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小静 刘文静 甄文芳
摘 要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功能,优化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必须重视加强农业气象服务设施建设,搭建完善的气象服务管理平台,以便于全面监测农业气象信息,加强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综合培养高素质气象服务团队。基于此,论述健全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策略,为基层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6.083
1 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现存问题
1.1 气象装备技术相对落后
在农业气象灾害服务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农业气象条件进行监测。目前,气象灾害监测主要采用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两种方式。地面监测一直是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的基础,其优点是实时性强、准确性高,缺点是监测点分散,耗时费力。遥感监测的优势是对某一区域进行监测,但是监测精度不高。目前,在进行农业气象短期临近预警服务时,主要根据天气预报结果结合农业气象灾害指标进行,对于天气预报的依赖性较强,特别是当面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时,提前较长时间预警的难度较大,而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又与观测站网的密度和精准度有很大关联。因此,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质量,准确监测气象信息,及时发布气象预警,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气象装备技术。当前,很多偏远农村地区气象装备技术远远落后于城市,气象服务管理设施尚未满足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标准要求,急需完善。
1.2 气象科普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在部分基层地区,气象服务部门只发布监测和预报气象信息,很少针对灾害性天气(如暴雨、雷暴、持续性高温引起的冰雹、大风、暴风雪、干旱等)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此外,部分气象服务部门不能准确预测和定位即将发生灾害性天气的具体区域、持续时间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农民无法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1.3 气象服务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存在欠缺
部分农村地区气象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有待加强。一个熟练的农业气象服务人员需要具备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农业气象预报的专业基础,同时还要学习本地的农业气象指标,才能较好地对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性服务。但根据统计,当前气象局县级基层台站中大多数农业气象观测及服务人员并非相关专业出身,需要大量时间对其进行培训。另外,还有很多刚入职的气象服务工作人员对于现代化气象服务技术设备还不能熟练操作,不能在第一时间依据各种气象监测和预报信息预测未来天气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会影响农业气象防灾工作的质量。
2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策略
2.1 优化气象装备技术管理体系
优化气象装备技术管理体系,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完善的技术保障。必须不断完善气象装备系统,将气象信息监测子系统、气象服务信息传递子系统和气象信息分析子系统相结合,使之形成一体化气象服务系统,以达到快速监测、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目的,以便于在第一时间做好农业气象预报工作。全方位监测气象信息,预测气象灾害,不能只单一地借助地面监测技术设备,要注重促进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系统共同作用,充分引入卫星技术和雷达技术,以便于获取准确的卫星云图监测信息,及时了解气象变化状况和即将发生的气象灾害,引导全民抵御农业气象灾害。应充分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搭建完善的气象服务管理平台,全面优化该平台监控模块。从基础角度来看,气象服务管理平台所具备的气象信息监控模块功能包括监控资源池、监控计算机终端、提醒设备故障、监控平台信息存储。从微观层次来看,监控资源池则是指对服务主机、虚拟机和存储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全方位监控,以此了解电力运维统一管理平台虚拟机的工作效率、宿主机内部处理器工作效率和内存状况以及数据转发速率。平台在运转过程中会自动编制主机信息表,以实现对页面信息的监控,全方位了解主机的名称与IP地址(IP地址能准确定位气象灾害所发生的具体地段)。通常主机信息表的字段名称有8个。1)Hostuid,主机编号,对应的数据类型是Varechar,唯一输出显示Y(即yes);2)Nerate,网络流量,对应的数据类型是Float,唯一輸出显示N(即no);3)Hostname,主机名称,对应的数据类型是Varechar,唯一输出显示N;4)Memrate,内存利用率,对应的数据类型是Float,唯一输出显示N;5)Poolid,所在资源池集群编号,对应的数据类型是Numric,唯一输出显示N;6)Cpurate,CPU利用率,对应的数据类型是Float,唯一输出显示N;7)State,主机0-在线、1-在线,对应的数据类型是Tinyint,唯一输出显示N;8)Ipadd,IP地址,对应的数据类型是Varechar,唯一输出显示N。在编制主机信息表的同时要做好虚拟机信息表的编制工作,以便于完成对气象信息的实时监控,准确定位虚拟机的名称,锁定IP地址。虚拟机信息表同样有8个字段名称。1)Vmuid,虚拟机编号,对应的数据类型是Varechar,唯一输出显示Y;2)Nerate,虚拟机网络流量,对应的数据类型是Float,唯一输出显示N;3)Vmname,虚拟机名称,对应的数据类型是Varechar,唯一输出显示N;4)Ipadd,IP地址,对应的数据类型是Varechar,唯一输出显示N;5)Memrate,内存利用率,对应的数据类型是Float,唯一输出显示N;6)Hostuid,所在主机编号,对应的数据类型是numrtic,唯一输出显示N;7)Cpurate,CPU利用率,对应的数据类型是Float,唯一输出显示N;8)State,对应的数据类型是tinyin,唯一输出显示N。监控管理模块会综合运用物理主机与虚拟机来实施信息采集工作,通常是借助Host Collect所对应的数据控制系统来采集信息,完成数据整合工作。从整体结构来看,数据整合工作流程包括生成循环masterip列表、为每个masterip启动所对应的线程,控制好主线程,直到各子线程作业全部完成。同步确保模块各项功能的安全操作,必须建立正确的List列表对象,准确收集、加工、整理和存储物理主机与虚拟机的所有基础信息和性能数据,按照标准流程完成单一masterip线程作业。此外,注意做好气象装备维修管理工作,定期对气象服务设施进行检测、维修和更新[1-2]。
2.2 做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做好農业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优化农业气象服务功能,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注重创新气象科普宣传方法,健全气象灾害预防体系,不断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力度,借助各种气象传播媒体,针对农业气象灾害预防工作做好指导,不断提高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实效性,创新气象影视节目内容。在气象影视节目播报工作中,根据需求独立设计农业气象服务专栏,满足农民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同时要准确定位区域气候特征,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制定科学的灾害防预策略,教导广大农民提前运用科学知识抵御气象灾害。气象科普宣传要多样化,在设置气象影视栏目的同时发布气象短信预报,借助手机气象软件、微信号、短视频等更新气象信息。另外,气象科普要口语化、好理解,可适当融入传统气象文化,利用传统文化中口口相传的谚语、诗词、成语进行科普,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云往东一场风,云往南水漂船,云往西水滴滴,云往北好晒麦”“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山雨欲来风满楼”等朗朗上口的语句,不仅能普及气象科普知识,而且有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3 培养高素质气象服务团队
基层气象服务部门应注重培养高素质气象服务团队,定期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特别是随着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有条件的部门可以组建农业气象创新团队,集中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的人才优势,形成农业专家联盟,共同为农业生产出谋划策。气象服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和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及农民的沟通交流,实现气象数据和农业信息数据共享,挖掘农业气象数据研究价值,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学习农业气象知识,促使农民群众承担起服务反馈、信息交流的作用,从而不断加强气象服务团队建设。
3 结语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管理机制,优化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必须重视加强气象装备技术建设,做好气象科普工作,全面提高气象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参与气象培训活动,主动学习气象知识,增强自身抵御农业灾害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庞爱平,李海阔.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探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9(3):11.
[2] 侯英雨,张蕾,吴门新等.国家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技术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18,6(29):641-656.
(责任编辑:刘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