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研究

2020-11-30 08:52吴茂美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2期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肝素冠心病

吴茂美

【摘 要】 目的:研究临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情况。方法:分析对象选取为94例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4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行复方氨基酸、肝素、藻酸双酯钠治疗)与研究组(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各47例。对比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气指标与肺功能。结果:参照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相较于研究组明显更高,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与肺功能相较于参照组明显更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应用常规治疗+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复方氨基酸;肝素;硝酸酯类药物

【中图分类号】R714.255

【文獻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268-0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患者肺组织与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导致肺组织结构与功能异常,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张、肺动脉压力增大、肺血管阻力增加等。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易导致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等。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是较为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9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旨在探讨临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现状,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分析对象选取为我院2019年2月-2020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7例、研究组47例。本次实验研究中参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45~78周岁,平均年龄为(57.36±8.67)周岁。研究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44~77周岁,平均年龄为(56.95±8.32)周岁。入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进一步比较分析。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收常规降压、降糖、吸氧、抗感染治疗,纠正患者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紊乱症状,病情发展严重者给予利尿、强心等治疗。

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氨基酸、肝素、藻酸双酯钠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注射25mg复方氨基酸(生产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54764)+20mg肝素(生产厂家: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32023409)+15mg藻酸双酯钠(生产厂家: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55437),治疗频率1次/d。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注射300mg葡萄糖(生产厂家:大理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大理药业有限公司)+10mg酚妥拉明(生产厂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31020589)+60mg多巴酚丁胺(生产厂家: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53297),治疗频率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两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组间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疼痛持续时间、血气指标(SaO2、PaCO2)与肺功能(FEV1/FVC)进行对比观察。

1.4 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将9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其中使用(x±s)进行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气指标与肺功能计量资料对比,用t进行结果检验,如P<0.05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

参照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相较于研究组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

2.2 治疗后患者血气指标与肺功能分析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与肺功能相较于参照组明显更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发病原因为患者肺部病变,患者肺动脉持续高压,不断增加心肌负担,发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患者血液粘稠度较高、二氧化碳潴留,导致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并发冠心病后常表现为胸闷、心前区不适等。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冠心病的治疗中硝酸酯类药物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患者缺氧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伴随患者缺氧情况不同,机体内红细胞数量随之变化,加大了血液粘稠度,易导致血栓的形成。且机体内环境缺氧会对患者心肌细胞代谢产生影响,降低心肌细胞敏感度,导致患者发生呼吸困难、胸闷、心绞痛等症状。硝酸酯类药物具有扩张血管、降压等功效,患者肺动脉高压降低后,能够减轻心脏压力负荷,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2]。本次研究表明,参照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相较于研究组明显更高,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与肺功能相较于参照组明显更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与缺氧密切相关,临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开展相应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 娄长芹,王丽双.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5):88-89.

[2] 李海英.贝那普利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4):2385-2387.

猜你喜欢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肝素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硝普钠微量泵注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