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雪妮
【摘 要】遗传学是高中生物学的核心与支柱,是历来高考的重点、难点与热点,最能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也是历年高考理综生物学科壓轴题。遗传题考查形式多变,学生或因解题方法不正确,或不理解题意,甚至有见遗传就畏惧的心理,从而造成不会做、不敢做而丢分。本文分析了近四年来全国卷理综生物试题,从命题特点及变化入手,找到一些规律性的命题角度,提出了一轮备考建议,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训练,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关键词】高考;命题;遗传
全国卷遗传部分的核心知识为遗传的基本规律。以下表格将近几年高考遗传题目及其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命题特点,以期找到变化规律。
可以看出,近几年全国卷理科综合中对遗传学命题的题型、数目、题号变化不大;从内容来看,均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及内容范围内,符合“稳中求变,变中求活,活中求实”的特点。考查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孟德尔两大定律的验证及解释一些遗传现象、遗传推断技巧、基因位置的推断及相关实验设计;而对伴性遗传的考查,主要是结合遗传系谱图或相关图表,判断遗传方式,考查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的特点。可以看出,近几年遗传题命题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并且难度梯度设置合理,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分,也能较好地考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而2020年高考题目因为疫情关系,在难点遗传命题方面,减少分值,考得更加基础,而全国Ⅲ卷更是放弃了难点遗传题。
一、高考题命题特点与变化
(一)根植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
继续考查学生解遗传题的基本技能和素养;全国卷对遗传的命题,很多来自于教材,或是常识性内容,或对课本基本概念解读,并在教材的基础上略有创新,这一类的题干信息在获取和理解上都比较容易,不需要加工和处理,可直接用于做题,难度较小。考查点主要集中在对显隐性判断,以及常见杂交组合的分析:如2016,2019,2020全国Ⅱ卷,2019全国Ⅲ卷均涉及对遗传基本推断技巧的考查。另外,全国卷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和素养的考查,如2017全国Ⅱ卷的一道非选择题考查学生根据题干绘制遗传系谱图的能力。
(二)试题的知识难度要求降低,能力考查的要求不降低
从近几年高考遗传题来看,有一些与教材内容有较高相关性的科学事实、前沿科技、生活实例和自然现象的分析,信息是新的,设问更有新意,出题更加巧妙,虽不涉及复杂概率计算,但需要精心读题和信息加工才能获取。如2016全国Ⅲ卷要求学生通过272:212推出9:7的性状分离比,2016年全国Ⅱ卷、2019年全国Ⅰ卷对致死基因型、致死配子的推断,2017全国I卷通过分解因数来推断亲本基因型、全国Ⅱ卷通过每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前提下,双杂自交配子共16种结合方式,引申三对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共64种结合方式来推断亲本均为三杂,2018以及2019年全国Ⅱ卷对杂交亲本或子代个体可能基因型的推断;这些题目不仅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逆向思维能力,还检测了学生对问题考虑的全面性。可见,全国卷遗传题对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要求并不低,只是弱化了计算。
(三)实验设计题比例增加,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实验设计是对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考查,试题难度一般较大。2016全国Ⅰ卷,2017全国Ⅰ卷、Ⅲ卷,2018全国Ⅱ卷均考查确定基因位置的实验设计;2018Ⅰ卷考查了显隐性确定的实验设计,2019全国Ⅰ卷、Ⅲ卷要求学生设计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验证实验;2019年全国Ⅲ卷实验设计题,答案不定,合理均可给分,这种考查方式有一定的开放度,能够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但设计思路并不复杂。通过对以上实验设计题目的分析,发现难度并不大,依据的都是遗传实验设计的最基本的方法,多用测交,或者雌隐雄显的杂交模式,或正反交、自交。可见学生虽然惧怕实验设计题目,但倘若能静心思考,其实也能避免丢分。
(四)老题新出,难度加大,对学生思维要求更高
2016年Ⅰ卷考查了伴X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在男性中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频率,2017年Ⅱ卷就在些基础上通过男性血友病患者比例,推断男性中致病基因频率,并计算女性携带者概率。2016年Ⅰ卷实验设计考查了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时,无法确定基因位置,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2018年Ⅰ卷考查了有眼:无眼=1:1,有眼中雌雄各一半,无眼中雌雄各一半,无法确定基因位置,若要确定在常染色体上,该如何设计实验。对学生来讲,倘若认真分析了之前的高考题目,那再遇到类似的问题,难度就会降低,解决问题也会更容易一些。
(五)表述类题目增多,更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如2018年全国Ⅰ卷要求学生写出判断依据,Ⅲ卷要求学生对基因位置作出判断后还要说出原因,2016年全国Ⅰ卷、2017年Ⅲ卷、2018年Ⅰ卷、2019年Ⅲ卷均涉及实验设计,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要求提高,不仅要设计出实验,还要写出实验步骤和预期实验结果。
二、对2021高考备考的建议
(一)紧扣教材概念,夯实基础
遗传部分的教学的基点在孟德尔的经典实验,从实验入手,关注课本核心概念,如性状分离、显性隐性性状、等位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适用的条件等,要求学生透彻理解,这样才会熟练应用;再如遗传比例与概率的分析计算,还是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推导“3∶1”“9∶3∶3∶1”“1∶1”“1∶1∶1∶1”以及1/3,2/3,1/4,3/4,1/2,这样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才能在分离定律的基础上,灵活用好“单独处理,彼此相乘”;指导学生仔细分析课后习题,章末检测题,章末小结等,这些是我们学习和复习的重要载体,很多内容可能成为高考题目的原题和素材。
(二)避免满堂灌,少讲多练,引导学生跳出题海
在教学中建议构建有代表性的母题,针对母题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并且让学生说思路,学生和老师一起纠错,这样既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纠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且题目有代表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总结方法和规律,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
(三)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拓展,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
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最直接的体现,通过做高考题,才能体会高考题的命题特点和规律,把握高考题命题趋势,做到科学有效备考。因此在课堂时可适当选典型的高考原题,引导学生筛选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抓住“题眼”,形成设问项与主干知识的联系,逐步训练学生的做题思维和答题技巧;并对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一些常见实验设计类题目的方法进行总结,教会学生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设计时,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探究问题,并大胆用语言表述,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进行指导;另外,生物的遗传是有一定规律的,但又有些“例外”,像异常情况(配子致死、合子致死)需要引导学生找到异常比例与正常比例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图表转化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语言表述的能力。
建立错题本和笔记本。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并做好总结;注重并要求学生纠错,在纠错中发现问题,在纠错中进步,并做到题不二错。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在一个章节学习结束之后构建思维导图,以主干知识为主线,将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建立起来,如果在一轮复习时部分学生有难度,可放在二轮复习时完成。
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和规范答题习惯。无论大考还是小考,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在考试中发现问题,在考试中总结经验,还要提醒学生容易忽略的问题,如注意书写和卷面整洁度,尽可能降低失误率。答题习惯要通过平时的训练获得,在平时做题时,要求学生严格审题,仔细审题,找准关键字词,注意题目限定条件及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克服思维定式,尽量以巧算为主。
【参考文献】
[1]张育旗.新课标Ⅱ卷遗传题的命题变化与特点[J].生物学教学(高中版)2015,40(4):47
[2]姜小波.试论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方法与命题[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4(11)
[3]吴美玲.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方法及命题研究[J].学科教育,2016(128)
生物考试一般考查三个方面,知识理解,信息获取和运用,实验探究。遗传知识是这三点综合运用最多的知识,这也就造成了遗传问题的看似简单而实际难以解决的问题。
高考生物遗传题技巧
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是近些年高考生物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常常是年年考、年年新。掌握好这类遗传题的解题技能,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提示提高考试得分的关键。针对这类试题,注意以下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
第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
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
第四步,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让答案变得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基因的分离定律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莖。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