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易 安
“史上最长的假期”终于过去了,每天从床边到饭桌边的生活并没有让我觉得岁月静好,反而让人特别想念上班时候的“兵荒马乱”。当收到恢复正常通勤通知的时候,我内心深处欢欣雀跃,一方面这说明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另一方面,居家办公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办公效率实在不怎么高。
上班前几天,我在家一直不停地思考:上班的时候,我如何全副武装地上完一次厕所?如何不戴口罩吃一顿饭?开会、见同事打招呼怎么办?那些情景一遍又一遍在我脑海里面预演,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妥妥的强迫症患者。
现在上班了,通勤也是一个大麻烦,我是公交不敢坐,滴滴不敢叫,找出了已多年不骑的电动车,每天骑车上下班,虽然早晚天冷苦不堪言,但相对心安。除了害怕公共交通工具,对电梯我也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恐惧。每天上班我尽可能早出门,就是为了在人少时乘坐电梯,下班的时候我都是慢慢地走楼梯下去,尽可能规避人群。
有的时候摸着电脑鼠标和键盘,我都觉得摸着的是病毒,全天沉浸在一种战战兢兢、担心害怕的情绪之中。而这种情绪严重影响了我上班的效率,终于我鼓起勇气给领导发了一条信息:“领导,我可能得了严重的复工恐惧症。”没想到,像我这样的人不少,公司工会就请了一个心理咨询师为我们做了一次“云辅导”。
咨询师告诉我们,要正视这种恐惧,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源自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而产生的焦虑。即便是身处疫区,宅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家里进行充分消毒通风,这个环境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而且家中人员数量也没有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多,相对安全些。但出了家门,公共交通工具有没有风险?公共空间有没有风险?办公场所有没有风险?这个是自己无法掌控的,自然会产生焦虑和恐惧。不过适度的焦虑可以让自己对防止病毒感染保持必要的警惕。心理学的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变了,情绪和行为也会随之改变。所以如果是对公共交通和公共空间实在不放心,采取一些变通的方式降低风险是非常好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之一。
另外,咨询师还说,复工后同事之间更加应该加强沟通。当然,这种沟通不是摘下口罩像往常一样大家在一起聊天、聚餐,而是通过线上的方式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和感受。特殊时期,大家少了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整个办公氛围是沉闷的,再加上疫情影响,办公环境会弥漫一种压抑的气氛。其实这一时期,同事之间的关怀、支持和激励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上班时能得到同事的支持、信息的交流、感情的传递,复工就会成为一种更加积极正面的体验。这一点真是打动了我,为了避嫌,大家见面都不打招呼了,老远看见有人来就赶紧跑,这个班上得跟打“地道战”一样,整天紧张兮兮的。
有个同事提出她的家人就曾是新冠肺炎患者,虽然已经治愈,但她就是很恐慌,每天都不在工作状态。咨询师分析说身处疫区的人都会有一种应激性的心理障碍,特别是曾经的患者及其家属。针对这种情况他也为我们支了一招。在感到苦恼烦躁、难以有效完成手头工作时,可以试着自我抽离的方法,闭眼放松,想象有一个自己坐在工位的场景中。然后后退几步,观察情境中那个坐在工位上的自己,以旁观者的角度看此时此刻自己是怎样一种状态,识别自己的情绪,分析一下手头的工作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平静之后再慢慢回归工作。当然,完全克服这种应激障碍需要时间。
不过,最让我们惊喜的是,咨询师说出了我们私底下都在想而又不敢提出的事情,那就是管理层应当如何帮助大家克服这种恐惧症?他提出平常的心理问题可能很多领导帮不上忙,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单位的领导在开展员工心理建设工作,提升团队心理能力,有效恢复工作生产方面至关重要。
单位领导首先当然要做好办公室的有效防护工作,密切关注员工的身体状况;多人办公环境下,要求员工佩戴口罩;保证办公环境宽松,卫生整洁;尽量不开空调,通风良好;注意卫生间、电梯间等处的消毒工作,及时清理垃圾;员工用餐时尽量安排盒饭,错时用餐;工作中,减少人员聚集的机会,能不开会尽量不开会,合理利用线上会议,降低物理接触。
对于员工的心理问题,应给予充分评估与监测,尽量减少员工的心理负担。比如,基层员工工作精力不集中、担心收入受影响;中层领导担忧团队状态不好、业绩难完成,无法完成领导赋予的任务。此时,企业领导者应给予充分抚慰和包容。对于员工提出的增强防疫防护措施的意见,要积极听取和改进;过于焦虑的员工,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与干预,给予合理发泄渠道,也可适当安排调休。
当然,最让我激动的是咨询师最后同我们说的一段话:“工作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任何行业,工作意义都是支撑人们奋斗的重要因素,我们工作当然是为了赚钱,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但是我们工作的意义不止于此,我们当前的工作对于今年经济工作的发展和稳定也做出了贡献。”
以前的我觉得自己微不足道,从未思考过工作的意义。今年对湖北而言注定是与众不同的一年,而我也第一次感受到工作除了赚钱糊口以外的乐趣。就像一线医生说的那样:“我们上前线不是什么英雄主义,只是我们作为医生应该做的。”我们每个人戴好自己心灵的口罩,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就是为防疫工作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