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建设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0-11-28 07:43于会文
重庆行政 2020年5期
关键词:石刻旅游文化

于会文

一千多年前,大足的先贤们开山化石、励志图新,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凿于初唐,在两宋时期达到鼎盛,大足境内有石窟144处,纳入保护的有75处,雕像五万余尊,实现了佛教、儒教、道教文化的历史性融合,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1999年12月,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敦煌莫高窟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的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听取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后,亲切关怀大足石刻的保护和发展,并嘱咐“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2019年5月和2020年8月,重庆市委主要领导先后两次到大足调研,明确指示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加强对大足石刻的保护、研究、利用,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全域要建好大足石刻文化公园,让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大众。当前,大足区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要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为着力点,全力建成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际知名旅游地、世界知名研究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加快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建设,建成国家文化保护利用示范区,擦亮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的文化符号

大足石刻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是重庆文化旅游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是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的文化符号。对于大足石刻,首先要做好的就是保护,留住文化符号,留下城市记忆。

(一)编制石刻保护规划

大足石刻岩体均为砂岩,造像为摩崖造像,多处于开放式空间,风化、侵蚀明显加速,石刻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当前,大足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保持大足石刻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按照《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管理办法(试行)》,修编《大足石刻保护利用规划》,利用法规性文件指导大足石刻的保护、管理与展示利用工作。制定大足石刻保护利用三年(2020—2022)滚动项目计划,涉及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等3大类37个项目,利用借鉴千手观音保护修复的好经验,着力解决好大足石刻渗水、岩体失稳、风化等重大突出病害。用三年时间,依托大足石刻保护研究,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使大足成为在文物资源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全国性示范引领意义的特定区域。

(二)以大项目带动大保护

实施好川渝石窟保护示范项目——宝顶山卧佛、小佛湾保护修缮工程,稳步推进宝顶山结界造像抢险加固、宝顶山大悲阁修缮、石篆山摩崖造像佛惠寺修缮、中意合作实施的大足舒成岩摩崖造像保护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不断争取更多国家重大保护项目落户大足。创新保护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完成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石刻三维测绘与数字化工程、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项目、北山南山石篆山摩崖造像安防工程、大足石刻文物医院等科技保护与文物信息留取项目,全方位实现大足石刻的科技保护和信息化管理。

(三)提升文物保护水平

开展大足石刻保护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大足石刻安全技术防范中心、监测预警中心、保护中心,建成国家文物局中国南方石质文物保护科研基地。以大足石刻保护为示范,联动乐山大佛、安岳石刻等,建设川渝石窟寺保护示范区。

二、加快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建设,建成国际知名旅游地,争做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引领者和推动者

立足“干五年、看十年、规划三十年”的建设理念,聘请清华大学相关研究机构编制大足石刻文化公园的整体规划,以及保护、研究、利用、项目、宣传等五个方面的子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主攻世界旅游市场,利用好大足石刻品牌,通过产城景深度融合,农商旅结合,让大足石刻活起来,让夜间经济火起来,让更多年轻人、外国人、文化人来品鉴大足。

(一)提档升级大足石刻景区

打造大足石刻游客中心,以宝顶山渡槽为天然大门,按日接待游客1.5万人次的需求设计,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分为数字博物馆、综合服务、宣传展示、学术交流等功能版块,丰富游客服务、体验功能。加快“十里荷棠”产城景融合示范片建设,连接大足中心城区和宝顶山石刻景区,景观带两侧栽种荷花和海棠,水中养殖鱼虾,坡地种植水果,民房改造成客栈和农家乐,沿河打造慢行步道和亲水景观,带动乡村振兴。核心区规划约5平方公里,涵盖特色餐饮、民宿、体验式采摘等多种业态,远期将把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石刻”串联起来,拓展到26平方公里,打造重要的旅游消费集聚区。

(二)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将石刻、五金、重汽、温泉、古城、荷棠等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线路,拓展温泉游、乡村游、夜间游、文创游,变景点旅游为全域旅游。一是做美龙水湖康养旅游度假區。以星级温泉养生游和绿色生态游为特色,利用龙水湖、玉龙山的美景和天然的医疗性硫磺泉的龙水湖国家五星级温泉,加入大足石刻元素,打造渝西地区最优湖畔温泉度假区和康养休闲旅游地。二是做精美丽乡村。利用老家·观音岩、棠香人家、隆平五彩田园、四季香海等休闲旅游项目,以美丽乡村、文化老街为特色,建成如诗如画的乡村旅游示范区,让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三是做靓夜间经济网红打卡地。依托昌州古城、香国公园等,打造烟火气、大足味、时尚潮、多元化的夜间经济,让游客在大足看到夜晚的美景,尝到夜晚的美食,体验到夜晚的闲情雅致。办一台世界级的夜间演艺节目,讲好大足故事,让游客“人人看、人人赞”。四是做实大足石刻文创园。以“产业+文化+旅游”为特色,打造中国西部文创旅游目的地,设立一批文创设计院、大师工作室,围绕石雕、木雕、铜雕等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业市场集聚地、中国西部最大雕塑产业基地、中国西部特色文创产品集散地”,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三)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提升旅游综合接待能力,让游客在大足石刻文化公园旅游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一是打造渝西川东立体交通枢纽。构建以成渝中线高铁、汉巴南大泸城际铁路、重庆城际铁路为骨干的铁路交通枢纽,辅以渝蓉高速、重庆三环高速、大内高速、南大泸高速、成渝高速、大永高速为主的高速交通枢纽,适时发展通用航空等交通方式,打通空中走廊,将大足打造成为渝西川东立体交通枢纽。实施区内轨道交通工程,将成渝中线高铁站与五山石刻、龙水湖温泉、十里荷棠、数字博物馆、昌州古城等景点和城区,通过轨道交通、快速通道等有机串联起来,打造“快进慢游”文旅交通网。二是实施智慧旅游工程。兼顾人文和科技,突出5G、人工智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智能化服务水平,推进文化旅游智能化建设,将景点讲解、实景游戏、虚拟场景演示、导游导购等创新业态架构于大数据平台上,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实现“一部手机游大足”。建设大足石刻数字档案,通过大数据、云平台等手段,开展“云”游和线下游结合,采用VR等技术,让游客在“云上”就能畅游大足石刻,汇聚更多人气。三是打造城市文旅综合体。依托中国房地产行业10强上海新城控股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市文旅综合体吾悦广场;依托泽京集团、光大安石等知名企业,投资20亿元,建设大融城商业购物中心,打造大足“一站式”吃喝玩乐购消费城市商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的休闲体验,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四)创新宣传营销机制

围绕大足石刻、龙水湖、美丽乡村打造特色鲜明、主题明确、识别度和知名度高的旅游目的地品牌,着力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大足旅游,努力成为重庆旅游打好“人文牌”“温泉牌”“乡村牌”的重要支撑平台。以宝顶山为支点,将五山、龙水湖温泉、乡村旅游有机串联,形成涵盖人文、山水、温泉、乡村旅游的钻石旅游线路。加强对旅行社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为旅行社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市场和服务环境,与国旅、中青旅等企业合作,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各类旅行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旅游市场潜力。加强推介宣传,启动抖音、快手、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全网络、全覆盖宣传,加快传播速度,增大受众面。

(五)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川渝两地山水相依,文化同源,在历史的时空中共同孕育出了灿烂辉煌的巴蜀文明。当前,大足联合青城山、都江堰、乐山大佛、金佛山、武隆等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开放合作的胸襟、发展共赢的理念,紧密协作、联动发展,进一步强化资源共享、要事共商、发展共赢,促进资源整合、共护文化遗产,携手做好巴蜀文化保护与利用。大足先后与四川乐山、资阳等地签署了联盟合作协议,充分借助优质资源,从文物保护、宣传营销、景区开发、线路打造、人才培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建巴蜀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来大足体验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努力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引领者和推动者。2020年8月,大足石刻研究院与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展览,展出展品90余件,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诞生的首个展览成果,也是大足石刻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外展。

三、加快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建设,建成世界知名研究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

紧紧抓住大足石刻研究院体制机制调整的重大历史机遇,趁势而上、奋力作为,系统谋划、分步推进,逐步将大足石刻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研究院。

(一)创响“大足学”学术品牌

构建“大足学”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宗教学、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哲学、美学等多门学科。我们要加强“大足学”学科建设,努力在建机构、搭平台、育人才、抓项目、出成果、创文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深入挖掘大足石刻文化底蕴,传承好大足石刻文化,讲好精彩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创办《大足学》学术期刊,深入挖掘大足石刻重大价值和精神内涵,逐步建立科学严谨、生动有趣的大足石刻阐释体系。联合敦煌、故宫、罗马修复中心等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切实加强合作,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推进大足学研究文库出版工程,深化科研成果转化,推出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二)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改善和优化人才结构。注重发现本土草根工匠、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放宽人员编制的限制,逐步建立一支以領军人物为支撑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努力打造人才聚集的高地,不断提升大足石刻研究院的核心竞争力。注重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在石质文物保护、艺术、历史等方面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在人才问题上但求为我所用,不求为我所有。加强与南京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合作,建好用好大足石刻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办“大足学”研究院,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培养研究生。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植入生活、融入社会,让每个人都会讲大足文化故事。一是实施文化植入工程。将大足石刻中蕴含的“慈、善、孝、义、廉”等优秀传统文化植入城市建设,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吃住行游购娱各个要素、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人文景观等,让大足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浓郁的石刻文化,烙上石刻的印迹。二是建设五金博物馆。通过打造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娱乐式的大足五金旅游项目,展示大足五金的过去、现在、未来,让游客亲身感受传承千年的五金锻打工艺,领略大足五金魅力,弘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三是打造重汽博物馆。依托双桥经开区重汽旧址,建设体现三线建设的中国重汽博物馆,主要展示重型汽车的发展历史、运转原理和组装模型,增强游客的互动体验,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四)推动大足石刻文化“走出去”

传承弘扬大足石刻中蕴含的“慈、善、孝、义、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取将相关内容编入国家统一发行教材。大力实施“四百工程”,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选择百座城市的著名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大学,举办百场展览、百场讲座、百馆赠书活动,让大足石刻文化走出去、活起来。持续开展“走进故宫,牵手敦煌,联动高校,聘请名人”等主题文化活动,举办“敦煌与大足:‘一带一路视野下的石窟保护与发展”圆桌论坛,强化“北有敦煌、南有大足”的国际文化地标概念。联动柬埔寨吴哥窟、印度阿旃陀石窟等世界知名石窟,举办大足石刻世界巡回展、大足石刻世界巡讲,推动重庆文化走出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全世界广泛传播。

作  者: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石刻旅游文化
中外石刻大不同
西狭颂摩崖石刻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