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晨
犹太人自诺曼征服便进入了英国, 威廉一世将犹太人从里昂带到了伦敦。 “截至1194 年保存犹太人借据的箱子即约柜的数量表明, 他们定居在27 个英国城市。”①S. H. Rigby, English Society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 Class, Status and Gender,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5, pp.284-285.然而随着犹太人事业的扩张和在英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他们作为一种异教徒和外来群体, 受到了来自英国社会的排斥。 血祭诽谤是中世纪英国历史上重要的反犹事件。 当时的教会以及普通民众, 指控犹太人在逾越节①犹太人最重要的朝圣节日。 源于圣经«出埃及记», 以纪念先祖由埃及为奴之家被解救出来, 节日一般为7 天, 在此期间, 禁止出售和食用发酵食品,食物以无酵饼和其他具有特别象征意义的为主。前夕杀害基督教小孩以从事宗教活动。②历史学者徐新指出: “所谓的血祭诽谤实际上是一项专门针对犹太人发出的指控, 它以谎言的方式诬告犹太人出于宗教目的, 特别是为了获得进行逾越节和其他犹太礼仪所必需的血水, 秘密谋杀非犹太人, 尤其是以基督教男童为谋杀对象。”徐新: «反犹主义解析», 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 第91 页。这一在反犹主义驱使下爆发的血祭指控曾经一度引起在英聚居的犹太人的极大恐惧。
一般认为中世纪英国可考证的首例血祭诽谤案件发生在英格兰的诺里奇市(Norwich), 受害者为 12 岁的威廉(William)。③复活节的前一天, 人们在普索伍德(Thorpe Wood)发现了12 岁男孩威廉的尸体。 几周后, 在教区主教会议上, 男孩的叔叔, 牧师戈德·温特(Gold Winter)公开指责犹太人谋杀了他的侄子。12—13 世纪随着教会势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英国的“反犹主义”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对犹太人的血祭指控也随之增加。④据记载, 从1066—1290 年摩玛发生了多次针对犹太人的血祭诽谤事件,其中可证实发生在林肯郡、 诺里奇、 伦敦等地区便有七起之多。 1168 年, 人们将男孩哈罗德(Harold)的失踪归因于犹太人的诡计。 1181 年, 在伯里圣埃德蒙兹(Bury Edmunds), 小男孩罗伯特(Robert)因类似的事情被尊为殉道者。 此外,影响较大当属1255 年夏天发生在林肯郡(Lincoln)的小休案。 一名叫做休(Hugh)的孩子的失踪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因为有人表示曾经看到休在失踪前和几名犹太儿童在一起玩耍, 这使人们不自觉将其与之前发生的一系列血祭诽谤事件相联系。这些血祭诽谤事件的不断发生, 加剧了民众对犹太人的排斥和恐惧。 在他们看来, 犹太人甚至是没有人性的撒旦帮手。 反犹主义不断高涨, 直至1290 年爱德华一世驱逐犹太人, 犹太人在英国领土上的活动从此中断。
然而, 这一指控却无法在社会现实中得到真实佐证。 希伯来圣经中便有关于犹太人与血的规定。⑤详见«利未记»3: 17, 耶和华曾对以色列人说, 在你们一切的住处, 脂油和血, 都不可吃, 这要成为你们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在犹太人心中, 希伯来圣经不仅仅是一种宗教经文, 更是一种对日常行为的规范律令。 因此不难得出结论, 一名虔诚的犹太人是不可能食用血液的, 更不会在宗教仪式中从事与血液相关的活动。 那么, 在中世纪的英国为何会出现针对犹太人的血祭诽谤宗教案件?
海外学界有关英国中世纪血祭诽谤事件的研究较为丰富, 特别是对相关原因的考察。 最早可追溯到12 世纪蒙茅斯的教士托马斯(Thomas of Monmouth)所著«诺维奇威廉的生平及其神迹»(The Life and Miracles of St.William of Norwich),①托马斯该书在 19 世纪被重新进行整理编辑, 正式出版。 Augustus Jessopp and Montague Rhodes James, The Life and Miracles of St. William of Norwich by Thomas of Monmou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896.其中对1144 年诺里奇威廉案的详细记录为后世开创了研究的先端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随着对反犹主义的反思, 以英国作为主要的研究阵地, 学界掀起了对血祭诽谤事件研究的高潮, 论著层出不穷。 1991年阿兰·邓迪思(Alan Dundes)出版论文集«血祭诽谤传说——反犹太民间文学案例集»(The Blood Libel Legend,A Casebook in Anti-Semitic Folklore),②Alan Dundes, The Blood Libel Legend, A Casebook in Anti-Semitic Folklore,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1.主要从民俗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血祭诽谤事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 即血祭诽谤实际上是中世纪的一种邪恶的民间传说, 这种“指控”是虚假的, 但是囿于宗教和政治影响, 人们将基督徒失踪案和犹太蔑视谋杀基督的民间传说相结合, 将所谓的圣徒神迹和基督教神话相结合, 进一步加剧了血祭诽谤的传播。 其后赫尔曼·L. 斯特拉克(Hermann L. Strack)重新分析和思考了血祭诽谤事件, 其著作«犹太人与牲人祭——人之血与犹太仪式» (The Jew and Human Sacrifice:Human Blood and Jewish Ritual)③Hermann L. Strack, The Jew and Human Sacrifice: Human Blood and Jewish Ritual, London: Forgotten Books Press, 2009.对在复活节期间所谓使用基督徒血液的宗教仪式进行记录和研究, 致力于谴责这一毫无理性的控告, 作者指出这种指控是伴随着人们对犹太人的宗教偏见和迷信而存在的。 汉娜·约翰逊(Hannah R. Johnson)在2012 年出版的«血祭诽谤: 犹太历史中的宗教谋杀指控»(Blood Libel:The Ritual MurderAccusation at the Limit of Jewish History)①Hannah R. Johnson, Blood Libel: The Ritual Murder Accusation at the Limit of Jewish History,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2.不仅仅对血祭诽谤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性分析, 更立足于现实社会, 将中世纪的血祭诽谤和现今的反犹现象相结合, 拓展了中世纪英国血祭诽谤案件的深度和广度, 即中世纪的血祭诽谤是基督徒基于种族和宗教排斥下产生的一种“犹太恐惧症”。
相比之下, 国内的研究总体来说起步较晚。 最初涉及的是徐新在2015 年出版的«反犹主义: 历史与现状»②徐新: «反犹主义: 历史与现状», 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 其中专门有一个章节就血祭诽谤事件进行分析。一书, 从教会、 民众和国家当政者角度出发进行考察, 认为是教会的宗教利益取向以及长久以来存在的迷信思想推动了血祭诽谤的发展, 在这背后其实主要的当政者是反对该指控并且保护犹太人的, 但尽管如此, 也还是很难阻止诽谤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莫玉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1066—1290 年中世纪英国犹太人研究»③莫玉梅: «1066—1290 年中世纪英国犹太人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年。中的第三章第二节将血祭诽谤和反犹主义相结合进一步进行论述, 认为血祭诽谤是建立在反犹主义上的虚假指控。 关于血祭诽谤事件的专题型论文, 国内目前可知的是南京大学王烨的硕士学位论文«中世纪英国血祭诽谤现象研究», 该文认为是宗教分歧、 社会隔阂以及身份归属等种种原因造成了民众对犹太人的误解以及诽谤事件的进一步膨胀。④王烨: «中世纪英国血祭诽谤现象研究», 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年。
上述论著对血祭诽谤的分析主要是从经济、 政治和宗教等方面出发, 大多将血祭诽谤的错误归罪于教会的宗教偏见, 而忽视了教会、王室等群体看待血祭诽谤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民众、 犹太改宗者对血祭诽谤事件的推动作用, 从而导致分析较为单一以及研究群体较为局限等问题。 因此, 本文重点在于探讨当时反犹的社会环境下, 不同社会群体是出于怎样的原因以及他们是如何将英国血祭诽谤事件推向高潮的。 通过考察参与诽谤事件的社会群体, 特别是民众在其中的作用,以期更好地展现出历史背景下的“庶民的历史”①“庶民的历史”主张摒弃传统的精英话语权, 属于后殖民史学范畴。。
在血祭诽谤事件的研究中, 学者往往会把罪责归因于教会的宗教打击。 不过教会内部对于犹太人的态度也十分复杂, 不同态度的教会人士对血祭诽谤事件的推动作用更是不尽相同。②罗马教廷关于这种对犹太人的指控是持怀疑态度的, 1272 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世甚至颁布教令, 表明基督徒对犹太人的指控是错误的, 并且斥责了血祭诽谤的现象。 但此部分内容不甚涉及中世纪英国本土血祭诽谤的发展, 因而在正文中不过多赘述。
在血祭诽谤事件的整体发展中, 地方教会应负有最主要的责任,他们也是整个事件推波助澜的主体力量。 中世纪英国犹太人和教会有着密切的金钱往来。 就林肯郡来看, 该地方教会曾经向犹太人艾伦(Alan)借贷以修建彼得格勒大教堂和修道院。③塞西尔·罗斯: «简明犹太民族史», 黄福武、 王丽丽译,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第 243 页。为此, 当地教会欠下了犹太人一大笔借款。 在1255 年林肯郡小休案发生后, 世俗法官还未做出有关小休意外死亡原因的判断, 此时林肯郡的主教却断然宣称是犹太人出于宗教原因杀死了小休, 并将小休封为圣徒迎回教堂。 教会这么急切断言犹太人的罪过, 是因为他们可以借此抹去和犹太人的经济账款, 从而避免还款。④Alan Dundes, The Blood Libel Legend, A Casebook in Anti-Semitic Folklore,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1, p.51.
1181 年圣罗伯特案件发生时, 伯里圣埃德蒙修道院陷入和犹太社区的债务深渊, 这主要是由于院长的赤字管理导致的。 仪式谋杀指控是在修道院院长和他的继任者参孙(Samson)执政期间提出的, 目的就是获取犹太人的资金以解决当时的财政问题, 包括1190 年对当地犹太人的驱逐, 他们占有了犹太人的可移动财产、 房屋和土地。①Lisa Lampert, The Once and Future Jew: The Croxton Play of the Sacrament, Little Robert of Bury and Historical Memory, Jewish History, 2001, 15(3), p.238.
11—13 世纪时, 在中世纪英国王权不断强化的过程中, 地方教会也在和王权进行着斗争, 因而出现了一种不同于欧洲大陆的政治宗教现象——普遍存在的地方教会和英格兰封建王权成为两股相互牵制的力量。②英格兰王权大力扶持地方教会的发展, 教会因而成为王权坚定的政治盟友和支持者。 同时英格兰王权却试图削弱地方教会的宗教势力而教会则试图不断发展世俗权力, 两者关系此消彼长。同时这种斗争状态也影响了地方教会对待当地犹太人的公正态度。 在1144 年诺里奇威廉案中, 诺里奇主教埃弗拉德(Everard)坚持召集犹太人出席宗教法庭三次, 犹太人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并向司法官约翰(John)求助。 约翰保护犹太人以免他们出现在宗教会议上, 随后通过他的仆人向主教发出通知, 声明他(即主教)与犹太人没有任何关系, 在国王缺席的情况下, 犹太人不应该对基督徒的这些声明作出任何回应。③Augustus Jessopp and Montague Rhodes James, The Life and Miracles of St.William of Norwich by Thomas of Monmou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896, pp.143-147. 按照中世纪英国国家法律规定, 教会和犹太人没有直接的政治联系, 犹太人受国王行政管辖权管制, 同时在发生争议时, 犹太人在没有国王命令时, 是不用对宗教控诉做出回应的。但主教却和教会学者通知约翰, 他不应该保护犹太人免受上帝的惩罚, 并且应向犹太人发出判决通知: 既然犹太人对上帝和基督徒的法律有明显的愤怒, 那么应该通过严格的教会正义进行审判。 教会这样的做法激怒了约翰, 他将犹太人保护在城堡之中, 直到他们的安全得到皇家法令的明确保证。④John M. McCulloh, Jewish Ritual Murder, William of Norwich, Thomas of Monmouth, and the Early Dissemination of the Myth, Speculum, 1997, 72(3),p.735.
事实上, 在第一次宗教会议结束后, 教会对约翰表明, 要对犹太人进行强制判决。 尽管犹太人受到了约翰郡长的政治保护, 但是圣潘克拉斯的院长艾马(Aimar, Prior of St Pancras)以及其他宗教学者一致认为基督教的法律受到了侮辱, 应该立即以严格的手段来进行辩护,教会通知约翰, 告知他不应该保护犹太人, 否则他们将一同被消灭。①Augustus Jessopp and Montague Rhodes James, The Life and Miracles of St.William of Norwich by Thomas of Monmou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896, p.164.很明显, 在这次审判中, 神职人员和主教试图让犹太人在主教会议开始之前回应指控, 他们将宗教的权威横架在国王行政权之上显然是对王权的蔑视, 不顾国王敕令而对宗教“正义”坚决维护, 证明这场战斗不仅仅是在犹太人和诺里奇的基督徒之间, 更是王权和教权之间的权威争夺。
同时在中世纪的英国, 教士对血祭诽谤事件的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来自蒙茅斯的托马斯修士。 在对威廉案件的好奇驱使之下, 他于1150 年左右来到诺里奇市, 了解被尊为殉道的圣徒威廉的神迹, 并在12 世纪后期于诺维奇修道院内完成圣威廉传记。②托马斯将他的传记分为7 个部分, 在前两个章节中他详细介绍了威廉谋杀案以及大量的相关证据, 证明犹太人犯下了杀死威廉的死罪, 后5 个章节描述威廉死后发生的神迹以表明将其视为圣徒的决定是正确的。该书自问世以来便迅速传播, 首先是在英格兰, 然后是法国及其他地方, 引起了民众对犹太人的极大愤怒。 它的传播产生了两种影响: 其一, 威廉事件被广为人知; 其二, 越来越多被谋杀的儿童被认定为仪式犯罪的受害者, 而这对犹太人更具威胁性。 同时蒙茅斯的托马斯作为涉及仪式谋杀指控案件详细叙述的第一作者, 被视为基督教犹太人关系史上的关键人物。
加文·朗缪尔在1984 年发表的文章中, 对托马斯在血祭诽谤案件发展中的角色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他将托马斯称为“仪式谋杀的探测器”③Gavin I. Langmuir, Thomas of Monmouth: Detector of Ritual Murder,Speculum, 1984, 59(4), p.11.。 这意味着朗缪尔不仅将其视为记录者, 更将托马斯看作一位发明者: 诺里奇的威廉是被犹太人钉在十字架上的。 朗缪尔表示:“就我们来说, 托马斯创造了这一指控。 他直到1149 年才获得了他的故事的所有元素, 并且在1150 年写了第一册, 我们肯定的是犹太人通过钉十字架谋杀基督徒的幻想, 是由托马斯的蒙茅斯大约于1150年创造的。”①Gavin I. Langmuir, Thomas of Monmouth: Detector of Ritual Murder,Speculum, 1984, 59(4), p.24.事实上, 无论托马斯叙写的圣威廉传是否合理, 以及托马斯出于何种目的,②关于托马斯记录1144 年英国威廉案的目的, 或许是站在一个宗教相异的立场上; 或许是因为一种无法言说的经济利益, 如果托马斯说服人们相信实际发生过这件事, 威廉这个男孩就可以被称为圣人, 一群朝圣者就会想要去参拜他的神社并留下祭品, 而同时托马斯本人也将获得收入和声望。其都真实地推动了血祭诽谤在中世纪英国的发展, 增强了其中的可信度。
同时在案件进展中推动血祭诽谤发展的, 还需要提到诺维奇的第一任主教赫伯特·洛因加(Herbert Losinga)。 赫伯特在圣枝主日③Palm Sunday, 复活节前的星期天, 基督教纪念耶稣返回耶路撒冷的重要节日。的布道中表达了对犹太人的负面看法。 他提到了犹太人对耶稣的恶意以及他们的背信弃义, 并强调“基督若在犹太人面前谦卑, 那么他就有可能被犹太人钉在十字架上”。 在12 世纪早期的社会背景下, 这位主教的声明清楚地表明了宗教对犹太人的仇恨与排斥, 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神职人员和民众会支持对犹太人的宗教指控。④John M. McCulloh, Jewish Ritual Murder, William of Norwich, Thomas of Monmouth, and the Early Dissemination of the Myth, Speculum, 1997, 72(3),p.738.
不难发现, 教会对血祭诽谤事件的推动作用以及原因各有不同。当地教会出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 一方面为了逃脱与犹太借贷者的债务关系; 另一方面是为了在和王权争夺中刻意强调宗教权威, 挑战王室司法权而对“涉案”犹太人多加管制。 同时个体宗教人士则出于宗教意识的原因对血祭诽谤进行了深入的宣传与包装。
英国封建王室对于血祭诽谤的态度也是十分复杂的, 而这种态度的转变受到了当时的政治、 经济以及宗教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中世纪的英格兰实际上是一个受外国统治的国家。 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11 世纪便已入侵苏格兰, 到了12 世纪中期, 统治方得以确立。 在犹太人居住的大约两百年间(即1066—1290 年), 英国国内频繁发生封建战争,①国内多次发生叛乱和权力斗争, 对威尔士的征服和试图吞并苏格兰以及对中东的十字军东征。庞大的行政开支以及民众低廉的赋税使得王室难以支撑巨额的经济供给。 而在诺曼征服后, 伴随着威廉一世一同到达英国土地上的犹太人, 对当时王室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犹太人通过多种方式, 如塔利税(tallage)②该税缘起于1159 年, 亨利二世在镇压图卢兹反叛时, 为筹措军费而开征。 之后, 该税成为一种一无定额, 二无定时的任意税, 尤其对犹太人征收得最高。、 罚金以及财产继承税等多种形式为英国王室提供经济支持。 就二者的关系来说, 犹太人是依附于王室的。③尽管这种依赖性关系实际上是犹太人沦为英国王室的所有物。 在理查一世统治期间, 犹太人一直被看作“皇家奶牛”。 亨利三世曾经表示: 凡是不愿为国王效劳的犹太人都不允许留在英格兰。 犹太人应该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服务于王室。 同时亨利三世在位期间曾经将依附于他的犹太人典押于其兄摄政王查理以换取一笔急需的款项。鉴于这种依附性关系, 早期英国王室与犹太人休戚相关, 王室需要保护当地的犹太人以便能够获得犹太人稳定的经济支持。 诺曼王朝时期的斯蒂芬与其表妹玛蒂尔达在19 年的王位争夺战中, 其经济来源主要就是犹太人, 这就决定了斯蒂芬王对犹太人的保护和照顾。④Kevin T. Streit,The Expansion of the English Jewish Community in the Reign of King Stephen, A Quarterly Journal Concerned with British Studies, 1993, 25(2),pp.187-188.在中世纪早期, 犹太人的经济财富是上升的, 因为犹太人在国际商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他们由于职业和宗教受到排斥和恐吓, 但是犹太人被世俗的国王和贵族所保护。⑤Gerson D. Cohen and Shelomo D. Goitein, The Jews in the Middle Ages,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p.87.英国国王对犹太人的保护体现在通过颁布一系列特许状来保证犹太人在英国的政治和宗教信仰权利。 威廉二世、 亨利一世、 斯蒂芬、 亨利二世、 理查德一世和约翰都一直在庇护着一个稳定扩展的犹太社区。
因此, 在中世纪早期, 英国王室实际上是反对血祭诽谤的, 并且也在努力地处理这种谣言。 在威廉案中, 犹太人在司法官的保护下躲进皇家城堡避难, 斯蒂芬派遣将士将犹太社团保护起来, 使得他们免受伤害。①Cecil Roth, A History of the Jews in England, Oxford: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64, pp.8-16.理查一世认为血祭诽谤这种行为体现出的是一种反犹太的情感, 而这种控告冒犯了君主对犹太人的行政管理权, 是对皇室特权的直接挑战, 因为这些犹太人都受到国王的保护。 因此理查重申了他的司法责任: 1190 年3 月, 在给每个郡的治安官致信中, 确认了犹太人受保护的地位。 在公告中他表示: “所有的习俗和自由都应像亨利国王(我们的父亲)一样, 我们要通过章程, 向英格兰和诺曼底的犹太人证实, 即他们可以自由和光荣地居住在我们的土地上, 我们命令你们去捍卫和保护他们。”②Cecil Roth, A History of the Jews in England, Oxford: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64, pp.44-46.在约克, 与血祭诽谤事件有关的80 名社会大亨和市民被传讯。 在之后的30 年内, 该镇再次成为英格兰最重要和最繁荣的犹太社区之一。③Karen Barkey and Ira Katznelson, States, Regimes, and Decisions: Why Jews were Expelled from Medieval England and France, Theory and Society, 2011, 40(5), p.487.
然而, 这种“公正”的态度也易受到政治形势和宗教偏见的影响。当时英国王室和教皇实际上处在一个相互竞争的状态。 罗马教廷和王室开展了对于权力的激烈争夺, 力量此消彼长, 但同时英国王室在教廷权威和封建传统的双重束缚下显得畏手畏脚。④蔺志强: «约翰献土: 中古英国王权与罗马教廷关系管窥», «暨南学报»2017 年第 8 期, 第 2 页。常处于落败境地的王室会选择臣服于教会势力, 接受教会对世俗地区的政治和司法管辖, 以期迎合教会, 而这种关系也对处理犹太人血祭诽谤事件起到了重要影响, 从而推动了反犹浪潮的发展。 失地王约翰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约翰在位期间, 王室对犹太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约翰一生主要就是在与罗马教廷进行抗争。①主要是从1205 年之后, 约翰王和罗马教廷就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任命问题爆发了长期的斗争。在继位之初, 约翰对犹太人的态度较为友好。 在1199 年颁布了新的犹太人自由宪章, 重申了犹太人在英格兰境内可以享有自由旅行, 拥有财产, 签订契约以及免收过路费和关税的权利。②Karen Barkey and Ira Katznelson, States, Regimes, and Decisions: Why Jews were Expelled from Medieval England and France, Theory and Society, 2011, 40(5), p.487.犹太人再次生活在一个与英格兰人体面共存的氛围中。 1201 年4 月10 日颁布«英国犹太人宪章», 其中也规定: 在基督徒和犹太人之间的案件审判中, 双方都应该有两名证人, 一名犹太人, 一名基督徒, 如果基督徒要起诉犹太人, 犹太人需一同陪审,同时犹太人也可以申请令状。③Joseph Jacobs, The Jews of Angevin England, Documents and Records,Carolina: Nabu Press, p.212.这个法令的颁布保护了犹太人平等的司法权利, 同时也避免了在审判中基督徒对犹太人的过度指控。 在约翰王执政前期基本没有发生较为重大的反犹主义运动和血祭诽谤事件。 但1212 年在与教皇的斗争失败之后, 约翰王被迫成为屈服于罗马教皇的“封臣”。 约翰为这次斗争付出的代价是将英格兰奉献给罗马教廷并承诺每年为教会纳税。 这就意味着罗马教廷可以干预英国内部的政治和法律事务。 至此, 约翰王在教会和大金额纳税的双重影响下, 逐渐增强了对犹太人的经济剥夺, 并一改往日对犹太人的宽容态度。 这种态度转变使得最后一层对犹太人的政治保护也被突破, 更加恶化了犹太人在英国的处境。 这种情况持续到亨利三世执政时期。 在血祭诽谤发生之后, 犹太人的发声不再受到重视, 犹太人的司法自治权被取消, 教会直接干预案件的审理。 到了亨利三世时期, 在罗马教廷的压迫下, 犹太人的行政权被完全废除, 这就意味着犹太人在案件的审理中必须完全听从当地法庭和教会。 1255 年林肯郡小休案发生后, 亨利三世亲临林肯郡, 下令逮捕涉事犹太人并将审理的权力交由林肯郡教会。 这就意味着在这次案件中国王已经接受且支持教会对于世俗案件的干涉。 “这是欧洲历史上首次由在位君王认可的血祭谋杀案件, 使得血祭谋杀指控更加深入人心, 犹太人在基督徒眼中的形象更加恶劣。”①莫玉梅: «1066—1290 年中世纪英国犹太人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年, 第 141 页。英国国王亨利三世在这个案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曾经参与案件的审理过程, 并对教会主审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因此,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在中世纪前期的英国, 出于经济等物质性原因, 历代统治者对犹太人都持有一个较为宽容的态度; 但是在中后期, 伴随基督教权势的扩大以及罗马教廷的政治宗教干涉, 英国国王开始支持毫无根据的血祭诽谤以体现其坚定的政治和宗教立场。
在中世纪的英国, 民众的生活受到生产方式的影响, 基本都被限制在庄园里。 同时, 犹太人有专门的犹太社团, 居民和犹太人的接触范围和程度有限, 普通的英国民众和犹太人的冲突其实较小, 因而在探讨犹太人和英国普通民众的关系时, 需要认识到在受到生存环境限制的影响下, 民众对犹太人知之甚少, 基本没有先入为主的偏见。②朱晓: «11—13 世纪英国犹太社团研究», 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年, 第 31 页。
民众对待犹太人的态度受到了教职人员以及王室的双重影响, 导致他们对血祭诽谤这样的反犹说法盲目相信。 但也正是这种盲目相信, 使得血祭诽谤进一步发展。 在当时基督教会的影响下, 民众将犹太人视为一种异类, 一种不同于自身的外来群体。 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群体相遇时, 往往会产生极大的不信任和怀疑感。 这就使得在相关事件发生时, 一方会将罪责推给并不熟悉的另一个社会群体。 而教会一直坚信的血祭之说, 为这种不信任感找寻了一个适当的发泄口。对于大多数民众而言, 犹太人是中世纪英国的新元素: 犹太人的社区中心是当地教堂和城市的大教堂, 他们参加自己的犹太教会, 不去参与基督教年度结束的仪式; 同时他们也组建了自己的民族社区。 例如, 他们将逝者送到伦敦埋葬在犹太人的墓地中; 他们享受到其他公民无法获得的法律保护; 他们继续在一个越来越受英语主导的环境中讲法语; 他们总是疏远与自己秩序不相同的社群, 对英国人的同化毫无兴趣。①Karen Barkey and Ira Katznelson, States, Regimes, and Decisions: Why Jews were Expelled from Medieval England and France, Theory and Society, 2011, 40(5), p.482.这些差异容易使他们成为被怨恨的目标。 正如威廉案中的记载, 威廉的母亲在没有亲眼看到儿子的遗体, 而仅仅知道威廉是被一种特殊的方式杀害的情况下, 就敢于确信这是犹太人所犯下的罪恶, 在她的谩骂和指责中, 该郡的人们纷纷感召, 同声疾呼: 所有的犹太人都应该被消灭, 就因为他们是基督教的宿敌, 是外来的怪物。②Augustus Jessopp and Montague Rhodes James, The Life and Miracles of St.William of Norwich by Thomas of Monmou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896, p.160.戈德温在主教埃弗拉德面前对犹太人进行谴责: “这一谋杀事件是对公社基督教社区乃至整个基督教社区的一种不满, 是由一个少数民族对多数群体的仇恨造成的。”③Jeffery J. Cohen, The Flow of Blood in Medieval Norwich, Speculum, 2004,79(1), p.30.
13 世纪在布里斯托尔(Bristol)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名叫亚当(Adam)的孩子被骗到犹太人塞缪尔(Samuel)的家里被杀害。 当事者塞缪尔表示他是为了侮辱耶稣和圣母玛利亚, 才将小基督徒亚当钉死在了十字架上。 该文稿现存于大英图书馆, 小册子中包含三个文本: 拉丁、 英语还有法语, 讲述方式通俗易懂且价格低廉。④Robert C. Stacey, “Adam of Bristol” and Tale of Ritual Crucifixion in Medieval England, in Janet Burton and Philipp Schofield (eds. ), Thirteenth Century England XI: Proceedings of the Gregynog Conference, New York: Boydell Press,2007, p.6.作为一个被编造出来的故事, 从内容上讲具有明确的血祭诽谤色彩, 从传播上看它成为13 世纪后期人们的通俗读本, 因此可以体现出当时人们对血祭诽谤的深信不疑以及对犹太人来自内心深处的排斥。
同时, 我们并不能忽略英国民众和犹太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经济纠纷。 犹太人被描绘成是能够买得起精美衣服的富有放债人, 在血祭诽谤事件中, 许多民众更多是希望将一个家庭的悲剧变成意外的经济收入, 希望可以获得赔偿至少是贿赂, 因而参与事件发展, 指责犹太人的犯罪行为。 格里高利十世(Gregory Ⅹ)曾经在公布的谕令中对相关情况作了如下声明: “因为基督徒失去孩子的事情, 犹太人被指控秘密杀害他们的孩子并用他们的心脏和血液作为祭品。 有时候是这种情况, 这些孩子的父母偷偷地隐藏他们自己的孩子, 以便他们可以伤害犹太人, 从而从犹太人那里榨取一定数量的钱, 并缓解他们的困境。”①Marvin Perry and Frederick M. Schweitzer, Antisemitism: Myth and Hate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London: Palgrave Press, 2002, p.51.在威廉案辩词中提到的控告者西蒙(Simon)曾经向被控告的犹太人借了许多钱, “那个被骑士西门告死了的犹太人, 在他活着的时候, 除了西门以外, 还有许多人欠他债: 有的欠得少, 有的欠得多”②Augustus Jessopp and Montague Rhodes James, The Life and Miracles of St.William of Norwich by Thomas of Monmou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896, p.222.。 根据当时的情况, 如果债主去世则契约失效, 以西蒙为代表的民众渴望通过犹太人的死亡而摆脱掉自己的债务。
从上述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即英国普通民众对犹太人的态度受到了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一是在教会和王室的宗教宣传下他们开始对犹太人持有一种宗教上的不认同感, 从而会选择相信上层阶级所宣称的血祭诽谤事实; 二是在社会归属感的带动下对犹太人产生了一种族群排斥和恐惧; 三是经济利益和纠纷的因素, 血祭诽谤事件迅速在民众间传播开来并获得了大众的支持, 而这时民众的盲目相信为犹太人带来了无法想象的沉重灾难。
中世纪的犹太人往往会因为生活和宗教安全的考虑而自发地聚居, 形成犹太社团。 在古老的犹太律法中, 有一条规定: 当犹太人被扣押为人质时, 其他犹太人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拯救他们的同胞。①详见«申命记»14: 27~26: 19。但事实上, 受到当时法律和教会的制约, 在血祭诽谤事件面前, 英国的犹太人和犹太社团处于被动局面, 因而并没有对血祭诽谤中涉案的犹太人进行有效的救援。
在诺维奇威廉案中, 犹太人拒绝接受当地主教的要求参加审判集会, 他们没有正面为自己进行辩护而是选择在诺曼城堡避难, 并自信地等待王家法令的到来, 以确保自身安全。②Jeffery J. Cohen, The Flow of Blood in Medieval Norwich, Speculum, 2004,79(1), p.31.在林肯郡小休案发生后, 涉案犹太人数量高达91 人。 在19 名犹太人被判处死刑后, 其余72 人寻求犹太社团的援助, 但此时犹太社团也只是向方济各教会寻求帮助, 并通过他们的祷告, 祈求上帝来拯救那些无辜的犹太人。
可以看出, 在血祭诽谤事件发生后, 犹太社团主要是在精神上谴责这种恶意的谣言, 但未采取实际行动。 他们将拯救同胞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教会和上帝身上。 他们并没有像圣经要求的那样帮助受难的犹太人, 而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袖手旁观。 他们在等待外界救援的情况下放弃了积极有效的自救。 在一定程度上, 犹太人自身也纵容了血祭诽谤事件的继续发生。
犹太改宗者是介于犹太教信仰者和基督教民众之间的一个社会边缘群体。 在中世纪, 罗马天主教热衷于“教化”异教徒, 传播基督教信仰。 尤其是在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上, 教皇英诺森三世指出要广泛传播基督教, 更是将教化异教徒, 增加教会信徒作为教会的主要目标。③Michael Adler, The Jews in Medieval England, London: Jewish historical Society of England Press, 1939, p.20.在这样的宗教支持下, 英国也推动了教化异教徒的进程。④在1221 年多明我会便在牛津地区建立了一所改宗教区, 并将其命名为“圣爱德华”。伴随着教化活动的不断发展, 改宗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而他们也在血祭诽谤事件的进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 当时犹太改宗者改宗的原因大多是出于穷困, 因此在他们接受来自基督教徒的帮助时,往往会顺应基督教会的意愿支持教会所做的一系列事情, 以表示自己改宗意愿的坚定。 在血祭诽谤事件中, 改宗者宣称犹太人有一定的血祭传统。 而这种“承认”更是证实了犹太人在逾越节前夕杀害基督教男孩以进行宗教活动传言的“真实性”。
值得关注的是托马斯所记载的关于一位名叫西奥博尔德①以前曾经是剑桥犹太人, 据说听到上帝通过威廉所行的神迹而皈依基督教成为僧侣。的犹太改宗者证词的报告。 西奥博尔德曾经向托马斯透露犹太人认为他们每年需要牺牲一名基督徒, 否则永远不会回到他们古老的家园。 为了执行这一要求, 他们的拉比和领导人每年在纳博讷会面, 以确定该年选定基督徒的城市。 在1144 年, 诺维奇成为选定之城, 该王国的所有犹太社区也都同意了这一行为。②Alan Dundes, The Blood Libel Legend, A Casebook in Anti-Semitic Folklore,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1, p.47.西奥博尔德的证词从犹太人的角度承认了血祭诽谤的“真实性”, 势必将反犹主义推向高潮。
与此类似, 林肯案中列克星顿(Lexington)的约翰(John)作为案件审判员, 他在审判一名叫科宾(Copin)③该犹太人在审讯中得到了审讯官约翰的保护, 并表示愿意皈依基督教,但最终在国王的要求下, 他被处以死刑。的犹太人时说: “可怜的男人, 你不知道什么的结局在等着你吗? 英格兰的黄金不会拯救你。 虽然你不配, 但我会告诉你, 你如何能够拯救你的生命和肢体免受毁灭。 你需要把在这件事上所做的一切都供述给我。”科宾认为他找到了逃脱的方法, 便顺应回答说: “我的主, 约翰, 如果你愿意用行动回报我的话, 我会向你展示奇妙的东西。”之后科宾坦白道: “基督徒所说的是真的, 几乎每年犹太人都会伤害一个男孩来侮辱耶稣。”就在科宾的一面之词之下, 审查官宣布调查结束, 相关的91 名犹太人被关进了伦敦塔, 其中19 名被绞死。④Alan Dundes, The Blood Libel Legend, A Casebook in Anti-Semitic Folklore,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1, pp.46-47.
从西奥博尔德的证言开始乃至林肯案中的科宾, 他们的谎言对犹太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伤害。 自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开始, 有关改宗者证词的血祭诽谤书籍相继出版, 其影响力迅速在整个欧洲扩展, 激起了人们对犹太人宗教愤怒的热潮, 犹太人在东征途中成为无辜的殉道者。
中世纪在英国盛行的针对犹太人的血祭诽谤是历史综合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结果, 是一个社会群体对另外一个社会群体排挤的结果。 血祭诽谤是对犹太人的假性指控, 也是单方面产生的罪恶假象, 不同的社会群体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犹太人漫长历史的进程中, 并没有人会承认此事, 除了在酷刑下获取的犹太人的“忏悔”以及改宗者西奥博尔德的“告密”之外, 没有其他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个谋杀习俗的真实存在性。
就英国本土群体来说, 推动血祭诽谤事件发展的主要群体是在宗教上占有支配地位的天主教会及其神职人员, 囿于经济因素和宗教信仰上的极大差异, 教会对犹太人进行了大力的打压, 可以说他们是推动血祭诽谤事件发展的主力军。 而王室对于该事件的干涉则受到现实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在需要犹太人时会对他们有一定程度的保护, 但另一方面受到教会影响又会赞同对犹太人的指控和迫害。 因此社会上层人士对犹太人的态度实际上处在波动状态中。 同时在中世纪的英国, 王室和教会处于竞争状态。 这种争夺权势的情形也影响到对犹太人的态度, 因此犹太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王室和教会争夺权势的牺牲品。 而英国普通民众事实上对犹太人并无极大仇恨, 他们作为一种“听命者”, 对犹太人的态度主要是跟随宗教和世俗掌权者态度的变化而改变的, 但这种模糊的民众反犹情绪也确实在犹太人遭受指控的时候成为支持天主教会的重要社会力量。
就犹太人而言, 犹太社团因种种经济和政治原因而放弃对血祭诽谤事件涉案人员的救援, 他们隐忍的“默许”态度使得事件的发展越来越难以控制。 同时犹太改宗者作为一个边缘群体, 对血祭诽谤事件的整体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正是他们的一面之词成为教会坚持血祭诽谤“真实性”的最有利证词。 因此, 不能仅仅认为是教会的宗教打压或是犹太人的自我封闭, 导致中世纪反犹主义代表作——血祭诽谤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对血祭诽谤参与的社会群体的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这一点, 即任何事件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 其背后往往都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 历史的发展是复杂的, 非线性的, 同时其后涉及的群体也必然因为种种原因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血祭诽谤事件主要集中在中世纪时期, 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并没有消退。 在 1887 年到 1891 年间, 欧洲便有 22 例相关的起诉。 20 世纪随着德国纳粹集团的不断发展, 反犹主义再次达到高峰, 1919 年芝加哥科恩(H. Kohn)案①1919 年7 月发生在芝加哥的血祭诽谤事件。 据当地报道, 南部一名犹太商人科恩出于宗教仪式的目的谋杀了一名波兰小男孩。就是在反犹主义推动下出现的血祭诽谤控诉。 直至今日血祭诽谤及其影响还深深根植在现实生活之中。 对中世纪英国血祭诽谤参与群体的再研究或许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种偏见是如何一步步塑造反犹记忆的, 而这种记忆又如何在新的环境中被赋予新的色彩和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