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一
“边缘”与“中心”相对,往往成为被“中心”所忽略的存在,但因甚少受到“中心”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秩序之外的自由空间。也正因如此,“边缘”有着与“中心”不一样的魅力,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边缘”会超越“中心”,成为新的主角。
然何为“边缘”?在文化视域下,很难下一个准确而全面的定义。乔力、丁少伦二位先生主编的《文化中国:边缘话题丛书》,让我们看到了“边缘”的丰富性。近期,由乔、丁二位先生主编,济南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中国:边缘话题丛书》第五辑面世。本辑给予我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以情怀解读文人。
《文化中国:边缘话题丛书》第五辑共分五册:《苏曼殊:诗心寄禅思》《李叔同:明月照天心》《章太炎:铁血著华章》《王国维:求索铸金声》《陈寅恪:自由独高标》,分别对话民国文人苏曼殊、李叔同、章太炎、王国维和陈寅恪,着重刻画了五位文人的不凡故事。编者将第五辑命名为“民国文化风范之约略”,并在书中概述道,“这五位文化人物确是各自从属于不同的社会类型”:苏曼殊和李叔同“关系佛缘”,“就其整体生命的心相行踪而言,都依稀贯注了那份浓重的入世践行情怀与终极的精神”;章太炎“始终以复兴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为己任”,“对其怀有极其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王国维和陈寅恪是“纯粹的学者”,“学术和生命已经坚密有机地融成一体”。由此可见,第五辑是以文人的“情怀”(或性情)为切入点,独辟蹊径,深入解读。
“情”不可空谈,与前四辑相同,第五辑一方面援引丰富坚实的史料,以严肃的态度谈史论史;另一方面采用流畅的散文笔法,以轻快的笔调讲情说情。书中虽然也一一论及各文人的生平、创作、思想以及成就,但绝非单一的史料堆砌,而是以独特的视角、愉悦的笔调娓娓道来,就如同向读者打开了一幅绵长的画卷,读来意犹未尽。“情”有万万千,爱情、亲情、家国情,在历史上成为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缘起。这些作品传至今日,也成为我们了解一代文人、一段历史最为真实也最为真切的依据。
苏曼殊,众多称谓加身,比如“民国文学奇人”,又比如“民国第一情僧”,再比如“佛门不肖弟子”。从其生平来看,苏曼殊生性多情,却又缺少亲情、友情和爱情,一生极为孤苦。在《苏曼殊:诗心寄禅思》一书中,作者从五个部分梳理了苏曼殊的身世及其作为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的情怀,以“真也曼殊,悲也曼殊”概况其一生,强调其敏感、脆弱、自卑的性格及其悲惨的身世造就了其或悲叹或唯美的一生。作者虽分述苏曼殊作为情僧、诗僧、画僧和革命僧的人物特性,但这几个部分又不是完全隔断的,而是把苏曼殊作为一个身兼四种特性的整体进行呈现,诗中有情,画中有诗,做到了诗、画、情的统一,使得苏曼殊的形象更具饱满性和立体性。此外,作者擅长“讲故事”的叙述手法,在解读“画僧”苏曼殊这一部分中就以故事行文,文字洒脱而有趣。作者在解读苏曼殊于湖南长沙任教时为纪念殉情恋人静子所作的《远山孤塔图》时,讲述了苏曼殊在画成后执意烧掉此画以纪念恋人亡灵的故事,虽在赏画,也在写情。
李叔同,一位艺术奇才,拥有诸多头衔。文学上,一曲《送别》传唱至今,是享誉海内外的词作家;绘画上,是中国油画之鼻祖,中国现代美术之先驱;音乐上,是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中国人,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启蒙者;戏剧上,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之一;佛学上,被尊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教育上,桃李满天下,培养出丰子恺等大批著名艺术家。《李叔同:明月照天心》一书文采斐然,作者以凝练而又充满亲和力的笔致,按照时间顺序先后向读者讲述了李叔同一生的伟大成就。作者旁征博引,以史为证,足见其扎实的文字功底。与此同时,该书虽少见作者个人情感的流露,多是客观性记述,但该书同样寄“情”于史,寄“情”于人。作者以“明月照天心”为题,刻画了李叔同半世风流、半世为僧、明心见性的一生。作者行文至尾并未对李叔同做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向读者呈现出李叔同人物背后的“无常”之感,这或许与李叔同深受日本文化影响有关。作者在最后援引了李鸿梁拜见已是僧人的恩师李叔同之时的观感——已经完全是个苦行头陀了,我的鼻子忍不住酸了起来。可见,作者亦有感于这种“无常”。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一生著述颇丰,学问渊博但性情怪异,被世人称为“章疯子”。在《章太炎:铁血著华章》一书中,作者认为章太炎的杰出成就一半归功于他的深厚学力,另一半则归功于他的独特性情,并将章太炎的性情称之为“独行任侠”。作者以“铁血(即章太炎独行的性情)著华章”为题,足见对章太炎“独行任侠”的情有独钟。世人给予章太炎最多的标签便是“怪”,作者则认为章太炎的“怪”实乃“大惊小怪”,比章太炎还怪的怪人在当时可谓比比皆是。这样的观点实在让人耳目一新。作者指出,章太炎的“矛盾”之处就是他的“怪”是以渊深典雅的文章学问作基础的。“只有章太炎的怪,与他的文章学问相反相成,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本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流传章太炎奇闻异事的坊间读物不同,而是读者的潜心研究之作,内容上既概述了章太炎波澜壮阔的一生,又涵盖了其博大深邃的学术思想。作者态度严谨,以考据行文,力求人物描写真实可考。
王国维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学术最重要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被誉为中国第一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人生三大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求索铸金声》一书正是这三大境界的一个扩大版。该书以“生于孤苦,生于忧郁”一节开篇,点出王国维一生的悲剧色彩。王国维幼年丧母,父又经商在外,可谓生于孤苦;婚后与妻子聚少离多,一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道尽了多少离别之苦;晚年又经丧子之痛,最终投湖自沉。作者在解读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时指出,王国维深受西方美学尤其是悲剧理论的影响,视《红楼梦》为悲剧中的悲剧。这样的“悲剧”情怀或许多少都与王国维自身的经历有关。该书以新颖的视角解读了王国维的一生及其成就,让我们品读到一代大师的“悲剧”情怀。
陈寅恪出身名门,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一身書生意气,满腹家国情怀。《陈寅恪:自由独高标》一书主要概述了陈寅恪波澜的人生、正气凛然的家国情怀、教书育人的经历及其与患难师友之间的故事。该书最大的特点是采用“讲故事”的叙述方法,通过一个个简短的小故事串联起陈寅恪的一生。众所周知,陈寅恪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者解读陈寅恪这一思想正是通过讲解王国维与陈寅恪之间的情谊展开的,读来令人兴趣盎然。陈寅恪在王国维去世两年后为其撰写碑文,并在碑文中提出“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可以说,陈寅恪的人生情怀和学术追求深受王国维的影响。大师已去,其思想却仍久久回响于后世。作者在书末对于陈寅恪的后世影响作诗如下:“自由独高标,声远听风铃。夸父逐日去,托命遗邓林。”作者全方位的解读,细致入微又极富层次感的行文,可以让读者更为立体地了解到陈寅恪的风貌。
五位民国文人,情归何处?这也许正是《文化中国:边缘话题丛书》第五辑最终所要找寻的目的地。值得一提的是,“话题”性的文本风格,融趣味于学术,见学术于通俗,建构起一种更为新颖、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学术不仅仅要围绕“中心”,还应该兼顾“边缘”,我们要追寻的不仅仅是文人身上的“知识”,还应该包括他们的“情怀”。
[责任编辑:张 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