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2019年同济大学非遗研培工作回顾

2020-11-30 20:27同济大学
非遗传承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同济大学研修班技艺

同济大学

2019年,按照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相关要求,同济大学以“非遗+设计+生活”的研培理念和“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活态传承”的研培目标,不断探索传统手工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践行方式,引导非遗学员从创作理念、设计创新、生活美学以及市场定位等多角度、系统化地进行学习,以“用”字引领为导向,全过程、全方位地围绕当下生活需求的发展定位进行思考和实践。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领导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2019年,同济大学按计划举办了两期非遗研修班,举办了两次学术交流会和两次研培成果展,圆满地完成了年度计划。

一、工作基本情况

同济大学2019年度举办了手工制纸技艺和玉石雕刻二期研修班,研培效果良好,已顺利完成本年度针对非遗传承人群的研培任务。

1.研培项目及学员

两期的学员共计46 人。其中,手工制纸技艺研修班,课程学习时间自2019年3 月6 日至4 月4 日(30 天),学员22 人,主要来自江西、云南、安徽、浙江,6 月5 日举办结业典礼、学术论坛及研培成果展,创作作品共计86件(套)。玉石雕刻研修班,课程学习时间自2019年9 月1 日至9 月30 日(30 天),学员24人,主要来自浙江、安徽、云南、湖南、广东、贵州、上海,11 月6 日举办结业典礼、学术论坛及研培成果展,创作作品共计35 件(套)。

2.课程与师资

授课师资主要是由校内外教师、国内外行业专家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三部分组成。手工制纸技艺研修班共聘请了18 位授课教师,包括教授及副教授11 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 位、国外专家1 位、讲师3 位、行业专家1 位;玉石雕刻研修班共聘请了26 位授课教师,包括教授及副教授12 位、高级工艺美术师3 位、讲师3 位、国外专家1 位、行业专家7 位。手工制纸技艺研修班共计安排21 门课程,授课合计234 学时;玉石雕刻研修班共计安排29 门课程,授课合计236 学时,其中约1/2 的课程内容为设计实践创作。

3.研培成果

按惯例,同济大学在每期研培班授课结束后,安排一个月的时间让学员们回去创作,要求集师生的智慧,共同构思和创作一件集体作品,同时也要求每位学员创作一件个人作品作为研培成果进行汇报展出。2019年6 月5 日,同济大学策划并举办主题为“纸迷金醉”的金属锻制技艺研修班和手工制纸技艺研修班的联合结业汇报成果展,在同济大学博物馆二楼展厅展出,展期为20 天,吸引了众多同济师生和社会团体前来参观;2019年11 月6 日至23 日,举办了主题为“偶玉”的年度第二次研培成果展,将24 位学员及参与授课的6 位行业大师的作品共同展出,不到20 天时间里,每天平均有近300 位观众前来同济参观。成果展的举办,对于非遗的宣传和推广,对老百姓和师生们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起到了很好的纽带和平台作用。通过社会媒体对我校非遗展示展览活动的宣传报道,非遗研培的影响力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4.后勤服务

在院校领导的安排协调和大力支持下,形成以同济大学后勤集团负责后勤保障,设计创意学院创意非遗研究中心、院办、创意工坊、同济大学博物馆四个部门承担非遗研培具体工作的组织构架。在原有的后勤保障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和提升,每期研培班均安排两名班主任,分别负责教学和生活:教学班主任主要负责与授课师资的联络、课程学习、考察学习、学员答疑等相关工作的落实;生活班主任主要负责学员的“吃、住、行”及健康与安全的相关工作,对学员的学习生活做到关怀备至。

5.回访工作

2019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研培负责团队在暑假期间,赴江西省(景德镇)、安徽省(黄山、泾县、芜湖、宣城、广德)、浙江省(长兴)、江苏省(宜兴)等地进行回访工作。参与回访的工作人员主要是非遗研培计划负责人以及授课教师,回访内容涵盖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漆器髹饰技艺、宣纸制作技艺、草编技艺、铁画制作技艺、纸扇制作技艺和宜兴紫砂壶制作技艺等项目。团队在景德镇回访了杨琳、陈叶梦、龚良志、郑勇、沈翠华、陈烙铭7 位手工制瓷技艺研修班学员,以及国家级彩色釉施釉技艺传承人邓希平大师和景德镇非遗中心主任高斌,在安徽黄山回访了学员黄文勇和国家级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甘尔可大师,在安徽泾县回访了曹斌卿、曹一松、郑志香、肖武君4 位学员,以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曹光华大师和行业专家黄飞松老师,同时也参观了红星纸厂和崇星纸厂,在安徽芜湖回访了储铁艺、聂传春、魏民春3 位学员以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储金霞大师,在宣城和广德分别回访了草编学员姚华子和竹编学员王亚凌,在浙江长兴回访了草编学员王翠萍和孙洁,在江苏宜兴回访了谈文俊、李倩、顾幼之、陈丽英4 位陶器研修班学员。回访学员共计22 位、授课老师5 位和地方非遗工作负责人1位。

回访中,学员们谈到在同济学习期间,听到了平时听不到、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非遗以外的知识,一个月的学习收获了很多,开拓了视野,同时给他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长效交流平台;学员们希望能有专门供传承人系统学习的设计培训机会,能提供设计咨询和设计服务的合作模式,便于创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还有学员提出,学校和政府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展示和销售的平台,以及对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和信息是否能有快捷准确的接收通道,便于传承人了解。在回访中,也看到很多学员的作品创作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也有部分学员开始组建公司和创建品牌等。

二、研培的相关工作

(一)深化和完善非遗研培教学

在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模式基础上,继续深化非遗研培教学工作。“非遗研培”的核心是“研”和“培”两字。同济大学在非遗研培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非遗培训和研修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在“培”字上狠下功夫,取得了良好的研培成果。同时,同济大学还在“研”字上进行深挖,在每一期研培班结业之后专门组织举办学术研讨会,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和总结,分享经验,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并印制装订成册,便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同济大学在“研”和“培”上做到两手齐抓,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实践和总结相结合,使得每一期的研培均得到良好效果,获得师生一致认可。

(二)积极推进研培的相关项目拓展

我们积极参与国家文旅部、市文旅局指导的面向社会的非遗宣传与推广活动。策划、设计、举办非遗展览展示,组织并参加非遗大赛、论坛、讲座等,助力非遗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现代生活。

1.策划举办非遗作品大赛

2019年11 月30 日,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高校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联手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增爱公益基金会共同策划主办了2019“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文创作品设计大赛,大赛在同济大学隆重举行,与会传承人200 余位,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这是继2018年举办的“非遗走进现代生活”高峰论坛后的持续性活动。

2.参与非遗策展与相关设计

在非遗策展方面,发挥同济大学的学科优势,继续参与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委托,由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闻中心举办的主题为“非遗客厅”的非遗展览展示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在非遗宣传和推广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及口碑。

为配合“非遗公开课”的开展和宣传,受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委托,承担了非遗公开课的logo 形象设计,并被采纳应用。

3.举办非遗公开课

为持续实施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广泛深入宣传研培计划相关知识和实施成果,提升市民对非遗保护的认识度及参与率,促进非遗保护成果融入生活、惠及公众。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指导下,同济大学于2019年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日,策划并举办了“非遗公开课”活动。我们邀请了亚大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商公博以及他的4 位高徒,以讲座结合木雕演示的方式,给社区老百姓上了别开生面的一课,让他们与大师面对面,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积极参与相关非遗活动

2019年,同济大学在完成既定的研培任务之外,还积极组织学员参与全国和上海市非遗传承的各项活动。具体组织及参与的活动如下:

参加2019年第五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

参加大世界城市伴手礼创意设计大赛;

承办2018年度上海非遗研培总结会;

参加上海市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工作推进会;

参加第十二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交流对话活动;

参加研培计划参与院校师资交流活动;

参与协办白族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巡展;参与协办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9尼日利亚、贝宁和喀麦隆铜雕艺术同济大学特展。

猜你喜欢
同济大学研修班技艺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港口安全管理高级研修班开班
关于奔流文学院举办第十五期作家研修班的通知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中华诗词学会第四届(府谷)高级研修班全景留念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