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在张谷若之《还乡》译本中的研究

2020-11-30 09:10王霞尧丽云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

王霞 尧丽云

摘 要:翻译的主体间性是指翻译活动中的各大主体包括:译者、原作者、原作读者、文中人物、翻译发起者等各个主体之间平等和谐的对话和视域融合的过程。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参与翻译活动的各方通过无限的、平等和谐的对话,最终实现视域融合。本文以张谷若最爱之哈代小说《还乡》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翻译中的主体间性如何促成优秀译本的出现。

关键词:主体间性;张谷若;《还乡》

中图分类号:I046;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3-00-02

翻译活动实质上是一个对话过程,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等各个主体通过语言这一中介进行无限的、平等和谐的对话和视域融合的过程。翻译主体间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翻译主体间性,是仅指译者主体与原文作者主体和译文读者主体三者间的间性关系;广义的翻译主体间性则是指翻译活动中的各大主体包括:译者、原作者、原作读者、文中人物、翻译发起者等各个主体以文本为载体,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相互沟通,达到相互理解,最终达成共识,实现融合。本文以张谷若之《还乡》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翻译中的主体间性如何促成优秀译本的出现。

一、主体间性理论及张谷若之《还乡》译本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从认识论角度提出了“主体间性”这一概念。通俗地讲,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的间性关系。在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读者等不同主体是相互依存的,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换言之,翻译中的主体间性就是指译者主体与原作者、原作读者、文中人物、译文读者等参与翻译这一活动的所有主体之间平等和谐的对话和视域融合的过程。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证明了文本产生于主体与主体之间无限的对话之中,各主体间实现视域融合对于文本的产生至关重要。

哈代所著的《还乡》是张谷若最喜爱的小说之一,书中对于埃格敦荒原的描写,对于一心向往到巴黎去过上流社会生活的女主人公游苔莎的描写,对于渴望回到家乡埃格敦荒原的男主人公克林的描写以及书中的人物性格刻画、哈代所生活的时代的两种文明间冲突,都让张谷若非常感兴趣。193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张谷若的《还乡》译本。至今,虽然市面上存在很多不同的《还乡》译本,“以张谷若译本为最佳,影响也最大,所译《还乡》成为汉语文学翻译的经典之作。”(李宪瑜,2009)

二、张谷若之《还乡》译本中的主体间性研究

(一)译者主体与原文作者主体的间性研究

译者主体与原文作者主体之间是平等的间性关系,他们之间的交往以深入理解为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译者首先是以读者的身份接触原作。作者主体和译者主体是以原语文本为载体并通过翻译这一行为来实现彼此间的相互交流。译者既要理解原语文本,也要理解原文作者。译者还必须深入了解原语文本所处时代的整体社会风貌,也要对作者的生活理念、语言风格、艺术观点及特色和人生经历等各方面内容进行细致的研究。作为哈代的“东方知音”的张谷若,扎实地研究哈代及其作品,与作者哈代达到了心灵上的契合。在着手翻译哈代的作品之前,张谷若首先细致地研究哈代所生活的时代的整体社会风貌、哈代的生活理念、语言风格、艺术观点及特色和人生经历等。张谷若坚定地认为:“原作者所读过的书,译者也应该读过。原作者所知道的,译者也应该知道。否则译时只能照猫画虎。”(张谷若,1989)在其译本《还乡》中,张谷若与哈代的交流主要体现在语言(方言对译)与思想(女权主义)两个方面:(1)方言对译。在哈代众多的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乡村人物,这些人物对话使用的是威塞克斯(英格兰南部多赛特郡一带)方言。在翻译这类方言时,张谷若创造性地采用了方言对译的翻译策略。张谷若认为:“原来是地道的语言文字,翻译时也要译成地道的语言文字。”(张谷若,1980)张谷若在翻译《还乡》时,因为原作者哈代在描写威塞克斯当地没有受过教育的村夫俗子时,多采用了颇具地方特色的当地俚语,所以,张谷若先生在翻译时,创造性地使用了他所熟悉的山东方言,以便传达原作中的方言韵味,突出原语文本的方言特色。哈代在叙述和描写时,运用英国通用的文学语言;写村民的对话时,则用威塞克斯方言。张谷若在翻译时,既能忠实于原作的语言风格,又能把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有区别地翻译出来。他还别具匠心地用山东方言对译村民的方言,使人物神韵毕现。方言对译的译法,虽然在学术界褒贬不一,但本文作者认为,张谷若的做法创造性地为原本不可译的方言翻译开辟了一条可译之路,值得借鉴和学习。(2)女权主义。哈代和张谷若都是女权主义者。作者哈代和译者张谷若都主张男女应该平等,要实现妇女的真正解放和自由平等发展。张玲谈及其父张谷若时,“……作为一个有侠肝义膽的山东男子汉,应该说他是那个时代的女权主义者。他看待女性,是和他同类的人。在他自己那个封建意识极浓厚的父母的家里,他常常维护家中唯一的女儿——我姑姑的权益……他教育自己的孩子,男女都一样,女孩子也要自立,参与和男孩子的平等竞争。”(张玲,1995)我们可以说,正是通过与原文作者的有效交往,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达到与原文作者的心灵契合,才有了张谷若先生的经典译作《还乡》的问世。

(二)译者主体与译文读者主体的间性研究

“奈达认为,检验翻译标准是看译文是否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译者关注的焦点不在原文与译文是否一致,而在对接受者产生的效果。”(廖七一,2006)随着人类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与变化,语境会发展与变化。语境的差异会引起读者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以及阅读喜好的差异。译者若想真实了解读者的阅读水平及喜好,唯一的途径就是与读者进行平等有效的交流,从而创作出符合译文读者阅读习惯的译本。“译者与读者的相互间性,可以通过“译者与自己交流”和“译者与读者交流”两种方式得以实现”( 谢柯,2011)。事实上,译者也是原语文本的读者,因此译者可以用读者的身份、从读者的角度来理解原语文本,然后将原文文本翻译出来。

以《还乡》为例,张谷若作为译者主体与译文读者主体间的交往体现在张谷若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上。(1)加注释。张谷若先生译作中的注释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数量多。以《还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998)为例,其中的注释就多达452条;二是相当一部分注释很长,最长的一条多达980字,足见张先生在研究上所下的功夫。张谷若先生的注释有关于社会背景民俗典故等內容、作者思想感情以及译文中所采用的特殊翻译技巧等等。张谷若在翻译哈代所著的《还乡》时做了大量的注释,这些注释严谨考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为后来从事翻译的人树立了光辉严谨的榜样。(2)大量使用四字格。四字格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词组,包括大量成语和自由组合的词组。一般来说四字格具有短小精悍、含义深刻、 形象生动、音调和谐等特点”(方梦之,2011)。四字格中蕴含的形式美触动心弦、深入人心。张谷若在译本《还乡》中,使用了大量地道的四字格。一方面,通过运用地道的四字格,译文显得形象生动、地道传神、可读性极强;从汉语的角度来看,地道的四字格可以彰显译者的文学功底,同时也可以决定译文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地道的四字格也使原文的内容和风格淋漓尽致地显示出来。正是因为使用了加注释及使用地道的四字格的翻译策略,作为译者的张谷若与译文读者之间实现了平等有效的交往,促成了优秀译作《还乡》的产生。

(三)译者主体与翻译活动发起者等其他主体的间性研究

除了与原文作者主体以及译文读者主体间的交往,译者主体还需要与翻译活动中的其他主体进行交往,例如:译者主体与翻译活动的发起者之间的交往包括:翻译活动发起者要与译者协调确定译者决定选择翻译的文本、译文交稿的时间与地点以及译文出版的时间等。以《还乡》为例,张谷若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约定选择翻译英国著名小说家哈代的《还乡》,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35年出版其译本等。

三、结语

翻译活动是译者、原作者、原作读者、文中人物、翻译发起者等各个主体在以原语文本为载体的基础上,进行平等的交往,各主体间进行平等的合作与交流,才能共同完成翻译任务。翻译中所涉及的各主体之间是平等、相互协作的对话关系。可以说,优秀译本是译者在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同时,与原作者、译文读者、文中人物以及翻译发起者等各主体之间进行平等协作与有效对话的产物。

参考文献:

[1]李宪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三四十年代.英法美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2]张谷若.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J].翻译通讯,1980(1).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4]谢柯.翻译认知研究范式论略[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5]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
数学倾听:实现儿童主体间的视界融合
主体间性理论的高职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研究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论诺贝尔文学奖的间性诗学
对话理论及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自媒体环境下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转向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