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
(江苏先行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210002)
虽然中小城市得到了可观的发展,但是和大型城市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在城市道路规划和道路设计方面也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因为中小城市面积、人口、交通方式等方面与大型城市的差异,在进行道路规划和设计时,不能完全借鉴大城市已有的方案策略,需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城市的特色,彰显中小城市道路的特有魅力。同时,随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实施,中小城市在道路建设上也要充分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城市道路建设的共同发展。
中小城市因为当地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等方面的限制,城市的道路规划和设计一般由外地一二线城市的规划和设计部门完全承包负责,这样的工作机制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方面外地规划和设计部门对城市情况不完全了解,在进行规划时不能充分结合当地情况和周边实际,导致道路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被破坏,而且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小于预期。另一方面,外地规划设计部门的理念并没有随着中小城市的发展而更新,依旧保持传统模式,通常采用不透水硬化地面为主,缺乏抵抗各种天气的能力,甚至威胁到市民的安全。其次,目前中小城市对于道路建设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但是外地规划设计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建设需求,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依旧看重道路的交通功能、供排水和照明功能等基础要求,对于中小城市的燃气、通信和生态景观设计等附属功能缺少新的认识,不能做出科学全面的规划设计。除此以外,中小城市本身的道路设计审批程序设置缺乏规范性,没有明确可实施的文件,部分审查人员不够专业,审查时间过长,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城市道路建设。
道路规划为道路设计搭设骨架,指明方向,归属于城市规划的内容,而道路设计则是道路规划下工程细节的具体呈现,一般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个阶段。工程项目的建议书和可行性探究就是在工程的前期工作中需要完成的,工程的设计阶段需要完成初步设计和具体的工程施工图设计[1]。道路的规划和设计都是城市道路建设中必不可少、作用关键的环节。
首先是道路规划和设计的管理单位不同,道路规划的管理负责单位通常是城市的规划部门,或者是由城市规划部门委托的编制单位,道路设计的负责单位通常是接受委托的设计单位。由于负责道路的规划编制单位对工程实际、现场条件的了解不够完全,做出的路网规划不能完全适用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中小城市工程设计审批程序具有随意性,审批人员欠缺专业知识和素养,不能发现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反馈。这两方面的问题是导致道路设计根据道路规划的指导和工程现场实际不断协调变更的根本原因[2]。
“三方”是指结合本土规划设计单位和业主、规划设计单位;“五阶段”是指将工程分割成立项阶段、筹划阶段、方案阶段、成果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五个阶段。本地工程规划设计单位的参与能够很好地解决外地规划设计单位对当地情况了解不够充分的问题。同时,由于本地规划设计单位的前期参与,在工程的运行维护阶段也能更好地负责,有效地缩短了道路工程的维修时间,更加有利于道路交通建设运行维修一体化[3]。
道路工程设计需要对现场情况和数据进行更加具体的勘测和采集,并且会对道路工程进行优化设计,所以,对于部分地形较为复杂的中小城市,在道路建设的控规阶段就要引入工程设计的内容,提前为工程的可行性增加保障,既能提高道路规划的实际性,更加精准地指明方向,又能减少道路设计方案的修正工作量,避免规划与实际不相符为道路设计带来的不协调,减少资源时间的浪费。并且在规划阶段对于工程设计的考虑有利于融入城市地貌特色,发挥城市的特有魅力[4]。
在一二线城市的道路规划理念不断更新的同时,中小城市也应当引入先进的规划理念。虽然大城市提出的“海绵城市”“绿色交通”等理念细节不能完全适用,但是可以将这些与当地的情况相融合,在原本的基础上做出调整和创新,加强落实先进道路建设理念在中小城市的引导作用。比如,绿色道路的建设在中小城市的运用,如图1所示,将绿色发展全面融入道路建设、掩护和运营管理,积极创建“绿色交通”[5]。
图1 新型绿色道路
原有的道路设计审核工作是由当地的技术评审负责,但是这样的评审工作往往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多城市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试图规范当地设计审批单位,但是规范的周期较长,短期内的效果不够明显。所以,在当地评审工作不能保证合格的前提下,寻找并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技术评审进行审批,不仅能快速高效地找出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之后的设计和施工阶段节约了大量时间,提高道路工程的建设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激励当地评审部门的发展[6]。在引入第三方技术评审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对比发现当地评审部门的问题,并且第三方组织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对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会根据需求优化编制规划,更新设计条件,为以后的城市道路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案策略。
中小城市缺乏适用于本地的规范性可操作文件,而相应规范的设定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实际和特色,根据城市道路设计的原则,考虑道路的环境功能、注重道路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人性化规划。比如,近年来提倡的城市慢行系统,就是引导市民采用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交通方式,如图2所示,能够很好地缓解交通压力,并且方便市民更好地体验和感受沿途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充分将环境、文化和以人为本相结合。同时也需要全面考虑中小城市的发展空间,为通信工程、燃气工程、绿色照明工程等拥有发展潜力的城市道路工程奠定基础,增强道路的适用性和先进性,避免未达到工程使用寿命前的大拆大建工作。同时,道路设计阶段对道路的建设、运营和维修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规范道路设计能够减少维修维护成本,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7-8]。
图2 城市慢行系统
中小城市的发展会带动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系统的发展,现有的问题也会得到重视和解决。通过对中小城市实际情况的分析,总结出采用“三方五阶段”工作体制、在道路规划阶段提前引入道路设计的内容、不断学习和更新城市道路的建设理念、对道路设计评审机制进行规范、制定适用于本地的城市道路规范五个相关策略,希望能够有助于中小城市的道路规划和道路设计的衔接和协调,帮助完善城市道路建设,助力中小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