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古树下的“无为”之境,喜乐之“舍”

2020-11-30 08:54MissSpecial
美食 2020年11期
关键词:徽派无为宅院

Miss Special

对于旅行者来说,婺源一年四季都有足够的理由值得前往。春日在江岭看油菜花,夏日于卧龙谷嬉水,秋天去篁岭看晒秋,冬季在思溪延村感受古村落炊烟袅袅的质朴生活。对于真正爱上婺源的人来说,可以因为一棵古树而驻足停留。她是巴菲,她走过世界,看尽风景,而当她来到婺源秋口镇鹤溪村,偶然邂逅那一棵八百年的古樟树时,那一瞬,仿佛一眼千年,她找到了可以讓自己安心留下的地方。

“人的生命可能只有几十岁,800年的古树,它看过了多少生命的诞生和消失,阅尽了多少人间故事,见证过多少历史变迁。它是有生命内涵的,让我们回到最初心里所想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能放松地喝茶谈天,也能和自己做朋友。”巴菲说。于是,她在古树边建起一栋徽派大宅,开起了民宿,也开始了一种静心的生活。无为·舍徽韵艺术民宿便由此诞生了。

巴菲每日都要亲自扫庭院,朋友笑称她是扫地僧,而她欢喜这样的生活,像古树一样沉稳、淡然,安于平凡日常,也因古树而有了对生活更深的感悟,她以佛学思想中的“无为”二字为这栋大宅院命名,表达对广大、无形无相的佛境界的向往,希望这栋宅院能让所有来到这里的人感到喜乐、自在。舍,既指这栋宅院,也有佛学思想中的“舍得”之意,有舍有得,自在欢喜,何尝不是一种境界呢?

01

婺源曾属于徽州,很多老房子都是徽派建筑。马头墙、小青瓦、冬瓜梁……那些有轮廓、有细节的艺术是最让巴菲着迷的。“徽派建筑的美有历史沉淀,能细细品味,就像那棵800年的古树,呈现的是时间的味道。”巴菲说。于是她放弃了钢筋水泥,要在婺源精心建一栋徽派古韵宅院,让自己这一代人可以欣赏,下一代、再下一代可以传承。如此延续,也许两三百年后,它也会成为经典,被人瞻仰。

古树是无为·舍的缘起,古树边原有的老屋宅基地便是最好的选址,巴菲请来知名的古建筑设计师,在这里重塑宅院,让宅院与古树相伴。整栋房子以木质结构为主,辅以砖石,木材选择不易腐蚀的香柏木,搭建时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而不用钉子。如此建造房屋,其实比古人造屋要难得多,因为不仅要有古风的视觉呈现,功能上还要满足现代人的舒适需求。木质结构如何装地暖?这就是个相当大的难题。设计师将木质地面做了夹层,夹层里面装地暖,为了加强立柱承重,便要加更多横梁,每做一步都要和建筑专家讨论是否可行。这是个非常耗时的工程,从着手开始准备,到最后建成无为·舍,巴菲一共花了6年时间。

02

村口的一条小路,沿着青石的台阶下去就是无为·舍的宅院。古树静静地立于水边,2米多直径的树干上长满了青苔,繁茂的枝叶舒展开来,为宅院遮起一片阴凉。水上有竹筏,轻轻划起,一池涟漪。

穿过小院,推开铺首衔环的大门就是前厅。南宋思想家朱熹所书的“耕心堂”的牌匾高悬于堂上,两侧立柱上分别挂着的“存忠孝心”“行仁义事”八个大字,亦出自朱煮之笔。青石板的地面嵌入雕花石刻,红面黑纹的大漆桌椅显得沉稳厚重,手工竹编的吊灯有质朴无华的美感。

大厅一侧与茶室以木门相隔,门上木雕尤为精心。松柏配仙鹤,喜鹊落枝头,兰花引蝴蝶,每一种图案都惟妙惟肖。走进茶室,墙面上有婺源本地画师对家乡美景的描绘,小桥流水,古树花田,白墙黛瓦的房子一座座立于水边,女子在水边浣洗衣裳,是最生动又经典的婺源画卷。

沿着大厅另一侧木质楼梯而上,脚步踩在木板上稳重的声音,还有那一侧窗户洒进来的阳光,仿佛都凝聚着时间的美感,朴素、淡泊。

为了保护那棵800年的古樟树,民宿只建了3层,客房以2层为主,每间房都以词牌名命名,墙画、花瓶、桌椅,那些细节古朴中透着新中式风格的禅意。3层为了给古树留出更大空间,便减少了房间数量。最大的房间做了宽敞的户外阳台,打开阳台门就可以欣赏到吉树的苍劲之美。

03

鹤溪村还保持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整个村子都很安静。无为·舍这座大宅院也正和这氛围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

住在徽派艺术的大宅里,尝尝民宿自己做的家常菜,融入当地的生活,才是最好的旅行。婺源人爱香软绵延的口感,讲究“无荤不蒸,无素不糊”,喜爱将鱼和肉放在锅里清蒸,少些复杂的烹饪过程,多保留一份食材的真味。素菜烹饪则喜欢勾芡,浓稠汤汁的回味中更多了一缕鲜。婺源人爱辣,虽不是川渝地区那种激烈的辣,却也足够有滋味,把蒸菜和糊菜的口感都带动起了热情。在无为·舍尝尝剁椒粉蒸芋头、腊肠炒辣椒丝、辣椒炒扁豆这些家常菜……便能感受到当地人对美食的理解。

古树边,白天晒着秋日暖阳饮茶,夜晚伴着清风明月小酌,沉浸在那份慢时光里,平淡又喜乐安然。于“无为”之境中与自己的内心相处,于徽派艺术之“舍”中感受当下,无为·舍,给了人们一种向往的生活。

猜你喜欢
徽派无为宅院
宅院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老宅
徽派山水画传统的名实和承继问题
徽派建筑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探析
“花儿总在种子里”
岭南篆刻艺术的徽派传承探析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