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清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自然保护区管护所 ,云南 勐腊 666300)
勐腊县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该州东南部,国土面积7056 km2,人口超28万人,是云南省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勐腊县位于澜沧江大断裂以东,无量山南端尾稍,地势东北高,西南部和南部低,山岭、盆地、山原、岩溶地埋分布,山地面积占95.63%,属北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暖热,县城平均海拔640 m,生物资源、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1998年底,勐腊县已识别的植物就多达4000余种,动物6000余种,2019年,勐腊被评为“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勐腊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0万亩,县级保护区32万亩,区内保护着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是西双版纳乃至云南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近年来,和其他地区一样,勐腊也受到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加强预防工作已十分迫切。
生物入侵目前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通常是指某生物从原来分布的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从未分布过的区域,通常是比较遥远的区域,在新的区域繁殖、扩散和生存下去。一开始称为非本土种、外来物种、引入种,后来,生态学家发现,入侵物种很可能对入地地区造成经济、环境、人类健康上的危害,所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即IUCN将生物入侵的定义修改为:生物离开其原生地,由原来的国家、地区、生态系统经自然、气候、风暴、海流以及其他途径传播到另一个环境中,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农林牧副渔、人类健康等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由此可见,外来物种入侵,可能成为威胁农林业的有害生物,导致作物、园艺、森林、畜牧、草坪、水产等减产或欠收,直接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外来入侵物种会改变入侵地的气候、水土,竞争、占据生态位,使本土物种失去生存空间,或者通过分泌化学物,抑制本土生物的生长,或者改变入侵地的自然景观,污染当地的生物遗传,威胁生物多样性,甚至造成物种灭绝;一些外来入侵物种甚至威胁人畜健康、影响社会安定,所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十分必要。
外来物种的入侵途径主要有3种:有意引入、无意传入、非人为的自然传入,最根本的是人类把物种带到了原本物种不该出现的地方。有意引入是人类经过授权或者未经授权将物种作为药用、食用植物、观赏性植物、牧草或饲料、改善环境的物种等引入到物种原本不该出现的地方然后扩散;无意引入是物种随贸易、运输、旅游活动等无意识的引入,可能是随着人类活动的交通工具引入,可能是随着农产品和其他货物带入等。自然传入一般是通过风力、鸟类、水流等的自然流入。但是,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通常不是单一的,而是两种或多种途径混合交叉传入的,时间上也不是一次传入的,而是两次或多次传入的,长时间的多次传入,加大了入侵物种的扩散。
我国是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基本都有物种传入,并且涉及的生态系统多,森林海洋、陆地、湿地、农田、水域、草地、城市居民区等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入侵,而且,由于我国地大物博,生物入侵监测比较困难,生物入侵行为通常是隐蔽性和突发性的,一旦某个系统、某个区域被入侵,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爆发,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另外,生物入侵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可能带来重大危害,这些危害是难以预见和估量的,短时间内很难消除,有的甚至无法控制和消除,防治的成本十分高昂,且防治方法稍有不当,可能带来难以控制的后果。
西双版纳是我国建立自然保护区最早的地区之一,勐腊县的自然保护区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由5个相离的片区组成,总面积24251 hm2,占全州总面积的12.68%,属我国面积最大、热带生态系统最完整的生态保护区,区内有8种天然植被类型,114种国家重点保护生物动物,31种野生保护植物,植被覆盖率超93%,不少珍贵的动植物保护就在勐腊。目前,勐腊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0万亩,县级保护区32万亩,勐腊东部、南部被老挝半包,西南与缅甸仅隔澜沧江,境内还有西南区重要的面向东南亚的边境贸易区磨憨口岸,所以预防外来物种入侵的任务十分重大。
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危害是很难预估的,一旦造成危害,结果也是不可逆的,保护区是重要的自然遗产,是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的重点区域,所以,必须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加强防治研究。外来物种入侵的预防,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保护区应和海关、环境评价部门、相关检测、调查、备案、信息系统建设及公开等相关部门、机构、单位等相关单位协调合作,坚持体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从而制定相应的配套设施,从源头到末端开始综合性的、全过程的防控,提高防控水平。
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控,主要应从传播途径进行预防和风险识别,外来物种入侵中,植物入侵是最常见的,应以植物入侵防控为重点进行相关防控。比如,加强对新品种植物、植物产品、新产地的植物及植物产品的国际贸易进行物种监测;加强对供选种或科研而进口的新植物种的监测;加强对植物以外的产品的传播途径的监测,比如自然扩散、乘客的邮件、行李、垃圾、运输工具、商品包装等。对入侵物种进行风险识别和早期预警。良好的风险识别和早期预警,是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的首要环节,能为后续的物种入侵应急处理提供良好的决策参考和数据支持。外来物种引入前,应对某一外来物种进行传入、定居、扩散、对潜在社会经济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科学的跟踪调查研究、预测、评估,然后决定是否引入该物种,虽然评估和预测的难度非常大,但为了防患于未然,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我国是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建立了物种入侵相关的数据库,但目前来看,数据库还不够完善,信息更新、数据共享、入侵预警等方面做的还不足,必须加强。应构建包括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外来生物检疫系统、外来生物监测系统、外来生物研究与风险评估系统、外来生物入侵网络通讯平台、外来生物入侵预警系统、外来生物入侵应急预案、外来生物入侵生物防治培训系统等在内的统一的、完善的外来生物预警系统,并及时向海关、引种机构、研究中心等公布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积极建立、向公众推广宣传入侵物种数据库(http://ias.scieneer.net),将我国已发现的外来入侵物种、已被其他国家列为入侵物种的名录纳入其中供民众查询,吸引公众参与,形成社会性的预防意识,提高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水平。
外来物种入侵具有很大风险,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十分重要。应严密监测被列为较高风险指数的物种,准备好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再次入侵,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生物制药厂、人员培训、飞机防治等措施,提高其反应速度。应利用《生物多样性公约》及时协调各部门加强对外来物种的全过程监督,一旦发现外来物种入侵,立即进行统一的协调行动和信息共享,及时采取措施。应为外来物种入侵应急预案储备好相应的资金、配套技术设备、控制措施、人力等,为外来物种入侵提供良好保障。
我国是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保护区是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的重点,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拥有170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2万亩县级保护区,是西双版纳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强调了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的必要性,分析了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和扩散,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如何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值得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