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点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负责任人称,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把低保当“唐僧肉”,频伸“黑手”。
(2019年12月29日澎湃新闻)
点评:
现实中,个别基层党员干部,在低保评审与发放过程中,凭着手中的“小权”,将为民服务演变成“为己”服务,或优亲厚友,或索取好处,甚至中饱私囊,窃为己有,让真正贫困的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难以维计。
“老虎”要露头就打,“苍蝇”乱飞也要拍。微腐败也是腐败,反腐不能停步歇脚,对类似基层微腐败,也需及时亮剑,斩断那些伸向困难群众“救命钱”的黑手,在依法严厉惩处的同时,更需有效堵住“漏洞”,让基层政务也洒满阳光。
要深入推行乡村民主建设,切实搞好“政务公开”。要充分挖掘乡村民主资源,积极发挥乡村无职老党员与村中有威信群众的作用,让其全程参与“低保”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变个人说了算为集体讨论决定,从源头上补齐“制度上的短板”。
让基层政务公开落地生根,方能有效铲除毒瘤,还乡村以风清气正。
新视点
2016年12月27日,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首次被提出,经过3年实践,这项“刀刃向内”、面向政府自身的自我革命,已然显现出成效。
(2019年12月27日新浪网)
点评:
“最多跑一次”改革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站在群众和企业的视角思考和推进改革,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精简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服务效能,不断压缩流程审批时间,改到群众心坎里、改到企业急需处,真正实现了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的作用。
办好一件平平常常的事,可能包含多个环节,涉及多个部门,如果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不打通,就没有办法真正减材料、减环节,只有部门与部门之间紧密配合,环节与环节之间无缝衔接,才能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
不必要的证明能否再少一些?部门间的信息共享能否再多一些?办事程序能否再精简一些?这些民生的小事汇聚起来,就是国之大事。如今,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已经超越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的范畴,从服务理念上升到治理理念,成为一场政府职能、服务方式、机关效能的整体性变革,值得学习效仿。
新视点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2019年12月27日红网)
点评:
逢年过节,本来是好事、喜事,但往往会因为一些人的不检点、不廉洁,污染了大好的节日氛围,破坏了良好的政治生态。那么,要想真正将一些不正之风狠刹,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有必要对节前纪律再强调、再部署、再检查。将“丑话”说在前面,既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威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谁都知道哪些行为可以为,哪些行为不能为,做了不该做的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但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看到别人都在跑、都在送,自己不“主动”,工作就有可能“被动”。为了不落后于别人,为了达到在领导面前“露脸”的目的,一些人也被迫走上请客送礼的邪路。那么,通过再次申明纪律,再次地将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提前警告,会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一些干部违法乱纪的企图,打消他们的歪念头。
作风建设要想取得长足进步,就需要在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提前设卡进行“围追堵截”,将各种存在的隐患提前做好谋划,尽可能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新视点
山东莘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向县委提交了“县住建局关于莘督字73号通知落实情况报告”。该报告中提及县委书记王峰名字时将其写成了“汪峰”,王峰在批示中写道“我不是歌星”。另外,该报告中还出现标点错误和相关人员签字疑似为复印体,都被王峰一一指出。
(2019年12月29日彭湃新闻)
点评:
莘县住建局的这份报告,是向县委汇报旧城棚户区改造这一被督查督办问题的落实情况。按理说,工作中被上级开具督查督办通知单,多少是件不光彩的事情,说明工作没落实好,需要特别“关照”。
既然如此,整改方就应当首先拿出态度。先不论这一页半纸的整改措施有没有达到要求、落实有没有到位,单说这名字和标点的多处低级错误,已让人大跌眼镜,甚至报告签发人的名字都是复印的。如此多“槽点”拼凑成的“整改报告”,在态度上如何说得过去?本应是通过上级督办“举一反三”的,结果造成问题“接二连三”。可见,“写错领导名”只不过是一个问题的引子,缺乏认真研究、整改落实不力才是问题的关键。
文风连着作风,见微而知著。工作本就被督办,还在报告中如此马虎,不得让人对其履职能力和工作作风产生怀疑,更无法让人放心其在棚户区改造中对待群众利益的态度,也难怪县委书记直接发出了“让我如何相信你们”的灵魂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