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文明

2020-11-30 08:59维舟
南风窗 2020年24期
关键词:修车铺消费主义废弃物

维舟

家里的老自行车已锈迹斑斑,推到修车铺找师傅看了下,他说,内外胎都已经磨损了,建议全部检修更换,得要75元。这个报价让我吃了一惊,脱口而出:“那我还不如买辆新车呢。”这辆旧车修车铺可以回收,但只值5元。当初是在超市里花419元买的,加上39元的锁、29元的车篮,两次后座又花了100多元,总计约600元,算下来相当于每年100多元—虽然这点钱微不足道,这辆车我骑了五年半,其实还是有点感情的。

在我小时候,自行车可算是家里的稀罕物事。我爸妈1976年结婚,当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是结婚时的“三大件”。爸爸对他那辆“永久”自行车的珍惜,按我妈的戏谑,简直超过家庭成员。恐怕现在大部分家用轿车都难以享受这种待遇—它很少受风吹日晒,万一雨天沾了泥,那回家更是非仔细擦洗不可。这辆车他足足骑了十多年,在好多年里都光洁如新。这并不只是我家如此,几乎是一代人的记忆。北京一位妇女赵湘源就是因为攒下来的东西都舍不得扔掉,以至于家里堆满了杂物,她的儿子、当代艺术家宋冬为此曾将这山积在家的物件以“物尽其用”为名整理展出,让观看了这一展览的许多人都默默流下了眼泪。

并不奇怪,在经历过这些的父辈眼里看来,我们这一代的很多做法与其说是“消费”,不如说是“浪费”。我自己也读过很多社会学理论,印象尤其深的是齐格蒙特·鲍曼抨击说现代工业文明是一种“废弃物文明”,有意制造得不那么坚固耐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不断地弃旧换新,从而有足够的需求推动生产进行下去—但这随之又造成了弥漫于社会的消费主义、物质第一,以及难以处理的大量垃圾。这些观点的潜在影响让我有意无意中偏向一种道德立场—消费主义是欲望泛滥的结果,而应对当下的环境灾难负责。但修车的经历却在无意中启发了我从另一个视角看待问题:人们之所以倾向于弃旧换新,与其说是因为欲求过度,倒不如说是经济理性的必然结果。在我父母那个时代,物品很昂贵,而劳动力成本却很低廉。70年代末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需要200元,而我父亲的月工资只有33元,这需要他不吃不喝整整半年才能买上。这样一种社会形态,势必是“物尽其用”,注重循环再利用的。

在中国,消费主义还是近二十多年来才在发达城市逐渐显现的新现象,年轻一代确实更大手大脚、也更容易喜新厌旧。这当然是因为人们日子好过了,但却未必是因为道德败坏了,倒不如说是因为一个简单的经济学原因: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制成品相比起收入日益低廉,而与此同时,人力成本却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修补已逐渐变得“还不如买个新的”合算了。像这样的社会结构性变迁,单靠个人“忆苦思甜”是无法对抗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哪种文化、哪个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能对此免疫。也只有到了此时,全社会才会逐渐兴起一种新的意识,认识到我们必须在垃圾吞没我们之前,找到循环再利用的办法—但此时循环再利用已经不是为了节儉耐用了,而是出于一种对环境和子孙后代的责任心。毫无疑问,要解决“废弃物文明”带来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反思现有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和随之而来的理念,但对一个尚未真正富裕的社会来说,想要人们多付出经济成本去过一种更“环保”的生活,很可能对大多数人没有太大吸引力。在这方面,顺应经济学逻辑,由国家对制造业设定环保的基本生产标准、鼓励绿色经济、使循环再利用成为有利可图的产业,恐怕才是更有效的。这并不是推卸普通消费者的责任,而只是人性的基本现实:如果一件事有利,那么让人们接受要容易得多了。

猜你喜欢
修车铺消费主义废弃物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Film review:WALL·E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创刊十周年征文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女士专享的修车铺
女士专享修车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