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宇 整理考釋
夏承燾(一九〇〇—一九八六)爲二十世紀詞學大家,有『一代詞宗』之稱,亦是《詞學》創刊時的四主編之一。二〇二〇年爲夏老雙甲子冥壽,近於青島收藏家王作亮先生處得見任中敏致夏承燾長函(及附件)一通,語涉夏老未竟之作《詞林繫年》事,亦反映出夏老與任中敏、蔣禮鴻、任銘善、葉德均、王季思、胡士瑩等人之交遊。特將此信進行整理,略加考釋,以爲相關研究參考,兼爲紀念。
瞿禪先生道席:
前托蔣雲從兄代轉一椾,諒達。頃於《詞林繫年》,略有資料,疏如另紙,乞詧,並加嚴核。如有未是之處,幸詳教。其中問題,以初唐呈伎之前,有所謂「行主詞」者,頗似後來呈會以前之「致語」,究是何説,最有意義,務請多多啟示。便中遇心叔兄,並希以此告之,共同研討。原文有「兼爲」二字,尤不可通。演員既已化裝爲蘭陵王,隨即「入場」,豈容兼任「行主詞」,有若南宋呈伎前之「竹竿子」所爲乎?再原文有「咒願神聖神皇萬歲」云云,以頌禱之辭,而禱「咒願」,亦無奇特,或弟之見聞太隘耳。兩月前得知葉德均先生發現李德裕鎮西川之前(公元八二九年),成都已有「雜劇」,且有爲男女會演之可能,弟爲之震驚不已。葉先生雖得此事,但不信此種「雜劇」是戲劇,弟則堅信如此不疑,因作長函給葉先生,列公元八二九前六十年間及後六十年間唐戲發展之實例,約三十條,並舉唐五代時蜀中戲劇特盛之事例十四條,説明在發展過程中,成都此時有「雜劇」——造成戲劇——絶非偶然孤立之事,至發生之客觀條件,已非常具備。先生及心叔兄想早知葉先生此項發現,未悉高見如何?願聞一一。最近報紙載我國數學之發明,有三項超前西歐一千年至五百年。前年聞唐代已發明養氣。若後漢張衡之地震儀,更中外公認之事實。此自然科學乃純粹理性之事,我先民之造詣尚且不落後於西歐民族,豈有戲劇、乃感性之事,希臘公元前三世紀即已有戲劇與劇本,而我國必至十三世紀始有之,竟落後一千五六百年之久歟!弟始終不敢承認此點,故竊以爲張衡《平樂觀賦》所寫當時戲劇之佈景效果種種,並非虚妄,張平子絶不欺人。而自觀堂以降,四十餘來,戲劇史中從不正視此項資料,實爲遺憾。弟終覺西漢戲劇已頗可觀,發展至三國時,已頗具體。劉備戒許慈、胡潛一劇,任何人不能否認其本質與形式之完備也。拙稿送審,已閲七月,尚未得結果,能否問世,尚不可知,每用惴惴。先生《詞林繫年》、乃一創舉!願對《蘇幕遮》長短句體,究否有於初唐,《感皇恩》、《菩薩蠻》等長短句體,究否有於盛唐等,得一明確之判斷。未悉唐代材料,可入《繫年》者,已有若干。《教訪記箋》訂稿,篇幅幾增出一倍,舊説未安者,已削了不少,然仍然未妥善,不能出手。北京圖書館趙斐雲(萬里)兄復書,竟説《格致叢書》及《百名家書》該館均未備,弟殊不敢信。弟建議該館從日本影印陸心源舊藏《教訪記》,亦謂時機尚未成熟。雲大葉先生復函,該校無《格致叢書》;中大王季思兄復書,謂該校有《格致叢書》,而不全,《教訪記》未見,可謂緣慳之極!浙中情形如何?倘可能幸賜助?匆匆不盡,並頌著祺。
心叔、宛春、雲從諸兄均候。
弟中敏上。四·九
四·十四發
附件:《詞林繫年》資料
公元七〇〇,武后久視元年,已有《長命女》、《蘭陵王》、《西涼》三詞調之歌舞或戲劇。
《全唐文》二七九卷,鄭萬鈞《代國長公主碑》:『⋮⋮初,則天太后御明堂,安,聖上(按:指玄宗)年六歲,爲楚王,兼爲行主詞曰:「衛王入場!咒願神聖神皇萬歲!孫子咸行。」公主(按:指代國長公主,作者之妻)年四歲,與壽昌公主對舞《西涼》,殿上群臣咸呼萬歲。⋮⋮開元二十二年六月廿□日,⋮⋮長逝,⋮⋮享年卌八⋮⋮。』按,代國於開元卅二年四十八歲,上推至四歲,當爲武后久視元年。虞世南《琵琶賦》云:『少年有長命之詞,介女有可憐之曲。』《長命□》應是《長命女》。
問題:
(一)五代《長命女》、北宋《蘭陵王》,皆長短句,二調在初唐,亦可能爲長短句否?
(二)《西涼》不知相當於後來何調。
(三)何謂『行主詞』?(此點極有意義。)參考資料:清初編《律吕正義》,後編卷四十五載《踏謡娘》辭乃三疊,北宋《蘭陵王》亦三疊,疑同爲北齊時所已有。
公元七〇〇前後?武后至中宗時代,可能已有長短句體之《蘇幕遮》。
拙著《敦煌曲初探》二六一頁,擬定敦煌曲《蘇幕遮》([一〇〇一]至[一〇〇六])可能是開元間所有,認日本大正藏於斯二九八五所載B片,題曰『道安法師念佛讚文』不確,因道安乃晉武帝時人,時代太早。兹發現初唐另有一道安,見《全唐文》三九六卷,宋儋《崧山會善寺故大德道安禪師碑銘》,謂此道安,生於隋高祖開皇間,滅於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七〇八)。與《蘇幕遮》辭之曰:『大周東北有五臺山』,正相合。大正藏雖僅因同卷A件原題《道安法師念佛讚》,遂連類而指B件之《蘇幕遮》,文首亦爲『道安法師念佛讚文』,似乎理由不充?但另有旁證,證明此之所指不盡虚誕。蓋大正藏另載敦煌曲《悉曇頌》八首([一六一]至[一六八]),其譯作人定慧,亦崧山會善寺之沙門。足見敦煌卷子中正有一批乃來自崧山會善寺者。道安既亦住持此寺,該《蘇幕遮》爲道安所念讚,必非無因。大正藏號者非懵懂之年,似不應無故妄合A、B二件同爲『道安法師念讚』之文。然則宋人『碧雲天、黄葉地』之《蘇幕遮》長短句,固早託體於初唐矣。道安既爲初唐人,定慧可能亦初唐人,則《悉曇頌》長短句,當亦有於初唐。若謂《長命女》、《蘭陵王》諸調,在初唐時即已爲五代、北宋詞之爲長短句,似亦不嫌突兀耳。
《唐聲詩》稿不在手邊,其中如有可供《繫年》作資料者,俟下月稿還手中後,再爲檢告。先生《繫年》稿中已得唐五代之資料,務請示弟一二,以資隅友,或循蹤以探也。
考釋:
夏承燾與任中敏二先生早年便以書信訂交,夏先生在《我的治學道路》中回憶道:「當我聞知江都任二北、南京唐圭璋於詞學素有研究,就馬上與他們取得聯繫,向他們求救。」[一]兩位先生的學術友誼主要圍繞詞曲問題展開,其書信交流應始於一九三一年。是年六月九日夏先生在日記中有如下記録:
適君寄來任中敏《詞曲通義》,甚簡要可觀。夜發鎮江中學任中敏信,詰其《詞曲通義》分自度曲、自製曲爲二之説,並告白石折字法,聲律通考已解「無爲」、「無射」事。[二]
兩人初有通訊便進行了學術交鋒,五日後任中敏回信表示自己分自度曲、自製曲爲二的錯誤,並告訴夏承燾,唐圭璋、蔡正華、許守白、趙斐雲等人專精詞學,並約定暑中與龍榆生、吴梅等人於蘇州或上海集會[三],兩人就此訂交,隨後多有書信交來。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任中敏的學術研究轉向了唐代音樂文學,而夏承燾則繼續在詞人譜牒之學上前進,包括編纂大部頭的《詞林繫年》。[四]此間任、夏兩人幾乎每年都有通信,多圍繞唐宋詞曲問題進行討論。[五]這封信爲任中敏於一九五六年寫與夏承燾,有信封郵戳爲證。李劍亮《夏承燾年譜》未載此事,而檢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一日云:
接任二北成都信,録示《詞林繫年》資料二則,一謂武后久視元年,已有《長命女》、《蘭陵王》、《西凉》三詞調之歌舞或戲劇,二謂武后至中宗時代,可能已有長短句體之《蘇慕遮》。[六]
這條日記内容、時間、地點與任中敏這封長函完全吻合,故可知此信即日記中的「成都信」。
此信主要内容有三:第一,爲夏承燾提供《詞林繫年》資料,可以反映出夏承燾編纂這部詞學巨著的過程。第二,就詞曲關繫與夏承燾討論,任中敏力主宋以前已有現代觀念所謂之『戲劇』,信中他重申這一觀點,並希望與夏承燾、任銘善(心叔)等人共同討論。這裏他提到葉德均發現唐代成都已有『雜劇』事,係指葉德均於李德裕《李文饒文集》卷十二中發現成都有『雜劇丈夫』事,此事又見於胡忌《宋金雜劇考》[七]。第三,信中提到任中敏的兩部著作,前一部已經送審,根據出版時間判斷,應爲他的學術代表作《唐戲弄》。另一部爲《教坊記箋》,任中敏在箋釋過程缺乏材料,因此信中向夏承燾求助,是書於一九六二年中華書局出版。從這封信中,可以看到前輩學者在條件不便時,仍能以書信往來,切磋討論,尤有清人論學書信之遺風。
這封信夏承燾於當年五月十四日予以回復,當天日記中還記録了「午後韓登庵送來抄成任二北書札」,或許就包涵了這封資料性的長函。[八]
信中還提到了任銘善(心叔)與蔣禮鴻(雲從),此二人皆爲夏承燾在之江大學的學生,多年來與夏先生亦師亦友。任銘善一九三五年畢業於之江大學後,先後在之江、浙江大學任教,被馬敘倫稱爲「經學江南第一」。夏承燾極爲推許任銘善,在一九三八年七月致信任父雨樓有詩曰:「自我識心叔,平生兼友師。⋮⋮有子翁何福,過庭教可知。」[九]任銘善治學領域主要在於小學,而學識淵博,夏承燾聽其講學後稱「引徵繁博,極可欽佩。有此良朋,足慰平生。」[一〇]蔣禮鴻晚於任銘善兩年畢業,深得夏承燾賞識,「近日男生一蔣禮鴻,女生一化蓮,國文系翹楚也」[一一]。蔣、任二人亦相交莫逆,且治學領域相近。任銘善去世之後,蔣禮鴻便以「懷任」作爲齋名紀念學友。並且,二人雖主攻語言學,而於古典文學皆有很深的造詣。夏承燾曾評價蔣禮鴻:「考據、詞章不妨兼治,鍥而不捨,可到陳蘭甫,凌氏《梅邊吹笛譜》不足擬也。」[一二]是以任中敏信中提到了與他們共「同研討」之意。
[一]夏承燾《自述:我的治學之路》,李劍亮《夏承燾年譜》,光明日報出版社二〇一二年版,第六頁。
[二]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一),《夏承燾集》第五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第二〇八頁。
[三]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一),《夏承燾集》第五册,第二〇九頁。
[四]參見夏承燾《月輪山詞論集》,《夏承燾集》第二册,第二三九—二四〇頁。
[五]夏承燾與任中敏在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八年每年皆有通訊,多討論詞曲問題。參見李劍亮《夏承燾年譜》,第一五三—一九八頁,及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三),《夏承燾集》第七册。
[六]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三),《夏承燾集》第七册,第五二五頁。
[七]參見胡忌:《宋金雜劇考》,古典文學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第五頁。
[八]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三),《夏承燾集》第七册,第五三〇頁。
[九]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二),《夏承燾集》第六册,第三四頁。
[一〇]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二),《夏承燾集》第六册,第六一九頁。
[一一]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一),《夏承燾集》第五册,第四九〇頁
[一二]蔣禮鴻《自傳》,見《蔣禮鴻集》第六卷,浙江教育出版社二〇〇一年版,第一五〇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