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设计切入角度研究

2020-12-01 03:13李强
卷宗 2020年24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设计方法

李强

摘 要: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其园内风景具有“移步易景”“人在画中游”“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特色。通过对园内表面的景色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其背后的营造之法,从诗画风景实体化、自然景观浓缩化和场地原有条件等几个方面对蘇州园林特殊的设计切入角度进行论述和总结,为当下园林景观设计师提供经验和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苏州园林;设计方法;切入角度

苏州园林主要是指位于苏州地区的古典私家园林群落。它们起始于春秋,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至今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其园内风景秀丽,有着“移步易景”“人在画中游”“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美誉。通过对这些典型的景色表象进行研究,解开其背后营造出如此美景的奥秘,为当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师提供经验理和论上的参考,是本文的主要任务和意义所在。

苏州园林的成功与其背后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是分不开的。从设计过程来分析,只有在整个设计工作的伊始,选择一种特殊的设计切入角度,才有可能实现这种特色典型的景观。设计切入角度是指设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先着手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设计的核心理念或者主题思想。一个好的设计切入角度对后续的整个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根据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不少人对苏州园林的设计方法进行过研究,但大多是对于局部造景技法或者园林的风景特色进行的论述。本文以较宏观的视角,对苏州园林的设计切入角度进行的补充性研究和总结,努力在设计方法层面为当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启发。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切入角度普遍是从平面图入手的。这种切入角度虽然强调了功能性,但其不足之处也是非常明显:它不仅容易使设计师陷入过于注重鸟瞰美观的泥潭,从而忽视人的视角以及畅游其中感受,而且容易出现局部景观内容空洞,连续性弱,生搬硬凑,细节不到位等弊端。从苏州园林典型的景观特点来看,它的设计切入点与现代明显不同。通过研究总结,个人认为,苏州园林的设计出发点主要从诗画风景实体化、从自然景观浓缩化和从场地原有条件等几个角度综合运用而来。相较于单纯的从平面图切入,这种特殊的设计切入的角度不仅可以提高设计者从人视的角度去造景的意识;而且可以将园子的结构布局、建筑形式、理水、植物、山石,甚至包括命名、对联,都同时进行设计,使整个园子看起来浑然天成;还可以增加园内的人文气息,实现形式美和内在美兼具,最终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1 从诗画风景实体化的角度切入

“人在画中游”是苏州园林最显著的风景特色之一。它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刻意营造画中之境,一层是指营造出的美景如画中一般。这一特色的存在,究其本质原因,就是在园子设计之初,设计者从诗画风景实体化这个角度切入而产生的。为什么设计者会使用这种角度作为切入点呢?这与苏州园林的园主或设计者们的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苏州园林的主人和设计者们皆为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审美要求。如拙政园的设计者文徵明,“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全才” ,是享誉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这类群体的人非常注重精神享受,倾醉于传统山水画以及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美景。在设计园子时,他们乐于将文学艺术作品中描绘之景搬到现实中来,或者如绘画那般营造园中之景。拙政园园主王献臣在园子的设计之初,力求营造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大隐若市”氛围,以显示其“拙政”之能,以此明志。正因如此,才造就了今天苏州园林了“人在画中游”的风景特色。

2 从自然景观浓缩化的角度切入

古人云“破万卷书,行万里路”。传统文人士大夫阶层在饱读诗书吟诗作画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游历各方胜景。在造园的经典古籍《园冶》中,作者计成自言“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择居润州。”燕,乃现在北京以北的地区;楚,是现在两湖地区,可见其游历范围之广。

苏州园林的本质是私家园林。拥有游历背景的园主和设计者将自然美景浓缩再现于自家园中也成为他们的理想与追求之一。他们会模拟现实中中意的美景,以石为山,以池为湖,根据场地条件,对自然美景进行浓缩再加工,将理想与现实结合在一起。东第园园主吴玄对计成设计的东第园评价为:从进而出,计步仅四里,自得谓江南之胜景,惟吾独收矣。从这个角度进行切入设计,将自然风景转化为人工模拟的自然风景,加之又融入了主观的人文元素,最终实现了苏州园林“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风景特色。

3 从场地原有条件的角度切入

道法自然。苏州园林的设计切入角度不是单一的,而是这三种的综合运用。这三个角度中,从场地原有条件切入实则是其他两个切入角度的基础。场地原有条件主要是指场地在设计开始时的状况。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气候、地貌、水系、植物等等。以它为切入角度,对园林景观的影响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在宏观层面来说,场地原有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内的基本布局。现代的一些园林景观设计,不尊重原址地形地貌的特点,粗暴的将原址推平,而后进行设计。这种做法既抹杀了场地的特色,又白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苏州园林的设计绝大多数是在尊重原址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它根据场地条件,以游览路线为主线,合理安排空间的大小、景色的起承转合。在东第园的设计中,根据园主吴玄的要求,在勘察实地的基础上,计成提出的设计方案为:不第宜掇石而高,且宜搜土而下,令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这种切入角度既保留了原有地形的特点,减少了施工的工作量,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场地特色,形成独特的园林景观。

在微观层面来谈,除了对园内整体的格局有影响外,这一切入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一些园内的景观节点。有些园子场地原有条件的某一方面特色明显,设计者往往能够抓住场地中这一特色条件,围绕它来做文章,营造园中局部的景观节点。如在拙政园场地原有条件中,其西侧不远有一寺庙,名曰北寺。寺中有一塔,玲珑剔透,甚为美观。拙政园在设计时,特意控制了建筑和水系的位置和形态,巧妙的将北寺塔景收入园中,成为园中一景,也成为造园中“借景”手法的经典案例。

苏州园林是园林艺术中的经典之作,它的成功与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是分不开的。通过对它设计切入角度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当代的设计师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学习继承下来,结合当代园林景观的功能性和公共性要求,对它进行改良创新,使其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的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优秀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美].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147—170.

[2]陈植.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15-22.

[3]张薇.园冶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0-150.

[4]张国擎.拙政园的由来—拙政园往事之一[J].当代,2010,(2):

184-190.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设计方法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苏州园林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
浅析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