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志春
【摘 要】射阳淮剧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娱乐、教化等功能,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射阳淮剧艺术既面临着挑战,也有了创新发展的新空间。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挑战;射阳淮剧;对策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4-0028-02
射阳淮剧是淮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对繁荣地方戏剧文化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受众的消费习惯、文化产品需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有利于地方淮剧拓展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对射阳淮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果射阳淮剧不能与时俱进,那么其社会影响力将进一步降低,威胁着射阳淮剧的生存与发展。
一、射阳淮剧现状
射阳淮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经起落,呈波折式前进。近年来,射阳淮剧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先后创作了《良心》《小小村官》《金杯·白刃》《和顺村上那些事》等众多优秀作品,其中《良心》《小小村官》《和顺村上那些事》获列国家、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的优秀淮剧作品,《金杯·白刃》荣获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另外,在政府的支持与鼓励下,射阳淮剧团先后招聘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才,并通过进修学习、交流演出等形式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因此,射阳淮剧有多人先后获得江苏省市县的表彰,其中,淮劇团长翟学凡凭借在《金杯·白刃》中出色的表现荣获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总的来说,射阳淮剧呈现出一个创作高潮,有效地扩大了淮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射阳淮剧展演方式墨守成规,仍然以传统剧场形式传播,没有很好地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社会影响力不可避免地逐渐降低。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射阳淮剧面临的挑战
射阳淮剧作为经典的传统戏曲文化之一,并没有很好地应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传播方式的变革,仍然选择以传统剧场作为主要传播渠道。在移动互联网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射阳淮剧因缺乏精通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淮剧的复合型人才,不能很好地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进而创新作品展演方式,致使其在受众数量、影响范围等方面日渐低迷,未来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一)缺乏精通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淮剧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科技不断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生活习惯,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使得许多传统行业纷纷“触网”,出现了许许多多与互联网有关的新型职业。射阳淮剧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也尝试推出多部数字化的艺术作品,但是在当地并没有大范围流行开来,其浏览量比较少,社会反响一般。除了可选择的传播平台单一的因素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该淮剧团队没有精通移动互联网传播的专业型人才。从近几年来看,射阳淮剧团在新招录淮剧从业人员时,更多侧重懂淮剧、有功底、可塑造等传统标准,忽视了精通互联网技术这一方面,致使团队中没有相对既精通互联网技术又懂淮剧表演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短板”,使得射阳淮剧团不能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创作或加工出符合受众需求的数字化淮剧作品,因而导致射阳淮剧在移动互联网这块新型阵地上并没有较多的新受众,社会影响力比线下更小。
(二)移动互联网抢占了淮剧的部分受众
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然需要一批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追随,才能保持生命力的旺盛。然而,从近几年的射阳淮剧演出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发现观众席上超过一半是中老年人,只有极小一部分是年轻观众。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观影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偏爱通过移动互联网观看以轻松文化为主的影视演出,对实地观看戏曲演出的兴趣有所下降。因此,以剧场演出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射阳淮剧,传播方式不能满足大众日常需求,致使其受众数量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另外,移动互联网平台娱乐软件迅速崛起,以短小、精悍、娱乐性强等特点,不断满足受众浅阅读的心理需求,迅速吸引众多受众,培养了受众的观影习惯,进一步抢占了射阳淮剧的受众。
(三)传统程式限制了射阳淮剧表演的现代化
淮剧所特有的程式化表演、唱腔复杂、叙事节奏缓慢和艺术表现形式单一等特点,显得其时尚性和娱乐功能不够。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生存压力进一步增大,人们的欣赏需求逐渐趋向“短平快”,没有太多的时间认真欣赏思想性强、艺术品位高的淮剧文化。同时,为了在众多文化产品中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受众更倾向通过解构、整合、提炼等方式迅速掌握一部戏曲或者一种文化产品的概况,了解其主要内容。这种快速了解文化产品概况的需求,要求文化产品表现形式丰富、内容浅显易懂,否则就难以赢得受众的关注,也就失去了潜在受众。然而,面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受众的需求,射阳淮剧并没有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与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审美和欣赏需求存在差距,这造成了射阳淮剧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降低。
(四)审美不能很好地满足受众需求
戏曲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着固定的文化传承范式和自身的演变规律。射阳淮剧十分注重唱词的文雅、道具的抽象、服饰的色彩和场地的开阔等外在表现形式,以烘托其作品的内涵和主旨。但是这种表现形式与移动互联网下的受众需求存有一定的差距。手机、PAD等智能设备往往是小屏幕,受众更倾向于荧屏人物形象以特写或者近景的形式展示,这与射阳淮剧的空间要求不同。另外,淮剧的唱词中一般会涉及历史典故,对于习惯“短平快”式消费的受众来说,不掌握相关知识背景,难以消化吸收其思想、精髓,从而给受众造成“淮剧枯燥无味”的错觉,影响射阳淮剧在移动互联网阵地开辟新市场。
三、互联网背景下射阳淮剧艺术的应对策略
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射阳淮剧所受到的族群、时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有效地扩大了射阳淮剧的传播空间和拓宽了传播渠道,为淮剧工作者和淮剧爱好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利于淮剧更好地搜集受众的反馈意见,加强与其他戏种的交流,推动射阳淮剧的创新发展。因此,射阳淮剧要充分掌握移动互联网下的文化传播规律,进一步加快现代传播形式与淮剧文化在宽领域、深层次上的融合,推陈出新,创新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受众的文化需求,擴大射阳淮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人中的影响力,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射阳淮剧的再发展。
(一)强化互联网型人才建设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宣传就要到哪里。同样,抢占移动互联网新型阵地,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继续发挥出淮剧的社会功用,射阳淮剧必须拥有一定的既精通互联网技术又懂淮剧表演的复合型人才,帮助射阳淮剧充分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因此,射阳淮剧在人才培养上,首先要在传统选人、用人的标准基础上优先采用熟悉移动互联网传播的人才,以丰富淮剧团队人员的技能结构,从而制作出受众喜闻乐见的数字化淮剧作品。其次,要积极尝试选送部分有意愿、有潜力的人才进修移动互联网传播方面的专业知识,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外招聘”与“内培养”的方式,不断打造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队伍,进一步统筹规划好“射阳淮剧+互联网”的发展路径,采用系统化、体系化的宣传措施,高效全方位地推进淮剧“上网”,以避免盲目东碰西撞,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二)注重受众群体的培养
射阳淮剧具有浓厚的射阳特色,因此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根植于本地传统文化,积极培养受众。一方面,应该加大“淮剧进校园”“淮剧进社区”等宣传力度,通过移动互联网媒介进行数字化推介,多角度、常态化展示淮剧的艺术魅力,不断提高受众对淮剧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对淮剧的兴趣。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受众参与到淮剧创作、表演等过程中来,如通过自拍淮剧表演、淮剧大赛评选等活动,增加受众的黏性。此外,还可以开设射阳淮剧网络视频教学课,让射阳淮剧名家能手亲身示范,教授一些易学易懂的知识与技巧,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让受众参与到淮剧表演中来,切实把受众引向更为广阔的体验空间和审美世界,增加受众对射阳淮剧的认同感。
(三)积极拓展线上传播途径
移动互联网传播有着众多优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因此,射阳淮剧在着力维护好传统大舞台的同时,应该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意识,积极借助移动互联网传播优势,对部分优秀经典淮剧采用免费点播的方式,方便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欣赏淮剧。根据淮剧艺术形式,射阳淮剧要积极创设虚拟的戏曲舞台,尝试搭建空中大戏台、直播大看台、淮剧精彩短视频等,通过央视影音、优酷、抖音、快手等多种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直播传播,为不同平台的受众提供观看渠道。另外,射阳淮剧应该积极发展淮剧的衍生品,如淮剧手扇、淮剧服饰等,采用线上销售,不断满足受众对淮剧文化产品的需求。通过多渠道拓展射阳淮剧线上宣传模式,这样不仅普及了戏曲服饰、妆容等知识,也起到了“吸粉无数”的效果,有效提升淮剧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射阳淮剧不断创新发展。
(四)注重淮剧产品的整合创新
淮剧程式所表现的内容多是固定下来的模板,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迅速调整,致使这种程式不是十分契合现代人的生活。因此,射阳淮剧应该积极推陈出新,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特点,进行程式上的创新,避免与受众的日常脱节,以群众可理解、可接受的方式进行展演淮剧。此外,射阳淮剧要不断实现对艺术品的数字化生产以及经营,应该积极选取部分有意义、代表性的片段,结合现代传媒技术进行剪切、合成等形式的作品再造,创新淮剧作品展示形式,避免淮剧作品简单地从线下“搬至”线上,使得淮剧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避免受众群体的流失。
四、结语
总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虽然为射阳淮剧的社会传播带来了挑战,但是也为射阳淮剧拓展发展空间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射阳淮剧应该积极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我革新,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不断提升自身的吸引力,激发地方淮剧发展的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刘金松.文化复兴[N].经济视点报,2006-12-28.
[2]萧忠伟.借用互联网平台弘扬发展地方戏曲[N].中国艺术报,2018-0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