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漫 钟晓燕
摘要:良好行为习惯贯穿人一生,教育培养应侧重于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存在着“知道而做不到”的知行脱节行为,本项目通过开展“21天训练营”促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或形成新的观念,采用“21天效应”的影响,规范大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明白习惯对于人生的重大意义,促使产生想要改变的强烈愿望,降低改变的难度。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习惯;21天效应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202013714026。
一、当代大学生行为习惯现状
以广东某民办高校为例,发放线上调查问卷,调查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现状。共收到有效问卷102份,样本的年级分布为:2019级(大一年级)占比29.41%,2018级(大二年级)占比30.39%,2017级(大三年级)占比33.33%,2016级(大四年级)占比6.86% 。得出以下关于大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结论:
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容易半途而废。在本次调查中,以大学生英语四级为例,在接受的102份调查中,占比31.37%的大学生通过了大学生英语四级,而通过大学生英语六级的只占7.84%。对于是否每天都会背诵英语单词的问题,有21.57%的受调查者表示每天必背英语单词,更多的受调查者对于背单词表示坚持不下去或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习最大的区别就是自主性和开放性。相比以前,大学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都比较少,住宿生活也使很多学生脱离父母的关注,开放性大大提高了。而大学的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对于大学生们的诱惑也加大,也影响着学生原有接受知识的途径和形式,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对应提高。
生活作息无规律性,日常饮食无科学性。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也对大学生是否每天坚持吃早餐进行了调查,众所周知,早餐对于我们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它能给与我们源源不断的能量,长期不吃早餐容易引起肠胃方面的疾病。调查数据显示,只有52%的同学能够坚持每天吃早餐,有48%的同学对于吃早餐的定义是早上能早起就会吃。当代大学生中,极大部分的学生存在晚睡甚至熬夜通宵的情况,大学生不注重作息规律,经常熬夜写作业或者通宵上网打游戏,导致第二天上课时间匆忙,这时候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牺牲自己的早餐时间,长此以往,不仅打乱自己的生活作息,长期不吃早餐也是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日常饮食无科学性的依据还有:外卖食品。外卖食品种类多样而且便捷简单,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但是外卖食品普遍高油,高盐,高热量,并且外卖餐盒以及卫生状况也存在着争议。日常饮食长期依赖于外卖食品,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容易助长懒怠之风。
知行脱节,行动缺少一个有力的推动因素。大学生基本都知道熬夜的危害,不吃早餐不利于身体健康,明白背单词需要持续的复习才能使单词记得牢固。但是由于缺少科学的方法又或者是坚持的能力有限,难以抵挡诱惑而半途而废,知行难以统一。在本次调查中,有59.8%的同学表示非常愿意参加习惯养成训练营,还有34.31%的同学需要综合了解考虑一番。只有小部分的同学不愿意参加。以小见大,并不是学生们不想做出改变,养成好习惯,只是他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因素。
为了给大学生提供一个科学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平台,开展 “21天效应——大学生习惯培养训练营”,的方式,规范当代大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让同学们真正明白习惯对于人生的重大意义,使他们产生想要改变的强烈愿望,改变就会更容易。
“21天效应——大学生习惯培养训练营”的意义
行为心理学家发现,新习惯或新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也就是说,在连续21天中不断重复一个新习惯或新理念就会形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通过训练营活动达到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21天效应”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促进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要达到预期的效果,须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须让学生了解良好行为养成对自己成长的益处,让学生在知晓并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更好地指导行为,助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通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强化学习意识,将“21天效应”落实到具体行为,提高个人学习能力。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學习中所形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良好行为习惯是人的一种重要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21天”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细化具体学习行为,将习惯落实到具体行为上,利于学生强化学习技能,独立寻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习惯养成的同时树立目标,能获得满足感,提升自信。在计划开始之前先树立一个可行的目标,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了目标达到预期效果,学生会从中得到满足感,自信也会随之而来,从而激发学生坚持良好习惯的内在动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力,继续坚持目标,从中获得坚持目标和达到目标的喜悦。
在“21天”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朋辈和榜样的作用,互相学习并且互相影响。将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具有年龄相近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集中改善行为,朋辈和榜样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群体之间平等的交往,来自朋辈和榜样的积极心理品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对方,朋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21天效应”在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效果
在“21天”训练营里,大学生通过自行制定适当的行为习惯养成目标,过程中可以对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适时分享当天目标的完成情况,群内成员发挥朋辈与榜样的作用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成员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经过21天的坚持,大部分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学生自主性、强化学习意识。大学生自制力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存在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学习意识不强,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做不到自主学习。在“21天”训练营的学生每天不断地完成目标、每天不断地重复,不断坚持,在成员们不断的激励下、监督下,每天自觉学习与运动,每天自主进行打卡,提高了学习自主性以及学习意识,结营后的调查中,有78.05%的学生反馈“21天”训练营已经帮助他们完成了最初的目标并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而有高达82.93%的学生在结营之后依然坚持学习与运动。
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积极的心理品质。大学生通过“21天计划”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学生的目标一步步得以实现,能使其获得满足感,提升其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坚持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在动力,提升其意志力、自制力以及自律性,形成自主意识,进而能够继续坚持目标,在第一个“21天计划”结束之后还能自觉坚持下一个“21天”甚至更长时间,激发培养了学生自身积极的心理品质。
发挥朋辈与榜样的作用。新习惯的养成首先需要排除旧习惯的干扰,而且新习惯的形成前期大多数不是自发的,需要来自外界的力量的施压以及督促,借助朋辈和榜样的力量有利于新习惯的养成,来自朋辈和榜样的积极心理品质会潜移默化的影響到对方。在本次“21天习惯培养训练营”中,成员们通过每天在群里分享各自的目标完成情况、互相分享各自的学习技巧和学习经验,互相监督、互相激励、互相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氛围,很好地发挥了朋辈与榜样的作用。在结营后的调查中,能够坚持完成21天打卡训练的同学中,有43.24%的同学觉得榜样的引领最重要,81.08%的同学觉得最重要的原因与训练营的氛围有关。无论是坚持下来或者是有想要放弃但是坚持下来的同学,榜样的引领作用以及来自训练营氛围的感染都是促使他们坚持下来的一大因素。
大学生重视习惯的作用,明白习惯对于人生的重大意义,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自己成长的益处,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1天效应”在高校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将“21天效应”广泛应用到高校大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养成之中,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