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内核和实践路向

2020-11-30 09:20王莉丽
理论导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

摘 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新时代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和热点问题,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的目标指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所处的新的发展阶段、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提出的历史必然性因素。主体的内在动力、客观实践、远大理想三个层级构成了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内核。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核心内核凸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就要求我们在主体向度上,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中保障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在实践向度上,要在新时代劳动实践中推动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进展;在战略向度上,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构建中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样态;在价值向度上,要在“物的依赖性”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转化中指引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方向。

关键词: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主要矛盾;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0)10-0016-08

基金项目: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马克思实践观研究”(XJ107622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莉丽(1992-),女,新疆阿克苏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根植于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历史跃迁,具有历史必然性,是合乎我国社会发展的应然走向。新时代,深入考量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内核和实践路向对于真正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要深刻理解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提出的历史必然性,就必须将其置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所处的新的发展阶段以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层面来深入考量。

(一)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相契合

我们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围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一目标,对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作了准确把握和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对美好生活探索的开始,即建立先进的工业国从而满足人民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虽然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同时我国发展存在许多阻碍,例如经济落后、生产力基础薄弱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民群众客观需要的满足。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抓紧时机和机遇加快建立先进的工业国,从而满足人民对于物质文化的需要。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快速发展的时期,其重点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征程,十一届六中全会党依据社会的深刻变革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判断,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历史阶段解决温饱问题,进而逐步走向小康社会。这一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完全符合當时我国社会的具体实际,其主要矛盾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这一科学认识也指导了当时的社会实践,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美好生活的深化和扩展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着重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是符合我国发展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时代,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生活的需要有了更广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公平与公正、民主与法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些需求推动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创造和憧憬。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取得伟大成就,但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这一主要矛盾严重制约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新时代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因素,从而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向往。

(二)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与我国所处的新的发展阶段内在关联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是和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内在关联的,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并没有改变。对于这个问题,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下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一方面,要看到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前后的统一。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之前和之后,我们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党的十三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按照这个历史判断,初级阶段可能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即很有可能会经历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再回到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就会发现,虽然我国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依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也就是说,我们依然处于这个历史阶段。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前后的区别。这就是要看到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前后的这两个初级阶段是分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一现实。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前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特征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发生了量变。例如,相对于以前,我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中又向前迈了关键性一步,又有了显著的一段量的积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必须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就不能找到实现美好生活的科学路径。

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这一科学结论是在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对比中得出的。在近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突飞猛进的事实,但也必须承认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仍然处在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大,在世界的排名中人均GDP一直是比较靠后的。例如, 201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折合约9770美元,这个数字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还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贫困人口迅速降减,贫困发生率也大幅下降。但是在现行的贫困标准下,到2018年底我国依然有1660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贫困标准依然处于国际贫困线之下,这就需要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3], “但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人均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更是同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3]也这就是说,既要看到70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也要看到现今依然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要坚持“两点论”,而最为重要的是要坚持“新时代”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这个“重点论”。

(三)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连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自始至终秉持着一个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即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共同富裕可以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坚实基础。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社会理想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在中国古代社会,智者先贤们就提出要追求大同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为无产阶级谋求一个富裕幸福的美好社会而奋斗。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摘编中明确提出“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4]。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入揭露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病和基本矛盾,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做了最强有力的经济学论证,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全部社会生产资料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的。毛泽东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大家共同富裕。”[5]邓小平将共同富裕提高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6]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时期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新时代,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达到共同体富裕的目标,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战略决策。其中,实现共同富裕最鲜明地体现在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思想中。打赢脱贫攻坚战意味着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步。同时,实现共同富裕将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基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全体人的存在状态就是“自由人联合体”,就是要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的远大奋斗目标。新时代,我们要实现的发展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建立在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属性。只有到未来的这个理想社会,人才能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实现真正的发展;也只有到那时,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解放。在实现最终目标的征程中,人是丰富成果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美好生活实现的价值取向是回归人本身,经济社会发展也是要最终实现人的发展。因此,要在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对人的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中保障两者实现有机统一。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内核

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享受者,同时还是追求自我需求实现的主体。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基准,要从主体的内在需要、主体的客观实践和主体的远大理想三个层面去深入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刻内涵。

(一)主体内在动力层面: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民物质精神需要满足的现实表达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主体内在需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质需要是人类存在和发展最基础的也是最根本的需要,精神需要可以在更高层级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互相补充、相互作用,二者共同促成主体的内在需要的满足。

物质需要的充足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从古至今,人类的一个最基本的需要,就是满足自身生存的物质生活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7]158在唯物史观中,物质生产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就今天而言,物质需求已经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原本意义上的物质需求已经被更高层次的物质需求所代替和超越了,即已经超越了仅仅为了生存所必须制造的物质需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总体小康,目前正在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精神需要的满足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精神生活,以物质生活为基础,但又高于物质生活,如果仅将美好生活需要局限于物质需要层面,就会太过偏颇和狭隘,也就不能将其称为真正的美好生活需要。马克思将精神放置在人的现实生活中进行考察,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7]151-152这体现了精神第二性、物质第一性,精神生活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基本原理。但同时,意识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它能够有效促进人的现实和物质生活的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逐步增长,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和创新性发展。因此,可以说,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是促进主体内在需要日益得到满足的重要条件和现实表达。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有赖于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作为坚实的基础。因此,推进人民群众物质、精神需要的满足依然是今后的重要任务。

(二)主体客观实践层面: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开拓创造

“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501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本质的解释,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截然不同,即不仅提出了正确的哲学物质观,而且引入了科学的实践观点。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改造着世界。因此,美好生活需要是通过广大劳动人民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超越以往的全部哲学根本原因就是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这种“实践转向”是马克思哲学的标志性特征,熔铸着马克思对哲学的深刻反思。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实践活动去理解人以及人生活的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的关系,在多样的关系中去把握实践。毛泽东认为,实践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列宁认为,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就是人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实践就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就是主体变革世界的活动或者探索性活动。毫无疑问,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在社会历史领域,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的红线就是实践,人也只有在不断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够生存和发展。

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是在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中得来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在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中,美好生活需要才能转变为现实。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9]这段话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之所以能够带领亿万人民群众实现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就是因为找到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奋勇前进的重要法宝,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亿万人民群众在伟大的创造实践中创造美好生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主体远大理想层面:美好生活需要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标旨归

美好生活是一种全面而自由的生活,美好生活同样也是人的各种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生活。如今,人民群众在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进程中朝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目标不断前进。从本质上来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

一方面,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新时代,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日益进步的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文明,人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方面的层级。首先,人要满足吃穿住行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其次,在满足第一层级的基本需要后,人们开始走向丰富精神文化需要的层级,这是一种高于物质生活需要的新层级,在这个意义上,人的价值和人生追求又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再次,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人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政治参与的权利,期望及时表达自身的政治诉求。除此之外,受到人的社会属性的规定,广大人民群众也要追求更好更多的社会福祉,需要活得更有价值和尊严。现如今,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每个人都希望有更加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健康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来说,所有的这些需要之间相互交叉融合、相辅相成、共同进步,而不是彼此孤立的、互相矛盾的。各个层面的需要构成了新时代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标准,只有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才能为未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打下基础。这也充分反映了只有实现一步步量的积累,才能在未来实现质的飞跃的科学原理。

另一方面,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目标指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未来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他们在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社会为推动社会进步所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批判,并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中找到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最终途径,即摒弃异化劳动、消灭私有制,摆脱对“物的依赖”、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8]189这就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了一个质的规定性。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为未来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描绘了一幅生动美好的图景,指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7]165

三、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路向

(一)主体向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保障美好生活新需求

毫无疑问,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的问题,就是一个事关根本立场和根本原则的问题。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守的党性原则和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0]4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才能确保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其一,坚持人民至上,为美好生活新需求奠定坚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7]411无产阶级的立场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无产阶级只有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进而起来革命,才有可能过上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才能为自己谋求一条最可靠的出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自始至终把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最大区别。习近平多次强调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牢牢抓住了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关切点,深刻阐明了新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原则,发展和创新了党的群众路线。因此,面对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的现状,必须继续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继续将人民的立场贯彻下去。

其二,紧紧依靠人民,为美好生活新需求提供根本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方面,要在确保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的地位中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坚实根基,同时也是最大的底气。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紧紧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党的一切工作必须确保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受侵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美好生活。另一方面,要在坚持人民民主中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要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宽和丰富民主渠道中继续坚持人民民主,在紧紧依靠人民群眾的基础上汇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伟力,进而为美好生活新需求提供可靠途径。

其三,不断造福人民,为美好生活新需求固牢政绩标准。新时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就必须固牢领导干部的政绩标准,不断造福广大人民群众。一方面,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毫无疑问,党和人民赋予了领导干部权力,领导干部就必须将手中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实事、谋利益。习近平曾指出:“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10]409-410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正确看待自己的岗位,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不贪图虚荣,不沉溺于虚名,要真正运用手中的权力为民造福。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真正关心群众所需,狠抓落实群众关心之事。在工作中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真正关心的现实问题,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为民造福的科学决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解决群众之所需,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坚实的保障。

其四,牢牢根植人民,为美好生活新需求凝聚强大力量。实现美好生活,就必须坚持明初心、知使命,和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和他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在实现伟大奋斗目标的征程中,用实际行动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牢牢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就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富民强国之路,才能在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不断前进和探索、勇于变革和创新。也只有牢牢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把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统一起来,才能够推动美好生活的真正实现。这既是新时代实现美好生活的新起点,也是推动美好生活前进的生长点。

(二)实践向度:在新时代劳动实践中推动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进展

美好生活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劳动实践,没有人的劳动活动,就无所谓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就更谈不上人的享受需要了。因此,无论何时,劳动都是人的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活动,只有积极投身到新时代的劳动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劳动是保障人类生存需要的基石。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就是劳动实践,也正是劳动实践保障了生产生活的最基本需要。人類想要生存和发展,想要满足需求,就必须依赖于劳动实践。只不过,在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在私有制条件和资本逻辑的支配下,劳动被异化了,人也违背了自己的真正本质,因而也就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原本自由自觉的快乐劳动转化为被强迫被压制的痛苦劳动,原本只有通过人类的这种“类”活动才能实现的美好生活化为泡影了,劳动原本的幸福属性完全消失了,丧失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链条中,这就在根本上切断、阻止甚至制约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而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劳动的性质才能够发生根本的转变,劳动才能作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真正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束缚。

每个人既是美好生活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因此,想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首先,要继续发展和推进新时代的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真正决定人类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次,要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广大劳动群众长期进行的生产实践不但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进工具、提高技术、积累经验、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提升,进而改变着整个社会历史的进程。社会主义的改革同样也是对社会关系的变革,也就是说社会改革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的一种类型。通过改革,可以巩固和维持那些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进而保障经济社会的正常高速运行。同时,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并进一步调整或变革那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最后,要在科学实验、教育实践、艺术实践以及医疗实践的活动中解决新时代的难题。科学实验、教育实践、艺术实践以及医疗实践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关联,只有对此高度重视,才能进一步推动美好生活尽早实现。

(三)战略向度: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样态

整个世界是命运与共的共同体,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构建实现美好生活的新样态。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团结协作。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世界的历史”,伴随着人类的交往日益密切,历史必将转化为世界历史。在世界历史中,整个人类社会是休戚与共的,整个人类的命运也是紧密相连的。想要真正实现整个人类意义上的美好生活,必定离不开全球的团结合作,因此,从外部样态把握新时代美好生活至关重要。具体说来,一方面,全球化时代给人类追求美好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性机遇。世界各国在金融、贸易、科学技术、生态、卫生以及安全层面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一国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然要和其他国家沟通和交往,进而达到互惠互利以及共赢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人类只有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为未来真正实现美好生活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时代人类追求美好生活也存在巨大的挑战。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一国发生经济或其他领域的变动就很可能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外部世界的不可控、不可测性会给整个人类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同时,诸多世界性难题也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道阻碍。例如,重大疾病问题、生态问题、难民问题、局部的战争冲突问题、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问题等,都是阻碍人类实现美好生活的制约性因素。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必将进一步加快世界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那么人类的美好愿景也就不能顺利实现。因此,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习近平审时度势,以宽广的政治视野和卓越的政治领导能力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出要共同应对机遇与挑战,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同时,还应在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中推进美好生活的构建。世界各国人民心中都怀有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可以说,实现美好生活是整个人类的梦想。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国命运又紧密相连,因而加快世界各国对话协商意义重大。只有在公平公正的对话协商中,才能实现交流沟通,加快各国的发展;共建共享充分展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价值情怀,体现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成果的开阔胸怀;合作共赢是世界各国想要谋求发展的必经途径,只有在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赢的良好效果;促进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强交流互鉴,世界因交流而丰富多彩,文化因交流而异彩纷呈,想要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交流互鉴;绿色低碳是新时期人们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新型理念,世界各国不应再囿于传统的发展模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一片美丽的生存空间。唯有如此,才能促进世界各国的人民朝着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前进。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倡导世界各国主动参与到世界历史的进程里,展现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战略向度和世界意蕴,高度契合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要求,这是中国对人类文明走向的最基本判断和价值追求,标志着中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责任担当和理论自觉,对推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实现人类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愿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四)价值向度:在“物的依赖性”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转化中指引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方向

人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片面畸形的发展,而马克思正是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矛盾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三个阶段,推动广大人民群众朝着更美好的生活前进,成为全面而自由的人,进而实现人真正的价值旨归。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包含着“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底蕴。毫无疑问,人的需要、人的发展是贯穿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核心要素,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就是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最高目标。新时代实现美好生活需要、保障人的发展就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是在这个特定阶段的前进方向。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的梦想,中国人民梦想的实现能够有力推动和促进整个人类梦想的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致力于在新的歷史时代,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的需要,逐步在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实现“人”的真正发展。这也就是说,新时代发展的目标旨归就是要实现人的真正进步及人的积极向好发展。未来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正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是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因此,站在人类的宏伟目标的价值旨归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人的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实现未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也可以说,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就是朝着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迈进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类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实现由“物的依赖性”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转化。在传统的、原始的和封建的自然经济的社会形态下表现出来的关系就是人对人的依赖,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社会就是人对物的依赖,能够实现真正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就是未来以产品经济为特征的共产主义社会。毫无疑问,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认识而发展起来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这里的“复归”,不是简单的像人的最初本质那样在抽象的逻辑层面的“复归”,也不是单向的线性“复归”,而是在现实的实践中真正实现人的最高本质和人的最积极的发展。事实上,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早已摆脱人对人的依赖的第一个层级,正处在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第二个层级。因此,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有美好生活的权力,真正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就必须加快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摆脱只关注和重视以物为依赖关系的现状,进而实现更高需求的层级,即尽早达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就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的运用和全面的发展,个人的全部力量、素质、潜能以及智慧都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运用和发展,进而最终在解放全人类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人自身的解放。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是契合人民群众真切需要、体现时代潮流和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既不能忘却了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也不能空想幻想,脱离现实根基,而要将远大的理想和现阶段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83.

[2]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39.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1,12,7,3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39.

[5]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小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20 (10)∶4.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变的六重经济含义
精准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坚持辩证思维准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性理论创新
聚焦着力点 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认识新时代 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