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2020-12-01 03:13张慧峰
卷宗 2020年24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公共图书馆必要性

张慧峰

摘 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阶段,大数据正逐渐渗透于经济、生活、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具体到图书管理领域,图书馆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目标都有所改变,图书馆馆员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为此,必须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职业能力,帮助馆员转变思维,推动图书馆转型升级。文章立足于大数据背景,就公共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指出当下公共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旨在不断提升图书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职业能力;公共图书馆;大数据;策略;必要性

大数据社会,各种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图书馆各项工作也发生了变革。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公共图书馆要顺势而为,借力而行,不断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领域,增强自身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能力。这必然会对图书馆馆员的职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也对公共图书馆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就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展开探讨,进一步寻找新思路和新方法,真正推动公共图书馆稳健长远发展。

1 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1.1 适应大数据环境,助推图书馆转型的内在要求

在图书管理学界,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在图书馆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建筑占5%,信息资源占20%,图书馆员占75%。”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竞争力的核心之一,其决定了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职业能力强的馆员往往能够抓住时代机遇,不断提升图书馆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将各种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至图书管理和图书服务领域,而这都有赖于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从这个角度来看,提升图书馆馆员的职业能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中做好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助推图书馆转型升级。

1.2 实现职业发展,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

时代在变化,图书馆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图书馆组织发展与图书馆馆员个体成长已经融为一体。一方面,不断提升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能力,增强其适应大数据环境的能力,可以挖掘其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帮助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职业价值。另一方面,当下人才竞争不断加剧,馆员如果不能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就会被时代潮流所淘汰。尤其是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馆员只有数量掌握并应用相关的信息技术,才能掌握竞争主动权,赢得同事、领导对自身的认可。

2 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现状

2.1 深层次的知识服务能力缺乏

当下,部分公共图书馆馆员数字资源建设能力、数字服务能力不足,难以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高效数字服务。一方面,数字资源建设能力不足。大量的館员虽然具备很好的线下图书管理经验,但却无法有效在数据库、资源库中管理好数字资源。同时,部分馆员对数字资源的整合能力、检索能力不足,难以为图书服务创新提供条件。另一方面,数字服务能力不足。部分馆员在线上服务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导读、功能介绍、操作指引等服务,但缺乏数字服务能力。例如,没有结合大数据技术推出学科服务、智库服务、参考咨询服务、阅读推广服务。

2.2 深层次的技术应用能力缺乏

部分公共图书馆馆员应用大数据技术、云储存技术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大数据环境。一方面,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尚未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和数据检索模型,没有将自动算法与大数据结合起来,无法推进数字图书专题建设、数字图书数据库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对云储存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数字图书共享滞后。

3 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3.1 做好事前调研,立足于员工实际开展培训工作

公共图书馆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规划,做好事前调研,有针对性的补足员工职业能力领域的短板。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日常调研、读者反馈等方式了解当下本馆馆员职业能力所存在的短板,制定更为科学的培训规划。各项培训内容的设计要紧密贴合大数据时代背景,注重从数字资源建设、数字服务、数字技术手段应用、团队协作、自我管理与提升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鼓励员工制定自我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自主学习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帮助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可以设置相应的奖项,从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角度来鼓励员工自主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

3.2 转变培训方式,注重培训方式多样化

公共图书馆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一是要做好岗前培训,进一步使新进员工了解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管理与图书服务工作。同时,要通过传帮带帮等制度帮助新进员工尽快适应大数据环境。二是要做好案例教育,从技术应用等角度讲解知识。例如,可以从数字图书专题建设、数字图书数据库建设、数字图书共享等角度讲解其他图书馆的做法和模式,为员工提供更为直观的参考,保障培训可行性。三是要做好实践模拟教育,强化与其他图书馆交流。公共图书馆可以定期选派馆员进入相关图书馆进修学习,强化馆外交流,借鉴其他图书馆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转型经验。

3.3 培养馆员大数据意识,开创新局面

公共图书馆要围绕“大数据”这一热词组织相应的专题培训,培养馆员大数据意识,提升馆员对数字资源的搜集、蒸馏、分析和传导能力。一方面,要将馆员培训工作融入学科建设、读者服务、科研建设、读者兴趣培养工作中,寻找大数据专题培训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结合点。图书馆可以选取科研能力强、技术能力强的馆员牵头设立创新科研服务团队,进一步通过信息技术来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增强馆员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数据能力评估体系,探索将数字创新能力、数字服务能力、数字信息素养、数字参考咨询、数字阅读推广纳入馆员考核体系中,增强馆员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快馆员知识更新。

4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社会各行各业都被各种数据和信息技术所覆盖,信息化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之下,公共图书馆馆员必须要进一步抓住契机,不断开拓新思路,迎接新挑战,进一步做好图书馆系统管理、图书管理、资源建设、资源服务等各项工作,为图书馆转型升级出谋划策。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要着眼于公共图书馆馆员培训和教育,进一步优化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升馆员的综合素养,为公共图书馆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具体而言,一是要做好事前调研,立足于员工实际开展培训工作;二是要转变培训方式,注重培训方式多样化;三是要培养馆员大数据意识,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松云,张慧玲.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0,18(02):136-138.

[2]卢凤英.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31):22-24.

[3]陈勇豪.公共图书馆员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科技风,2019(29):226.

[4]徐燕宾.“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非正式学习的视角[J].图书馆学刊,2018,40(09):9-14.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公共图书馆必要性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