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摘 要:职业院校存在的意義是培养一批拥有高端专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它相比于普通高校的教育来说更注重实用性。因此,职业院校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将计算机实训教学和“工匠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 计算机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10-0-01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实践技能,并且帮助学生提前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观念,学生在踏入社会并进行工作之前,学校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明确“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并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工匠精神”,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求真务实,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首先,“工匠精神”需要以具体的工作为载体,在工作中体现它的基本内涵。在工作期间,爱岗敬业是第一前提,是每个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同时工作者要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对自己的工作要富有激情和热情,努力工作。所以,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职业院校的学生要认识爱岗敬业的含义,树立爱岗意识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心。
其次,工作者在对待工作的时候,要非常地认真和仔细,并且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工作,对工作负责的同时,更是在对自己负责。与此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和理解一点,工作注重的不是“量”,而是“质”。
最后,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想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地进行企业产品创新,而进行企业产品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的员工,因此,企业需要大力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地突破已有的成就,促进企业员工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职业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意义
1.提高计算机实训教学效果。“工匠精神”是我国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一个新型教育观念,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实践技能。学校不断地践行“工匠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能,同时认识和了解“工匠精神”的相关含义,让学生可以形成一个全新的学习观念,更加尊重教师,使得学生可以充满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动力,并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所以,学生要懂得创新和实践。与此同时,学校有着强大的育人功能,在培养学生的基础上要将学生向专业化人才的方向继续培养。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得学生可以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不要让学生一毕业就失业。
2.以往的学校在进行计算机网络专业方面的教学的时候,采取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氛围十分枯燥、乏味,同时使学生也逐渐丧失了对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学校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教学,同时并没有配以相关的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只拥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却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最终将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理论教学,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还要开展大量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自主地练习相关技能,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断增强自身应用的能力和素养。
3.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职业院校旨在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且学生在校期间会有一部分的学习时间用来参加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学校经常会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内部,感受企业内部的工作氛围,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与此同时,学校运用“工匠精神”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加强实践锻炼,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日后更好地参加工作。
三、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职业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策略
1.增加学校和企业的合作
学校在进行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同时,要充分融入“工匠精神”,让学生明确“工匠精神”的内容和意义,使得学生可以在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将在学校所学的计算机相关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社会是学生体现“工匠精神”的平台,学校在进行计算机相关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多接触一些相关企业,学校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平台,使得学生可以在这些企业中有机会进行培训和实习,让学生可以不断锻炼计算机专业能力,同时让学生可以在以后进入社会的时候快速适应企业工作。
2.掌握计算机产业发展方向
职业院校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去进行教学,让学生进入社会以后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相应工作。学校要对计算机发展领域进行实时跟踪和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去更新和改善计算机相关课程,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进行学习相关知识。与此同时,很多企业都会需要计算机专业的人才,但是企业会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不同,而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有所差异,针对这一点,学校要全方面、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使得学生可以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掌握计算机实践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上文中提到,学生在校期间会有一个实习期,将学生分派到不同的企业中进行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实训和锻炼。但是当职业院校的学生走出校园,进入企业中进行实训的时候,有部分学生会因为脱离了学校的监管,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要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建立健全相关监督制度。在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中,职业院校的教师要不定期地到各个企业中对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进行监督,同时也要进行检查,并且检查的次数一定要多,确保学生可以有效进行实训。
结语
总而言之,大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对于我国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实训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明确“工匠精神”的基本含义,不断更新和改善教学策略,努力实现“工匠精神”的教学价值,增强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实效性,促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淑梅.以“工匠精神”引领中职计算机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28):165-168.
[2]高海霞.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实训教学措施优化分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0(01):35-37.
[3]侯超男.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编程实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南方农机,2020,5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