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现状与思考

2020-11-28 07:39蒙明坤尹文嘉
西部论丛 2020年11期
关键词:融合专业大学生

蒙明坤 尹文嘉

摘 要:培养能适应并引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优秀大学生是地方高校最主要的职能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需求的多样化,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关系日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点①。于是人们呼吁新型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模式应运而生。基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时间短、涉及面积广、缺乏人才等问题。笔者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结合自身所学和综合各专家学者观点加以思考、对其耦合关系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

一、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呼吁兼具扎实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成为地方高校改革的关注点,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关系的研究。张世爱(2020)倡导以校园创新创业园为基地、以政策和服务为体裁、以学分鼓励制为激励激发学生创新潜能;黄兆信建议用国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道路的发展模式来改革我国现阶段教育模式;朱明(2018)从创新创业实践与课程关系的融合、高校与社会交际关系的融合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金雷法(2017)说明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完善教学课程系统、增强师资团队力量以更好的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为社会培养人才;包水梅(2016)列举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障碍;盛旗锋(2020)在提出以专业教育为融合核心,阐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关系。

综上所述,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观点各有所见。但主要从改变旧观念、修改课程系统、“双创”融合新模式、总结“双创”经验等方面进行论述。笔者之见,对于我国地方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新模式改革,应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厘清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有关主体权利、义务的关系,提出相应对策。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现状

(一)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状况

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重要论断,我国教育事业得到空前进展、科技步伐突飞猛进,科技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社会迫切需求具备创新潜力、创业意识、创新精神的能力型人才。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嵌入教育教材关注度也不断提升,我国高校纷纷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索。清华大学推行创业实践夏令营的创新创业平台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锻炼;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为学生创立了创业园,提供创业政策和服务学生创新活动;上海交通大学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还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畸形”发展的现象。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忽略创新创业知识现状尤为突出;并且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尚未达成耦合、嵌入、融合关系;同时师资力量严重缺乏且融合过程各主体责任扯皮等一系列问题屡见不鲜。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中国社会迅速掀起一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良好的趋势。然而我国旧教育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如:理论灌输的教育模式、社会实践机会少、见习周期短、实习“走形式化”等,此类现状形成地方高校与社会关系脱离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离,使大学生无法定位市场需求、无法确定自身发展方向、无法看清社会需求,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之路仍需深入探究。

三、存在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现代教育顺应当前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应运而生的教育理念必然选择,是时代对高素质人才呼吁的结果。我国现阶段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存在被动性学习

学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最主要接受者,其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否?如何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等问题都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的重点难点。我国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中有几方面不足。

首先,高校学生“偏专轻创”③心理嚴重。我国实行“高分录取”制的选拔方式,专注理论基础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知识层面与实践方面失衡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与市场需求失衡;其次,课程系统不合理使学生不注重创业知识。课程是灌输教育于受教育者的重要体裁,我国对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探究尚处初期,尚未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联动,教材以及课程系统不及时更新以及授课方式不合理,使受教育者被动学习状态。且我国高校授课形式单一、内容缺乏灵活性,学生积极性不高;再者,高校学生对市场信息不了解。许多高校学生缺乏对社会需求人才技能的了解,误以为学好本专业知识就能就业,对创新创业知识产生排斥心理;最后,实践能力不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实践性,但我国大学生数量大、实践机会少、创新创业知识面少以及缺乏灵活的教学实践等问题尤其凸显。

(二)地方高校尚未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地方高校是社会人才培养的机构,其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改革动态将与大学生学习质量息息相关。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不应止步于专业知识教育,应加强创新创业知识的普及。

我国许多地方高校尚未厘清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价值链关系,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且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没有规范的创新创业课程和教材、没把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专业教育内容之中等现象屡见不鲜;其次,还没形成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我国各方高校中尚未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如:没有提供合格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缺乏有力的学校政策鼓励和规范管理、尚未把创业课当作大学生必修课的学习校风氛围等;再者,提供实践机会不足。实践是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的重要因素,但我国教育缺乏提供大学生足够的实践基地和社会实践机会。最后,因创新创业的教育改革工程规模大、涉及面积广、改革杂序多,地方高校还没出探索出合适本校的教育模式。

(三)师资力量对创新创业知识表现乏力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师资力量的状况、教师教育的方式、教师教学的能力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进展与效果。但我国师资力量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度表现出乏力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性、实践性、复杂性特征要求地方高校教师具备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与能力,然而我国许多地方高校教师社会实践机会少、实践能力不足、对创新创业领域渗透力不足;地方高校教师教学方法、方式陈旧,授课形式单一,缺少启发性、鲜活性、创新性特点的课程现状突出;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区别对待,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恰当的结合起来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脱轨现象;高校师资教育乏力等方面。

(四)社会资源与地方高校缺乏直接互动关系

社会资源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知识窗口。多样的社会资源可以挖掘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提升大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创业能力。社会资源主要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实践、大学生大创自主创业实践以及所有能够提供高校大学生实践机会的岗位。社会资源提供学生丰富的实践机会,不仅使大学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他们随时可以深入的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只有足够了解社会经济需求,才能培养出社会需缺的人才。

我国地方高校与社会资源关系脱节严重,表现为:地方高校缺乏与社会互动,各自“关门搞建设”的现象屡见不鲜;地方高校不重视社会资源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我国大学生虽然有见习、实习、社会实践活动,但要么“形式主义”化,要么简单化;我国社会资源对大学生存在“封锁”现象,极少与地方高校直接联系关系,也极少给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四、对策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创业的人才是我国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计划的重要体裁和举措的教育理念追求。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地方高校培养出兼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雄厚的创新创业实力的高素养大学生,我们应不遗余力的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价值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输入新“血液”。

(一)培养地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

大学生是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教育模式的接受者,他们的成果直接体现教育成效。教育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经济发展而对学生进行新的教育方式活动,学生积极配合与否也成为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应从以下几点提升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首先,选择高质量教材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高质量教材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型人才的重要基础,所以地方高校应该选择具有较好操作性、较强实践性、与专业教育深度相关的创新创业优质教材和合理的教学系统。同时要用最通俗易懂、最令人接受的教育模式进行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其次,以创新创业必修课的方式并提高它的学分进行教育。现阶段许多地方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主要以选修或者比赛活动为主,没把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融入到教育体系当中,创新创业教育知识教育界的只成为“摆设的门面”,也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学分制,所以地方高校应以必修课的形式,通过学分制的要求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发展,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再者,通过较好的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奖励的形式进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大赛等方面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发展与成效。最后,应深入了解大学学生個性发展,激发潜能,提高大学生自由发展的创新创业精神。

(二)营造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良好环境

作为人才输出机构的地方高校,其提供教育质量的环境好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所以高校要加强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当前我国创新创业知识融入专业教育的途径,地方高校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地方高校应厘清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根本关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要以专业教育为出发点,把创新创业知识嵌入专业教育知识达到最佳耦合关系;其次,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学分系统的比重。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并不是简单形势、强硬性人为式的融合,而是顺应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教育体制改革而进行的要求内容互嵌、形势一致、整体统一,达到真正的高效培育人才效果。再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地方高校应出台相关校规校纪以规范或激发创新创业积极性。如通过必修课的教育输入方式、通过学分制考核、通过高额奖金等以进行鼓励。

(三)提高师资力量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的主力军作用

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优良与否直接决定教育活动的成败。优秀的师资团队是学校高级人才培养取之不竭的人力资源,强大的师资力量是推行我国创新创业知识融入专业教育的重要保障。我们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师资团队的力量。

第一,选拔优秀的教师。师资团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在审核教师入职时应提高相应门槛,选择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较强的、阅历丰富的教师;第二,加强师资团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教学成果的考核评估。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的探索、不断进步,通过认识世界充实自身阅历和自身知识体系才能培养更优秀的学生。高校应不定时对教师各方面能力的评估,提高教学基础;第三,要通过加大外聘优秀成功人士任教、进行讲座。“请进来”的社会成功人士不仅为高校拓展新的知识界面,同时为高校输入新的“血液”,他们拥有更广的知识体系、更丰富的社会视野、更宽广的工作经验,他们深知社会所缺人才技能,明白地方高校应着重培养的人才方略。

(四)加强社会资源与地方高校联动关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成为一种社会争夺的知识资源,也成为一种财富源泉。社会企业以及市场发展状况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来源,提升创新创业信息公开力度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的重要保障。信息资源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教育改革打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价值融合新知识领域的必修课。地方高校应重视信息资源在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不应仅以教材理论作为主要的知识源泉教学,更应以社会现象为题材、以市场需求为方向、以各成功企业为标杆,加强对社会市场信息的公开,使大学生更了解社会市场、更能把握市场、更明确自己应如何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

提高社会资源与地方高校的互动关系,加强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责任力度,让大学生不仅学习教材理论,同时随时与社会资源互动。撇去只注重理论教学旧模式,创新新一套“半就业半学习④”的新一代大学生教育新模式。

五、总结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顺应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结果,是实现我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是我国走向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正确选择。它有利于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的德智体美劳全能的创新创业能力型人才,促进我国教育往更优良的方面改革,也将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注 释

① 李利荣,南宁学院,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分立与融合,中国成人教育

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提出来的。

③ 偏专轻创是指当代大学生普遍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忽视创新创业知识的一种现象。

④ 半就业半学习并不是指社会上班族,而是指当代大学生应该多参与社会互动和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包水梅,杨冬,魏海瑞,李昕照.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障碍分析[J].教育与考试,2016(01):74-78.

[2] 金雷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策略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24(10):256-257.

[3] 张震.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0-11.

[4] 盛旗锋,费瑞波.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互嵌与融合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20,9(04):82-86.

[5] 赵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基于理论与实践角度的分析[J].江苏高教,2020,(6):83-88. DOI:10.13236/j.cnki.jshe.2020.06.014.

[6] 李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优化融合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9,(5):38-41. DOI:10.3969/j.issn.1004-6577.2019.05.010.

[7] 李利荣.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分立与融合[J].中国成人教育,2018,(20):70-72.

作者简介:蒙明坤,(1993—),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人,管理学硕士生,南宁师范大学经济與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

尹文嘉,(1997—),男,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民族地区社会治理

基金项目:南宁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

猜你喜欢
融合专业大学生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刚柔并济
部分专业介绍
破次元
融椅
专业修脚店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