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治霖
【摘 要】在新时代高科技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互联网平台为各个层级的教学都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高校声乐教学一贯以来死气沉沉的发展现状,实现不受时间空间制约的多维度现代化声乐教学,为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机会。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声乐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探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声乐教育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校;互联网;声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2-0095-02
“互联网+”的定义是指互联网的技术与各个传统的行业相结合,这种结合是指将两者深度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发挥互联网在行业中的优势,提升该行业的创新能力及生产能力,从而形成以现代化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和实现产业价值的经济形态。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高级产物,“互联网+”是全球科技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它不仅在经济领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教育领域中也占据重要位置。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互联网+”不仅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而且对高校声乐教学的高效性起到推进作用。本文就“互联网+”声乐教学的必要性,讨论声乐教学与互联网结合的实践策略。
一、高校声乐与互联网结合的必要性及现状
首先,提高声乐教学效率。声乐教育是一种艺术类专业学科,主要通过教师的指导教学,提供学生分析和欣赏声乐作品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声乐演唱的技能,并实现演唱创作的过程。因而声乐教学不仅包括对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包括专业的声乐基础知识的技能培养。声乐知识比较繁杂,如果单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讲述,不能将知识高效率地传递给学生。互联网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可以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随时传递教学知识,大大丰富了学生声乐知识的实践渠道。通过互联网的教学形式,教师更加方便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能力及学习潜力,进行针对性指导分析,从而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声乐教育。
其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知识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只把目光局限于课堂内的单一教学中,而应努力帮学生获得更为精彩的声乐知识,帮助学生快速地提高声乐学习水平,以求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习效果。互联网的出现能够使学生随时随地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全国各地的名师所掌握的种种发声技巧,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达到高效的声乐学习效果。再次,互联网的出现使学生查阅资料更为便捷,网络上充实且丰富的声乐资源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学生可以和一些优秀的音乐网友进行互联互动,甚至和其进行资源共享。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能够通过互相切磋来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
二、声乐教育与互联网结合的实践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完善“互联网+”声乐教学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声乐教育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我国的教育体系一直在随着社会中的声乐教学理念不断进行完善,在完善的过程中,高校和教师也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教师在制定教案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结合学生对声乐知识的接受度,以及教学计划中声乐知识的难易度进行整合,从而使制作出的教案具有更高的教学价值。在“互联网+”的广阔平台上,教师团队不仅局限于在职校内的专业教师,而且还可以接触到其他院校的名师指导,甚至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来自英语、俄罗斯语等国家的教师指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声乐课程教学中,也不再感到枯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声乐教学互动中。
例如,高校声乐教师在写教案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先对学生的声乐掌握情况进行整体了解,针对性地设计课堂主题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教师在正式上课前也可以从互联网上搜集教材之外的声乐资源,对教学资源进行适当拓展和补充,以便达到开拓学生声乐视野的目的。教师在正式授课前要将教学重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所侧重进行学习。在制定教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学情和所制定的教案非常熟悉,在面对课堂中的各种突发性情况的时候,能够有张弛力地进行教学。利用互联网的教学理念进行声乐教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看到更多的新鲜知识,从而产生对教师信服和崇拜;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声乐知识,拓宽学生声乐学习的广度。教师在完成授课之后,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同学们的反馈进行收集,并将整个学期的教学反馈制作成大数据,以求逐渐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整合声乐资源,发展“互联网+”声乐教学
声乐教学和互联网结合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声乐教材经历了时代的挑选,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并没有永恒的真理。声乐的发展从未停止,如果教材不能很好地跟进声乐发展的脚步,就无法充分优化学生的声乐思维。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寻求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从更多渠道进行声乐学习。互联网与声乐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声乐专业的学生带来了非常广阔的声乐学习渠道,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声乐教师整合所需教学资源,构建符合教学要求的课堂情境,从而更好地发展“互联网+”声乐教学。
另外,在保证学生专业化特色的前提下,实现纸质教材和电子教材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形式,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教师可以将互联网搜集到的,来自各种渠道的声乐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挑选出其中最精华的部分为学生进行集中展现,并通过二维码扫描线上微课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如此一来,声乐教学就可以突破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局限,能够开拓学生的声乐视野,突破陈腐的声乐思维,从而真正地提高声乐学习水平。除此之外,就是还要利用互聯网向大家呈现各种大型赛事,让学生了解到各种比赛盛事,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舞台的渴慕,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鼓励学生去进行舞台实践。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学生展示一些声乐名家的声乐演唱经历,突出讲解专业人士在艺术道路上对声乐不懈地追求,从而丰富课堂的教材内容,进行多样化高校声乐教学。
(三)建立教学平台,稳固“互联网+”声乐教学
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着眼于利用互联网搭建教学平台,能够让学生们在教学平台上实现更加便捷的互联互通。教师在构建教学平台的过程中,要将声乐与互联网的各种知识串联起来,以求能够对此平台进行良好操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此平台的高效运转。高校可以在传统的声乐教学基础之上,增设一些声乐远程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和赏析机会,同时形成不同理论框架下的协作能力。
教师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可以邀请一些拥有平台搭建技术的专家将以上资源进行统筹,然后根据这些资源编排出更加专业的教程,以求能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寻求有经验的组织机构,向其寻求技术支持,以求打造出一个完美的声乐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方法。例如,对于学生在网络上学习不能及时地进行记录的状况,教师可以为学生开拓出记录心得的栏目,让学生在获得丰富资源的同时能够对这些教学资源进行高效吸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创立“声乐论坛”,可以让学生随时将吸收到的新鮮声乐信息放在论坛上,方便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为他们建立一个更加完美的讨论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
(四)强化声乐实践,拓宽“互联网+”声乐教学
学生对声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在于学生获得了多少技巧,而在于他们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实践的舞台表演。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到达舞台表演的级别,教师要利用互联网与学生进行多样化声乐资源的有效对接。教师可以通过云计算的互联网技术,设计出符合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难度的声乐课程,并在互联网教学中,纳入声乐教育的基础知识和一些相关智能音乐,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实践和声乐练习,发展具有自己个性化特点的声乐演唱能力。
另外,利用互联网帮助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实践机会。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去寻找一些声乐比赛,为学生提供参加比赛的渠道,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相关舞台表演中去。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参加校内举行的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等校内活动。台风是声乐学习者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无论空想多少遍,也不如在舞台之上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在舞台上学生能够更加身临其境低揣摩如何将表演展现得更加完美,这对他们的声乐学习大有裨益。教师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声乐比赛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力度,比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声乐创作,鼓励学生尝试将自身对自然的感受转化为音乐形式的表达,让学生从其中真正地感受到声乐所展现出的巨大魅力。教师在带领学生参加或者组织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活动实施有序规划,以求学生能够最大效率地进行声乐学习,同时教师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模式的出现对于声乐教学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高校应紧紧抓住这次机会,通过对声乐教学进行全面教学改革,以求在新时代发展中更加出色。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各种教学设备,为教师进行授课做好保障,促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李欣娜.探究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艺术评鉴,2018, (005):108-109.
[2]王睿夫.浅谈如何运用录音技术完善音乐作品的效果[J].艺术评鉴,2016,(8):69-70.
[3]马金泉.声乐教学模式之我见[J].歌唱艺术,2016,(9):12-16.
[4]庞毅,刘林利.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声乐教学探析[J].艺术教育,2014,(10):113,142.
[5]马金泉.声乐教学模式之我见[J].歌唱艺术,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