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志 / 高畅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音乐学是专业(即音乐教育,后同)是实践性、技能性、应用性色彩都非常鲜明的专业,近年来各地方高校为实现这一专业的转型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等文案方面花了很多功夫,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显得有些薄弱无力,“换汤不换药”现象较为严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较为陈旧,缺乏激励机制与创新活力。笔者认为,采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转”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即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用人单位需求设置相应的竞赛或展演项目,大力开展相关竞赛活动,就有利于解决这一难题,实现人才培养的真正转型。
由于各种原因,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导致其学风长期以来被人们所诟病。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或展演活动,无疑为转变学风、促进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抓手。组织、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竞赛实践活动,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专业实践与技能的自我提升,“在锻炼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亲身体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获奖带来的荣誉感、成就感,树立竞争意识,从而产生学习的心理原动力。”[1]这样,就能够逐渐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积极状态,营造出勤学苦练、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良好学习氛围与风气,进而实现全面扭转学风。
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对于枯燥的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不够重视,缺乏对知识进行自我消化、理解与巩固的能力,不少学生对于理论课程只满足于及格过关,导致学生理论知识薄弱,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与的快速提高。通过设置、开展恰当的竞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让逐步认识到理论知识在解决实践技能问题时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主动地、探究性去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并自觉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竞赛等实践活动之中。而这些实践活动又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帮助他们在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未来的职业发展等都会带来莫大的好处。
通过举办各类竞赛与展演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心智,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在参与竞赛或表演的过程中,就必然会遭遇或顺境或逆境、或成功或失败等情况,这就需要学生逐渐学会正确面对压力、困难或挫折,需要逐渐养成他们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再接再厉、勇攀高峰的毅力,不惧失败、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和健全的创新性人格。[2]
毫无疑问,通过参加竞赛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积极主动地去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让学生在参与中逐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处理不同风格作品的能力,多方向、多角度地理解作品、表达情感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而且,在参赛的过程中,与专家、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碰撞,不仅能够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有助于学生专业思维的形成,加深他们对专业与职业的认知,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以及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等。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设置恰当的、阶梯式、多层次的竞赛机制,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多见习、观摩,让他们知道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让他们感到我们平时所举办的竞赛与演出项目与他们未来从事的职业紧密相关,对他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着重要帮助,从而使他们都有自己的学习与奋斗目标,引发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学会”到“会学”,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必然能使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解决“就业”这一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
教师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进程中的主体,转型能否落到实处,关键还是要靠教师。但现实中,不少高校音乐教师忙于自己的私事,他们不知何为转型、为何转型、怎么转型等,对于转型并不热心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偏执地认为这也是形式主义。他们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套路等进行程式化的教学,客观上成了转型进程中的旁观者、应付者或被动执行者。而针对我们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设置、举办恰当的竞赛形式,不仅可以有效督促和激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竞赛活动,而且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于音乐学专业人才究竟需要、欠缺哪些方面的能力,了解当前的人才培养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与误区,哪些环节与人才需求脱节,从而让教师知道为何转型、怎么转型,激发老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教师乐意参与到转型进程中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当前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大都定为教学型而非研究型学校,对于教学质量、教风学风建设等都很重视,也采取了很多制度上、物质上的激励措施,但由于教学工作难以量化和评价,其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加之音乐学专业的声乐、钢琴、器乐等技能课程常采用一对一、一对二或者小组课的形式上课,教学过程更难以监管把控,导致“水课”现象较为严重,教师的教风与责任心有待加强。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教师缺少外在动力与压力的倒逼,二是缺少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与标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通过大量开展竞赛活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教学活动走出课堂、注重实践,有助于打破教师的职业疲倦和“路径依赖”,让教师产生新的职业兴趣点。同时,竞赛就面临着成与败、好与差,老师也同样会有“脸面”思想和“好胜”心理。竞赛活动也是对老师教学成果的检验,要想自己指导的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教师就必然需要对学生进行精心的辅导。如此就能逐渐形成良性循环,既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促进了教学风气的改变,也有助于转型发展的实现。
开展竞赛活动本身就是对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和改革,竞赛项目的设置本身也具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的导向性和示范性。教师要想自己指导的学生要想取得好的竞赛成绩,仅有教师的责任心或者学生的吃苦精神是不够的,还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不断探索和尝试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尽快地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例如音乐学专业的即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等课程,有着很强的师范性、应用性,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与职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既喜欢而又不得要领,逐渐失去了兴趣。其原因就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泛泛而谈相关知识点,而不注重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而针对这些课程开展竞赛活动,有助于引导教师围绕这些竞赛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教师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由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转变,由注重理论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转变,由象牙塔式的封闭性教学向面向社会、面向需求侧转变,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认知、职业预备的能力。因此,开展竞赛活动能够为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转型带来新的动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指导学生参赛,对教师也是一个很好地挑战和考验,对自身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正所谓“教学相长”。教师如果水平不够或者缺乏探索进取、不断学习的精神,那么竞赛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就很难得到领导及师生们的信服和认可,这种压力无疑会对老师形成不断学习前进的推动力。老师不仅要根据竞赛内容,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还要不断拓展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同时,在指导校内外的竞赛展演活动中,可以改变以往诸多音乐学专业老师闭门造车、保守师承的陋习,不仅在校内形成老师与老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找优势、相互找差距的良好氛围,而且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校门,与校外的老师、同行、专家、学者交流学习,接受更多的新事物、新观念,从而促进师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高,培养出更多的双师型队伍,有利于转型目标的顺利实现。
毫无疑问,“竞赛”模式在音乐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实施和推广价值。笔者认为,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展示”作导向引领,大力实施竞赛工程,“倒逼”师生转变观念,实现学校真正转型,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开办音乐教育专业的高校间开展的唯一一项国家级赛事。在此基础上,各个省的教育主管部门也组织了相应的比赛活动,其项目设置与赛制安排与教育部基本相同,既是选拔人才参加国家教育部的展演活动,也是为了推动各省、各地区的音乐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至2014 年第八届时,此项赛事更名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其项目设置和赛制安排,“为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设置了清晰的参照标准,明示了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师范生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对新建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4]著名音乐教育家郭声建先生也认为,“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项目的设置,反映了主办方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基本定位,以及对于合格音乐教师素质结构的基本认知。最近两届展示,加入微课并加大比重,取消钢琴演奏增加舞蹈展示等。无论是评委、领队、老师还是参展同学,大家都能达成这样的共识:现在设置的展示项目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中外乐器演奏、合唱指挥、舞蹈展示、微课展示这六项,可以比较全面客观地展现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必备基本功。这便是活动的导向,这就是对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引领。”[5]
因此,地方高校应以教育部、教育厅等相关部门设置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展示”为导向,结合学校自身条件与发展现状,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竞赛或展演项目,贯彻实施竞赛工程。学校应将一些赛事项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计算学分,以保障活动能够有效、持续地开展,逐步构建“国家、省、校、院(系)、班”的多层次竞赛体系,为师生搭建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和观摩平台。还可结合社团活动举办才艺表演或比赛活动,或者将基本功比赛的项目与期中、期末考试与考核结合起来等,从而促进全体参与、整体发展,弥补基本功展示只能是一小部分人得到强化培训的局限和遗憾。
总之,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伊赛促转”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融入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中,积极引导师生参与到各级各类比赛之中,“在过程中实现结果,在结果中优化过程”,使竞赛、展演等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活动相辅相成,对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能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