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园区”建设:园区跨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2020-11-30 09:00胡先杰刘玉栋姜玲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高新区

胡先杰 刘玉栋 姜玲

摘 要:“伙伴园区”的实质是不同园区之间形成的一种跨区域合作关系。结合“伙伴园区”建设的国内实践,以南京市为例,详细阐述了“伙伴园区”建设的背景、逻辑和模式,明确了“伙伴园区”建设的协同逻辑主要是以利益诱导、政府推动、资源约束、市场驱動为主的动力机制和以产业协同、功能协同、服务协同、品牌协同为主的协同目标,建设的现实路径主要包括园区共建、品牌共享和政策扶持等多种形式。最后,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管理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新区 伙伴园区 协同发展

一、“伙伴园区”一词的提出

2018年12月,南京市印发《南京市推进高新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宁委发〔2018〕44号),提出设立一系列“伙伴园区”,探索建立“科技孵化在城区、产业转移在郊区”的跨区域联动发展模式,这是“伙伴园区”一词首次在地方政策文件内容表述中出现。2019年1月27日,在召开的建设“长三角创新圈”专家研讨会上,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地专家建议,要在沿线产业关联度高的园区间建立“伙伴园区”[1],这意味着“伙伴园区”这一理念正在进入公众视野。那么,到底什么是“伙伴园区”?应该如何建立“伙伴园区”?这些问题亟待得到进一步地解答。为此,笔者以“伙伴园区”一词为篇名,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后发现,仅能够得到2篇中文文献[2]-[3],且文献主题内容发散、发表时间较早,对于人们充分理解“伙伴园区”理念的内涵本质并无有效参考价值,相关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一步梳理后发现,与“伙伴园区”语义最为相近的常用词为“合作园区”,其作为区域间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手段,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单从字面意思理解来看,“合作”一词更多是指园区与园区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而“伙伴”一词更多是指两个或多个园区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开展某种活动;相较而言,“伙伴园区”所形成的这种互助合作关系,是在“合作园区”互助共赢、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更加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征。这种理解尽管可以较好地表达“伙伴”一词的内涵,但并不能清晰地阐释推动这种互助关系形成背后的目的或动机。因此,从深层次意义来看,“伙伴园区”应该更多的是指两个或多个有共建合作基础或意愿的园区,在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的指导下,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下,为实现合作共赢、协调发展和促进产业梯度转移而开展的一种跨区域经济合作关系[4],更加注重构建园区间共同推动创新、共同培育产业、共同享受利益的良好机制。

二、“伙伴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理论上,“伙伴园区”所形成的这种跨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实质反映地是不同区域主体间协调配置资源要素的手段,与之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区域一体化、新经济增长以及地理经济学等,其中联系最为紧密的理论则是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目前,学者们已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做出了不尽相同、各有侧重的理解和解读,可以概括为4种观点:一是发展过程论,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随着不同区域间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及互动发展得愈发深化,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由非均衡发展到相对均衡、动态协调发展的转变过程[5];二是发展状态论,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不同区域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的特点,形成合理的分工,同时在政府的调控下,保持区域之间的发展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持和谐发展下的状态[6];三是发展机制论,其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相互对外开放条件下,不同区域间形成的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所具有的内在稳定运行机制[7];四是发展模式论,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种既不同于均衡发展,也不同于非均衡发展,保持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达到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8]。综合而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具有鲜明的指向性特征:一是强调效率与公平兼顾;二是强调适度倾斜和重点发展;三是强调优势互补;四是强调共同发展。尽管如此,在现实实践中,由于受到复杂多元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会以许多不同的合作形式出现。因此,这就需要在相关理论指导下,从不同视角出发构建“伙伴园区”建设的理论合作模式框架(见表1),以便在实践过程中用作参考和借鉴。

三、“伙伴园区”建设的实践图景

目前,尽管“伙伴园区”这一理念尚未得到广泛普及,但国内一些城市在促进园区跨区域合作方面早有相关探索实践,已积累了一些有益做法和经验[5]-[7]。考虑到“伙伴园区”一词的首次采用是源于南京市的政府文件,这里主要结合南京市推进“伙伴园区”建设的具体实践来展开相关论述。

(一)南京市“伙伴园区”建设的背景

早在2017年11月,南京市就已发布《南京市科技园区整合设立工作方案》,把全市原有的83个科技园区整合设立成15个高新园区,其目的和初衷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市创新资源要素在园区集聚发展,形成集聚发展效应。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基础不同,整合设立的15个高新园区仍然存在行政级别(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之间的“层级差异”、所在区域(主城区和远郊区)之间的“空间差异”和产业类别之间的“结构差异”等情况,一定程度造成各园区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多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有效的发展合力。在此背景下,南京市继而提出建立一系列“伙伴园区”,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在园区间自由流动、互补共享,进而形成“科技孵化在城区、产业转移在郊区”的跨区域联动发展模式。

(二)南京市“伙伴园区”建设的逻辑

截至2019年底,南京市15个高新园区中已有12个高新园区完成“伙伴园区”关系签约,签约园区数量占比达到80%,基本形成覆盖全市范围的“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助合作伙伴关系。从已结对的“伙伴园区”合作基础来看,具有主体多元化、资源互补性的显著特征。例如,有些园区是国家级高新区,有些园区只是市级高新区,双方合作在于园区主导产业相近,可以加强品牌联合,共同培育产业,打造相关产业创新集群;有些主城高新区缺的是土地,有些远郊高新区缺的则是配套,双方合作在于可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打破边界效应;有些园区产业类别主要是以工业为主,有些园区产业类别主要是以服务业为主,双方合作可以深入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跨区域落地、存续企业跨区域转型、先进制造业总部企业跨区域基地建设等。这些特征的存在,也从侧面表明了支持推进“伙伴园区”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南京市“伙伴园区”建设的模式

从南京市“伙伴园区”建设的具体实践来看,园区间的合作模式主要体现为双向发展飞地经济、共建海外创新中心、推进产业生态圈合作等形式(见图1)。1.双向发展飞地经济。该模式是园区跨区域合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和经济协调发展。根据调研信息显示,一家在电影放映机械设备研发生产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有意落户南京高新区(建邺园),需要大面积的生产空间,但该园难以满足它的需求。针对这一主城园区缺土地、远郊园区缺配套的现实矛盾,建邺园与南京高新区(溧水园)完成“伙伴园区”结对,共同打造“建邺区经济飞地、溧水区科创飞地”,双方立足自身优势通力合作,推动两个园区的联动高质量发展。2.共建海外创新中心。2019年,南京市印发《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宁委发〔2019〕1号),明确提出加强国际化发展,鼓励高新园区在“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结伴而行,大胆实践。目前,全市已挂牌成立19个“南京海外协同创新中心”。其中,南京高新区(秦淮园)的主导产业是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南京高新区(六合园)的主导产业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和新材料,双方主导产业方向既有关联又有错位,通过建立“伙伴园区”关系,双方共同打造海外创新中心,共享海外创新资源,助推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先进技术转化、产业项目招引、离岸孵化器建设等相关工作。3.推进产业生态圈合作。产业生态圈是指某种(些)产业在某个(些)地域范围内业已形成(或按规划将要形成)的以某(些)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8]。为此,南京市积极鼓励主导产业相同或相近的伙伴园区,着力布局和集聚一批同类产业方向的上下游企业。例如,南京高新区(新港国家高新园)将与溧水园合作打造激光产业创新集群,与南京高新区(栖霞园)合作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群;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将与南京高新区(浦口园)合作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集群,与六合园合作打造新材料产业创新集群。

四、“伙伴园区”建设的可持续性:协同逻辑与多元路径

(一)“伙伴园区”建设的协同逻辑

结合南京市“伙伴园区”建设的具体实践可以看到,推进“伙伴园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加强不同园区间的工作互动与交流合作,消除行政、地域、产业等壁垒,推动园区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从更大范围来看,随着我国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入,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区域间社会经济的联系也愈发频繁,以“伙伴园区”为主要形式的跨区域合作模式势必将逐渐成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各地区在推进“伙伴园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应该更加强调不同园区间的协同发展目标和协同动力机制,这也是“伙伴园区”理念提出的内在协同逻辑。1.在协同目标方面,不同园区主体之间的协同发展目标基本可以概括为产业协同、功能协同、服务协同和品牌协同4种类型[9],其中,产业协同是指不同园区结合自身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等,通过促进资源多向流动和竞争优势互补,形成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功能协同是指园区主体的科技研发、创业孵化、资源集聚、辐射带动、产业化、城市化等功能与园区实际有机结合,在整个地方创新网络系统内进行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实现园区功能错位和功能互补;服务协同是指在地方创新网络系统中,多个园区主体基于综合服务提供而产生的协同;品牌协同是指知名度较高、品牌附加值较高的园区与知名度较低的园区围绕品牌联合所实现的协同。2.在协同动力方面,不同园区主体之间的协同发展动力机制大致可以概括为利益诱导机制、政府推动机制、资源约束机制、市场驱动机制4种类型[10]-[11],其中,利益诱导机制是指园区各主体进行跨区域合作的前提是可以实现利益共赢;政府推动机制是指在政府统筹协调、推动下,不同园区为形成资源共享、缩小区域差距、实现联动发展而进行的跨区域合作;资源约束机制是指园区为突破企业加速扩张、可用空间资源有限的瓶颈而进行的外部区域拓展;市场驱动机制是指由市场竞争、协作以及市场需求吸引而促使不同园区各主体自主开展跨区域经济合作。

(二)“伙伴园区”建设的多元路径

不难看出,在明确了“伙伴园区”建设的初衷目标和动力来源后,要想保证“伙伴园区”建设取得实效,必然要选择适当的园区合作模式作为推进建设的现实路径(见图2)。1.路径一:园区共建,即由两个或多个有意向的园区共同发起建设新的园区,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整合相关资源,放大发展优势。例如,在发展初期,苏州工业园区仅仅是新加坡软件产业转移的载体,但随着园区共建进程的深入,新加坡的发展轨迹在园区渗透、延伸方面产生了深远的示范性效应,园区一方面高水平“引进来”,大力推进择商选资,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另一方面高水平“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园区模式成功在中白(白俄罗斯)、中阿(阿联酋)、中哈(哈萨克斯坦)等合作项目上辐射推广。2.路径二:品牌共享,即由其中某个园区借助另一个园区的品牌效应来建设发展,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后进园区能够增强园区品牌代理的比较竞争能力,加速发展进程。例如,由北京中关村在外地设立的首个科技产业园区——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其依托“中关村”在品牌、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挥所在地区位交通便利、配套功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特点,着力打造為“五园一区”,起到了良好效果[6]。3.路径三:政策扶持,即在有关专项政策扶持下开展园区建设,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很好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来促进相对落后地区园区的建设发展。例如,借助京蒙-对口帮扶政策,北京中关村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经开区共同规划建设了乌兰察布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园区不仅可以更多得承接北京大数据及相关产业的转移和外溢,又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为京津地区用户提供数据支持和服务,实现快速发展[7]。综合而言,各地区在推进“伙伴园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在沿着“协同动力激发→协同模式选择→协同目标实现”这一基本现实路径的基础上,更加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通过多元化的模式选择来推动“伙伴园区”建设取得实效。

五、推进“伙伴园区”建设的政策启示

综合而言,“伙伴园区”建设的核心目标即要形成一种有效的跨区域合作模式,实现区域资源互补、协同发展,其中科学的运行机制是保证“伙伴园区”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推进“伙伴园区”建设的过程中,得到几点政策启示: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着力健全完善“伙伴园区”建设的组织管理架构,对目标任务、合作领域、落实措施等做出明确部署和安排,制定支持“伙伴园区”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及重大问题解决机制。二是要健全管理协同,优化运转机制,在“伙伴园区”间建立常态化的议事协调机制,加强协调对接,及时研究解决园区建设、项目引进和运营管理中的问题;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和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按照市场化原则和方式开展“伙伴园区”合作。三是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协同创新的功能平台,根据“伙伴园区”各成员的功能定位,加快推进以“伙伴园区”为核心的生产网络形成和发展,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加快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庆.人才柔性流动共建“伙伴园区[N].南京日报,2019-1-29(A02).

[2]朱静贤.为园区发展开拓新伙伴[J].纺织服装周刊,2008(42).

[3]梁世翔,沈国华.基于D-S证据理论的物流园区协同伙伴的选择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01).

[4]丁胡送,吴福象,王新新.泛长三角城市群产业转移中的异地产业园区合作机制及模式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06).

[5]张可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方向[J].创新,2007(02).

[6]厉敏萍,曾光.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综述[J].经济体系改革,2012(06).

[7]蒋清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95(06).

[8]高志刚.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及研究前沿[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01).

[9]曹阳,王亮.区域合作模式与类型的分析框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05).

[10]易兵,陈琛.武汉大都市区“飞地经济”发展现状及战略研究[J].管理观察,2019(01).

[11]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溧阳开园[Z].人民网,2013-12-19.

[12]李哲,吴笛.华北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合作机制的研究[C].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议论文集,2013(11).

[13]雷健.现代智慧产业园区“生态圈”构建[J].城市开发,2019(11).

[14]边慧夏.科技园区地方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市P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15]蒋海军.科技园区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研究——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03).

[16]蘇文松,方创琳.京津冀城市群高科技园区协同发展动力机制与合作共建模式[J].地理科学进展,2016(06).

〔本文系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和运行绩效研究”(项目编号:201901005)阶段性成果〕

(胡先杰、刘玉栋、姜玲,南京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高新区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你好,高新区(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