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5)
作为一种语言和文化双向融合的语用现象,社会称谓语研究是语言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反映着语言中词汇的演变和大众文化心理的变迁。在社会称谓语研究中,借称社会称谓、特殊亲属称谓、类亲属称呼这类用亲属称呼语称呼非亲属成员的特殊称谓,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反映了汉语称呼语发展中亲属称呼语泛化的趋势。关于亲属称谓泛化研究及类亲属称谓语的使用的研究,已获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小辈、同辈的类亲属称谓的单独研究仍然较少。在四川方言中“妹妹/妹儿”这类称呼语的使用范畴具有类亲属称谓的显著特征,颇具研讨价值,因此以“妹妹/妹儿”为对象,展开以下研究。
“妹妹”本意为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子或同族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小的女子,在四川方言中存在“妹儿”“妹崽”“幺妹”等近义变体形式。冯汉骥《中国亲属称谓指南》中,将“妹妹”称呼的指向由主要意义到次要意义呈现为“妹妹;与妹妹同辈的女性;比己身年幼的平辈女性;与别的语素连用表示年幼于己的平辈女性亲属”。郑尔宁在《现代汉语称谓名词义征研究》中,将“妹妹”称呼的义征表达式整理为“[+平辈][-直系][+家庭成员内][-男][+同胞][+同宗][-同辈长][+口语][+通语]”。由此可见,“妹妹”一类称谓语指向多包含平辈、家庭成员义素。近年来,川渝地区“妹妹/妹儿”称谓的使用,由亲属系统内同父母或同族同辈年纪比自己小的女子向亲属系统内小辈亲属、亲属系统外年龄较小的陌生女性扩张。在家庭中,川渝地区部分人群开始使用“妹妹/妹儿”称呼女儿、孙女/外孙女、侄女/外甥女等小辈女性亲属;在社会交际场合中,“妹妹/妹儿”也逐渐开始作为朋友的女儿、朋友的妹妹,甚至陌生女性的称呼使用。基于“妹妹/妹儿”称呼使用对象与场合变化扩张这一现象,提出“妹妹/妹儿”称呼语的泛化演变猜想,并以语言调查的形式分析论证。在详细探究“妹妹/妹儿”称呼使用现状及语用特征的基础上,挖掘其演变背后的社会关系和大众文化变迁,从而对汉语称谓语和言语交际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问卷设计
调查主要围绕川渝城市群,对称呼语“妹妹/妹儿”这一亲属称呼语的语用特点展开调查,并观察其泛化使用现象的特征与分布。同时,探究该称谓的语用特点及泛化现象展开客观影响因素。调查将影响因素锁定在性别、年龄、学历三个方面;同时,为了限定样本所属区域为川渝城市群,探讨川渝各地区对于“妹妹/妹儿”使用的内部差异,还设置了关于家乡的选项。因此,将基本信息设置为:
(1)性别因素:男性或女性。
(2)年龄因素:30岁及其以下,30—60岁,60岁及其以上。
(3)学历:高中毕业及其以下,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
(4)地域:四川省( )市,重庆市,其他。
“妹妹/妹儿”属于亲属称谓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经调查及初步分析,发现其在川渝地区的使用逐渐呈现扩张趋势,即所称呼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在亲属称谓系统内部,由“有共同的父亲或者母亲,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向“有亲属关系,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扩张。同时,“妹妹/妹儿”这一称呼语,也存在向亲属称谓系统外逐渐扩张为社会称谓的趋势。调查问卷主要围绕两个板块展开,即亲属称谓系统内部与亲属称谓系外部妹妹/妹儿称呼语的使用特征。基于此,调查分别针对调查对象是否会称呼自己的女儿、孙女/外孙女、侄女/外孙女为妹妹或妹儿,是否会称呼自己朋友的妹妹、女儿妹妹或妹儿,是否会称呼不认识的陌生女性为妹妹或妹儿、倾向于称呼具备何种特征的女性妹妹/妹儿进行提问。
2.调查方法
调查以问卷法和访谈法为主,通过网络和线下走访发放问卷,搜集了川渝城市群各区域的样本数据信息,以保证调查的普遍性与广泛性。同时,也抽取了部分问卷填写者及其他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详细访谈,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和完善性。
3.样本结构
调查共搜集到有效问卷329份,所有样本均为家乡为川渝城市、以四川方言为母语的对象。性别分布上,男性样本数为223(占比67.8%),女性样本数为106(占比32.2%);年龄分布上,30岁及以下样本数量为192(占比58.4%),30岁到60岁样本数为100(占比30.4%),60岁及以上样本数量37(占比11.2%);学历分布上,高中毕业及其以下样本数量70(占比21.3%),大学本科/专科样本数量240(占比72.9%),硕士研究生及以其上样本数量19(占比5.8%)。
经过问卷回收和数据整理:不同称呼对象使用妹妹/妹儿称呼的频数和频率调查结果来看,妹妹/妹儿这一称呼的泛化现象较为显著,广泛运用于同辈亲属以外的对象中,且呈现两个主要特征:非亲属关系的称谓对象使用妹妹/妹儿称呼的频率明显高于对亲属系统内部的使用频率;在亲属系统内部,说话者更倾向于对二代亲属使用“妹妹/妹儿”这一称呼(52.9%,48.1%),相对而言,对三代亲属的使用频率(44.8%)较小。而在二代亲属称谓内部,对女儿使用“妹妹/妹儿”称谓的频率(52.9%)又略高于侄女/外侄女(48.1%),反映出“妹妹/妹儿”称谓泛化中的亲密原则。对于非亲属关系称谓对象,“妹妹/妹儿”称呼在同辈同类型关系中发生借用的现象最为显著,为70.9%。
在“妹妹/妹儿”称呼对象指向上,主要用于“看起来比自己小的女性”这一特征群体,同时39.1%的受访者表示,使用“妹妹/妹儿”称呼仅为个人习惯,不固定。
总体而言,“妹妹/妹儿”的泛化使用,呈现普遍化、从小辈化、非亲属化的特点。
1.性别
在“妹妹/妹儿”称呼使用频率的性别分布上,女性使用“妹妹/妹儿”称呼的频率显著高于男性,且对于非亲属系统内的称谓对象,女性与男性使用“妹妹/妹儿”的频率差异尤大。男性对于朋友的女儿、朋友的妹妹、陌生女性这类社会交际对象使用“妹妹/妹儿”称呼的频率远低于女性,平均差值达到20%左右。
2.年龄
在“妹妹/妹儿”称呼使用频率的年龄分布上,对于亲属系统内部的称呼对象,30—60岁年龄群体对于二代亲属如女儿、侄女/外甥女称呼“妹妹/妹儿”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对亲属系统外部的称呼对象,各年龄段的使用频率分布差异较大。整体而言,30—60岁年龄群体对亲属系统外部如朋友的女儿、朋友的妹妹、陌生女性这类称呼对象使用“妹妹/妹儿”的频率也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另外,各年龄段使用“妹妹/妹儿”称呼陌生女性的频率相对其他两个称呼对象均较高。
3.文化水平
不同文化水平使用“妹妹/妹儿”的频率分布也有所区别。就亲属系统内部称呼对象而言,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高学历群体使用“妹妹/妹儿”的频率整体较低,对女儿、孙女/外孙女、侄女/外甥女使用“妹妹/妹儿”称呼的频率仅为50%、33.3%、35.7%;高中毕业及以下、大学本科/专科学历群体的使用“妹妹/妹儿”的频率差异较小,均接近50%。
就亲属系统外部称呼对象而言,各学历群体使用“妹妹/妹儿”的频率均显著高于其对亲属系统内部称呼对象使用“妹妹/妹儿”的频率,但对于不同亲属系统外不同称呼对象,各学历群体使用“妹妹/妹儿”称呼的频率分布差距较大。学历越高,其使用“妹妹/妹儿”称呼的频率越低。对朋友的妹妹这一称呼对象,较高学历人群(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使用“妹妹/妹儿”的频率却普遍偏高。
祝畹瑾在《社会语言学概论》中指出,称呼语是一个敏感开放的系统,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更新都会引起称呼语义及其功能的变化。“妹妹/妹儿”称呼的使用范围与功能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家庭关系与观念的转变和熟人社会的特点。
根据王建华在布朗(Roger Brown)和福特(Marguerite Ford)称谓语“权势”和“同等关系”模式基础上提出的语用距离理论可知,交际双方的语用距离与彼此间的权势差别成正比,与双方的亲疏程度成反比,即说话人与交际对象之间的权势差别越大,关系越疏远,彼此间语用距离越大;相反,说话人与交际对象之间地位越平等,关系越亲密,彼此间语用距离就越小。
中国家庭逐渐由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模式过渡,这一变迁也反映在代际关系的交流上。家庭成员间的依附关系逐渐消失,家庭功能也从作为经济单位向情感满足转变,成员对于家庭的价值观念主要是以个人为本位,平权家庭开始取代父权家庭。父母逐渐摒弃长期固守的长者高高在上的思维定式,以避免亲子之间的代沟。
“妹妹/妹儿”也广泛运用于侄女/外甥女这类二代亲属中,即面对旁系的小辈亲属,亦有明显的降低辈分以缩小代沟的称谓形态(48.6%的受访者表示会以“妹妹/妹儿”称呼自己的“侄女/外甥女”),存在明显的语用距离缩小的特征,这表明了现代家庭中与旁系亲属间的代际关系也呈现亲密化、平等化的特点。
不同年龄段“妹妹/妹儿”称呼的使用频率上,存在显著的分布差异,这也反映出家庭关系的历时变化和代际变迁。30—60岁群体对二代亲属(如女儿、侄女/外甥女)使用“妹妹/妹儿”称呼的频率高于60岁以上群体,但对“外孙女/孙女”使用该称呼的频率却低于60岁及其以上群体。《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显示,“(中国家庭中)成年子女与父母的代际关系逐渐疏远,由纵向血亲的亲子轴转向横向情感的夫妻轴”。随着年龄增大,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开始渐渐疏远,因此,“妹妹/妹儿”这一表示亲昵的称呼在父女、母女间的使用有所减少,在“孙女/外孙女”这类对象中的使用却有所增多,体现出中国家庭关系中“隔代亲”的特点。已经育有后代的女儿逐渐从父母的家庭中疏离,成为新的家庭的核心角色,具有主见和独立生存的能力。此时,年龄尚小的“孙女/外孙女”相较于已完全独立的女儿,更易于亲近,并建立新的亲密关系,逐渐成为其与女儿的家庭新的沟通点。因此,60岁以上老人群体对“孙女/外孙女”使用“妹妹/妹儿”这一称呼的频率增高,以实现减小代沟、亲密交流、达成新的联系的过程。
当下,中国社会仍呈现“熟人社会”的特征,即人与人之间构成以“人”为中心,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关系网,通过这种关系网达成社会成员间的联系和沟通。在社交场合中,试图将交际对象不断拉入自身关系网之中,成为“熟人”“自家人”,以达到预想的社交目的,这一特点反映在称呼语的使用变迁上,即呈现为亲属称谓语的社交化,将“妹妹/妹儿”作为非亲属系统成员的称呼便是一例。以“妹妹/妹儿”称呼“朋友的女儿”“朋友的妹妹”“陌生女性”,将本用于血亲的称呼用于这类弱关系甚至陌生对象,以将其拉入更加亲密、更加靠近核心的关系中,使交际进展顺畅迅速。
“妹妹/妹儿”的使用,在川渝地区“非亲属特征”也说明了传统家庭观念的逐渐淡薄。陈松岑在北京城区两代人对上一辈亲属使用亲属称谓的调查中发现,青年人使用亲属词正在变少,逐渐向非亲属化转变,中老年使用名目较多的亲属称呼逐渐简化为青年人中通用的“叔叔”“阿姨”,陈松岑引用青年人称呼的简化以反映家庭观念逐渐淡薄的趋势。调查中反映出该趋势的演变更为明显。
总体而言,“妹妹/妹儿”称呼的泛化使用,已成为川渝地区称谓语使用中较为显著的趋势,具有普遍性、从小辈化、非亲属化特点,其语用演变反映出川渝地区家庭关系与观念的转变,以及熟人社会的特点。事实上,该类称谓的泛化演变现象在各个地域、各大方言区均有发生,且各具方言特点和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