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三维度分析

2020-11-30 17:18
现代交际 2020年1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素质教育的开展如火如荼。素质教育一向以德育为先,但德育在教育中的发展却仍有很大的空间。受如今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的教育比较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从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美国著名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杜威也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生活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同样,德育也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道德与法治课堂若是能充分融入生活元素,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德育教学效果。

一、现实维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所谓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不单单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将相关的知识点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笔者认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生活化是学生德育认同的重要途径

德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德育人,对于学校德育来说,就是教师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学生施加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品德。若想让德育真正起到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作用,首先就应该让学生认识德育,了解德育到底是什么。当前初中德育的现状,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的只是书本上的德育,并不能深入理解德育的真正内涵。从思想品德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的视角来理解“德育”,它具有明显的生活特性,即“生活德育”。若是教师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带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便能用生活化的语言、生活化的事例将德育以生活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更容易被他们接受,从而真情实感地感受到德育的意义。

2.教学生活化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保障

学校德育意义在于通过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上达到规定的要求。培养正确的道德品质应放在所有教学目标的第一位。正确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在生活中循序渐进的过程。生活化的德育教学,可以将德育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联想到课堂教学的内容,再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达到不断巩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效果。若是在此过程中发现自身行为有悖于正确的道德要求,还可起到及时纠正的作用。良好的思想观念和正确的道德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的。

3.教学生活化是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导向

学校将德育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对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也颇为有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知行合一,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是为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若是德育教学与生活脱节,学生离开了课堂,光凭记忆中的理论知识,遇到一些复杂的道德问题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教学生活化能够真正落实“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口号,使得学生学会将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并在不断练习实践中逐渐探索出技巧,从而促进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二、问题维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弱化的主要症结

新课改要求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而素质教育最为重视的就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因此,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当前生活化教学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1.德育课堂的生活化指向不强

虽然现在教育界倡导德育先行,但回归应试教育的现实,判断一所学校的好坏的标准是升学率,最终评判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的标准仍然是考试成绩。蔡元培曾提出“五育并举”的思想主张,一个健康的初中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部分学校认为德育教学对学生的升学并没有好处,这种想法全盘否定了德育课堂的地位,是完全错误的。这样脱离了生活实际,也违背了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除了学校的不重视,部分教师对本课程的教学也不够上心,他们意识不到德育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学生生活的重要影响,在课堂上以照本宣科的方式传授知识,没有将教学过程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被低估,德育的教学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2.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围绕课本展开,太过枯燥和空泛,与学生的生活没有太大的交集。虽然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以使得课本上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但实质上还是有较多需要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仅仅单纯地参照课本上的知识点展开,并未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合。这样会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内容缺乏现实性和生动性,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事实上,德育的来源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德育,现实生活才是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活中的许多元素才是最好的德育教学内容。

3.课堂教学缺少生活气息

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德育教学大多仅围绕理论知识展开,缺乏对生活的直观感受。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却是沉默寡言,这对德育教学效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沉闷的课堂氛围阻碍着学生思维的调动,从而失去了学习的热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本身的授课风格不够幽默风趣,讲课的情绪不够高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积极生动的,教师的情绪是能够感染到学生的,有时甚至可以引发学生深刻的情感共鸣。二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学的过程中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用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应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真的仅仅是“听课”。

三、策略维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基本路径

《道德与法治》课这门课程是初中德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课堂以及课外教学的机会,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德育教学渗透进生活,深入学生的内心。

1.筛选教学材料,教学内容生活化

一位优秀的教师若是想上好一堂课,用心备课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课本上讲授的知识点,教师还必须根据每个班、每课时不同的教学情况精心挑选不同的教学材料,以此来丰富教学的内容。若想要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筛选出的教学材料,可以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名人轶事,亦可是发生在每个人身边,每天都会经历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关于具体的教学材料的准备,我认为应该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教材的内容应充分联系生活。《道德与法治》课教材的内容虽有一些案例与情境,但更多的还是单一枯燥的知识点,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很可能会对此类学习内容感到厌烦,从而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若要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应该从教材入手。教材不仅仅只是知识点的载体,它应该成为一个“引子”,为课堂提供更多可以讨论与探究的话题。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许多经典的教学内容都蕴含着与生活相关的元素。因此教师理应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挖掘与运用,寻找与德育目标契合的点,做出更加贴合生活实际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

其次,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充实教学内容。初中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不仅仅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多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在点滴小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对他们的思想、价值观等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教师相比学生有更多的人生阅历,其中宝贵的经验也可以融入教学内容之中。这样不仅能够强化相关的道德意识,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有所帮助。同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个性发展,尽可能挑选与初中生年龄段特有的经历相关的生活经验,并以此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强化生活化教学课堂的构建。

2.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模式生活化

在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带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响应新课改号召的教学方法。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大促进德育教学效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从新课导入就开始慢慢烘托。比如,在讲授“家的意味”这一课时,可以在一开始播放大家都很熟悉的公益广告《家》。视频里一家人围着餐桌,其乐融融。学生看到后就会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家庭和家人,从而加深了生活的气息。也为后续“爱在家人间”课时的讲授埋下了铺垫。

其次,教师还应该以学生的主体性为原则创设不同类型的教学情境。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是一位引导者的角色,将学生慢慢地带入自己所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正如杜威所说,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个“活”的主体,他们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师需要做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帮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除了典型的借助问题、图片、语言等创设的教学情境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尝试使用“表演”的方法。选取一些生活中常发生的小片段,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亲身感受。例如,在讲解怎样化解“爱的碰撞”时,可以先播放《小别离》中朵朵与爸妈发生冲突的片段,再找几个学生扮演剧中的角色亲自表演。这样不但更加贴合生活实际,同时还增添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组织课外活动,教学实践生活化

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知行合一,道德意识能够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要检验这一目标是否达成,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举办课外活动。即使教师能够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带入《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但依旧还是停留在小小的教室里,发挥的作用依旧是有限的。现阶段的德育,基本上都局限于学校教学,往往忽视了家庭和社会对初中生德育的重要作用。我们需要努力将德育带出课堂,带出学校,真正地走进生活。对于初中生来说,除了学校外主要的活动环境还有家庭和社会。学校和教师需要以此为根据策划不同的课外活动。

近代中国平民教育的领路人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即学校”,学校是社会的缩影,社会是放大了的学校。学校教育应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德育亦是如此。德育本就源于生活,源于社会,自然最终也该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因此不定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学生脱离了座位和教室的束缚,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他们在课堂中学到的道德观念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更加直接地体验到真实的生活。教师应该以《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安排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去敬老院和福利院帮忙,可以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意识;在植树节积极参与种树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参加志愿者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等。

家庭生活同样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孩子们进入学校之前,家庭就是他们的课堂,家长就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家长的品性和言行往往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一些初中已经改为寄宿制学校,学生回家的次数少之又少,因此,更应该充分利用周末回家的机会,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除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家长也该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对初中生的所作所为做出正确的道德指导。除了口头教育以外,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些家庭活动。例如与父母一起看电影、一起郊游,为爷爷奶奶做顿饭,等等。如此既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家庭美德,同时也回忆巩固了课堂学习的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结语

基于现实、问题、策略三维度的分析,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学校的德育教学。将生活和德育进行充分结合,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德育的内涵,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