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清 欧振武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多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其中历史建筑的数量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因此名镇名村的古建筑修复重建是不可缺少的。古建的修复又势必带来周边景观的还原,小至庭前植株,大至村落的水系等,这种自然生态的恢复,形成了古建筑的大环境,对古建筑独特风貌的突显起到了良好的烘托效果。建筑与周边生态都是人目所及的景观,而视觉景观只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中的一个维度,另一重要维度——声景营造却极易被忽略,但又对名村名镇历史氛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初,由芬兰地理学家格兰诺最早提出了 Soundscape(声景)一词 ,调动起地理学研究中的听觉感知体验,使声环境不仅仅作为物理量的代表与存在,而且转化成具有可以被感知到内容信息的现象。1976 年,加拿大作曲、音乐教育家、环保专家默里·沙弗创立了声生态学科,以积极改善声环境为主旨率先从事了声景研究。1978 年 Barry Trnax所著的《声音生态学手册》给出了声景定义,即个体或社会所感知与理解的声环境,包括实际环境或意象环境,由此,声景作为物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现象在研究范围上外延至历史、生态、社会以及文化等领域[1]。
修复良好的历史景观需得相得益彰的声景营造,方能完美呈现历史景观的意境,体现名镇名村的历史意味。一个村镇的声景理应包含丰富的甚至超出景观本身意义的多个层面。
自然声景是整体景观建设中最基础的声环境,关系到整体区域性的生态恢复。在过去城市化进程中,不少村落受到现代化影响,区域生态不同程度被破坏,丰富的自然声景逐渐消失,同时这些声景所关联的乡愁也只能存留在记忆中。历史村镇修复重建时,清淤灌水、栽树培草同步进行,耳畔重闻自然声响,与村落古迹融为一体,激活记忆中的乡愁,引来无限感慨。正如张潮《幽梦影》所描述的,“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甚至有时无意之音,触动起人类的心绪,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里的声景唤起人们对乡村的记忆。再如,“听得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留得残荷听雨声”,“雨打芭蕉”,等等,均成为自然声景与人类精神关联的写照。
除了自然声景外,能给静态古建筑和文物带来生机的是名村名镇社会文化声景的恢复,因为只有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才能使古村镇的历史变得更易感知。
现代化加速发展,青壮年人口外流,传统的生产活动因劳动力不足而停止,特色手工技术后继无人行将消失,这些问题在历史名镇名村中尤为明显。建筑师可以复原古建筑旧时模样,却无法使村落恢复过去的兴盛。一些传统技艺虽已被关注,并申请了非遗保护,却依然处在濒临绝迹的边缘,无法成为历史名镇名村走出去的特色名片。恢复了古建筑和环境,为了使历史文脉更好的延续,更应恢复、振兴历史名镇名村发展之根,保护特色手工业,借助各方力量,回溯历史,导入现代科技,改进部分工艺,促成技术传承,实现环境优先的产业复兴。在生产发展中,突出地方产业特色,主打非遗技艺产品,增加历史名镇名村的区分度。在地方传统生产恢复中,保护原有的景观,同时形成适度的生产声环境。例如:以传统布织为特色的历史村镇,恢复家庭手工织布工坊后,让织布机声重新回荡在坊巷间;以手工铁器为主要产品的村镇,让富有节奏感的打铁声响起。可用各种劳动号子重塑齐心合力的劳动场景,让诸种声响合理布局形成错落有致的劳动之声,从而重现传统村镇的历史风貌和重要声景。
自然资源与传统产业的开发、复兴,乡村的发展,吸引了不少青壮年务工人口的回流,使村落中生产生活气息增加,乡村复兴更添希望。历史名村名镇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民俗等,更成为发展的排头兵和突破口。民俗是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特定风俗活动,不同地区、乡镇皆有其特有的民间节俗、节庆赛会。方志中记载的一些地方民俗活动,可在民俗专家指导下,依照老一代乡民的记忆描述进行恢复,与之相应的各类民俗声音,便会重获新生。声景与民俗的关系源远流长,先秦时期,古人已注重记述民俗活动中的各种声音,并将活动的盛况和心中的祈愿加以展现。诗经《商颂·那》写道:“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於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 展示了祭祀先祖时,先奏鼓乐,再奏管乐,再击磬,再钟鼓齐鸣,器乐歌舞声响汇集,后人读之会有如临盛会之感。如今年节祭祀时村中祠堂的炮仗声,司仪庄重的吟诵声……仿佛穿越时空,历史重现。端午节来临,许多地方,特别是历史名镇名村都会响起如沈从文先生在《端午日》里描写湘西端午节那般热闹非凡的声音,“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除了这些大众节庆声景外,还有一些历史名镇名村在民俗活动中形成了当地自身鲜明的特点。长汀县三洲村的“花灯锣鼓”就极具地方风味,其主要特色表现在:戴姓的“跴叮哐,呤呤呛”,其意为:财丁旺,岁岁强。黄姓的“乒乒乓乓,跴哐跴哐,丁珰丁珰”,意为:平平安安,财强财强,丁旺丁旺。这些自创的、具有强烈三洲民俗特色的锣鼓之音,不仅饱含了三洲民众对美好的生活的珍惜和向往,还体现了当地和谐、太平、喜庆的氛围,洋溢着地方特色,彰显了几百年来具有高度人文和传统文化的神韵。这些不仅成为旅游的新看点,也是离乡人的乡愁所在。
唐代司空图诗云:“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诗中道出了思乡之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地方言的迥异,正所谓十里不同音。由于民族、地域、时代、文化互动等原因,各地方言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变化,有的改造或扬弃,有的变异或创新,其中也有一些方言消失了。近年推广普通话和村镇人口外流,也使部分地区方言面临消亡的困境。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曾经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不仅仅是思想感情的反映,它实在还对思想和感情产生种种影响。”[2]“汉民族内部的各民系族群,无论他们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边,其内部认同首先都是以母语为依据,只有透过母语才能进入文化层面,才能唤起历史记忆,获得习俗认同。”[3]由此可见,对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方言的研究和传承意义,便不言而喻了。相较于今天的发达地区,不少历史名镇名村的交通并不便利,对外交流并不频繁,村落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这使得当地的方言比较单纯,变化较慢,不易受外来语言的影响,方言音与古音比较接近,是研究地区文化的活化石。但对于方言的保护不只是采集归档,而是回到田间地头,口口相传,才是最好的活化。如今在历史名镇名村中,随着产业恢复,回流人口增加,不少家庭结构重新完善,三代或四代同堂,人际交流不断增加,使地区方言传播、传承有了可能。方言传讲是历史名镇名村中重要的人文声景,名村名镇多是具有文化气息的地区,文化除了通过重修旧学堂、私塾、诗社等来体现,还可以借助声景来注入文化生机,实现文化穿越。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自然声景、社会文化声景是基本的两个层面,但要使其历史性、文化性更加鲜明和深刻,并能有一定的长期发展潜力,需要在艺术声景层面对名村名镇的艺术元素进行挖掘,借助现代技术力量,构建多样的艺术声景,并与历史名村名镇景观巧妙融合,增添其艺术魅力。
历史名镇名村中有许多对传统要素保留较好的古村镇,其中部分艺术声景形式和表现是世间仅存,有些已是非遗项目,但在现实中保护、传承却未显实效,也未能与历史名村名镇协同发展,成为其发展缺失的一环。因此,名村名镇的艺术声景构建,即如何将村镇原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发掘出来,很好的保留和发扬,显得十分重要。
历史名镇名村原生的传统艺术形式大致包含民间传统戏曲和乡土民歌。过去这些艺术形式在乡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曾有学者这样描述,“戏剧是中国人唯一的一个全民性的公共娱乐,戏剧之于中国人,就好比运动之于英国人,或斗牛之于西班牙人一样。”[4]逢年过节,家族寿诞,宫庙修复、重建,传统地方戏常常连演三天。民歌民谣则是辛勤劳作和繁复生活的调剂,是乡民乐观自在生活志趣的流露。但在现代化进程中,西式的节庆表演冲击了村镇中原有的传统艺术表演市场,加之不少演出者年事已高,又面对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于是传统地方戏尽管台上器乐喧天,但台下观众拍手叫好的场景却销声匿迹了。随之消失的是游子耳畔常响起的故乡乐音,只留有旅行者望着修缮一新的空空古戏台的慨叹。建筑上的修旧是有章可循的,但如何画龙点睛,使古建筑真正活起来,确是难题。
传统地方戏和民歌过去是为人们熟知的平易近人的艺术形式,但如今却被“陌生化”了,这种疏离源于受众的不了解,也源于这些传统艺术形式缺少时代性。要让这些艺术形式再次唱响,得从多个方面着手。
改革创新的前提是先保留地方戏和民歌中最具传统最能代表地区特色的部分,特殊的演奏器乐、演奏方式,特别的演唱方式,独特的唱腔,这都是最能体现出先民智慧和情趣,最能吸引当代人的地方,即传统艺术形式中最能激起乡愁的部分。再将旧时代中与当代语境脱钩的曲目、歌词删去,将地方戏中较长回目的唱本删去枝节,突出主线,改编成较少回目的剧本或折子戏,以适合年轻人和游客们的欣赏趣味。经典曲目或旋律可做旧瓶装新酒的改变,将当代村镇中发生的新人新事新物,用传统的曲调来演绎,贴近观众,消除隔阂。南音因其悠远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深受世人关注,它摄人神魄、动人心弦,能够勾出你欢乐、悲怆、哀愁、温馨的种种感情,它的乡土味儿最浓、最真、最纯,也最能挑动游子万缕乡思。南音的保存和改编对其他名镇名村的艺术声景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作为历史名镇的安溪湖头镇,南音世代传唱,广泛流传,呈现出“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华盛况。其中下镇村“婚育新风南音社”在南音的传承与创新上做出了很多尝试。“婚育新风南音社”立足茶乡特色,自编自导了《南音共铁观音》,把古典高雅的南音与芳香四溢的铁观音完美结合起来,乡音乡情更动人。南音社还利用传统曲艺,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一首《优生优育树新风》,不仅歌唱美好生活,还通过南音艺术,把人口计生政策、法律法规唱得家喻户晓,宣传优生优育的婚育新风,“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等婚育观念深入民心。[5]下镇南音社紧扣时代发展步伐,把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在宣传茶乡文化、婚育新风等方面不断探索,使南音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要保护传统艺术形式,留住乡愁,还得做好传承。作为历史名村的清流县赖坊村,村里的古乐与众不同,当地人乐器演奏的乐谱大多为赖坊先人谱写,乐器演奏与鼓乐的打法都与其他地方有别。作为传承者,当地一些乐器爱好者自发组成农民草根乐队,名为“古乐坊”。古乐坊传承了赖坊传统的笛子、二胡、扬琴、唢呐等乐器的乐曲,自娱自乐之余,当地节庆时节组织演出,成为乡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声景。传统要后继有人,还得在下一代身上下功夫,让年轻的继承者了解它,珍视它。不少历史名村名镇在传统声景传承上下足功夫,邀请专家,非遗传承人等编写本土音乐教材,开设专门的地方戏、民歌研习课,让村镇小学的孩子们了解本地历史、非遗的意义,增加他们对传统声景文化的兴趣,使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家乡传统艺术表演中。福州林浦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村里的安南伬有着千余年的历史,是福州市单门独一乐种和民间罕见的中外结合乐种,但如今面对乐师人数不足的窘境。为了让古老音乐焕发生机,近年来,福州市仓山区教育局把林浦小学作为林浦安南伬的传承单位,将林浦安南伬引入校园,乐师们不定期前往教学。在传统音乐传承中,孩童们的咿呀练唱声无形中构成了历史名村名镇的另一种声景,在下一代心中播下了家乡戏曲和民歌的种子,今后也会成为他们心中乡愁的声音。这种美好还应通过更丰富的手段使其走出乡村,让更多人循声而来,在这里回溯历史的光景,使许多人心中回不去的乡愁得到抚慰。
网络时代传播方式越发多样,特别是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参与度高,加之视频直播软件的兴起,即时性、互动性增强,人气主播拥有大批粉丝,既吸引流量,又扩大自身影响力,成为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带热各类产品,带动各地旅游。历史名镇名村推介可以借力直播APP这一以年轻群体为主的传播方式,覆盖传统主流宣传不够充分的受众群体。直播时将历史名镇名村的传统特色与主播的专长进行组合,吸引受众注意力,刺激商品消费,带动旅游目的地打卡。做服饰、时装直播的可以借助古村镇主要景点、风景为背景展秀,或在直播秀中展示古村镇保留下来的传统服饰文化等。音乐主播可以用家乡古迹为背景演绎流行音乐,音乐创作者更可以将民歌、地方戏等音乐形式融合进流行音乐中,古今交融,唱响乡土之声,构建别样声景,实现历史名镇名村传统艺术的“活化保存”。在历史名镇永泰县嵩口镇,依据自身优势,形成音乐类账号、文玩知识类账号、民宿改造类账号、手作类账号等多个企业账号矩阵,构成聚合传播裂变效应。其中音乐类账号包含了古镇音乐人计划等,线下成立的今日头条创作空间中有相应的音乐加乡村的内容板块,具有代表性的“16度”的项目,是通过古镇音乐人计划挖掘抖音成名歌手,创作并演唱乡村歌曲,提高古村古镇知名度。因此,历史名镇名村可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优质内容,借助网络知名平台精准推送的技术和海量用户优势,将当地的文化遗产特色整合并实现精准推送,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为名镇名村的声景建设增添新元素和影响力。
同时,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参与和关注人群不断增加,历史名镇名村的乡土音乐从内容到形式与大众文化、流行音乐的结合会越来越多样,名镇名村的招牌也将为流行音乐直播和创作增加特色和亮点。主播在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发现、再创、传播中实现自我认同,对乡土的认识加深,带动本土年轻群体形成爱乡意识和对家乡历史传统的自豪。
声景建设还应回归到历史名镇名村本身,要营造持续并多层次的乡村声景,第一,在尊重地方传统音乐核心特色的基础上,邀请名家名师用现代音乐的思维进行改编、再创作,用专业化的演出方式再现乡土音乐,编录和发行专辑。结合当代审美,适当改变服饰和舞台造型,在色彩搭配、服饰线条、演员装扮上做出适当调整。当下已有不少成功的范例,如:泉州师院音乐学院将南音演唱艺术与现代舞蹈相结合,推出大型南音音乐剧《凤求凰》;新加坡湘灵音乐社将南音与他种艺术形式跨界融合,创作新南乐音乐剧《九歌·意象》,现代音乐与原生原始的民间音乐共生共存,形成多元多层次的村镇声景。
第二,历史名镇名村可凭借自身独特的历史景观吸引音乐策划人、制作人、民间音乐人等,驻村举办民歌会、戏曲表演、乡土音乐节等,使传统民间音乐、乡土歌谣回荡在富有历史感的古香古色的村落中,让声景与场景意境相通,令人陶醉。连城培田村是较早的历史名村,当地已形成每年农历三月初举办春耕节的传统,春耕节上除了春耕祭、神农游街的民俗仪式和手工业体验外,还举办培田大地民谣音乐节,许多民间音乐人、乡村歌手都会带着他们的作品一展歌喉,民谣音乐和传统民俗仪式的乐声成了古村落最美的声景。音乐节(会)增加了历史名村名镇媒体的热度,历史名村名镇给了音乐节(会)历史文化的深度,最终得到的是1+1>2的效益。
第三,让历史名镇名村的乡景成画,乡情成书,乡愁成歌。罗杰· 诺斯说: “音乐之目的有二, 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 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6]村镇中的人和事,折射着浓浓的人情,基于对传统的执着、对乡土的依恋、对亲人的思念,无论名家大师,还是平凡乡民,都可将所见之老宅草木,所闻之乡音民歌谱成曲、写成歌。条件成熟的名村名镇还可以邀请知名的作曲家、词作家等驻村开设音乐工作室,创作当地主题音乐,使其作为乡镇宣传的主要声景。这些关于地方乡愁的现代音乐不仅仅可以成为一首村歌,还因其承载的乡愁深深震撼着每个游子的心,因其传唱乡愁的普遍性,使这声景不再局限于某处,而传唱于四方。
当下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带来了“可能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社会及文化变迁”,[7]也造就了当代人愈发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时空的距离使乡愁无处安放,历史名村名镇声景的保护和营造正是留住乡愁的美好尝试。但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策略,不断创新声景营造的方式方法,构建全方位多层面、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镇声景,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