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1)
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33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在所有网民中,受过大学专科以及以上教育的网民数量占比高达20%左右。这说明,网络对于大学生信息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相关的实践可以得知,网络信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思想观念,网络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充斥着一些无法彻底过滤的不良思想,比如西方资本世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基于此,借助网络舆情,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避免西方意识形态的非良性渗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舆情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特定社会空间的,以中介性社会事项为核心的,作为舆情主体的公众(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组成)对于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的看法以及其所保持的政治态度。而网络舆情,是舆情网络化的一种体现,主要是指网民借助于网络渠道进行政治态度和意见表达的方式。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公众意见表达的渠道,但是由于“意见领袖”与“乌合之众”的同时空交融,使得大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冲突的舆情言论肆虐,由此造成舆论的工具化,倘若被人利用,往往会危害国家安全。
网络舆情环境与真实的社会环境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其所塑造的理念是一种“拟态化”的理念。大学生群体作为“半社会化”的群体,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仍然有所欠缺,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意识形态引导,很容易导致其认知的迷失,甚至做出危害国家、人民和社会的行为。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必须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安全教育工作。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但是,目前的教育体系,仍然以传统模式为根基,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格局、舆论生态格局、时空格局等并不匹配,两者之间在主客体方面,存在较大的形式差异,由此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在互联网平台中,大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目前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课程中,却存在严重的学科“失语”、教材“失踪”、表达“失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空泛化、标签化、边缘化的危险,与国家互联网发展规划所倡导的开放性、思辨性、自由性严重不符。而很多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也普遍偏向于填鸭式教学,教学过程充斥着诸多的西式逻辑和西式学术话语,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构筑的要求,无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相适应,无法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此外,由于高校对思政教育改革的实践性探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化、针对性的课程和教学方案,导致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无法在学生群体中有效渗透,由此导致学生并未意识到国家、社会安全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
最近几年,大量自媒体平台的兴起,使得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阵地快速更替。但是作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导的高校,大部分仍然固守“两微一端”,没有结合自媒体、大数据等进行载体融合,由此导致正确价值理念渗透出现问题,与大学生个性需求契合度低,资源整合效果差,无法形成合力。大学生意识形态塑造中,大量的信息仍然来源于网络大V,难免存在不良政治、文化思想的渗透。以目前较为火热的短视频为例,其主要依靠大数据分析,对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推送,大学生在使用该类视频软件的时候,由于缺乏理性辨别能力,因此所接触的信息往往是一些单一的、博眼球的刺激性内容,甚至渗透着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意识形态,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发育极其不利。此时,如果高校没有利用好这一契机,通过载体融合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将会十分危险。
从当前网络舆情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看,其存在三类突出问题。第一类问题是“圈层化”模式割裂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客体方式。由于大学生活动的范围有限,而相关的教育仍然拘束于网络视频或者是课程解读、讲座等,无法突破大学生特定圈层的信息交互,由此使得话语权表达屏障没有因为网络化而突破,影响了教育效果。第二类问题是陈旧的教学模式弱化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由于自媒体、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网络信息工具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成为时代主流,但是从目前高校教育情况看,其仍然存在模板化、套路化现象,无法适应大学生对于教育形式的创新需求。第三类是互联网联动系统的缺位影响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贯通性。我国大部分的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高校与社会组织之间均未能建立基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互联网互动实践平台,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导致意识形态教育成果有限。
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构筑意识形态话语权体系”的要求。基于此,高校也必须立足于时代,结合网络舆情环境的新变化,做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
为了有效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必须全方位地进行教育改革,从课程体系设计、学科构筑、教学内容等方面,解决目前存在的“失语”“失踪”“失声”问题。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可以通过“以网络舆论认知网络舆情”的方式,进行相关调整。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世界各国丰富的意识形态安全案例,结合网络评论、网络事件、时事热点等,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第二个阶段借助于网络平台,让学生自主地表达意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以符合逻辑的方式,对网络言论进行剖析、辩驳,认识网络中存在的非正当舆论引导行为,并予以驳斥。第三个阶段,搭建网络资源数据库课程,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同时与同学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认识到意识形态培养的重要性。
在学科构筑上,要彻底改变现有的以思政为主导的模式,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渗透到公共课程当中,结合课程体系设计,与公共课程的内容相融合,解决学科失语的问题。同时,还要在大学生社团活动、网络教育活动、网络视频学习中,也融入类似的教学内容,让学科更加丰满。
在教学内容上,要以现有的思政课程为依托,融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国际交流与贸易分析、省级相关意识形态会议等相关内容;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思政政治资料、红色资源、旅游资源等,使课堂更加贴合实际,接地气。同时,利用视频资料、慕课资料,让教学内容更加合理。
为了克服“两微一端”陈旧性的弊端,高校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要注重多元融合载体的搭建。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个方面,搭建“全媒介”融合载体。所谓的全媒介,即传播行为可利用媒介的总和,既包括传统媒介(报刊、校园广播、电视台等),也包括新兴媒介(新媒体、App客户端、网页媒体、融媒体等)。借助于这类综合性媒介平台的搭建,利用高校现有的网络课程以及思政课程资源,实现传播渠道的贯通,对于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认知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还可以利用全媒介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时间、学习效率、学习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选定推荐内容以及平台渠道,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个方面,搭建“全域化”融合载体。目前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要依赖于本校和本地区的实践资源,效果较差。对此,可以搭建一种“全域化”融合载体,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所谓的“全域化”融合载体,就是依托现有的资源,整合高校所在地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的特色意识形态安全宣传App、网站等,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的思政教育平台,在保证学生熟知的情况下,让意识形态教育更加生活化。与此同时,建立一种基于实践的联动性机制,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通过实践加强认识。
第三个方面,搭建“全链化”融合载体。所谓“全链化”,主要是指将现有的各种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宣传环节打通,形成一个知识输出链条,保证知识传播的整体性。比如,可以将电视、广播、网络上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资料,分类整体,借助于统一管理的网络平台,进行载体的全链化融合,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所需要学习的栏目或者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
教育方式的创新,决定着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渗透率和接受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方式。
首先,构建基于高校互通、高校与社会组织互通、高校与企业互通的网络教育平台。通过让学生以网络实习或者是网络交流学习的方式,与其他学校的学生、社会组织、企业职工等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从实践性角度,理解意识形态和社会责任。此外,学校还需积极组织学生通过各种社团活动、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加深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解,避免停留于单一的理论层面。
其次,打破现有的圈层化模式。教师以及学校积极地对接资源,让学生可以通过建立网络群组或者是社会群体性组织,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各类意识形态安全互动当中,在互动中,充分了解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形势和任务,在必要的条件下,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国防、教育、科研的实习当中,让学生通过实践,丰富经验,提高认知。
又次,革新教学模式。可以将慕课课堂、项目化学习、大数据课堂、人工智能课堂、虚拟现实课堂等应用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当中,让学生在新型的课堂模式中,主动参与交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发挥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作用,增强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掌握丰富的理论,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还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现代化智能设备,体验意识形态渗透的整个过程,积极与不良思想进行论战,增强辨别能力,提高认知水平。
网络舆情的兴起和发展,对于传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逐渐成为学生信息来源的核心渠道之一,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多,意识形态的斗志空前激烈,为了避免西方文化和不良社会价值观的侵蚀,高校必须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进行重新定位,并寻找一定的策略。本文结合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从体系设计、形式创新和载体融合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从现代化视角,给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具有较强的创新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