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宇
哈尔滨市公安局阿城分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反应性精神障碍不同于一般的精神疾病,它具有发病病程短、易多发、攻击性强、精神反应与言语能力迟钝等特点。这类群体也是公安工作中,我们接触较多的一类精神障碍犯罪群体。为了挖掘他们的真实犯罪目的,笔者总结出了一套“治疗性分割模型”,对于挖掘这类群体的犯罪目的较为有效,下面笔者将系统地介绍该模型。
在说明“治疗性分割模型”之前,笔者先来介绍反应性精神障碍犯罪群体的含义、成因以及特征等。
反应性精神障碍是指突然或持久的应激性不良心理社会因素而导致的精神活动功能性障碍的心理疾病,传统的精神病学称其为“反应性精神病。”可分为三个亚型:意识障碍型(意识错乱)、情感障碍(如抑郁)型和妄想(偏执)型。而反应性精神障碍犯罪群体,顾名思义,则是由实施了犯罪的患有反应性精神病的犯罪嫌疑人所组成的群体。
反应性精神障碍的成因通俗来讲是由外部事件诱发的精神疾病,它与外部事件有病因学的因果联系。这些外部的诱发事件有个人无法承受的损失、欺骗、欺凌与侮辱、丧病、自然灾害等。而犯罪行为人一旦受外部事件的刺激或诱发,极易对外部事件的引发者产生报复、攻击甚至是预谋犯罪的行为,或是由于其意识障碍、情感障碍、妄想所导致的认知混乱而极易在他人的诱导下实施犯罪,这也构成了反应性精神障碍病人犯罪群体的由来。
反应性精神病患的特征,无非是在急剧的创伤下发作,反应迟钝,精神恍惚,情绪持续性低落,社会功能丧失,缺乏愉悦感等,在此笔者就不作赘述了,因为该病的特征在前人的文献中已有大量归纳和总结。但笔者发现了该犯罪群体在讯问中的几个典型特征:首先,发病多由外部事件诱发的心理和精神创伤所致,发病周期和病程短,易复发。其次,临床症状的表现或者在犯罪现场的言行常常反应犯罪人的心理矛盾和精神创伤内容。也就是说,犯罪人的外在行为和言语表现,均围绕着犯罪人的心理创伤背景。最后,他们多数时可与人正常交流,虽意识和认知混乱,有妄想、意识障碍、过度兴奋、幻觉等症状,但言行仍存有一定的逻辑性,并非无迹可寻。也正是基于以上三点特征,使得如何让他们说真话变成了可实现的命题。
“治疗性分割”这一概念源自社会学,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一种精神分析治疗方法。它指的是分割服务对象的过往经历和痛苦经验,在自我揭露的过程中跳出自我来反身观察和反省自己,在内在经历与反身观察的统一中达到治疗的目的。虽然治疗对我们意义不大,但“治疗性分割”的精神分析方法,却可以帮我们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以挖掘他们内心最深处的犯罪目的。因此笔者在“治疗性分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总结提炼了一套系统、可操作的模型,即“治疗性分割模型”。
笔者认为,“治疗性分割模型”就是在可支持的环境中,找准与犯罪人的关系定位,通过治疗性对话,对其过往经历和情境进行诠释过程和解构,最终接近犯罪人的犯罪目的。“治疗性分割模型”有一整套系统的操作流程,在这里笔者称之为元素。
下面的元素排列,呈顺承关系,每个元素的实施过程,都要建立在差别化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坚信每一个犯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不可僵化地照搬照抄。
1.犯罪现场行为证据分析
行为证据分析是综合犯罪现场、被害人研究、行为证据三方面信息,遵循严格的演绎分析步骤来解释犯罪人行为的方法。犯罪现场不仅记载了犯罪的过程,更记载了犯罪人的心理活动,并使得心理活动外化成为具体行为。通过犯罪现场的行为证据分析,就可以简单评估出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或某个犯罪行为的心理过程。因此,在初始接触犯罪现场时,首先进行被害人研究,对被害人的身份背景、社会关系、过往经历等进行初步了解;其次,通过视频监控、证人证言、犯罪现场的行为证据等对犯罪人的犯罪心理进行初步评估;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的行为证据分析报告,这对后续的预审工作有重要意义。
2.可支持情境
可支持情境就是给犯罪人一个可提供心理支持的环境,通俗讲,即让犯罪人处于心理放松状态,以保证其畅所欲言,使我们了解其潜意识中的经验。在公安实践中,我们与犯罪嫌疑人的交流,往往都是在讯问室中,大多数侦查员的讯问方式都具有高压态势,咄咄逼人。该群体在高压情绪之下,自会产生焦虑和为了消除这种不愉快情绪体验而采取的心理防卫机制,产生否认、替代等反应,更会出现“笔录次次问,次次都不同”的尴尬现象。笔者认为,看护阶段(讯问后、需后续调查取证或制作刑拘手续时)或是候问阶段(讯问前)便是良好的可支持情境。此时嫌疑人在侯问室内,看护的侦查员大多无心甚至刻意回避与其沟通交流,但此时却恰恰是嫌疑人心理最放松、最有沟通欲望的阶段,若抓住、利用好这个可支持情境,便可轻易获其潜意识中的经验。
3.关系定位
“治疗性分割模型”强调与犯罪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只有让对象感觉到安全与支持,犯罪人才愿意将自己的过往经历包括痛苦经历讲出来。在社会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同理”,就是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真诚地对待对象,尊重其过往经历和价值选择,尽量减少个人主观上的判断,减少对抗,多听对象的声音和诉求。因此,我们也要在“同理”的基础上来定位侦查员和犯罪人的关系,以寻找其犯罪的出发点。
4.治疗性对话
治疗性对话即重视自由联想,采用广泛注意和同理倾听等方式来瓦解对象的焦虑和防卫机制。自由联想一词源于社会学中的精神分析治疗,意为鼓励对象说出心中最原始的感受和想法。反应性精神障碍的犯罪人,虽然他有精神疾病,思绪天马行空,但是他的理性思维仍然健全或部分健全,这就导致了他的言语逻辑呈现出无规律、碎片化的特点。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未经理性思维过滤的闪念是潜意识的反应,通过这些闪念即可捕捉潜意识的内容,找出对象出现问题的根源。同样,闪念的捕捉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到这类精神病患犯罪人的犯罪目的。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保持高度敏感,以防止犯罪人的防御机制随时启动来干扰自由联想。因此我们采用广泛注意和同理倾听的方式来瓦解对象的焦虑和防卫机制。广泛注意和同理倾听就是在对象陈述的过程中,广泛注意对象的谈话内容,重视看似无关的言语闪念片段,使其自由联想过程保持连贯;同理倾听即当对象产生焦虑和防卫机制时,鼓励对方陈述,站在对方的立场,可适当表露自己的过往经历,以让对象“同感”,从而让对象放弃使用理性思维过滤谈话内容,将最真实的内心想法展露出来。
5.诠释过程与解构
通过上述四个元素分析之后,我们基本可以初步得出犯罪嫌疑人的过往经历与情境。首先我们分割过往经历与情境,分割出关键因子。例如过往经历中的悲伤、孤独、外部事件刺激因素、缺失的爱、虐待等,这些关键因子往往导致其痛苦经历,这些痛苦因素很多时候也是他们犯罪的出发点或诱因,只不过这些诱因在防御机制与焦虑下,被隐藏得很好,犯罪人也不会轻易地将防御机制这层窗户纸捅破,让我们看到他们真实的犯罪目的,这个时候的犯罪人是理性的。因此,我们在得到了这些关键因子之后,下一步就是关键因子逆运用。具体方法是用这些关键因子与案件背景下的被害人经历背景或自己的经历进行对撞,促使犯罪人产生“情感”共鸣或痛苦经验的再体验,在这种关键因子与过往经历的对撞过程中,不断让犯罪人产生感性情绪,借助这种感性情绪不断消解犯规人的防卫机制与焦虑,当多次对撞之后,感性情绪战胜了理性情绪,他们的防卫机制与焦虑也随之解除了,其潜意识中真实的犯罪目的也就随之浮出水面了,自然他们在理性情绪的主导下会对你说出真话,即我们挖掘出了潜意识中真实的犯罪目的。
以上就是“治疗性分割模型”的概念以及元素,笔者在实践中,也会在侯问室中与犯罪嫌疑人沟通的过程中,在衣服口袋里隐藏一支录音笔以作备用,以防止第二次讯问或询问中,嫌疑人再度翻供。但截至目前,笔者未在第二次讯问或询问中对嫌疑人展示自己与他的录音,笔者相信只要前期渲染足够充足,尊重理解犯罪人,能够以“同理”心看待他,他便会信任你并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和犯罪目的。当然,“治疗性分割模型”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在日后的公安实践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而且,笔者也正在尝试着探索该模型在其他精神病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工作任重道远,也希望各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多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