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翔
(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
人类社会发展正处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在工业文明社会,人们看到设计巨大作用的同时也看到了其带来的很多负面影响。例如,在利益驱动下追求“有计划的废止”,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与生态的破坏;在技术推动下追求“效率第一”,使工作环境更加高效便捷,但也带来了很多健康问题。邓嵘教授所著《健康设计思维与方法》以广博的视野梳理了东西方的健康理论,以系统的研究构建了健康设计的稳态模型,以前沿的内容探索健康设计未来的可能性,在构建健康设计理念与探索健康设计理论方面具有开拓性意义。
1)东西方健康理论。作者对“健康设计”的定位具有广博性,他认为,健康设计不仅是一个设计范畴或领域,更是一种设计准则、方法、理念。这种更高层次的定位,势必会让健康设计带来更广阔的影响。此外,作者对中西方健康设计理论的研究也具有广博性。该论著从医学、心理学、运动学、养生学等学科对相关中西方健康理论进行大跨度梳理与分析,总结中西方关于健康设计思想的异同。论著中对东方健康理论的研究涵盖了《周易》《黄帝内经》《老子》《论语》《礼记》《类经》《吕氏春秋》《伤寒杂病论》《论衡》《神农本草经》等著作中的健康思想;对西方健康理论的研究涵盖了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威廉·詹姆士等的积极心理学中的健康思想。
2)健康设计的稳态模型。该论著的整体研究过程具有系统性。作者在对中西方健康理论梳理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厘清健康设计的概念、目标及研究范畴,提炼出健康设计的思维和方法,并基于这些思维方法构建健康设计的稳态模型,在稳态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健康设计的原则、流程及应用方式。论著整体的系统性可以给读者提供比较清晰的阅读脉络。此外,作者对健康设计思维与方法的研究具有系统性。人的健康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个体问题,它处于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中。作者在论著中并没有避开这种复杂关系,而是如实将其放在系统中考虑,并构建了一个包含“个体、人际、环境”的健康稳态模型。
3)健康设计的未来。20世纪80年代,工业设计师及建筑师艾伦(TYE A)提出了“健康工业设计”的概念,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倡导以健康为导向的设计理念,指出现代工业设计催生了很多产物,这些产物反过来也影响人们的行为、习俗和健康。然而,当下设计的内涵已发生很大变化。国际设计组织给工业设计的最新定义为:工业设计是一个可以驱动创新、构建成功商业,并能通过创新的产品、服务和体验引导更好生活质量的战略性解决过程。在这个新定义中除了产品,也出现了服务和体验。同样,该论著中健康设计的范畴也不仅局限于工业产品,而是增添了产品服务体验等新的内涵。
正如该论著序言中何晓佑教授指出:“只有开展理论与实践的贯通性研究,中国的设计才可能在国际上有话语权。”邓嵘教授所著《健康设计思维与方法》是推动健康设计理念、构建健康设计理论的一次宝贵尝试与努力,具有开拓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