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产业脱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0-11-28 07:43黄丹
重庆行政 2020年5期
关键词:贫困村管护贫困户

黄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核心要义,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必须要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打好产业脱贫攻坚战,切实让产业发展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

一、云阳县产业脱贫工作現状

重庆市云阳县作为农业大县,在发展产业、实施产业脱贫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产业规模化发展

主导产业稳步发展,晚熟柑橘规模达到20万亩,牛羊出栏量稳居全市前列,建成优质商品蔬菜基地2万亩。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渔、中药材、食用菌、中蜂、晚熟李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效益持续提升。坚持长短结合,162个贫困村均初步建起了产业,覆盖农户90263户,其中贫困户12136户。

(二)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全县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40家,专业合作社1091个,家庭农场1048家,各类专业大户4500户。贫困村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2家(其中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33家,家庭农场208个。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起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覆盖贫困户12136户,覆盖度达789%。

(三)强化产业融合发展

初步形成了中药材加工、柑橘冷链保鲜等七条农业产业链,2019年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全县建成较大规模休闲观光接待点20个、农家乐300个,龙缸百里生态农业经济走廊沿线休闲观光农业园达22个。龙缸景区周边及交通沿线的46个贫困村建设成为乡村旅游专业村,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1200余户。建成339个电商综合服务站点,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与36个乡镇57个贫困村实现对接。

(四)注重打造优质品牌

在全市区县中率先创建“天生云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达149个,GAP认证12个,“三品”认证面积达到全县主要农产品种植总面积的61%,全国及市级名牌农产品认证达16个,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2个。默科特柑橘、芸山阳菊、渝峰乌天麻、三峡白蜜等一批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

二、云阳县产业脱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云阳县在产业脱贫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依然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足、产业项目规划不够、产业建设标准不高、管护及技术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产业发展方式粗放,布局分散、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粮油、生猪等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加工、服务类产业较少,没有形成农业深加工,产业融合发展度不够,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缺乏在全市乃至全国叫得响的拳头产品。

(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足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在家里的多数为老人和小孩,农业劳动力不足。农业龙头企业仍然偏少,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块头企业匮乏。很大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空转状态,没有有效运行。目前贫困村产业项目,50%以上是由村委会主导成立的合作社在实施,这些项目的负责人多为村干部,缺少法人投资主体。由于缺少新型经营主体,市场与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农业能力较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三)产业项目规划不够

产业规划意识不强,项目选择随意性较大,存在“重生产、轻市场,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结果”的现象。比如46个贫困村发展核桃37820亩,占贫困村总数的284%,但不少贫困村的核桃树种有问题,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在布局项目时,没有充分结合全县产业发展方向、本地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群众意愿,盲目申报项目,导致项目批复下达后无法组织实施。2019年批复下达的157个主导产业项目中,目前已有60个项目申请调项,占比382%。项目布局过于分散,没有充分围绕主导产业进行,比如162个贫困村产业项目品种竟达到66个。

(四)产业建设标准不高

绝大多数贫困村都形成了1-3个主导产业,仍有部分贫困村主导产业不能达到贫困村主导产业覆盖度等基本标准。部分产业“主导”能力不够,存在小、散和建设标准不高的问题,缺乏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基地,有40个村的特色产业规模在200亩以下,占贫困村245%,规模最小的仅为80亩,产业带动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低,可持续性较差。162个贫困村主导产业,14%较好,达到贫困村主导产业基本标准;54%一般,产业达到基本标准但还没投产见效;32%较差,还达不到基本标准。

(五)管护及技术服务不到位

产业管护仍以一家一户为主,不少劳动力外出,存在着没人管的问题。管护经费投入不足,管护方式粗放,管护机制不健全。产业到户项目主要是提供种子种苗扶持,虽然降低了种养成本,但后续的技术服务缺乏相应的配套。一些由政府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与生产实际和群众需要相脱节,培训效果不理想。一些农技人员常年脱离主业,难以对农户种养殖给予技术指导。

三、推动云阳县产业脱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基于对云阳县产业脱贫现状及困境的调研,特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一)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产业项目

一是围绕产业布局谋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产业规划的引领作用,坚持全县一盘棋,优化“3+2+X”产业布局,加快调整粮油、生猪等传统产业结构,对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菊花、辣椒等产业纳入重大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方向。各地要围绕县上主导产业进行项目布局,要对各乡镇(街道)产业发展布局进行县级会诊,逐个乡镇进行规划指导,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发展项目。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辖区各村(社区)产业项目布局指导,必要时请上级部门或专家进行把关指导,避免盲目选择。

二是突出地域特色抓产业。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宜果则果,充分考虑各地自然禀赋、气候条件、种养传统、交通区位等因素,建议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主要发展以柑橘为主的经果林、其他落叶水果及特色蔬菜,海拔500—1000米地区重点发展坚果林,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加快发展中药材及高山伏调蔬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结合本地优势资源,仔细比较、详细论证,理性选择产业项目。

三是瞄准市场前景做产业。要加强市场调研和考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敏锐捕捉市场信息,提前谋划好市场销路问题,结合本地实际,科学确定产业发展项目,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形成具备竞争力的市场品牌,打造产业链条,培育新的特色产业。

(二)优化发展环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要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招商引资,鼓励返乡创业,加大对现有经营主体扶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到贫困村去,推动项目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着力解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资金、技术及基础设施配套等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做事业,一心谋产业。

一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出台专项政策文件,在资金、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强化科研投入、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进一步做大延长产业链条。建立农业龙头企业扶持项目库,设定准入条件,每年从项目库中选择一批管理规范、市场潜力大、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二是积极发展新型专业合作社。要大力发展新型股份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户以资金、土地等生产资料入股,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返鄉创业人员领办专业合作社,推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统一做好入社会员种苗、技术、管护、营销,着力解决法人主体资格问题和空转运行问题。鼓励支持村支两委成员,在不占干股的情况下,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参与股权化改革,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三是加快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要鼓励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在土地流转上给予鼓励,在项目策划选择上给予帮助,在后期管护营销上给予支持,鼓励农业业主带动传统农户共同发展。

(三)加强利益联结,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一是盘活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土地流转进入公开市场这一有效方式,将农村闲置土地利用起来,把无人管护的柑橘园、果园管理起来,把未进行家庭承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用地、建设用地、水库等盘活起来,包装成规模流转项目进入公开市场进行公开交易,盘活农村沉睡资源。

二是深化农业股权改革。在政策设计上,要坚定改革方向,更加注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严守国有资产不流失和集体及农户权益不损害两条底线,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试错。在实施对象上,要选择那些有社会责任感,敢于担当,实实在在做产业、搞实体的业主。要尽量选择风险低、收益稳的项目,不能为追求高回报而将资金投入到风险较大的项目上。在推进方法上,主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及时推广好做法好经验;乡镇(街道)要加强政策研究,积极创新推进,鼓励分红模式创新。

三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其一,凡是实施股权改革或接受扶贫资金的项目,要尽可能给贫困户提供稳定就业,探索订单收购、代种代养、土地流转等带动模式,带动农户实现产业增收。其二,在资产收益方面,要合理确定村集体、业主及贫困户收益比例,让村集体有股份、贫困户变“股民”,实现资产收益分红。借鉴石柱县经验,探索实施基金收益扶贫、信贷收益扶贫、旅游收益扶贫等资金收益扶贫模式。其三,对接受财政扶持、参与扶贫的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要加强信用评估和效益评估,推行清单管理,提升失信成本,维护好所带动农户的合法权益。对于坑农、骗农行为要严厉打击。

(四)注重农业融合发展,努力延伸产业链条

一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链。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围绕“七条特色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每年集中力量解决几个重大问题,不断提升产业带动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拳头产品,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对已经发展起来的李子等产业,要加强品牌创建、产品加工、产品开发等工作,拉长产业链。

二是推动农旅深度融合。要适应新常态下消费发展需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提高旅游景点可进入性,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建议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捆绑贫困户的乡村旅游业主,带动贫困户进入旅游产业链。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把农村电商作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的重要抓手,实施电商扶贫,让更多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走出大山,实现山货变网货。加强开发新产品,成立县级产品开发中心,每年开发一批适宜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建立全县的农特产品名录库,分年度时间,分批进行开发。

(五)强化服务保障,切实解决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一是强化资金保障。持续加大对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加强涉农资金整合,打捆使用、各记其功,大力实施产业化项目,以项目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监督管理,对资金流向、使用明细实行全程监管,切实发挥好扶贫资金效益。进一步推动金融扶贫,扩大扶贫小额贷款规模,将政府贴息贷款直接发放给参与扶贫的市场主体,贫困户享受贴息补助,市场主体作为资金使用人,使用贷款资金、负责偿还贷款。要用好贫困村互助资金。坚持把互助资金主要用于产业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户,加强监管和指导,发挥好互助资金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强化技术支撑。加大农业专业毕业生招聘力度,充实专业技术队伍。积极探索社会化管护服务,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组织开展管护服务。大力培养土专家,建立县乡两级土专家人才库,对一些种养殖能手,由县级专家一对一进行传帮带,由政府购买服务,鼓励支持土专家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三是强化风险管控。把农业保险作为产业发展的托底举措和农户抵抗市场风险的重要屏障,扩大产业保险种类,提高保障水平,降低保险费率,优化理赔条件,探索将实施产业项目的贫困户均纳入保险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种养殖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是强化基础配套。加大农业产业园以及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水、路等配套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农业产业发展条件。进一步简化“五大件”实施程序,更多地考虑基层实际,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云阳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粟 超

猜你喜欢
贫困村管护贫困户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