部家庭成员率先淡化宗教意识。

三、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路径

当前,西藏与全国一道,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伟大的历史任务,决定了西藏必须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路径,为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缩小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差距,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物质基础

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物质起着决定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拉大趋势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就会造成心理失衡乃至民族关系、地区关系失衡[7]。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定不移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西藏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联系,在经济交往交融中缩小西藏同周边区域的差距,特别是在全国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要扩大西藏自身的开放格局,融入西部大开放新格局,在统一的国内大市场体系建设中,加大西藏自身的改革创新力度,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8],扩大西藏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提高西藏经济与祖国内地经济的融合度。发展带来的开放式空间格局,是促进西藏经济对外开放、人文心态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

立体交通体系对于西藏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地理条件复杂,山高路远,与祖国内地交通不便是西藏的突出特点,也是西藏长期固步自封的重要原因。从历史和现实看,西藏能发生“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巨大发展变化,首先得益于川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和青藏铁路的修建以及航空线路的不断开辟。在费孝通先生看来,随着科技的发达而来的交通、信息、运输和经济的发展,足以把这世界上原来分片分块自给自足的地方性社区连成息息相关的一个整体[9]。构建发达的立体交通体系,不单具有经济意义,更具有打破西藏封闭(经济、文化、观念等多角度)状态、促进西藏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总体看,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立体交通体系建设成就巨大,但仍相对滞后,尤其是通达区外的交通体系建设还不能适应中央对西藏“两屏四地一通道一前沿”(1)“两屏四地一通道一前沿”: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我国同西方敌对势力和分裂势力斗争的前沿。的战略定位,仍需大力加强。目前,川藏铁路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川藏铁路建成后,将打通西藏与“成渝经济圈”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打通西藏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系,使西藏这一全国最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与我国最发达沿海经济带方便联通。向东,西藏可融入“成渝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向北,西藏可融入“陕甘青宁经济圈”,向东南,西藏可融入“大香格里拉经济圈”,加之未来中尼铁路的修建开通,将使西藏真正发挥我国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重要作用。交通的大发展,将推动西藏经济与国内其他省市经济的深度融合,极大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大幅减少西藏各族人民的发展落差,大幅增强一体感。

(二)强化与祖国内地的文化“三交”,培育更加开放的文化心态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融合而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成员正是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中,获得了对“共同性”的认识、强化了“多元一体”的观念。文化属性是民族区分的核心内容,任何文化独特性都是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逐渐确立的,认为文化交往多了就会被同化,是狭隘的、偏激的文化观。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加强文化交流、培育更加开放的文化心态,将有助于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绽放特色,再添异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功能,是促进“人”这一文化主体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打破地域文化的狭隘性,培育特定文化主体更加开放的文化心态。历史上,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及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一方面使西藏文化发展特质相对稳定,但同时也使人们的文化心态相对封闭,使一些眼光受限的群众产生了一定的“唯我独尊”的狭隘文化心态。因此,为使西藏各族人民以更为强烈的主体自觉投入到自身幸福生活的创造中,以更为振奋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拥抱新时代、奉献新时代、共享新时代,必须在西藏培育更加开放的文化心态,乐于、勇于、善于迎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东西南北风”。

培育更加开放的文化心态,关键是要引导更多的人了解外部世界、认识祖国内地。过去几十年,西藏已经实践了西藏干部“上挂”“横挂”、青少年学生入学内地西藏班(校)、西藏毕业生到内地就业等多种开放形式,今后在继续加强干部和学生走出去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引导农牧区群众和基层干部走出去。2019年,日喀则市组织204名“四讲四爱”农牧民骨干宣讲员到北京、贵州进行了十几天的考察学习,使他们亲身感受在党的领导下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内地省市的发展变化,激发起他们浓浓的感恩情、强烈的奋斗志。另外,现在的西藏旅游工作主要通过吸引区外游客到西藏来这一“单导向”方式进行,应同时加强引导、鼓励、组织区内群众到内地去,实现旅游“双导向”的转变。通过鼓励和组织更多的西藏干部群众到内地进行旅游、参观考察等形式,引导他们更多地走出去,感触祖国内地大美河山,接触内地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进一步打开文化视野,培育开放的文化心态。值得注意的是,培育开放的文化心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面向少数民族,也要面向汉族,特别是进藏就业、旅游的汉族,以及接纳西藏就业者的各地干部群众,对任何把本民族自外于中华民族或是将兄弟民族疏隔于中华民族之外的言行[10],都要坚决反对。

(三)抓住青少年关键群体,促进其生成自然的国家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7]。青少年群体是敌我双方意识形态领域争夺的重要对象,是长远影响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因素。以十四世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主义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始终十分注重通过向国内青少年特别是藏族青少年群体输送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思想,对新一代西藏青年的思想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解构。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在青少年群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记忆对于建构国家同一性、形塑国民归属感、激发国民为国奉献的勇气,具有重要意义,应注重坚持中华民族叙事立场、发挥历史记忆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作用,促进生成自然的国家认同[1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本体的认知和反映,既包括概念认知,也包括认同归属、理论解读[12],强调的是“共同”的民族实体意义,即历史记忆、精神文化等具备的共同性[13]。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叙事立场以及历史叙述求实和理论原则求是相统一的逻辑,叙述好王朝体系下自在、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存在[14],通过共同的历史记忆促进青少年群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国家认同,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建设更有向心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发挥党员干部引领作用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从广大党员干部抓起,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对伟大祖国的向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笃定,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引领作用,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仰取向。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正是从西藏群众中培养起一批批干部队伍,才为西藏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起了得力骨干和西藏社会发展进步的引领力量。新时代,一方面,西藏面临着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面临着与十四世达赖集团斗争的艰巨任务,更要始终高度重视建设更有向心力的党员干部队伍。要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纪律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防止受到各种狭隘的、偏激的观点侵袭,切实增加“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地与十四世达赖集团作坚决斗争,在群众中真正发挥正面引领作用。

(五)管好用好各类媒体,加强“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宣传

各类媒体是人们增加彼此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媒体的社会功能具有监督性、广泛性、娱乐性、引导性等特征。要通过各类新媒体,加大内地文化和西藏文化的宣讲,使文化心态在“顺其自然”的境遇中自觉地走向开放,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交融如水乳融合般浑然、紧密、融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发展并且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15],管好用好各类媒体,使各类媒体在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媒体从业人员是文化的重要传播者,是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重要向导,要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使媒体从业人员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以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看待社会问题、分析社会现象。要增强各类媒体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意识,以法治化管理手段确保各类媒体的权利与义务,使各类媒体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的中坚力量。特别是,针对反华势力、分裂势力等涉及西藏民族因素的负面信息传播,各类媒体应健全和完善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快速反应机制,正确引导舆论舆情,坚决杜绝各类负面炒作。

四、结语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各民族人民亲如一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历史上,西藏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新时代需要各族人民一如既往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有审时度势的宏大视野,也要有适应新时代的方式方法,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坚持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民族工作基本方向,坚持把加快西藏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不变宗旨,引导各族人民始终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共同体西藏中华民族
都是西藏的“错”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