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好书》中提出,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要“找出作者想要问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中学生能对教材文本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互助的方式,共同探疑、析疑。本文力求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究如何通过合理的质疑方式在课堂上有效提高学生个性化文本解读能力。
关键词:合理质疑;文本解读
个性化文本解读是个体建构自身认知的过程,学生在解读文本时会对外部信息作出主动的选择与加工,当新的知识信息与自身已有认知结构相矛盾时,便会产生“为什么”的质疑想法。
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好书》中提出,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要“找出作者想要问的问题”。而这些理论正好可以用于个性化文本解读的策略指导。
1 于标题处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是文章内容高度的概括。在进行个性化文本解读时,要适时地对其提出疑问思考。
如学习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时,板书题目后,可以据题设疑:阿长是谁,她有什么特点,与《山海经》之间又有何故事,以她命名有何深意,她有没有真实姓名……让学生带着质疑去进行文本解读,为接下去的教学互动奠定基础。
再如学习《药》一文,笔者在教学时曾进行如下处理。不先分析文章,而是在题目上加了个问号,引领学生围绕这个问号提出自己的质疑,结果学生提出了很多相应的问题:这是什么药,治什么病,谁病了,药效如何等等。围绕这些问题,笔者再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对所提质疑逐一解决,从而把握这篇小说的精髓。
2 于文眼处质疑
“文眼”是指能统领文本、揭示文本主旨的词句,是进入文本的门户。在进行个性化文本解读时,对“文眼”质疑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挖掘文本深意。
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尤其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悲”字,更是渗人肌骨。那么究竟“悲”在何处?该诗的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可作为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悲”情的最佳切入点。其一悲:“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前两联写尽了秋意,而夔州之秋,也分明隐喻落魄杜甫的人生之秋,怎能不悲?其二悲:“作客”。远离故乡,漂泊在外,羁旅之愁涌上心头,怎能不悲?其三悲:“常”。诗人常年漂泊在外,写本诗时已是漂泊生涯的第八个年头,而且处于战乱年代,忧国伤时,怎能不悲?其四悲:“万里”。离开故乡距离之远,更显出了诗人愁苦之深,怎能不悲?其五悲:“百年”。远离故乡,又已是迟暮之年,怎能不悲?其六悲:“多病”。迟暮之年而百病缠身,痛苦之情难以名状,怎能不悲?其七悲:“独登台”。举目无亲,独自登高,怎能不悲!通过这样的分析,在把握文章主旨,感悟作者情感的过程中,联系个人体验,唤起情感的共鸣。
3 于矛盾处质疑
有些文本的内容、形式或者语言存在着看似矛盾的地方,让人读过之后迷惑不解。而这些看似矛盾的地方常常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具有特殊含义。
比如《孔乙己》一文,鲁迅先生在结尾处写到:“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们都知道“大约”是有可能的意思,表示不确定,而“的确”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很明显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是矛盾的。可适时提出质疑:鲁迅先生把这两个矛盾的词放在一起,是本身用词不当,还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或弦外之音?
通过反复梳理文本内容,可以发现鲁迅先生所说的“大约”,是因为“我”虽一年多没有见过孔乙己,但也没有亲眼看见他死了,也没有听别人说过他死的消息,所以只能用“大约”来猜测孔乙己的死亡。
此外,孔乙己出场时是“青白脸色”,最后一次到店里时“脸上黑且瘦,已经不成样子”。再加上一年多没来喝酒,而孔乙己很爱喝酒,即使只能用手走路,就剩四文钱了都要来喝酒,那么久都没有来,很有可能就是死了;且文中写“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祆”,而孔乙己卻只“穿了一件破夹袄”,所以孔乙己也有可能被冻死了;或者,因为孔乙己虽然身材高大,却不会营生,只能越过越穷,后来又被打折了腿,变成残废,就更没有办法谋生了,很可能后来被饿死了……总之,当时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孔乙己作为一个读书人,没有被统治阶层接纳,也完全不可能得到统治阶层的帮助,就连社会最底层的短衣帮都要嘲笑他,在那样一个社会里,孔乙己已然是“必死无疑”的。因此,综合考虑,可以得出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结论。
这些根植于文本的推测,无一不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刻画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4 于看似无疑处质疑
所谓“无疑处”,就是指那些已形成既定结论的,或学生在解读文本时认为理所应当的、容易被忽略的平凡之处、细微之处。
如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回来,进屋时与华大妈的对话道:“得了么”“得了”学生往往对此熟视无睹,觉得并无任何深意。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质疑,引出矛盾,让学生体会于平淡言语中体会神奇的表达效果。可通过提问“得了什么”,“怎么不把人血馒头明白地说出来”,“因为用词精练?”引导学生联系华老栓买人血馒头时的情景以及在回家途中的心情,让学生明白,如此简单的一个对话,却可以把华老栓夫妇渴望得到人血馒头,但又害怕血淋淋的人血馒头,因而忌讳说出人血馒头的复杂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此质疑,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品出字里行间的弦外之音,感受到有文本中潜藏的余味无穷的韵味。
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中学生能对教材文本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互助的方式,共同探疑、析疑[1]。学而致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必经历程。因此,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精于质疑,从而有效提高个性化文本解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郑文婷(1991-),女,汉族,江西上饶人,中学二级,研究生,语文教育,上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