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丽
(中共防城港市委党校、防城港市行政学院,广西 防城港 538001)
2019 年6 月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时郑重提出“支持在防城港市建立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亲自部署的重大决策,是国家赋予广西的一项重大政治和战略任务,也是防城港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本课题组成员于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3 月间,先后深入防城港高新区、东兴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深入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筹备办、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并学习借鉴部分地区建设医疗健康产业园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高水平推进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的路径和对策。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总体方案目前还处于编制和申报阶段,试验区规划范围、发展目标、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建设任务、支持政策等尚未最终确定。据调研了解,目前初步构想是按照“一区两城多园”模式推进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一区”即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两城”是指在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范围内打造国际医药制造城和国际医疗康养城,“多园”是指依托现有的防城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物流园区、江山半岛医学实验基地和东兴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主要开发园区,规划一批更加具体的产业园。例如,中印医药产业园、欧美新特药产业园、国家战略储备药产业园等,以此引入国际范围内特别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知名医药企业和机构到试验区投资,共同培育发展医疗康养产业。
1.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建立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后,防城港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及时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比什凯克峰会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组织全市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同时,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举办市四家班子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立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重要指示”专题读书班、“6.14”大讲堂,并在全市开展“我为试验区建设献一策”等活动。2019 年7 月14 日,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中国)防城港市筹备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正式揭牌成立,负责统筹推进试验区建设。
2.初步完成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总体方案编制
为做好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总体方案编制工作,防城港市先后派出10 余个工作组,分赴北京、上海、广东、海南、秦皇岛等地知名企业、园区考察调研,并举办试验区建设座谈会、咨询会和战略对话会等,邀请上合组织、东盟相关国家官员以及国内外医药机构、知名智库、重点高校等100 多名专家参加。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试验区战略定位、功能目标、发展思路、空间布局、产业规划、政策设计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组织编制《总体方案》,并广泛征求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门、医疗机构和企业、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结合我国及全球抗疫情况,认真研究分析疫情影响及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总体方案做了修改完善,目前已上报自治区,并推动自治区向国家部委征求《总体方案》意见后尽快上报国务院审批。
3.以印度药品贸易为重点积极推进中印医药合作
防城港市把推动印度仿制药项目落地作为开展中印医药合作、加快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开放创新的关键方向。一是加强宣传推介,与印度药商药企达成一批合作意向。市党政主要领导先后率队出访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就深化双方在医药贸易、医药产业、医学研究等方面合作开展一系列访问交流活动。同时,借助北京和平之旅文化交流中心等民间组织力量,向印度知名制药企业、医院和制药商协会推介试验区。二是积极推进印度药品入区。完成编制试验区《引进印度仿制药实施方案》《引进印度企业发展仿制药制造产业实施方案》。三是调动企业积极参与。由防城港市国资平台公司牵头,民间资本参与组建混合所有制性质的防城港陆海医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依托该公司在孟买成立办事处,开展药品贸易合作。
4.积极谋划推进一批医学相关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建立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招商引资项目库。目前已入库项目66 个,其中重点项目25个。成功引进药明康德、军科正源等国内知名医药企业到试验区投资建设,军科正源公司投资建设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室已投入使用。二是加强项目谋划包装。依托防城港市投融资平台公司和重点园区,大力开展项目谋划包装,建立医学试验区重大项目库,目前有重大项目140 多项,涵盖医药制造、医疗器械制造、医学研发、医疗康养、养老保健等领域,总投资4 千多亿元。三是积极争取各种资金保障项目建设。特别是积极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目前已上报项目15 项,总投资102 亿元,申请资金10 多亿元。四是推动一批项目开竣工。2020 年4 月14 日,举行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第一批项目集中开竣工和项目签约仪式,防城港金花茶国际传统医药加工基地、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医学创新赋能中心等10 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或签约,总投资70多亿元。
5.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支持
国家层面,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外交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委先后听取试验区建设情况汇报,并表示与广西一起共同努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试验区建设。自治区层面,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第一时间召开区党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先后5 次作出有关批示。自治区卫健委、外事办、发改委、政研室(改革办)、商务厅、科技厅、教育厅、市场监管局、药监局、中医药管理局、北部湾办、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等部门和单位以不同方式参与和支持试验区规划建设。
一是海陆双通的对外开放合作优势。防城港沿海又沿边,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节点城市,拥有西部第一大港和5 个国家一类口岸、5 个边民互市贸易点,在推动上合组织国家与东盟各国交往中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做好优质医学资源要素“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文章。二是国家战略平台叠加的先行先试优势。防城港拥有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多个国家战略平台,先行先试经验丰富,为医学试验区改革创新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中医药资源丰富。防城港医药资源富集,拥有北部湾海洋生物和十万大山药用动植物两个“聚宝盆”,特别是拥有中国重要的实验食蟹猴养殖繁育与生物药品研究基地。四是良好生态优势。防城港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多年居广西第一,享有中国氧都、中国长寿之乡等美誉,是发展医疗康养优选之地。
防城港存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自身财力较小、人才资源欠缺等方面的不足。建设医学试验区,最突出的短板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础薄弱,医药产业发展规模较小。防城港医疗卫生事业历史欠账较多,财政投入比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人均卫生资源量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部分县(市、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未能及时拨付。
一是国家战略机遇,“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北钦防一体化等战略实施,为防城港发展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二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健康、养老等需求巨大,这将是试验区建设的巨大推力。三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国家将加大医疗卫生领域投入,为加快试验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产业设施建设提供良好契机。四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医学合作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之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二是全球化面临巨大挑战,各国贸易壁垒增多,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三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是新生事物,没有先例可循,需要不断探索,面临先行先试挑战。四是难以突破现行医药卫生相关政策的挑战。例如,受限于现行医药监管机制和海关进口监管政策,目前医药研发用物品难以自由进入试验区,非ICH成员国间药品注册用临床数据不能互认,致使已在国外上市的印度仿制药品难以进入试验区使用和注册生产。五是来自先进发达地区的挑战,医疗康养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几乎所有先进发达地区都在大力支持,防城港作为后发地区,面对的是条件优越、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
上海市“5+X”健康服务业园区布局是指统筹推进建设5 大健康医疗产业园,同时在不同区域建设若干医疗服务集聚区。五大健康产业园定位精准,各板块之间功能互补和渗透,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例如,上海国际医学园将服务对象精准定位为在上海及长江三角地区工作和生活的海外人士、国内高收入人群,主要发展国际化、现代化和多元化的特色特需服务,构筑医疗领域投资的综合服务平台。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则聚焦推进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发展,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医、教、研、康、养、游”为一体的医疗服务集聚区①。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用足、用活国务院赋予的“特许准入、先行先试”优惠政策,大力推进一系列改革创新。一是医药贸易创新。设立博鳌公共保税药仓,提前将境外药品、器械购入保税仓,降低进口流通环节成本。二是放宽医学人才和资本准入限制。境外医师注册时间放宽至3 年,引进多个国家技术和大型医用设备。三是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入国际卫生专业组织落户先行区,推动国际性医学类会议、论坛在海南举办,并促成一批永久性会址落户海南。四是简化审批。在全国率先简化临床急需进口医疗器械安全监管流程,缩短审批及通关时间,大大降低企业成本。五是完善配套设施。重点推进综合服务中心等城市功能配套项目建设,为先行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和就诊患者提供日常生活便利[2]。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以“对标休斯顿医学中心”为目标,推进医疗、教育、康养、研发、产业与配套服务功能同步协同发展。一是建立“医疗硅谷”,推动医教研产协同创新,大力引进医院、科研机构及大学,构建医学科研集群发展;二是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科研创新、质量安全体系;三是探索医疗健康大数据管理、交易、保护标准化,探索医疗与商业保险合作新模式;四是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平台,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人类遗传资源中心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五是引进一批高水平研究院,推进高端医学人才集聚[3]。
为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升生物医药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生物医药科技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2020 年4 月,广东省科技厅等9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统筹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布局、加快重大科研实验平台建设、培育发展特色园区和骨干企业、促进创新要素高效跨境流动、完善产品研发和临床试验激励机制、积极对接国内外高端科技创新资源、优化药品器械注册上市和推广应用制度、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供给、强化高层次人才保障、强化科技伦理和生物安全管理等十个方面②。
综合以上经验,建设医学相关产业园区,发展医疗康养产业,一要有精准的产业功能和发展定位,医疗健康产业链长,细分领域多,要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精准定位,突出特色。二要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去考虑和布局,形成各有特色、功能互补的产业格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三要加强政策研究和创新,结合实际创造性抓好政策落实,大胆先行先试,依法依规突破政策阻碍。四要加强人才引进,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推动医学高端人才集聚。五是配套服务要及时跟进,包括配套基础设施、配套政策等方面。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和全球蔓延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国际医疗卫生合作等方面都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更要主动担当,自觉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按照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关于“实事求是、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面对疫情全球蔓延的风险和挑战,人类的国际医疗卫生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而迫切,也愈加凸显了建设医学试验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4]。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加快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作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举措,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中央“六稳”“六保”要求的重要抓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际”“医学”“开放”“合作”的核心命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奋力推进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的胜利。
一是推进建立国家层面的试验区建设工作机制,积极争取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卫健委等相关部门联合建立试验区建设工作机制,增强国家层面的协调指导。二是推动成立自治区直属的试验区管理机构,从自治区层面强力推进试验区建设。三是加强对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合理界定试验区管理机构的职能定位,既要保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又要注意理顺与防城港市及各个产业园区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推动实现区市统筹、区市融合,充分调动自治区部门、防城港市和各园区的积极性,形成最大合力共同推进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
积极学习借鉴上海、海南等地医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先进经验,充分借助外脑,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各类规划。一是争取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尽快获批。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对接,争取尽快启动国家层面的专家实地调研,力争尽快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二是做好规划衔接。目前,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编制逐步启动,要做好试验区发展建设规划与防城港市规划的衔接,各相关园区也要尽快调整控规、产业规划等,积极适应试验区建设发展需要;加快启动编制试验区各类专项规划,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三是积极推动试验区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强前瞻性研究,积极与国家、自治区发改委对接,力争试验区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事项,试验区一批项目纳入国家和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
一是科学谋划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产业布局,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展思路,科学谋划试验区各主要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重点发展产业,形成定位精准、布局合理、各有特色、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园区格局,推动医疗康养产业集聚和全产业链发展。二是编制试验区“产业树”全景图,从产业概况、产业链图、产业政策、产业投资、支撑条件、推进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全景角度规划试验区产业发展。三是研究制定医疗康养产业支持政策。抢抓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机遇,加快研究出台试验区产业支持政策,从平台架构、资金用地扶持,人才支持等方面着手,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四是推进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落地。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结合疫情防控积极开展网络招商、视频招商,围绕全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聚焦湾企入桂、央企入桂、民企入桂,积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项目。五是加快完善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研发中心、孵化中心、专科医院、康养基地等项目,推进完善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配套设施。
一是将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政策需求作为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委托国内外高端智库,联合国家相关部委,深入研究医药贸易和准入、新药研发和审批等方面政策创新,推动形成国家层面的支持政策。二是充分利用试验区平台,整合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平台资源,对国家、自治区支持各类平台的政策进行梳理,积极探索医学领域开放政策在试验区先行先试,打造国际医学开放先行区③。三是积极应对新冠肺炎影响,化危为机率先推进部分领域改革创新。深入研究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深刻影响,总结我国疫情防控的经验和不足,积极探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新体系,探索建立应急医药物资保障新模式[5]。
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投入的有利时机,大力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动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早出形象。一是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力度,积极开展项目策划会商,围绕医药研发、医药战略储备、公共卫生应急、国际医药合作、康养旅游等领域,谋划推进一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重大项目。二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对项目业主的指导,协调加快项目审批,督促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实现开工建设。三是加大攻坚力度,集中精干力量,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搬迁、资金筹措攻坚,推动一批项目集中开竣工,迅速兴起试验区项目建设高潮。
选取前期进展较快的一两个事项进行攻坚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实现试验区建设早期收获。一是以医学实验室产业为突破口,推动医学相关产业发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我国将在药物、医疗装备研发和临床救治相结合、疫苗研发和产业化链条有机衔接、病毒溯源及其传播途径研究等方面加大科研攻关力度[6]。试验区可以针对医学科研需求,依托本地实验用食蟹猴的资源优势,及时研究出台支持政策,做好医学实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一批医学实验室落地,推动实验室经济发展,做到科研和产业发展相促进,将试验区打造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医学开放研究新高地。二是以中印医药合作为突破点,推进医药贸易发展。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前期与印度有关方面进行了密切接触,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可以此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印度仿制药品采购、入境、使用新模式,形成规范引进渠道。加强印度药品企业落地试验区的政策设计,同步加快建设中印制药产业园,引进印度企业共同投资仿制药和创新药企业。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积极同国际社会分享抗疫经验,并向部分疫情严重国家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明显提高,但各国民心相通和共赢发展、特别是国际医学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仍需拓展[7]。推进建设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更要突出“合作”内涵,一是在双边合作、多边合作、周边合作、地区合作以及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等方面努力探索更加高效的国际医学合作新机制。二是在合作内容上进行拓展,除药品、医疗器械等医学要素贸易之外,还应推进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标准、医药专业资格互认、医学科研攻关、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探索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8]。三是推动国际医学人文交流常态化、机制化。坚持办好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提升论坛规格,探索在防城港市永久设立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秘书处,常态化推进国际医学交流合作。
一是大力争取各类资金支持。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要加强向上对接汇报,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上级资金更多支持试验区建设,争取国家单列试验区建设专项资金。二是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加大试验区项目建设用地、用海、用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需求。三是综合施策,大力引才。以更大力度引才,加大高、精、尖领军人才引进力度,以更灵活方式用才,可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同时,大力培养本地医学人才。四是积极争取金融、科技等领域出台支持试验区建设的专项政策。
要综合运用各种宣传方式开展宣传推介,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抓好媒体宣传,与国内外各主流媒体加强沟通协调,通过专题报道、联合报道等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报道试验区。二是用好新媒体、自媒体宣传,建立试验区门户网站,同时,通过微信平台、今日头条、短视频直播等新型传播媒介,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宣传工作。三是做好社会宣传,开展大型户外招牌、高杆广告牌、宣传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建设。四是结合招商推介,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国际医学论坛等平台大力宣传试验区,不断提升试验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注释:
①参见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沪府办发〔2018〕39 号),2018 年11 月3日。
②参见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等《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粤科社字〔2020〕86号),2020年4月1日。
③参见国务院《关于印发6 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16号),2019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