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高职院校探析钢琴教学优化模式具有如下意义:第一,贯彻立德树人。在教育学生掌握钢琴知识技能基础上,助力学生从价值观念、思想态度、行为习惯、能力素养角度出发全面发展;第二,调配育人资源。根据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长针对性需求利用有关资源打造人性化育人方案,消除钢琴教学阻力。第三,有利于加强师资力量,教师在优化钢琴教学模式时可总结育人经验,探寻育人新思想、新手段,在此基础上加强教研,推动高职院校钢琴教育活动良性发展。基于此,为提高高职院校钢琴教学质量,探析钢琴教学优化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发现,部分学生学习得心应手,练习积极主动;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较为吃力,甚至连基本的指法都不会,无法在钢琴学习中提起兴趣。学生学习基础各异,客观上加大了育人难度,稍不注意将出现钢琴教学两极分化现象,加剧教学优化压力。
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漫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极具个性化的钢琴教学指导体系,这对于教师来讲,既是优势又是劣势,主要源于模式化教法可提高钢琴教学效率,形成高职院校钢琴教学风格,继而突出育人特色;同时,教师教学优化意识薄弱,看不到自己钢琴教学中的不足,在育人过程中盲目自信,阻滞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优化发展。
高职钢琴教学优化除需教师付出努力外,还需学生参与、管理支持、硬件条件投入,仅凭教师力量显然无法提高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优化质量。然而,当前,有些高职院校专注挖掘专业技能型优质人才培育潜力,在“校政企合作”育人领域投入较多,出现钢琴教学设备陈旧、落后现象,不利于钢琴教学优化。
有些高职院校受教育管理思想、教学资源、教师能力等因素影响,存在钢琴教学手段欠佳问题,无法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作用,不利于高职钢琴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及充分利用,影响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活动优化成效。[1]
不同高职院校学情存在差别,为保障钢琴教学具有感染力、共鸣性、获得感,高职院校钢琴教师需了解学情,探究学生学琴背景,在此基础上针对教案予以改进,通过教案优化,保障钢琴教学贴近学生,从宏观出发把控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优化方向,为提高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优化有效性奠定基础。
一方面,高职院校管理人员需重视钢琴教学,积极鼓励、引领、敦促钢琴教师展开教学优化活动,奠定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改革思想基调;另一方面,钢琴课教师需改进育人观念,端正教学优化态度,针对钢琴教学局势加强研判,继而在校方引领下找到钢琴教学优化要点,为打造新时代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优化体系给予支持。[2]
为避免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优化沦为空想,高职院校需为教师展开钢琴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工作提供保障与支持,旨在驱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为助推钢琴教学活动合理展开创造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变革是钢琴教学体系深入优化的重要一环,是钢琴教学资源流通的载体,亦是先进钢琴教育理念的具象再现。为此,高职院校需立足钢琴教学领域加强教法变革,积极探索钢琴教学实践新出路。
打造贴近学生的教程是拉近学生与钢琴知识技能距离,点燃学生钢琴学习训练热情,健全教育反馈机制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在“以人为本”原则引领下创编富有补充性、生本性的“校本”课程,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钢琴学习起步不同现实性教育难题。以“钢琴指法训练”为例,针对无钢琴学习经验学生群体来讲,需创编具有视频讲解、动图演示、基础性较强的训练教程,同时延长钢琴指法基础训练周期,旨在为学生系统学习钢琴知识技能奠定基础;针对有一定钢琴学习基础学生来讲,教师需创编理论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的训练课程,将拔高学生钢琴演奏综合素养视为训练目标,使学生在高职院校钢琴学习中能力有质的飞跃。[3]
在钢琴教学实践背景下,不断有先进教育资源涌入,在弥补钢琴教育缺陷的同时亦对固有教学模式带来冲击,为将“冲击”转化为“机遇”,教师需从主观接纳新型教学资源,探寻教学资源融入及利用出路,使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实现优化发展目标。例如,在信息化时代,钢琴教学APP不断增多,如“爱学钢琴”等,相较于传统课上钢琴教学模式,对IT技术及数字资源较为依赖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强调深入浅出、个性高效、灵活多变、趣味引导,通过独创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钢琴知识。教师将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整合在一起,既能发挥APP钢琴教学软件内容丰富、形式多变优势,又能强调钢琴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为学生学习、掌握、应用钢琴理论知识铺平育人道路,使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优化质量得以提高。
有些教师钢琴教学优化思路较窄,教研范围较小,不利于钢琴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有效扩展钢琴教学优化领域,建立立体化、多元化钢琴教学体系。例如,教师可依据学情帮助学生从实际出发,制定钢琴常规化练习计划,从定性、定量视角出发优化钢琴训练内容,使之具有应用价值,能够作为课上钢琴教学有力补充。学生还可在课上提出日常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优化师生互动模式,扩展钢琴课理论教学领域,助力学生夯实钢琴学习基础,在温故知新基础上不断提升个人钢琴演奏综合素养。为使钢琴常规化生本性练习计划更为合理,教师需将教学评价引入该计划内,引领学生根据评价结论优化练习内容、方法、节律等细节,使钢琴教学练习指导效果更优。[4]
首先,在开展钢琴教学活动前组织学生群体进行能力测试,建立钢琴教学档案,录入学生测试结果,为教师掌控学情,调整钢琴教学深度、广度提供依据,确保钢琴教学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行得通、听得懂、学得会;其次,疏通学生钢琴学习反馈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心理、思想、能力方面的动态,为教师疏解学生钢琴学习训练心理压力,端正钢琴学习思想态度,循序渐进强化钢琴核心素养奠定基础;最后,学生应参与钢琴教学成绩考核,对教师钢琴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打分,同时,匿名提出教学建议,继而在高职院校钢琴课程开发、教法变革、条件保障中发挥学生作用,体现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特色,使之教学模式得以持续优化。
首先,教师需制定周期性钢琴教学优化计划,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良该计划,使教学模式能够贴合学情、贴合实际;其次,高职院校需为教师钢琴教学模式优化提供保障,例如加强硬件投入,建立钢琴练习室,完善信息系统,创建多媒体班级,建立数据池,统筹新时代钢琴教学优化变革资源,为“校本”钢琴课程开发提供条件,为教师提供制度保障,通过教学优化管理制度的推行,营造稳定、公开、公正教学优化氛围,为教学优化成果评价真实有效给予支持,继而为深入优化钢琴教学模式提供保障;最后,组织教师学习深造,使之钢琴演奏技能不断强化,有能力迎接新时代高职钢琴教学改革挑战,在钢琴教学模式优化过程中融入新资源、新理念、新手段,赋予教师教学优化意识发展性,为高职院校完成钢琴教学优化任务提供师资保障。
良好的钢琴教学手段是解决育人难题的“利器”,亦可体现教师钢琴教学实力。例如,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讲解钢琴演奏理论知识前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片段,使学生对钢琴演奏形式率先有所了解,在脑海中初步形成钢琴技法记忆,而后引领学生剖析该视频,通过反复观看、暂停、截图放大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钢琴演奏方法,将有关技巧与钢琴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加之教师课后指导练习,达到“理实一体”钢琴教学目的。再如,为助力学生充分运用碎片时间,养成钢琴自学、思考、探究习惯,在常规化训练中提升演奏能力。教师可在分层教学模式指引下创编“微课”,在1~8min内增强知识浓度,助力学生记忆钢琴理论内容,弥补课上学习缺陷,检验学习成果,钻研演奏技法。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定期上传钢琴演奏练习视频片段,对学生练习表现加以点评,帮助学生改进自主练习方案,打破课上、课下钢琴教学壁垒,使钢琴教学模式随之优化。[5]
综上所述,为使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模式得以优化,教师需尊重学生学习基础性差异,从增强教育共鸣角度出发优化钢琴教学模式,看清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形势,树立教学优化意识,提供教学优化保障,在此基础上深入优化钢琴教学手段,使学生可以参与到钢琴教学优化活动中,不断提升其钢琴综合素养,继而助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