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东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监狱是从古代就一直延续到现代的,监狱管理的方式也在不断的人性化。罪犯教育在监狱监管当中是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够让罪犯纠正其思想和端正其行为,也能够让罪犯学习文化,增长知识。部分罪犯被释放回归社会后,在生活中避免因文盲找不到工作而处处碰壁,进而导致重复犯罪。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罪犯教育中,能够更好的对罪犯进行教育转化,并将其改造转化成为守法的公民。
罪犯最终能够进入监狱,是由于其实施了违法犯罪的活动,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他们最终以犯罪手段走上了违法道路的根本原因不仅是家庭教育缺失导致文化素质低,更重要的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和道德信仰缺失。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罪犯犯罪的重要原因。知识教育是人认识社会、认识事物最便捷的途径之一。在家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教育可以让我们从书本中吸收古今中外的知识,对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社会有一定的作用。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重要影响。家庭是孩子们成长和生活也是接受教育最早的场所。牙牙学语,就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是孩子们第一任启蒙老师。孩子的发展和父母的教育是离不开的。孩子走上犯罪道路多数都是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父母双方都不愿意管,导致孩子教育的缺失,对社会的认知不足,在未成年时期犯罪时有发生。父母知识水平低,家庭比较贫穷,父母外出务工,将孩子留给家里老人看管。老人基本上是文盲的占多数,而且他们对孩子的爱都是一种溺爱,因为老人们不懂教育,这对孩子们的教育来说是不利的,这些孩子们一般也就读完小学或者中学就走向了社会,从而形成一种怕吃苦,又想生活更好,好逸恶劳的思想。那么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产生错误的金钱观和人生观,这也是最终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一种因素。一个人发展的好坏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监狱中多数罪犯的学历层次比较低,文盲的罪犯也屡见不鲜。罪犯中年轻的罪犯是文盲甚至是小学还没毕业,因此他们接受的教育太少,从小就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法律意识的淡薄和道德信仰缺失是首要原因。我国是法治国家,“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罪犯中学历较低的人数占多数,因此基本没有接受过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对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的了解是空白的,所以法律知识的淡薄和道德知识缺失使罪犯的认识不足,导致他们误入歧途的概率增大。罪犯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导致罪犯对法律认识存在缺失,进而影响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使其在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下产生错误的行为。因此在罪犯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新地塑造其三观教育。流传下来以德育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对罪犯的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对罪犯德育改造具有很大的帮助。而优秀传统文化对罪犯道德品德的塑造和让罪犯树立正确的信仰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的让罪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德育观,使其能够更好的改造自己,重塑人生。无规矩不足以成方圆。对罪犯进行普法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他们更好的了解法律和认识法律。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对罪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精髓。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从而对其道德观进行心灵上的洗礼,可以使其对道德观有个正确的认识。
道德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道德观形成很重要,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是正确的道德观,是古代人经过社会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的。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教育融入到罪犯教育中,对罪犯道德观的影响有一定的作用。让罪犯学习道德知识,知道“礼、义、廉、耻”,对罪犯认罪悔罪,自我剖析具有重要的作用。让其知道自己错在哪,以后该怎么去做,为罪犯的改造指明方向。罪犯在监狱服刑改造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对法律和道德观念的认知还不够,道德观念淡薄,从而导致违反监规纪律的行为时有发生,归根结底是由于罪犯的道德观念缺失。罪犯在入监教育时就要求其要认真遵守监狱监规纪律,好好改造,服从管理和维护监区荣誉。监狱在对罪犯的三课学习教育中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融入其中,会更加有利地帮助罪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利于罪犯能够更好的服从管理,认真的改造,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引导罪犯将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彻底地抛弃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价值观对于一个人的价值方面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错误的价值观对人产生的是消极的影响。正确的价值观使人走正道,错误的价值观使人走偏路,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进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破坏社会秩序的稳定。罪犯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是因为其价值观的扭曲在作祟。罪犯的价值观的缺失是其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也导致其多次进入监狱改造,归根结底是监狱教育的不够深刻。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融入罪犯教育中,俭以养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求勤俭节约,要引导罪犯自觉把勤俭节约作为自己的一种观念,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方面的一种追求。打消好逸恶劳的生活作风,让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树立勤劳节俭,服从管理,遵规守纪和积极劳动的思想。让其认识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就是自己曾经好逸恶劳的结果造成的,让其深刻的剖析自己的罪行,达到认罪悔罪,积极的改造。
《监狱法》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将传统文化教育运用到罪犯的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现在的监狱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和指示要求采取人性化管理,惩罚与教育人为宗旨,以教育人为根本,积极贯彻落实对罪犯进行三课教育的学习,着眼于对罪犯的教育,将其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对其进行思想改造,让罪犯回归社会后能够自给自足,好好的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获取财富,这是监狱对罪犯教育改造的最终目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瑰宝,将其融入到罪犯的教育改造中,对罪犯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不仅有文化教育、知识教育,还有为人处世的教育。罪犯犯罪虽然被法律惩罚了,但是惩罚的只是行为方面而非思想方面。犯罪的根源是思想在作祟,那么如何将罪犯的思想转变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让人心灵得到洗礼并对人格进行完善。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儒家经典;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佛家以慈悲为怀。将传统文化融入罪犯教育中,对于罪犯而言,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推行传统文化也是符合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需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教育改造罪犯工作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采用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最终的目的是教育人、改造人、以人为本。”[3]罪犯刑满释放回归社会,最重要的是回归社会后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为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尽绵薄之力,也是为自己曾经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行为赎罪。监狱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以改造人为宗旨,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优秀传统文化对罪犯的道德品德的塑造和使罪犯树立正确的信仰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的让罪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德育观。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使其更好的改造,重塑新生,为监狱的改造事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