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241)
中外文化交流展览是以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交流为宗旨的活动,已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致力于加深不同国家、地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成为承载文化信息、构建沟通平台的重要媒介。
当下,随着全球化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中外文化交流展览也遭遇了一定数量的跨文化误解乃至曲解,少数国家和地区,甚至面临停办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殊为不易,就更应该考虑在新的发展阶段优化展览效果,提质增效,促进民之相亲,但聚焦于此的研究相对有限。展览需考虑经济上的可行性和社会效果的可持续性,看其能否实现社会联系协调功能和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本文以见诸报道的公开资料为素材,对若干文化交流展览活动作回溯性分析,采撷其亮点,分别从展览类文化活动的物理空间、主题选择、展中互动、交流与反馈等方面思考应如何积极实现展览的效果,增强文化吸引力,同时保持充足的开放性和文化敏锐度。
从活动空间角度说,展览是一种直观性较强的文化资源,与空间和环境有很大关系,其选址需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经济文化、持续发展等因素,注重物理空间、知识空间和文化空间的拓展与深化。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文化展览,都要争取纳入当地文化和商业场馆的规划体系,以使展览所建构出来的中华自然、科学和人文成就,折射出世界主义的多元新解。
北京的德国歌德学院起到了示范作用。歌德学院在北京的文化项目和信息中心在798艺术区内,20世纪50年代主要由民主德国的一家工作室负责修建。歌德学院作为中德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选择落户在此,有历史渊源,凭借798艺术区的地域优势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有利于持续吸引参观群体。
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回应,全球首家孔子学院艺术空间于2018年10月在德国纽伦堡揭牌成立,该艺术空间由纽伦堡-埃朗根孔子学院主导建立,靠近纽伦堡老城外城市公园,“将从哲学和美学角度展现中德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无论是地理位置的选择,还是场馆功能的定位,该艺术空间都和位于北京的德国歌德学院交相辉映。
事实上,很多文化交流展览的选址都完善了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UCD)的贝尔菲尔德校区,有一处由中国和爱尔兰政府共同资助的公共教育和文化艺术空间,其设计灵感来自中国庭院建筑和西方建筑中的回廊,这栋临湖的玻璃建筑“微妙地借鉴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形式和手法”,这里的二楼作为文化展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访客对中国建筑文化的体验需求,也丰富了该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米兰是世界时尚艺术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由米兰龙甲中文学校负责筹资兴建的意大利米兰中国文化中心选址于此,其内部分汉语教学、中华武术、文艺演出、讲座培训、会议、展览等不同功能区域,米兰中国文化中心拓展了米兰的城市文化空间,支持了当地文化消费的大众化。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外文化交流展览也是一个微型文化生态场的构建过程。因此,孔子学院在策展时,要主动接入当地的公共文化和商业空间,借助于当地的人文环境、生活智慧和文化人格,将其与自己的文化展览相结合,这是一条值得借鉴的思路。
中外文化交流展览为各国人民提供了了解中国的渠道。多年来,在书法、国画、民乐、京剧等具有直观吸引力的传统文化内容上,该类展览均有涉及并受到欢迎。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是,在展览主题上,文化交流展览应该避免封闭的“自恋型展览”,而成为一种更具开放和对话意识的公共文化活动;否则难免落入无人问津的尴尬境遇。历史学者王明珂认为,“个人和社会都常借着具形的或可见的物体、文字或图案,以唤起记忆”。中外文化展览往往将实物、照片及叙事糅合在一起,对所要表现的主题加以呈现,一方面给观众提供了解展览内容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使一些资料性和历史性的内容让观众再经历,从而形成集体的文化记忆。同时,作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展览也应是各种文化发声的舞台,展览作为传播主体,应利用平台优势,将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当地的社会文化情境相结合,强调文化融合的价值属性,唤起当地民众的集体记忆。
2016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纽约、巴黎等城市举办的苗绣展是一个极佳范例,该展览在时装周上亮相,既是向中国传统手工艺致敬,更体现了深刻的跨文化理解力。现今在美国的苗族华人有3000万之众,在“苗二代”的美国文化认同趋势已然形成的背景下,他们仍有了解苗族传统文化的“寻根”意愿。苗绣展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体现了中美两国包容和多元的共同文化诉求,也在试图帮助弥合苗族华人在面对现代性与传统社会时的文化断裂。可见,在跨文化语境中举办文化展览,需要有对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差异的深刻认识,从易于被他文化接受的角度来选择合适的展品,选择具有包含共通价值观念的作品作为切入点,以便获得更多的文化认同,塑造自身的积极形象。当然,这里也需要避免此类展览刻意迎合西方观众的好奇心,造成一种“表面交流”之下的文化优越主义,避免强化中国的刻板印象。
中国画是孔院展览的常用主题之一,在爱沙尼亚,画家多利亚·托克萨特“学习中国画十多年,用中国水墨绘制当地风景并成功举办画展”;在韩国,2014年于釜山举办的中韩国画艺术交流展,体现了两国在传统艺术上的共同审美意趣,是两国艺术融合发展的一次契机,深化了中韩双方文艺界的关系,成为中韩文化交流的标志。2017年4月,由中韩两国艺术机构共同发起的“中国风格——中国国家画院国画扇面作品展”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驻韩国大使邱国洪在致辞中说,“扇面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并被中韩日三国的艺术家所喜爱。此次展览将通过扇面画的形式,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题材广泛的艺术创作,反映了中国风格,也体现了两国文化艺术交流互鉴、共同进步的友好历史,相信此次展览必将成为促进中韩两国文化交流、推动两国友好关系向前发展的契机”。因此,中外文化交流展应在挖掘所在国家地区与中国文化结合点基础上选择展品,不妨参考已有的活动案例,进一步考察和论证,建立便于对内容进行灵活增减的主题资源库,以实现各展之间的资源共享。
中外文化交流展览的受众社会身份复杂多样,他们对展览活动的选择具有很大的能动性。因此,除了选择恰当的主题以外,主办方还需要依靠丰富的互动来培育受众。展览的互动类型可以分为“趣味型互动”和“公益型互动”。趣味型互动的目的之一是生动地诠释中国文化,培育展览受众。以中华食品文化展的趣味性互动为例,各主办方都做过成功的尝试。全球首家以中国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孔院,希腊雅典商务孔院、泰国孔敬大学孔院等都多次成功举办过互动性极强的中华食品文化展,此类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孔子学院是江南大学与戴维斯分校合办的项目,是全球首家以饮食文化为特色的孔子学院,致力于中华饮食文化的推广。戴维斯分校孔子学院在2019年3月,举办了一场名为“当中华美食遇见西方美酒”的展示会,在展示中,受邀而来的专家为每道中国菜甄选了一款葡萄酒,来宾品鉴后投票评选每道菜的最佳餐酒搭配,加之风趣幽默的互动点评,使宾客们尽兴而归。
文化交流展可以利用互动来活跃氛围,提升展览的文化亲和力,可以因国制宜,推陈出新。例如,泰国学生大都心灵手巧、善于手工。2019年11月,在泰国曼松德孔子学院,中国陕西省文物局和泰国文化部艺术厅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秦始皇——中国第一个皇帝与兵马俑”展览,帮助泰国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当地孔院组织泰国中文系学生制作出精美的兵马俑纸皮影,演绎中国历史故事。2019年10月,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两国13所孔院/课堂开设了名为“中国孩子的书香世界”的中国绘本展。展览以绘本为主题,穿插了朗读会、皮影戏、舞台剧、作者见面会等丰富多彩的展中互动活动,尤其是皮影戏和舞台剧大大激发了当地儿童对中文绘本的阅读兴趣。其他适合孔院采用互动形式调动观众的沉浸体验的活动,还有中国传统棋类、书法艺术、趣味剪纸折纸、脸谱文化展览等。可以说,只要动足心思,各种展览都可以设计出相应的趣味互动形式。
除了诠释中国文化魅力,展览的互动还有更深一层的公益意义:与当地公益机构和文化团体实现社区公益型互动,通过展览为社区服务。仍以苗绣展为例,为增强与当地公益机构和文化团体的互动性,展览可通过“爱心订制”的形式,一方面在展览受众和从事苗绣的中国妇女之间搭建公益桥梁,帮助她们实现经济赋权;另一方面联手当地时尚界,结合时装设计品牌进行绣品展览,让古老的苗绣焕发出时尚的光彩。再如,泰国东方大学牵头筹建了“中国青瓷文化学堂”,成功举办了中泰陶瓷文化交流暨艺术展,并以此为契机,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和泰国东部经济走廊(EEC)建设,为当地的公益和经济做出了贡献。与之相似的展览还可以有丝绸刺绣展、剪纸艺术展等,它们都通过与当地社区的互动,实现了设展、交流、公益的多重效益。
为了取得良好的展览效果,中外文化交流展还应该积极增加对当地社区的关注度,与访客积极交流,注重他们的需求和反馈,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具有便捷化和生活化的特点,对于展览来说既是一种很好的推广方式,也是讨论和交流的平台。宰政指出:“传播技术和大众媒介迅速发展,媒介不再只是传播的一种工具,而是社会、文化得以发展的核心因素。艺术也在传播的影响下衍生出新的价值:由复制技术而产生的展示价值,由大众传媒而产生的符码价值,由数字媒介而产生的参与价值。”借助于成熟稳定、免费使用的社交媒体,可以加强不同介质媒体在信息源和信息内容方面的互补和互动,并建立观众与展览之间的对话反馈模式。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向性,扁平化和无阶层的互联网社交媒体赋予受众话语权和参与权。
文化交流展要高度重视社交媒体的传媒价值,克服话语体系和文化差异的障碍,以国际话语表达方式对展览进行实事求是而又生动活泼的自塑和自我推介,展览受众有感而发的主动留言将使得我们听到更多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声音。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展开始重视网络社交媒体的价值,利用新媒体开展包括文化展览在内的推广活动,与其他媒体宣传形式构成互动和互文式表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视频化成为一大趋势。视频“网红”李子柒,因艺术化地重构和再造了“中国田园生活”,截至2020年6月,在YouTube上拥有1060万的订阅者,显示了极强的文化感染力,在国内也得到了《人民日报》等官媒的赞誉。而根据2019年5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字节跳动平台责任研究中心发布的《抖擞传统: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5月初,抖音平台上传统文化相关短视频超过6500万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64亿次,累计点赞数超过44亿次。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抖音平台上的主流话题之一。2018年抖音上播放量排名前五的传统文化门类为书画、手工艺、戏曲、武术和民乐。
以上事例都提示我们,可将展览内容做成社交视频或叙事性很强的视频日志,发挥视频的场景复现功能,并利用评论和弹幕搜集反馈。当受众对展览给出认同性评价时,及时给出呼应性的互动反馈;反之,当收到负面评价时,第一时间启动关切回应的互动反馈,积极营造一个“文化回声室”。此外,还可在展览后通过网络问卷搜集整理反馈客观数据,对展览观众进行质性的参与性观察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合质性和定量的研究手段,展开科学的效果评估。
中外文化交流展览的宗旨在于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作为非营利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和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之一,主办方在举办文化展览时,不妨将展览空间与当地条件对接,选择与社区文化背景呼应的展览主题,加强展览的趣味型和公益型互动,利用社交媒体做好交流和反馈,为后来者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