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佳 王沛瑄
(1.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公共英语部 山东 青岛 266100;2.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100089)
在外语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手段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外语教学资源呈现爆炸式增长的态势,外语教学正在从基于课堂的教学逐渐转向基于资源的教学。外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有效使用成为新时期外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否能够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决定着外语类课程是否能够充分适应和满足高校外语学习者对于外语学习资源的个性化需求,也是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提高教学效率、推动学生语言技能快速提升的必要条件。
在信息化教学日渐普及的今天,英语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各种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资源。但在教学实践中,“海量”资源的利用率十分有限[1]。
造成英语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不良的主要因素包括:英语教学资源分类无序,质量参差不齐;多数资源缺乏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描述,无法有效辅助学生自主学习;部分英语学习者在自主探究和多元化教学资源利用方面的能力较弱,加之缺乏教师的相关指导,大大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果。高校外语信息资源亟须整合优化,以改善外语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情况,加速外语信息资源的效用实现过程[2]。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以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习得为出发点,重构网络信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流程,整合线上与线下的教学设计,使在线资源分布合理、分类有序,从而更好地适应英语信息化教学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需求。
认知分层理论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在1956年提出的,他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类型[3]。此后,洛林·安德森(Lorin Anderson)和大卫·克拉斯沃尔(David Krathwohl)对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修订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4]。
修订后的认知分层理论在实践中更具操作性,为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教师能够以认识层级为视角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并开展教学活动,指导教学实践,完善形成评价。以认知分层理论为指导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以足够的语言输入为基础,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语言输出。以语言输入为主的记忆、理解类活动放在课前线上学习阶段,以输出能力培养为主的如“说”和“写”类涉及中高阶思维的应用、分析类教学活动以教师线下课堂教学为主,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完成。
英语口语教学的重点是师生、生生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接近真实交际情景的口语任务设计,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下将以大学英语口语混合式课程为例,探索英语类课程在线资源分类整合的新途径。
作为一门以学生口语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技能型课程,英语口语课程的线上与线下教学设计应充分基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分类和细化。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线上及线下的口语任务设计及资源分配要求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有更为明确和细化的标准,这也是进行教学流程重构的基础。
口语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语言输出能力,属于高阶思维范畴,口语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课内及课外高质量高频率的口语输出。而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前期大量理解、记忆类活动的铺垫。
根据认知分层理论提出的六个基本认知过程,即知识(记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我们可以将大学阶段英语口语目标能力进行细分。
我们将第一个英语口语单项能力目标设定为对目标场景下的常用词汇、表达方式及句型的识记,也包括对英语口语的相关语法知识、语音知识、发音规则的掌握。此项能力对应认知分层理论中的“知识”类目标。对于大学阶段的口语学习者来说,是一项基础能力。
口语教学中,对应认知分层理论中“理解”类目标的是学生对相关口语表达方式、习惯用语的语用意义和目标交际情景中,使用的交际策略及文化差异的充分理解。此项能力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
以上两项能力目标属于低阶思维,主要涉及的是较为简单的知识性记忆和理解,在线下课时不足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在课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达成的。
作为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过渡的“应用”型目标,在英语口语能力习得中也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主要体现为学生将其在前两个能力单项目标中所识记和理解的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及交际策略应用于规定情景下的模拟双人短对话的能力。这也是口语习得中的第一个输出过程,它是学生将语言知识初步应用于简单的情景会话的过程,这个过程所涉及的创造性语言输出还比较少,但是为进一步的高质量语言输出打下了基础。
“分析”类的活动在口语习得过程中是最为复杂和关键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进行口语会话的反复操练并完成相关口语交际任务。口语教学中的“分析”类活动还包括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在口语输出的同时锻炼学生利用已有语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
“评估”活动在口语教学中体现为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同伴,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输出进行评价的过程。口语教学中的评价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项的、静态的评价,而是一个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和建设性特征的动态多元过程。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在某一情景下的口语表达做出评价的能力是学生完成口语能力习得的关键能力之一,也是口语能力内化的关键步骤。
认知过程的最后一个目标是“创造”,在口语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综合性口语交际任务以及参与相关口语课外实践活动。这一目标要求学生将前几个阶段的所学所练进行创造性应用,在语言内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动化的口语输出,是口语习得过程中最能反映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一个步骤。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要解决课堂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及在线资源利用率的问题,关键在于对传统教学流程的分解和重构。以英语口语课程为例,将英语口语教学过程重新划分为语言知识积累、交际意义解读、双人情景会话、刻意练习、建设性评价、综合口语输出六个主要教学环节,在此基础上进行线上线下学习资源的分类搭建。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来实现。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完全可以转化为线上教学环节,通过线上资源的利用和学生自主学习得以实现。根据本环节教学内容的特点,资源形式以教师自录微课和自制课件为主,以在线测试为补充,用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及语言知识掌握情况,也为教师的线下教学提供依据。
“交际意义解读”环节的教学重点在于为学生创设主题情境,搭建交际场景,提供交际策略和文化解读,激发学生的口语输出欲望。此部分同样属于低阶思维范畴,主要通过学生线上学习实现,辅以教师少量线下讲解。此环节的线上资源重在为学生提供符合目标交际情景的原汁原味的音视频资源,以教师精选的话题性强、高度情景化、文化元素丰富并具有一定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微视频资源为主,以在线互动型的话题讨论为辅助资源,为下一步的口语输出做准备。
“双人情景会话”环节是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过渡的“应用”环节,同时涉及学生的自主口语训练和教师的反馈指导,需要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结合的模式实现,也是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的关键环节。教师在线上为学生创设双人对话的情景,并提供相关支撑材料,辅助学生与搭档完成情景会话的自主练习。学生在线下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会话展示,听取教师的反馈和指导。此部分的线上资源主要是主题会话类的教学视频、音频资源,辅助资源是教材中提供的文字形式的对话范例。
“刻意练习”环节是需要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充分介入的环节,这一环节中的师生、生生互动和教师的示范、指导和反馈是线上教学无法取代的,是线下教学的价值所在,也是学生口语技能提升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源以辅助课堂教学使用的课件、图片、文字、卡片材料为主,同时在线上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络资源链接,作为拓展资源使用。
“建设性评价”是与刻意练习交错进行的环节。在课堂进行口语操练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输出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同时指导并鼓励学生对同伴的口语练习情况进行口头评价并做出清晰完整的表达。此环节的线下资源是帮助学生完成评价的指导性文字和辅助性表格,同时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上支持小组互评的相关功能作为辅助。
“综合口语输出”环节是一个完整的口语教学流程的最终环节,是学生实现创造性口语输出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单元话题的性质设计出情景化、互动性较强的口语交际任务,一般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这一环节的关键步骤在于教师将口语交际任务的目标、要求、完成步骤清晰、明确地传达给学生,同时要方便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随时查阅。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数字化的课程学习内容和资源放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运行,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5]。在以认知分层理论为指导的课程资源建设思路下,线上资源的分类以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为依据,最终通过线下课堂教学实施得以整合。教师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线上与线下一体化设计的原则,明确每个教学流程中学生需要达成的能力目标,以此为出发点安排教学步骤、设计课堂活动、搜集教学资源,并根据资源特点和学生需求决定资源的呈现形式。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在特定教学环节对线上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对学生利用资源提供及时指导,也是决定资源整合程度的关键因素。以口语教学为例,前两个教学环节“语言知识积累”和“交际意义解读”主要由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完成,口语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在线上通过自主学习积累的语言和交际知识在线下课堂中得以检验和纠正;“双人情景会话”环节中学生课外自主口语训练的成果要在线下课堂中得以展示和呈现,并获得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在课堂的“刻意练习”环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线上资源作为口语输出的支撑和参考。总之,教师要力求在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中使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围绕着学生的能力习得形成充分的互涉,从而完成资源的合理分类与整合。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使学习者通过对语言信息的合理分解和有效吸收实现语言技能的习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进行教学流程设计,还要进行教学资源设计,这两种设计都需要以学生的语言能力习得为出发点。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的阶段,英语教学改革正逐渐聚焦于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共享及高效利用。认知分层理论为新阶段信息化资源的分类整合提供了科学的设计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教师能够在教学设计中更加明确教学资源与学生的能力习得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组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流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进行资源的分类建设,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工具性指导,使信息化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实现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课程与资源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