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导学让信息技术教学趣味无穷

2020-11-28 07:31陈岑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陈岑

[摘 要]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是引导学生通向知识大门的关键。实践操作中,教师要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学生学力基础出发展开有效设计,完成智慧导学。尤其要采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形式,如悬念设置、故事讲述、游戏导思、上机操作都能给学生带来启发,快速激活学生认知,促使他们的思维快速运转。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智慧导学

[中图分类号] G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3-0080-02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有自身属性,在进行导学时要从教学需要出发采取不同形式。传统课堂导学,教师复习旧知导入、直接导入,学生的学习积极没有被调动起来,学习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建构主义认为,被动接受知识是一种错误的教学认知,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构建知识,才能达成较好效果。课堂导学是一个切入点,教师要发挥教学智慧,更新导学形式,吸引全体学生的眼球。

一、悬念设置中激活学习欲望

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探索欲求,这是教学的重要追求。悬念设置不是随意而为的,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智慧,有高超的应用技巧,从综合角度出发展开思考。厘清了文本内容和学生认识基础,再进行导入自然水到渠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有个性特征,教师要着力挖掘文本中内容,找到学生思维与文本的契合点,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兴趣。

学习苏科版三年级下册《网络交流》,这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最大限度引发学生的关注。教师把握教学契机,利用设置悬念的形式导入。“小华的叔叔是一名警察,这天线人提供了一名逃犯的QQ号,需要长期追踪这个号码,大家能否帮助警察,对逃犯的QQ号进行监督呢?”趣味化、悬念性的导学,让学生迅速紧张起来。虽然不是和逃犯面对面接触,但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所以学生都显得比较谨慎。在问题解决中,学生对QQ软件产生了强烈探索欲望。教学导入时,教师设置悬念,吊足了学生胃口,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很快厘清了思维,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设置悬念之前,教师对学生认知特点有精准把握,了解了他们的关注点。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契合度更高,才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点,使悬念设置的终极目的快速达成 。

二、故事讲述中丰盈创设手段

受教学理念的束缚,信息技术学科中很少见到故事讲述的形式,教师往往认为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极强专业性,里面蕴含的故事较少,没有什么挖掘价值。这显然是极其错误的认知。只要多多搜集资料,信息技术中还是能够搜集出不少趣味小故事。在故事讲述中,课堂教学渐入佳境。

学习《初识网络世界》,教师发现学生对这一节知识的兴趣度没有那么高,显然这是对知识存在排斥心理。要想勾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必须从因特网的产生着手,展开思考。教师讲述因特网产生过程:“现在我们每天都会上网,大家知道因特网是如何产生的吗?”学生兴致高涨,主动思考。对小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比较难回答。教师主动给学生讲述:“互联网源于美国,起初它主要运用于军事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后来才逐渐运用到各个领域……”听互联网起源比学习文本知识更有意思,更能吸引学生,教师从学习内容本身特点出发,设计趣味化小故事,让学生在聆听中思考,在思考中完成知识感知。故事讲述给课堂导入注入了新鲜活力,让学生在不间断的思考中完成信息吸納、整合。

趣味、新颖的导入形式给学生情感上带来了震撼,思维很快被聚集到故事中。故事本身没有多大价值,但融入了文本内容,其价值度自然上升到一个新层次,对学生产生的刺激作用得到最大限度显现。

三、游戏导思中彰显多元思维

对小学阶段学生来说,游戏对他们的吸引力大过任何其他手段。这是游戏导思的基础,教师要抓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融合多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参与中了解学习内容,把握学习技法。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本身具有许多趣味因子,如果能够将这些趣味因子挖掘出来,融合到游戏中,学生的多元思维自然得到调动。

学习《遨游网络世界》,教学伊势,为了活跃氛围,让学生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设置了“你说我搜”的小游戏。游戏规则如下:一对五,五名学生提问,一名学生根据这些学生的提问,查找资料。查找资料可以是真实的上机操作,也可以是对操作流程的梳理。以一敌五的游戏考验的不仅是学生的应变能力,还是对学生心理承受力的一种考验。学生行动起来,积极组建小组,参与到游戏中来。游戏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谈谈感受。学生都显得比较兴奋。新课改极力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教学导入着手,让学生在游戏参与中实现了自我价值,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夯实。

游戏导思形式可不拘一格。但在选择时教师要明晰一点,任何游戏的开发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不能脱离这一大目标。所以在设置游戏时,可以从教学重难点出发,让学生在游戏中逐渐进入思考状态。

四、上机操作中强化学用结合

信息技术以实践操作为主要学习形式。在课堂导学时,教师不妨从上机操作的视角展开切入,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这样的导入形式也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彰显个性特征。当然这里的上机操作也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可以借助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上机操作流程和步骤,为实践训练扫除障碍。信息技术上机操作本身就有很多流程,这是现实存在的。多元化的教学流程给学习活动带来了诸多阻碍。视频播放上机操作步骤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处理,学习难度系数大大降低。

学习《编辑幻灯片》,这节课的内容具有一定难度,操作流程相对复杂,教师将相关知识和流程进行精简处理,并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将制作流程一一呈现出来。在教学导入时,教师一改常态,让学生观看短视频,而不是让他们学习枯燥、无聊的理论知识。学习效度得到提升。视频观看大大拓展了课堂容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观看视频的形式能够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快掌握了操作要领,为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做好了铺垫。对小学生而言,上机操作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无论是什么层级的学生都愿意观看视频,更愿意上机操作。教师紧紧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用最传统的教学视角,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理论知识学习,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他们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锻炼。

教师巧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讲解上机操作流程,将知识以直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很快掌握了操作步骤,顺利构建相关认知。观看过程是学生思维快速转动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当学生能够主动感知、主动思考,导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本身是枯燥的,教师必须寻找更多资源,将趣味因子融入其中,让课堂导入更加鲜活、多元。导入技巧运用得当,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也会得到凸显。教师要出其不意,给学生以感官刺激,促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让学生在故事聆听中深度思考,在游戏化的实践操作中生发崭新认知。学生主体被调动,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值得期待。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