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溢
20 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的茶人[1]茶人原指采茶人,现已延伸至从事茶叶产制、茶叶贸易科研的茶行业人员,也泛指爱茶、品茶之人。提出“茶艺”的概念,现代茶艺随之兴起。现代茶艺较为简单,没有繁琐的规矩和礼节,老少咸宜、雅俗共赏,从而带动了茶博会、茶旅游、茶文化节等一系列茶文化活动。然而,现有文献主要聚焦茶文化的对外交流、旅游及教育等外在功能,[2]参见:万书霞、包威:《“一带一路”背景下茶文化的内涵及对外交流研究》,《农业考古》,2019年第2 期,第27—29 页;韦静洁:《从茶文化角度探究茶艺教育研究》,《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第9 期,第51 页;刘燕:《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建设的关联性及发展策略研究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年第7 期,第216 页。以及佛、道、儒等中国传统哲学对茶文化的影响,[3]参见:曹百慧:《试析传统茶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福建茶叶》,2018年第12期,第408 页;林青:《传统茶文化蕴含的哲学思维解读》,《福建茶叶》,2018年第10期,第395 页;落桑曲平:《试析印度佛教哲学对我国茶文化的影响》,《福建茶叶》,2018年第10 期,第407 页;赖功欧:《中国哲学中的自然与隐逸观念及其茶文化内涵》,《农业考古》,1998年第2 期,第4 页。较少触及茶艺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1]参见郭紫怡:《茶艺与哲学思想的融合发展初探》,《福建茶叶》,2018年第10 期,第112 页。。而实际上,“茶艺”代表了传统道家智慧影响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范,对考察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和深入认识道家思想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参与和体验现代茶艺,并采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考察人们在茶艺过程中的各种情绪和心理变化,揭示老庄哲学对现代茶艺的多重影响,从而填补研究空白。
严格而明确的“茶艺”概念出现于20 世纪70年代。彼时,中国台湾地区的茶文化研究者注意到日本“茶道”一词的局限性,即过分强调庄重肃穆、底蕴深厚的“道”而导致茶文化无法在普通老百姓中普及开来。为了与日本“茶道”相区别、避免其弊端,台湾民俗学家娄子匡建议使用“茶艺”一词,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台北市茶艺协会”。“茶艺”的提法也因其活泼灵动的色彩被广泛接受,并传播到港、澳和大陆地区。[2]转引自:陈文华:《中国茶艺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2009年第1 版,第3 页。
与此同时,关于“茶艺”的定义也越来越多。范增平认为,茶艺包括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艺术。[3]参见范增平:《台湾茶文化论》,台北:碧山岩出版公司,1992年,第280 页。该定义将“茶艺”分为“技术”与“艺术”两个层面。其中,“技术”与“科学”对应,属于表层;“艺术”与“人文”对应,属于深层。丁文认为,茶艺是指制茶、烹茶、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变成一门艺术。[4]参见丁文:《中国茶道》,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8年第2 版,第46 页。该定义强调茶艺由“技”而“艺”的动态特质,并隐含了境界提升的意味。王玲则提出,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其中“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5]参见王玲:《中国茶文化》,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1 版,第87 页。该定义突出了“茶艺”与“茶道”的区别,认为“茶道”属于更深层的内容与精神,“茶艺”则属于表层的形式与显像。和王玲持相似观点的还有陈文华,他将“茶艺”定义为“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1]陈文华:《中国茶艺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 版,第3 页。。此外,《中国茶叶大辞典》也将“茶艺”定义为“泡茶与饮茶的技艺”[2]陈宗懋:《中国茶叶大辞典》,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 版,第576 页。。
由此可见,茶艺的定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制茶的技艺、泡茶的技艺和饮茶的技艺。就制茶而言,茶学中有专门的制茶学,主要关注制茶的基本理论、茶叶加工等。泡茶之法主要流行于明、清及近现代。明清之前主要采用煮茶法、煎茶法和点茶法。至于饮茶的技艺则大同小异,一般都要观茶之形、品茶之味、欣赏茶汤之色香。王玲还进一步认为:“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3]王玲:《中国茶文化》,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1 版,第87—88 页。“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4]王玲:《中国茶文化》,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1 版,第87 页。所以,如果仅将茶艺看作一门技艺,只关注技艺的提升,而忽视对内在于茶艺之道的感悟,技艺就会缺乏深刻性,学习茶艺的人也无法获得境界修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茶艺的定义应包括以下两个层面:第一,茶艺是制作以及品饮茶汤的技艺;第二,茶艺也是一个悟道的过程,通过准备以及品饮茶汤来感悟蕴含其中的传统哲学思想——即茶道,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以及精神和道德境界的提升。因此,茶艺是指借助于特定的茶具、礼仪、环境、服饰和音乐,以艺术性的方式制作以及品饮茶汤,将茶叶的色、形、香、味展示出来的技、艺、道三者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它分为日常茶艺和表演茶艺两类。日常茶艺为人际交往的媒介,以谋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或境界修养的提升;表演茶艺对茶具、礼仪、环境、服饰和音乐有更严格的要求,是提升大众精神境界、道德境界和美学境界的艺术形式。
与“茶艺”相似的茶事活动古已有之,其表现形态日趋多样化。据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第6 卷记载: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用文火烤茶饼,主要流行于唐代)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为请之。伯熊着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啜两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为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1][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1 版,第125—126 页。
陆羽,字鸿渐,其所著《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全书主要包括十个部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陆羽在《茶经》的第一部分“茶之源”论述的是“茶之功效”,第四部分“茶之器”描述的是煮茶用的器具,第五部分“茶之煮”则主要阐述“煎茶、炙茶之法”。常伯熊在进行茶事活动时,“着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穿着正装,动作娴熟外加言语解说,整个茶事过程和现代茶艺表演无异,极具欣赏价值,令“左右刮目”。而陆羽“教摊如伯熊故事”,前文说“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常伯熊是陆羽的拥趸者,并且在茶事活动中对陆羽的理论进行了润色,所以陆羽和常伯熊煎饮茶叶的流程就没有很大区别;并且由于陆羽生性狷介,清高孤傲,又常年穿梭于荒山野岭实地采摘茶叶,考察茶叶的生产制作,所以衣着与常伯熊相比就随便许多,“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外加陆羽天生口吃,故“李公心鄙之”。所以,陆羽虽是优秀的茶学理论家,然其茶艺水平却次于常伯熊。
不仅文人雅士钟情于茶艺,帝王中也不乏热衷此事者。宋代蔡京的《延福宫曲宴记》便记载了宋徽宗赵佶举行的一次公开的茶艺:
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次诣平成殿,凤烛龙灯,灿然如昼,奇伟万状,不可名言。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澹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1]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书》第109 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8—179 页。
宋徽宗善于点茶,对茶文化有着深刻理解,著有《大观茶论》。引文中宋徽宗的泡茶方法便是流行于宋代的点茶法,“将茶碾成极细的茶粉(煎茶则用碎茶末),又预先将茶盏烤热。点茶时先加入水少许,将茶调成膏稠状。煎茶的竹夹也演化为茶筅(将竹丝系为一束,上加柄),改为在盏中搅拌,称为‘击拂’”。[2]丛书委员会编:《中国茶文化》,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年第1 版,第104—105 页。“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澹月”则是用茶筅搅拌茶汤产生的美景。
明清时期,由于散茶的流行,新的喝茶方式不断出现,如盖碗茶、功夫茶。以往的煮茶法和点茶法渐渐式微。20 世纪70年代台湾茶人提出“茶艺”概念后,现代茶艺兴起。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各地茶艺表演异彩纷呈,改良创新的茶艺也不计其数。目前,茶艺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根据传统茶艺改良创新的六大茶类茶艺和花茶茶艺;二、反映特定地域和民族风俗习惯的民俗茶艺,如流行于福建和广东的工夫茶、藏族酥油茶、白族三道茶表演等;三、仿古茶艺,如仿唐代陆羽煎茶法茶艺、仿宋代点茶法茶艺、禅茶茶艺等。
笔者通过参与和体验有代表性的现代茶艺,比如六大茶类茶艺以及民俗茶艺,考察现代茶艺中的礼仪、环境、服饰、环境等要素,分析人们在茶艺中各种情绪和心理变化,从而揭示老庄哲学对现代茶艺的多重影响。
现代茶艺中,泡茶人内在的真诚,即“真挚虔敬”的精神境界至关重要。现代茶艺对技艺和礼仪有较高要求,茶艺中的坐姿站姿拿杯手势等都有一定标准,然而技艺和礼仪背后的真情实感却更为重要。无论是日常生活茶艺还是具有表演性质的茶艺,无论茶艺的规模如何,泡茶人对于观众、茶以及器具的感情应该是发自肺腑的,源于对茶的真挚热爱。真情流露于外,泡茶人“以热情、坦诚的眼神与观众建立友善的联系”[1]陈子法:《茶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第1 版,第50 页。,并且面带微笑,将内心的真诚传达给观众。对于茶和器具,因怀着真挚的喜爱之情,动作不可鲁莽,要轻拿轻放。倘若在茶艺中,泡茶人心怀功利性的诉求或者为了表现出热情真诚而故意做作,这会给人虚伪之感;或者过于注重技艺和礼仪而忽视了内在情感的真诚,这也会让人觉得苍白。
茶艺中对“真”的追求可以看出老庄哲学对其的影响。“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2][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1032 页。“矫情伪性者,不能动于人也。”[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1032 页。如果行为缺乏真情的支撑,即使形式上很完美,也不能感动人心。只有内在的感情真诚,外在的神情才能打动人心。任何行为以真情为依托,即使形式上有所欠缺,仍能让人感受到行为背后个体的真情实意。
“茶艺以幽、雅、静为基本意境格调,虽然茶器具能够提供必要的观赏、把玩价值,但过分的繁琐、奢华、花哨及不良组合,无疑会妨碍这种格调的表现。”[4]陈子法:《茶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第1 版,第35 页。花花绿绿、奇形怪状以及金银类的茶具都有违茶道“朴”的内涵。茶艺插花旨在配合雅室,追求茶趣,在花材和插花器具的形色上,以简朴、清寂、纯真而不失矫饰为其要求。所以,现代茶艺中,一般不采用颜色太红、过于华丽的花朵,而选用花形较小的花朵。当然,个别特殊茶艺比如为庆祝春节的节庆茶艺就需要一些略华丽的茶具和插花以彰显节日气氛。茶艺中女性可以化淡妆,但不能浓妆艳抹。穿着切忌轻浮奢华,过多装饰,不宜佩戴手表以及金银等颜色炫丽的饰品,以素朴整洁大方为宜。同时,表演者的神态表情、动作、声音不可过于夸张,要简洁自然,落落大方。
一些有代表性的传统茶馆其装修也质朴无华,比如“湖心亭茶楼”。“湖心亭茶楼”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茶楼,距今已有140 多年的历史。黑色的地板,白色的天花板,深红色的桌椅、窗框窗棂,两色相间的窗帘——一部分接近地面的黑色,一部分在阳光的照射下与桌椅的深红色相得益彰,整个空间内几乎只有黑色、深红色和白色,没有其他颜色亮丽的装饰,使茶楼显得古朴沉静、充满禅意。百年悠悠岁月,任凭窗外游人如织、世事变迁,它独坐湖心而本色本心依旧。(湖心亭是上海现存最古老的茶楼,原系明代嘉靖年间由四川布政司潘允端所构筑,属豫园内景之一,原名凫佚亭。)
在现代茶艺中,茶具、插花、茶艺师的形象、茶馆的装修等,处处体现出老庄哲学“朴”的思想对其的影响。老子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1]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 版,第72 页。“朴”原意是未经剖分雕饰的原木。在这里,“朴”是“道”的特性和表现。“古之善为道者”,“敦兮,其若朴”[2]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 版,第72 页。,古代行道的人,像未经雕琢过的木头一样敦厚质朴。“朴”也是行道者的外在特征和表现。《庄子·应帝王》中有这样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309 页。混沌是一种天地浑然不分,万物未开化的纯朴状态,当混沌“朴”的状态被破坏,它可以“视听食息”时,却走向了灭亡。庄子甚至说:“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1][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336 页。将天然木材做成器具,是工匠的罪过。也就是说事物的本来面目、自然状态才是最宝贵的,是“道”的表现;对这种原始淳朴状态的破坏是一种罪过。“作为美学意义上的‘朴’,除含有‘自然’之意外,还有简单、朴素、质朴之意。”[2]李青春:《道家美学与魏晋文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第1 版,第30 页。庄子认为,只有“朴素”才是美的。他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458 页。
现代茶艺表演中“朴”的原则不仅体现在外在的器具、插花、表演者的形象、茶馆的装修上,也体现在精神修养上,落实为人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人们在泡茶时,无论身边或者台下坐着何种身份的客人,他们此时都应当集中精神于茶、器具和水,摒弃杂念,而不应当在乎得失,追求名誉,从而心灵归于宁静。在老庄这里,保持“朴”的状态,绝不仅仅停留于外在的形式,更是要达到心灵上的“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4]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 版,第82—83 页。老子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5]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 版,第41 页。,“见”通“现”,指外表呈现。也就是说,从外表到心灵都保持素朴的状态,减少私心和欲望。
现代茶艺是一种能让人心灵回归宁静的艺术。其环境、解说、动作以及音乐会让人们身心安定。首先,人们一般会选择安静的环境进行茶艺活动。如果是在室外,人们一般会选择环境幽静的野外或者公园,或坐依松竹绿草,或傍泉水怪石,或伴清风明月。如果是在室内,通常也会选择远离繁华的闹市区。
其次,茶艺流程中也包含了一些让人身心安静的流程。比如在泡茶之前泡茶人会净手焚香,通过点燃幽雅的香,让内心安静下来。或者在泡茶之前先调整呼吸,静坐一会,让心慢慢安静下来。并且,现代茶艺有一系列的流程,包括煮水、洁具、投茶、洗茶、冲水等,茶艺动作的训练能让人们在泡茶的过程中安静无有杂念。比如流传于潮汕地区的潮州工夫茶茶艺,它是配有精致的茶具,结合复杂冲泡流程的传统饮茶习俗,包括生火煮水、洁具投茶、高冲洗茶、刮沫[1]茶沫的主要成分为茶皂素,它为一种表面活性剂,有杀菌消炎镇静等保健作用。但其有苦味,会影响茶汤的口感,因此有刮沫这一流程。、滚杯烫杯、出汤等,对茶艺有着较高要求,因此被称为“工夫茶”。高冲洗茶要求沿着壶或者盖碗的边缘注入,不可直冲壶心,否则泡出的茶容易苦涩。并且注水时水不可过满,否则茶汤溢出造成浪费。潮州工夫茶中比较独特的一个环节是滚杯烫杯,“淋杯之后,将一杯侧置于另一杯上,中指肚勾住杯脚,拇指抵住杯口并不断向上推拨,使杯上之杯作环状滚动”。[2]陈香白、陈再粦:《工夫茶与潮州朱泥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36 页。潮州工夫茶茶艺中,要求人们握壶或者盖碗在三个品茗杯上低洒巡回出汤,并且最后要手握茶壶,对准杯口,将茶壶中剩余的茶汤点入杯中(不可漏出),以保证每杯茶中的茶汤滋味浓淡相当。这些茶艺流程较为复杂,对技能有一定要求,要泡茶人内心无有杂念,保持虚静。比如高冲洗茶要求泡茶人不能急躁和犹豫,急躁了有可能热水直冲壶心,犹豫了有可能水流中断,影响茶艺的整体观感。滚杯烫杯环节,要将一个杯子侧立置于另一杯子上,需要中指扣住侧立杯子的杯底,拇指和食指转动滚杯,三个指头巧妙配合才能保证杯子重心居中,侧立在另一个杯子上不左右倾斜。如果泡茶人内心烦躁,有杂念,三个手指配合不到位就会导致杯子左右倾斜从而烫杯失败。巡汤点茶环节亦如此,品茗杯因为尺寸较小,如果泡茶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将茶水倒出杯外,这就要求内心安静,注意力高度集中。
最后,茶艺中的背景音乐也要让人心神宁静,音量不宜过大以免嘈杂刺耳,人们一般选用民族乐器伴奏,如古琴、古筝、琵琶、笛、箫、二胡等。采用西方乐器和歌曲来做背景音乐时,也会以宁静柔美为标准。如此一来,从环境到表演者再到音乐,整个茶艺过程为人们营造了一个“静”的世界,置身其中,平日俗世生活中的浮躁功利渐渐褪去,人们的心灵渐渐恢复宁静。泡茶人渐渐将自己融入茶艺的世界,专注于泡茶,心灵虚空宁静。如果做不到这些,思维混乱,心神外驰,泡茶过程就会受到干扰。在此基础上,泡茶人在轻松的状态中可以究极茶之真性,将茶叶的色香味完美呈现出来。同时,作为互动的艺术形式,泡茶人内心的虚静也会影响到喝茶人的心境,让他们的心灵恢复到虚静。
这些恰好体现出老庄哲学“虚静”思想对现代茶艺的影响。“‘道’是自在自为,先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体,而虚静则是‘道冲’(虚空),是道的本体存在形态。”[1]王凯:《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 版,第62 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 版,第94 页。,由“道”产生万事万物,因此,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也是万物的本源本性。庄子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457 页。老子也认为万物的本源本性是“静”。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4]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 版,第35—36 页。心灵只有虚静到极致,才能静观万物流转,返归其“静”的本根,这便是回复到万物的本性。
“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也。”[5][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457 页。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庄子把心神混乱称之为“坐驰”,“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6][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150 页。如果心灵不能保持虚空的状态,就会被感官感觉惑乱而不得安宁。
现代茶艺中,人们心理上的变化,和《庄子·达生》篇木匠梓庆“齐以静心”制作鐻的流程有异曲同工之妙。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1][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658—659 页。
从“不敢怀庆赏爵禄”到“不敢怀非誉巧拙”再到“忘吾有四枝形体”,梓庆的“齐以静心”是一个逐渐将功名利禄、是非赞誉、个人技巧和自我否定的过程,保持技巧的专一外在的纷扰也逐渐消失,然后梓庆方才进入山林,观察树木的质地天性,形态躯体,找到这样的树之后一个成形的鐻豁然于胸,再动手加工。因为心通于虚静的天道,这样的心能发挥出树木的天性,所以梓庆所造的鐻鬼斧神工,令人惊叹。茶艺的过程也大概如此,在幽静的环境中,配合安静柔美的音乐,焚香静气,煮水静候,欣赏茶叶,洗杯洁具,冲水泡茶,通过一系列训练有素的茶艺流程,表演者渐渐趋向安静,世俗的烦恼渐渐隐没,在轻松的状态中究极茶之真性,充分发挥自己技艺,将茶叶的色香味天性完美呈现出来。
在现代茶艺中,泡茶动作柔美连绵,如行云流水,似春风拂面,“取放器具手要轻,动作之间不间断,运转角度呈弧状”[2]陈子法:《茶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第1 版,第50 页。,要避免点对点的直线运动,以表现茶艺所特有的柔美。如果动作生硬或者强劲有力,就会影响茶艺表演的观赏性。比如“人的肩膀自然弧度是很美的,但要沉下来才显现。泡茶时要记得沉肩坠肘……人在紧张或寒冷时肩会不由地耸起,看上去就显得慌乱不自信,而肩膀上抬又会使得气力虚浮,动作生硬”[3]韩义海:《茶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 版,第7 页。。“在做将盖碗中的水注入公道杯这个动作时,经常将手腕折成了直角……手腕折角是宜小不宜大的,最好浑圆,会显得气势大度干练。”[4]韩义海:《茶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 版,第7 页。
茶艺中有一些典型的圆弧状表演动作,如“凤凰三点头”“鲤鱼翻身”等,它们增添了茶艺的柔美。用高筒玻璃杯冲泡绿茶,泡茶人会使用“凤凰三点头”这一动作,高提水壶,以手腕的力量带动提壶的右手呈弧状上下反复三次,恰似凤凰轻柔的点头动作,让表演极具欣赏价值。台湾乌龙茶茶艺中会使用品茗杯和闻香杯,先将茶水分别倒入闻香杯中,品茗杯盖于闻香杯之上,表演“鲤鱼翻身”时,右手手心朝上,拇指扣于品茗杯底,食指和中指夹于闻香杯下端,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手臂向前上方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手心翻过来,保持手形以原有的姿势缓缓落下,动作优雅柔美,恰似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鲤鱼越过龙门。随着“鲤鱼翻身”这一动作,闻香杯中的茶水倒入了品茗杯,空的闻香杯弥漫着茶香,可以用来闻香。同时,茶艺中泡茶人要保持微笑,令观众觉得温柔亲切。解说时声音要轻而柔和,与配乐相得益彰。
这些体现出老子“柔弱”哲学思想对现代茶艺的影响。在老子哲学中,“道”的作用的表现是“弱”:“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 版,第90 页。在纷繁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老子发现柔弱的一方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过于强大的事物反倒容易走向灭亡。“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2]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 版,第167—168 页。通过观察万物活着和死亡后的种种变化,老子将柔弱者归于生存的一类,坚强者归于灭亡的一类。“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3]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 版,第171 页。水是天下最为柔弱的,然而却能够侵蚀最为坚强的物质。弱胜强,柔胜刚,老子主张守柔,反对刚强。
在各种不同茶艺中,虽然冲泡的茶叶不同,其流程却大致相同。在冲泡茶叶之前,泡茶人首先要温杯烫盏,以使泡茶所用的器具冰清玉洁,一尘不染,并且茶具受热更有利于激发茶性。洁具时,先注水于茶壶或者盖瓯中,将壶或盖瓯中的水缓缓倒入公道杯中,洗涤片刻,然后将水平均注入品茗杯中,最后倒掉洗过茶具的水;洁具之后便是洗茶,洗茶过后才是冲泡茶叶。在洁具和泡茶的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变化。在水和器具的耳鬓厮磨相激相荡中,泡茶人集中精神专注于器具操作,静观茶水在器具中不停轮回。在茶香氤氲中,在宁静的音乐声中,尘世的喧嚣与浮躁、光怪的欲望与杂念、各种已有的成见随着潺潺的流水远去,渐渐被洗涤净尽,人们的心灵归于宁静虚空。
唐朝诗人钱起的茶诗《与赵莒茶宴》描述了喝茶能够让人洗涤内心,涤荡净尽心灵的尘垢、欲望、杂念、成见等,让人心灵恢复虚静。“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1]李莫森:《咏茶诗词曲赋鉴赏》,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 版,第23 页。紫茶即紫笋茶,从唐代起成为贡茶,“《晋书·山涛传》:‘(山涛)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友,着忘言之契。’”[2]转引自李莫森:《咏茶诗词曲赋鉴赏》,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3 页。诗人与忘言之友在竹林中煮紫笋茶,茶兴酣时胜过道士醉饮流霞仙酒。然而不似酒醉般如痴如狂,清幽淡雅的香茗洗尽尘心,让人烦恼净尽,心灵恢复虚空平静,此时,万籁寂静,只有那伴着婆娑树影的一树蝉声。
借助于茶艺,参与其中的人们完成了一趟心灵的“涤除玄鉴”之旅。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3]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 版,第21—22 页。“载”或理解为句首语气词,无实际意义;或理解为“承载”“托负”。“营魄”指灵魂。“〈老子〉中的‘一’一般指道”[4]卢育三:《老子释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8 页。,“玄鉴:喻心灵深处明澈如镜。‘玄’,形容人心的深邃灵妙”[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 版,第98 页。,“高亨说:‘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而上之镜,能照察事物,故谓之玄鉴。’”[6]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 版,第98 页。所以,“涤除玄鉴”就是清除内心的各种杂念、欲望、执迷和成见,使得心灵明澈如镜,洞察万物。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醉心于茶事活动,在清幽的环境或者大自然中煮水泡茶,三五好友,乐此不疲,其中的乐趣与茶艺过程中烦恼的消融和心灵的宁静有关。
在现代茶艺中,经过洁具、洗茶,尘世的喧嚣与浮躁,泡茶者的欲望与杂念被涤除净尽。此时茶香氤氲,流水潺潺,在一片宁静虚空中,在柔美宁静的音乐声中,泡茶者专注于器具操作,将自己融入茶艺的世界,渐渐忘却外部的繁华世界和有形的茶具,欲望杂念不复存在,紧张焦虑遁隐无形,自我被暂时遗忘,形体和心灵得到最大程度的舒展,内心恢复安然舒适。伴着幽静柔美的音乐,人们静观精致的茶具、涓涓的水流和泡茶人优雅娴静的动作,也沉浸于茶艺的世界里,忘我忘物,内心一片安闲祥和。
老庄哲学“忘”的思想对现代茶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庄子哲学中,“‘忘’的秩序在各篇中都显出惊人的一致:从外到内,由有形到无形”。[1]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第1 版,第30 页。“吾犹告而守之,参日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2][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252 页。从“外天下”,忘却天下大事、历史变迁,到“外物”,忘却器物钱财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欲望,再到“外生”,即丧我,忘记个体的存在,继而心境豁然开朗,领悟大道,超越古今生死的界限。
在《大宗师》篇中,庄子通过杜撰孔子和颜回的对话阐述了自己“忘”的思想。“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1][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282—284 页。颜回从忘仁义,到忘礼乐,再到忘四肢形体,忘听觉视力和智慧,由外部的仁义礼乐、到形体感官、再到内在的心机智慧,没有是非分际,抛弃对错区分,混同于大道。人们参与茶艺的过程也是一个“忘”的过程,是人们逐渐达到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从外到内,从有形到无形,从外在的人、茶具、环境等到内在无形的欲望杂念等。
除了在大自然中进行茶艺活动外,在室内品茗环境的装饰上,人们往往点缀绿色植物,小桥流水,花鸟虫鱼,让人在观赏茶艺静心品茗时产生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感。同时,现代茶艺中的配乐也偏重于选择描述山水风光的曲目,二胡曲如《江南春色》《二泉映月》,古琴曲如《流水》《潇湘水云》《梅花三弄》《幽兰》等。
经过涤除玄鉴的心灵之旅和忘我的过程,人们最终将自己完全融入茶艺的世界中。当沸水注入杯中时,杯中云雾飘渺,朵朵茶叶在杯中沉沉浮浮,旗枪交错,茶汤澄清碧绿,宛如一江春水,生机盎然;静心悟茶香,或如深谷幽兰,或如奶香丝丝甜润,或如山林瓜果幽甜;初品佳茗,或如云雾缭绕的秀山峻峰般清幽淡雅,或如古朴悠长的茶马古道般醇厚悠远,或如“乳花烹出建溪春”[2]于伯力,傅泊寒:《中国茶诗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 版,第152 页。般怡悦舒畅。在茶汤色香味的引领下,在茶之真性的感召下,不染尘埃的心灵神游天地之间,寄情于山水,忘情于山水,心融于山水,静悟自然之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参与现代茶艺的整个流程,笔者可以感受到老庄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对其的影响。在老子哲学里,“天”只是自然之天。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 版,第56 页。“庄子所谓天有两个新义,一是指自然界,一是指自然而然的情况。”[1]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第1 版,第30 页。他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2][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632 页。《庄子·达生》篇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79 页。天地创生了万物,阴阳二气相结合就产生了万物的形体,形体死亡新的生命又会重新开始。天地万物与我同生同在,共为一体。这里的“天”均指自然之天。“无为为之之谓天”[4][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406 页。,“何谓天?何谓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5][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590 页。以无为的态度来行事才称之为“天”,牛马四足这是天然形成的,给马套上辔头,用绳子穿过牛的鼻子来役使它们,这就叫作人为。这时“天”指无为,顺乎自然本性没有人为干预破坏的状态。庄子反对人干预破坏自然,“不以人助天”[6][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229 页。,“无以人灭天”[7][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590 页。,不以人力改变毁灭万物天然的本性。
庄子反对干预自然,进而主张顺自然之大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此即与天为一。“何谓人与天一耶?仲尼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8][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 版,第694 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万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为不能顺乎自然本性,这是必然的。只有圣人才能安然体悟自然之道而终。
现代茶艺是一种技、艺、道三者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它讲究环境、音乐、服饰、茶具、茶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老庄哲学思想对现代茶艺中的技艺及其他诸种元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代茶艺自情感之“真”始,人们怀着对茶、茶具和茶艺真挚的热爱之情,以纯朴虚静的心灵和外表、柔美的动作来艺茶,抛却心中的欲望、偏见、杂念和对名利得失的执着,经过洁具、洗茶,心灵经历一场涤除玄鉴之旅而忘物、忘我、忘天下,最终在茶之色、形、香、味之真中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达至天人合一之境界。
不同于一般美学意义上其他表演形式,它既是传统道家智慧影响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范;同时,反过来又为人们提供了一条体认道家文化风采的感性路径。它不仅仅是将茶叶的色、形、香、味展示出来的艺术形式,更是一个“悟道”的心灵旅程与提升境界的生命体认过程。这一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使人们不仅可以怡悦身心、修身养性;更能够感悟到中国传统哲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