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市保护策略研究

2020-12-01 17:19刘芳明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2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国土文明

刘芳明

(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梅州514021)

0 前言

城市保护与城市发展的长效性和持续性密切相关,在其保护内容中,不仅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还应将历史文化视为城市的重要资源,进行全面保护。城市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城市发展潜力,强化城市特色,促进城市多样化,完善城市空间和国土空间的整体布局,促进综合规划,实现综合治理。城市保护是对多样化资源的保护,也是为城市远期规划负责,为增强保护成效,应明确其保护实践中的缺陷,开展策略性保护。

1 概念分析

1.1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为基于战略发展要求,由国家实施,或由地区政府实施的资源统筹行为,包括对空间资源的远期规划和整体性布局。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其直接目的在于优化国土空间管理,通过科学手段解决空间资源问题,最终目的是协调资源保护和国家发展的关系,维持二者平衡[1]。

1.2 城市保护

城市保护通常包括环境、生态、景观、特色和历史保护。在城市保护中,不仅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资源利用和规划,完善城市建筑整体布局,而且需要保护承载着城市历史的建筑符号或民俗特色等。

2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探讨城市保护策略的必要性

在国家空间发展中,以空间规划为指导和空间蓝图,促进其长效发展(见图1)。在进行建设开发活动或者资源保护活动时,必须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进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是为对既往的发展行为做出科学评价,促进当代发展提速增效,并且作为未来发展的指引,完善国家建设。通过此规划,可避免因规划类型复杂、审批战线长、内容冲突以及地方规划策略不稳定实施的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指导意义,还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和要求,开展城市保护工作,可使城市保护与国家宏观发展布局保持一致,促进城市长效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可促进城市保护,使城市资源得到完善管理,节约资源,促进环境资产的长效发展[2]。

图1 国土空间规划

3 常见误区

城市保护并非新课题,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缺陷,易陷入保护误区。结合既往城市保护经验,分析常见误区,可促进后续城市保护策略优化。在保护认知方面,城市空间规划通常以空间布局为着力点,规划具有单一性,保护意识薄弱。在资源认知方面,部分实践工作中以生态污染治理为着眼点,而忽视了对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的关注,资源理解具有局限性。在保护策略方面,缺少全局观念,立足一城一地,前瞻意识不足,未体现城市保护的长效性。保护实践方面,规划策略整齐划一,缺少针对性,经常“抹杀”城市特色,多城市使用同一绿化方案、街道千篇一律,“批量化生产”,对城市历史缺少深刻认知与尊重,对城市特色的强调和凸显不足。生态文明方面,城市保护多强调资源保护,明确经济发展与生态具有相关性,但实际举措不全面,保护策略对经济发展过度倾斜。城市空间规划维度单一,污染治理力度虽令人欣慰,但就前期生态保护和生态资源的长久发展规划仍稍显欠缺。保护机制方面,虽多方助力,但因系统化不足,总体成效较弱,保护效果不佳,缺少与时俱进的体系式规划,对城市的认知滞后,定义不符合时代实情,缺少突破精神。

4 优化实施建议

4.1 尊重城市历史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重要资源,城市保护应将其作为重要考虑维度,空间规划时,强调城市的历史文明属性,通过实效性举措体现对城市历史的重视。罗马建成并非一日之功,一座城市的建立与发展需要时间和智慧的积淀,城市的历史文明即在其过程中凝聚形成。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的文化标签,也是城市得以长效发展的文化资源。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保护历史建筑,传承特色风俗。具有历史积淀的城市见证了文明的更迭与发展,承载着无数人民的集体记忆,尊重城市历史,在城市保护中加强历史保护,是对城市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城市起源的尊重。“未来基于过去”,珍惜城市资源中的历史财富,是城市保护的第一步。

4.2 凸显城市特色

高质量的城市建设应兼具现代化和特色化,城市保护中,应立足城市历史,结合发展现状,展望长期发展预期,强调城市特色。城市特色受历史积淀影响,气候环境也是其构建因素,经过现代人文规划,进而形成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城市特征。城市保护应对城市特色加以凸显,针对城市要素进行个性化规划,而应避免统一规划模式,对城市多样化造成消极影响。分析城市特色,应从自然、人工和历史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基于三种特色优势,促进城市保护。城市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明,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脉络的侧面体现,在特色保护中,应促进城市景观连贯,重视地方特色,重视乡土建筑的保护,将历史街巷、特色文化要素加以科学保存,留存历史记忆,展现独有个性,激发城市居民和城市建设者的自豪感,促进其自觉投身于城市保护。应重视城市的文化风貌,保持文化结构的完整性,更优质地体现城市功能,保护和增强城市的文化价值。

4.3 重视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保护是时代对城市的客观要求,生态是城市、国家乃至社会发展的根基。在城市保护中,应强力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城市进行空间管理时,坚持绿色发展原则,在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顾全发展全局,明确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联系,谨慎对待环境,打造宜居城市。资源具有有限性,开发规划应提升科学性。面对环境,应谨慎规划,强调可持续性。在城市规划中将环保作为核心,促进生态文明,使环境与发展维持平衡状态,协调二者关系。当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果断舍后者而取前者,长效发展有限,避免“杀鸡取卵”式的发展模式。历史经验证明,建设生态文明,应先行保护,后行开发,并在开发中使保护并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然不适应于时代,在新时期,我国已具备一定经济基础,无须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故而更应强调生态文明,将生态保护与发展作为城市保护的关键举措。

4.4 强调全局观念

城市保护应保持全局意识,宏观上看,城市保护应遵循国土空间规划的原则和规定,符合国家利益。就城市本身而言,实施保护策略时应进行城市全局规划,避免“分化治理”。城市构成要素具有有机性,城市保护应立足宏观,优化发展布局,分析环节间的影响,进行整体布局。在空间规划时,应重视生态整体性,明确城市生态、社会等环境的系统性,针对其复杂性,在保护时,强调整体性,对环境进行系统化修复,对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性治理,促进良性循环,从细节起步,优化全局保护。

4.5 完善保护机制

“非典”和“新冠”对城市提出了考验,在两场疫情中,城市的优势和弊端进一步显露。城市面对危机时,有更迅速的反应机制,但因其在运转方面的高速性,疫情也更易传播蔓延。两场疫情应对成效是对城市运转能力的侧面反映,也对城市保护的全局概念提出了质疑。城市保护不应局限于地标式建筑保护或环境治理,而是应增强城市应急能力,促进保护机制发展完善。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制定未来战略时,应为城市保护提供更科学的发展战略,完善整体机制,制定实效性措施。在空间规划时,应基于时代视野,打破传统认知,重新审视城市问题,给予城市具有时代色彩的新定义,体现规划实践的最根本价值。在城市保护时,应避免经济利益主导,明确主旨。城市具有可塑性,此为其优势,但亦是其缺陷,可塑性强意味着有更广阔的规划空间和发展前景,但同时因城市具有有机性,局部措施可致全局变化,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应考虑城市的全维度,不仅重视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加强生态保护,还应强调文化保护[3]。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城市规划布局时,应以城市保护为核心工作,坚持规划初心,明确规划目的,不仅应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保护其社会经济,而且应将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作为关键资源,进行科学保护,优化规划策略,促进城市保护,加强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的前瞻性发展,促进环境公平,保证空间正义,增强经济活力,使城市更具韧性和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国土文明
请文明演绎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漫说文明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银河空间规划委员会
空间规划的海外经验探讨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